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21圆明园的毁灭_ 人教新课标(无答案).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83981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21圆明园的毁灭_ 人教新课标(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21圆明园的毁灭_ 人教新课标(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21圆明园的毁灭_ 人教新课标(无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21圆明园的毁灭_ 人教新课标(无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21圆明园的毁灭_ 人教新课标(无答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本组教材以“勿忘国耻”为专题,展现的是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受尽屈辱、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一幕,包括圆明园的毁灭狼牙山五壮士难忘的一课最后一分钟四篇课文。教学时,应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结合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受尽屈辱的历史,勿忘国耻。还要从课文中领悟写作方法,提高表达能力。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2、,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本单元还包括“口语交际习作七”和“回顾拓展七”。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

3、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课题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

4、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内容简说圆明园的毁灭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狼牙山五壮士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难忘的一课课文按照事情发展

5、的顺序,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最后一分钟作者倾诉了2019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前的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1.认识23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正确读写“估量、玲珑剔透”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背诵精彩段落。3.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并运用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4.在阅读中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

6、字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来源:学科网1.从课文中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提高表达能力。2.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21.圆明园的毁灭23课时22.狼牙山五壮士23课时23*.难忘的一课12课时24*.最后一分钟12课时口语交际习作七23课时 回顾拓展七12课时教学时,应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结合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受尽屈辱的历史,勿忘国耻。21.圆明园的毁灭课题圆明园的毁灭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本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的思想感情

7、。在教学中,应让学生通过反复读文以及相关网络资源,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深切地体会到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力图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借助想象、感悟和搜集到的资料,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学前准备1.搜集圆明园的资料。(师生)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等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自学生词,熟读课文,掌握文章主要内容。记住屈辱的历史

8、,增强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学前准备1.搜集圆明园的资料。(师生)2.自学字词,熟读课文。(学生)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用时:5分钟)1.出示圆明园昔日辉煌的图片,引导交流搜集到的圆明园的资料。2.过渡:现在的圆明园就是一片废墟。它是如何变成现在这样的?板书课题。1.观察图片,交流搜集到的昔日圆明园的资料。2.有感情地齐读课题。1.说说你对圆明园的了解。_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用时:15分钟)1.学生自由读课文,疏通字词。2.师生交流,学习生字词。教师点拨:“损、宋、剔、瑰”的字形及读音。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的

9、生字掌握情况。4.启发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1.自由读课文。2.交流字词学习情况。(1)要特别注意,“统”的右边与“流”的右边不一样,不要多写一竖,可采用形近字比较的方法加以辨析。要写好“剔”“瑶”“侵”“瑰”等字形较复杂的生字。(2)新词理解。不可估量:估量,推算、计算。本文是指圆明园的毁灭损失巨大,无法计算。众星拱月:无数星星环绕着月亮,比喻许多东西围绕着一个中心。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玲珑剔透:玲珑,精致灵巧;剔透,剔除多余的部分,使透空明晰。形容器物小巧玲珑,精致奇妙。3.课文主要写了圆明园过去的辉煌和怎样被毁灭的。2.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0、1)损:左右结构,部首是“扌”,音序是“”。( )(2)宏:半包围结构,部首是“”,音序是“”。( )3.按要求写句子。(1)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缩句)_(2) 英法联军烧毁了圆明园。(改为“被”字句) _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用时:15分钟)1.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2.组织学生交流: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课文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2.全班交流。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地讲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主要讲当年的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11、。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写英法侵略军毁灭了圆明园。4.填一填。课文通过写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_的无限热爱和对_的无比仇恨。围绕中心,作者着重写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_,二是_。这两部分内容紧密联系,激起了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四、合作交流,巩固提升。(用时:5分钟)1.播放昔日圆明园的图片。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每幅图片。1.欣赏图片。2.自由选择图片进行描述。3.评一评:谁是最佳讲解员。教学反思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别具匠心,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的优秀篇章。教学时,学生先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每段的内容。之后,纵观全文,学生发现:课文

12、的第一自然段概括阐明了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与文章结尾提到的“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首尾呼应。作者的痛恨、惋惜之情跃然纸上。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2.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3.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搜索、整理资料的方法。学习重点来源:学*科*网Z*X*X*K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1

13、.检查学生字词掌握情况。2.引导回顾: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1.交流字词学习情况。2.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5.圆明园是在_年_月_日至_日被_、_侵略者毁灭的。二、分段品读,感悟“辉煌”。(用时:20分钟)1.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请你从24自然段中,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段话,认真阅读,提出问题与小组成员共同讨论交流。2.出示圆明园的平面图,用不同的颜色标示出三园及周围的小园,引导学生弄清三园的大概方位及小园的分布情况。3.指导学生明白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4.指导学生了解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1.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自己的读书感悟。2.分组汇报学习成果。(1)交流

14、圆明园的布局情况。(2)在反复朗读第三自然段的基础上,借助搜集到的圆明园的资料,把自己最感兴趣的景观介绍给大家。如,我仿佛来到了风光秀丽的田野山乡,看到了稻浪滚滚,听到了潺潺流水声,闻到了稻花飘香(3)结合搜集到的资料,感受历史文物的珍贵。3.有感情地朗读24自然段。6.按课文内容填空。(1)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是因为它不仅有民族建筑风格的_、_、_、_,有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来源:学科网ZXXK_、_、_、_,有根据古代诗人诗情画意建造的_、_等。(2)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是因为它收藏有上自先秦时代的_,下至唐、_、_、_、_历代的和。三、体会“

15、毁灭”,激发“爱国”情怀。(用时:10分钟)1.播放圆明园的毁灭的视频资料,通过画面再现当时的历史。2.引导学生认真品读第5自然段,结合画面,谈谈自己的感受。3.引导学生品读、评读第一自然段。1.有感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2.填写学生活动卡,小组交流:是谁毁灭了圆明园?他们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这场浩劫说明了什么?画出描写英法联军恶行的句子,并说说从中感受到什么。3.品读、评读“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这段话。7.看拼音写词语,再读一读。为了xio hu( )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qn l zh( )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

16、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 u bo( ) 、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hu jn( )。 四、整体回顾,感悟写法。(用时:5分钟)1.启发思考:学完全文,你觉得圆明园的毁灭可惜吗?2.组织讨论: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用较大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1.齐读第1自然段,交流感受。2.结合全文,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先写圆明园的辉煌,后写圆明园的毁灭,一美一毁,更能激发读者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介绍“圆明园的辉煌的过去”。在设计这部分的讲读内容时,我抓住课文中的三个评价圆明园的句子,让学生依序朗读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在读中思考、想象

17、。我认为,该课时主观的朗读与课件直观的音像图片资料双管齐下的教学手段非常重要。当同学们对祖国的壮丽山河与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对祖国丰富馆藏,杰出艺术品发出声声由衷的赞叹时,再顺势导出圆明园的毁灭这一部分形成冲击力,课堂效果较好。圆明园的毁灭教学片段在读中学会思考与想象师:同学们,请告诉我,为什么英法联军毁了一座圆明园,就激起我们那么大的恨,那么大的怒?读课文第2、3、4自然段,用一句话回答问题,边读边作记号。要会读书,会读书的人能把三段话读成一句。如果你发现了请作记号。这三个自然段,写了什么?(教师指导)师:一边读,一边思考,“读书切忌在慌忙,潜于功夫兴味长”,要静心、专心读书,读完后交流。(

18、教师指导)师:读书要读得进去,还能跳得出来。谁能把第2、3、4自然段用一句话概括出来?生1: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宏伟、壮观,真不愧是万园之园。生2:圆明园不仅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师:意思都有了。谁还能说得更简洁一些?师:从同学们的发言中可以知道,最主要的有两层意思:第一,它是一座宏伟的建筑物;第二,它是一座历史博物馆,里面收藏着许多珍贵文物。同学们越说越简洁了。如果你会读书,除了能把厚书读成薄书,把一段话读成一句话外,还可以把短文读成长文,把薄书读成厚书。请大家朗读第2、3、4自然段,特别是第3自然段,要读得慢些,一边读一边想象里边写了许多杭州、苏

19、州的景物,你们见过杭州的雷峰夕照、平湖秋月吧。你们可以由此想象到圆明园是何等宏伟!何等美丽!何等壮观!大家一边读一边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把一句话读成一段话,把薄书读成厚书,这又是一种阅读方法。好,现在请大家读第2、3、4自然段。师:告诉我,在你的想象当中圆明园美不美?(生:美。)如果圆明园现在还完好无损地保存着,里面的奇珍异宝还放在那,你会以什么样的心情,什么样的语气去读第4自然段呢?大家练读一下。师:可惜,这样的奇珍异宝被英法联军掠夺走了,一把火烧掉了。记住我们的国耻!记住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记住1860年10月6日这一天!读生:(齐读)“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赏析: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要善于抓要点,把一段话读成一句话,把一本厚书读成薄书”。之后,教师又引导学生“把短文读成长文,把薄书读成厚书”,即又由薄到厚、由简到繁,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透过语言文字展现丰富的内心视像。在这厚与薄的来回、抽象与具象的往复中,学生们自然地掌握了两种不同的读书方法。这样的教学设计的确是颇具匠心。第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