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5唐玄奘西行取经_语文S版.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84018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5唐玄奘西行取经_语文S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5唐玄奘西行取经_语文S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5唐玄奘西行取经_语文S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5唐玄奘西行取经_语文S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5唐玄奘西行取经_语文S版.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教学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要求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

2、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玄奘西行取经的艰苦过程和传奇经历,体会玄奘严谨治学、百折不挠的精神。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

4、,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2.引导学生认识生字“奘、缉、僧”;积累“缉拿、束手无策、百折不挠、传奇、家喻户晓”等词语。重点难点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玄奘西行取经的艰苦过程和传奇经历。2.通过学习课文,体会玄奘严谨治学、百折不挠的精神。教学课时一课时 知识点详解 唐玄奘(zn)西行取经玄奘是唐朝的一位和尚。他精通佛教经典,被尊称为三藏法师(三藏是佛教经典的总称)。 解释说明。本句中的括号起什么作用?

5、 翻译:把一种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在研读佛经时,他发现以前翻译过来的佛经错误很多,就决定到佛教的起源地天竺(zh)去学习。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玄奘的身份和为什么去天竺学习。公元629年(一说627年),玄奘从长安出发,到了凉州(今甘肃武威)。当时,朝廷禁止唐人出境,他在凉州被驻守边境的兵士发现,命他回长安去。句导读:交代西行取经的具体时间及当时朝廷禁止唐人出境这一背景。他设法绕过边防关卡,向西来到玉门关附近的瓜州(今甘肃安西)。段导读:写玄奘出发去天竺学习。 堡垒(li):军事防御用的坚固建筑物。在瓜州,玄奘打听到玉门关外有五座堡垒,每座堡垒之间相隔一百里,

6、中间没有水草,只有堡垒旁才有水源,并且由兵士把守。句导读:写出玄奘面临的困难。这时候,凉州的官员已经发现玄奘偷越边防,发出公文到瓜州缉(j)拿他。如果经过堡垒,他一定会被兵士捉住;可是不经过堡垒,他又无法补充水源。句导读:写玄奘面临着矛盾的选择。玄奘正束手无策,碰到了一个当地人,说愿意给他带路。玄奘变卖了衣物,买了两匹马,连夜出发,跟着他混出了玉门关。 混(hn):文中指以假乱真;蒙混。句导读:“混”形象地描写出玄奘出玉门关的情景。谁知走了一程,那人就不想再走了,甚至想谋杀玄奘。玄奘发现他不怀好意,就把他打发走了。从上面的情况看,玄奘遇到了哪些麻烦? 朝廷不准他出行;路上无补充水源;有人想谋杀

7、他。段导读:本自然段写玄奘西行碰到的第一个难关怎么能绕过堡垒。玄奘单人匹马在关外的沙漠地带摸索前进。约莫走了八十多里,才到了第一堡边。他怕被守兵发现,白天躲在沙沟里,等天黑了才走近堡垒前的水源。句导读:写为躲避守军,玄奘只能夜里行动。 盛,这里读chn。索性:表示直截了当;干脆。信奉:信仰并敬奉。他正想用皮袋盛水,忽然一支箭射来,差点儿射中他的膝盖。玄奘知道躲不过,索性朝着堡垒喊道:“我是长安来的和尚,你们别射箭!”段导读:写取水时被守护的士兵发现。堡中的人停止射箭,打开堡门,把玄奘带进堡垒。守堡的校尉王祥信奉佛教,问清玄奘的来历后,不但没为难他,还派人帮他盛水,又送了一些食物,亲自把他送到十

8、几里外,给他指引一条通向第四堡的小道。玄奘为什么会被放行? 因为他遇到了信奉佛教的校尉。段导读:守堡的校尉放了玄奘。第四堡的校尉是王祥的同族兄弟,听说玄奘是王祥那里来的,也很热情地接待他,并且告诉他,第五堡的守兵十分凶暴,叫他绕过第五堡,到野马泉去取水,再往西走,就是一片长八百里的大沙漠了。玄奘离开第四堡,又走了一百多里,迷了路,没有找到野马泉。 为后文写在沙漠中昏倒埋下了伏笔。句导读:“迷了路”表明玄奘将面临新的危机。他正要拿起随身带的水袋喝水,哪知一失手,水都撒在沙土上了。水撒落在地上这一细节与后文有什么关系?没有水,怎么越过沙漠呢?句导读:写玄奘因为没有水,想越过沙漠是非常难的。玄奘想折

9、回第四堡去取水,走了十几里, 有着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的人。忽然想起临走的时候,他曾经立下誓言,不到达目的地,决不后退一步。从本句看,玄奘是怎样的一个人?于是,他拨转马头,继续朝西前进。段导读:写玄奘把水撒落在沙漠中。 旋(xun)风:螺旋状运动的风。大沙漠里一片茫茫,上不见飞鸟,下不见走兽,有时一阵旋风,卷起漫天沙土,像暴雨一样落下来。 用恶劣的环境衬托玄奘的艰难处境,表明他的坚强毅力。这句话对描写玄奘有何作用?玄奘在沙漠里接连走了四夜五天,没有一点儿水喝,口干得像火烧一样,终于支撑不住,昏倒在沙漠上。到了第五天半夜,天边起了凉风,把玄奘吹得清醒过来。他站起来,牵着马又走了十几里,发现了一

10、片草地和一个池塘。 句导读:草地和池塘的出现,说明玄奘有了生还的希望。有了水草,人和马才摆脱绝境。又走了两天,终于走出大沙漠,经过伊吾(今新疆哈密),到了高昌(在今新疆吐鲁番东)。段导读:写玄奘昏倒在沙漠后又绝处逢生发现了水源。高昌王也信佛,听说玄奘是大唐来的高僧,十分敬重,请他讲经,还恳求他留在高昌。玄奘不肯,高昌王只好给他准备行装,派二十五人, 是个意志坚强,不肯半途而废的人。随带三十匹马护送;他还写信给沿路各国的国王,请他们保护玄奘过境。从本段看,玄奘是个怎样的人? 重点句解析:“雪山冰河”“暴风雪崩”充分说明了玄奘取经过程的艰险,说明他经历了许多磨难。但即使有如此多的困难,他仍然没有放

11、弃,坚持走到了目的地,这句话赞颂了玄奘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勇于战胜恶劣环境,赢得最后胜利的精神。段导读:写玄奘得到高昌王的帮助。玄奘带领人马,越过雪山冰河,冲过暴风雪崩,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通过西域各国,来到天竺。这句话说明了什么?有什么作用?玄奘在天竺游历各地,朝拜圣迹,向高僧学经。玄奘的游历,不但在佛学上取得很大成功,而且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关联词的运用有什么作用?公元645年,他带了六百多部佛经,回到阔别十多年的长安。 重点句解析:“不但而且”表示递进,指出了玄奘游历的伟大贡献:他的游历不仅有佛学上的价值,而且上升到“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高度。这一句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玄奘的赞美与肯定。段导

12、读:写玄奘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取得了佛经。第二部分(第210自然段):写玄奘取经的经过。玄奘和尚百折不挠的取经事迹,轰动了长安城。唐朝皇帝对玄奘的壮举十分赞赏,亲自召见了玄奘。段导读:玄奘的举动打动了皇帝,得到了皇帝的召见。 重点句解析:“一百一十个国家”“二十八个国家”这两个具体数字,充分说明了玄奘取经路途的遥远,但他却不辞劳苦,把各地的风俗习惯都记录了下来,为我国历史和地理著作的创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表现了他的伟大之处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贡献之大。从此,玄奘就在长安的大慈恩寺专心翻译从天竺带回来的佛经。他还和弟子们一起,编写了一部大唐西域记。在这本书里,他把亲自到过的一百一十个国家和听到过的二

13、十八个国家的地理情况、风俗习惯都记载了下来,成为重要的历史和地理著作。列举的数字说明了什么?段导读:写玄奘编写大唐西域记。由于玄奘取经这件事本身带有传奇色彩,后来,在民间流传了许多关于唐僧(sn)取经的神话,说他取经路上,遇到许多妖魔精怪,这当然是虚构出来的。到了明朝,小说家吴承恩根据民间传说做了艺术加工,写成优秀的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句导读:表明西游记源于玄奘西行取经的历史事实。这部著作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也使得唐僧取经的故事家喻户晓。段导读:西游记是由玄奘取经的故事改编的。第三部分(第1113自然段):写玄奘取经带来的影响。传奇:(情节)离奇的;经历非同一般的。1.指导学生学

14、会本课的生字,积累好词佳句。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唐玄奘西行取经的坎坷经历以及行走路线。3.体会玄奘严谨治学、百折不挠的精神。教师准备的课堂教学PPT;学生搜集的玄奘法师生平资料、图片。一讲述背景,导入新课1.出示课题:唐玄奘西行取经,指导“奘”的读音及书写。(“奘”读zng,而不读zhung;分清“壮”与“奘”的区别)2.导入:在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明朝小说家吴承恩便以唐三藏西行取经为原型创作了家喻户晓的西游记,其实历史上的玄奘西行取经的真实事迹和小说中的描述相差极大。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了解这位中国历史上伟大的高僧的事迹。二检查预习效果,通览全文内容1

15、.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出示一组词语指名读。玄奘(zng)缉(j)拿高僧(sng)天竺(zh)堡垒(li)朝(cho)拜2.测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束手无策:束,捆绑。策,计策。就像双手被捆住一样无法解脱,形容遇到问题毫无解决办法。百折不挠:折,挫折。挠,弯曲。无论受到多少挫折都不退缩不屈服。家喻户晓:喻,明白。晓,知道。家家明白,户户知道。形容人人皆知。3.默读课文,了解各个自然段的内容,理清课文脉络。(1)理清脉络。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玄奘的身份和为什么去天竺学习。第二部分(第210自然段):写玄奘取经的经过。第三部分(第1113自然段):写玄奘取经带来的影响。(2)了解重点段落的层次。默

16、读第210自然段,思考玄奘西行取经的过程中,途经哪些地方?(可先在文中画一画)(长安凉州玉门关高昌西域天竺。)三研读课文,重点理解1.指名读课文的第一部分,大家共同思考:玄奘西行取经的原因是什么?(在研读佛经时,他发现以前翻译过来的佛经错误很多,就决定到佛经的起源地天竺去学习。)从中你能悟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僧人?(学识渊博,治学严谨。)2.读了课文第一部分,自主设疑。(1)玄奘的学识已很渊博了,为何还要不远万里地去天竺学习?(2)从长安到天竺,山高路远,是一种什么力量使他毅然前往,并克服重重困难?师:学完这篇课文,你自然能解开心中的疑问。3.默读课文第二部分,感悟人物品质。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

17、在取经过程中,玄奘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对待的,从中你感到他具有一种怎样的品质?屏幕出示句子:玄奘想折回第四堡去取水,走了十几里,忽然想起临走的时候,他曾经立下誓言,不到达目的地,决不后退一步。(从“不到达目的地,决不后退一步”可以感受到他有着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总结:玄奘克服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困难,越过雪山冰河,冲过暴风雪,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天竺求学,一切源于他心中坚定的信仰,与一生的追求对佛法的弘扬。4.结合课外资料,学习课文的第三部分,了解玄奘的历史贡献。(1)学习小组合作读最后一部分,结合资料思考:回国后玄奘潜心做了哪些事情?(翻译佛经;编写大唐西域记。)师生合作交流资料,

18、屏幕出示句子:玄奘带回来的佛经数量大、覆盖面广、质量特别高,如果我们把唐朝汉译佛经比喻成为汉译佛经中的皇冠,那玄奘翻译的佛经就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玄奘西行求法历经千辛万苦,只为求取真经,而取到真经只不过才走了求法之路的一半,另一半就是翻译佛经,他魂系真经,迫不及待,也只有这样,才能弘扬佛法的功德圆满。阅读了课文,结合资料谈:你觉得玄奘只是一个普通的僧人吗?可以从以下角度考虑:1.从学者的角度,他敢于对前人的译作提出批判,严谨治学,敢于探求真理。2.作为一个高僧,他历经艰险,百折不挠,远赴天竺,学习真经,弘扬佛法,发展佛教,功德无量,是中国佛教史上继往开来的人物。3.作为一个翻译家,他翻译方面的

19、贡献,前无古人,后无来者。4.他又是一个文化交流的使者,玄奘西行,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四总结全文,提炼升华1.浏览全文,用简洁的语言说说玄奘西行给你印象最深的场景或细节。2.出示季羡林先生引鲁迅的一段话作为总结: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季羡林:舍身求法的人,首先就有玄奘在内,这一点是无可怀疑的,具有这种精神的玄奘的确算得上是“中国的脊梁”。五拓展阅读1.推荐阅读鉴真东渡苏武牧羊。2.写一篇读后感。1.将本文中的玄奘形象与西游记中的玄奘形象进行对比,指出

20、异同,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2.课外拓展部分让学生查阅资料,搜集中国古代或现代的人物不畏艰险,为促进文做出贡献的故事在全班交流。注意说的时候态度认真、口齿清晰,在情节紧张处可以适当增加动作来渲染气氛。1.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2.结合课文内容解释下列词语。(1)束手无策:遇到问题,就像手被捆住一样,一点儿办法也没有。(2)百折不挠: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3)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3.玄奘西行取经途中遭遇了哪些坎坷?4.玄奘为什么能克服常人难以忍受的困难,到天竺求学取经?玄奘之所以能克服常人难以忍受的困难,来到天竺求学取经是因为他心中有着坚定

21、的信仰对佛法的弘扬。一天竺天竺是中国古代对印度的称谓之一。在中国历史上,对印度的最早记载见于史记大宛传,当时称为身毒。山海经记载“西方有天毒国”。汉书记载“从东南身毒国,可数千里,得蜀贾人市。”唐初统称为天竺。二不到长城非好汉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清平乐六盘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三美丽的藏语地名雅鲁藏布从高坡而来的清洁江水尼亚曲(即雅砻江)多鱼之水喜马拉雅冰雪之乡唐古拉山高原上的山冈底斯山众山之王四西游记西游记主要描写的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唐僧取经取自历史上真实的事件。大约距今一千三百多年前,即唐太宗贞观元年,年仅25岁的青年和尚玄奘离开京城长安,只身到天竺游学。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天竺。他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多,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经学辩论会任主讲,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公元645年,玄奘回到了长安,带回了六百多部佛经。他这次西天取经,历经前后十几年,行程几万里。第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