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题.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85564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题日期:2018 年 01 月 20 日用时:_得分:_一、填空题。1、相交成直角的两条直线(),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2、计算38344时,先用()来试商,后要将初商调()。3、钟面上21点半时分针与时针的夹角是()度。4、4555=91,3+2=5列成综合算式是(+)。5、( )(按规律填下去)6、图中共有()个锐角,()个直角,()个钝角。7、最大的三位数除以()等于15余9。8、作混合运算722+4时应先算(),再算(),要改变运算顺序为先加后除,可以将式子改成(+)。9、在一个平面内,可以做()条已知直线的平行线。10、6726,要让商是两位数

2、,最小填()。11、一个60度的角,在显微镜下看,看到的角度数()度。二、判断题。1、商,余数一定小于除数。( )2、小华能在纸上画一条平行线。( )3、可以将25与30的和除它们的积列式为2530(25+30)。( )4、点到直线的距离有无数条,其中垂线最短。( )5、一根木头锯成5段要踞6次。( )三、选择题。1、植树节到了的时候,八班的学生栽了6棵树,每两棵间隔2米,照这样计算,栽15棵树距离是( )米。A、30B、26C、282、一个边长是10厘米的正方形,如果四个角都剪去一个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它的周长会( )。A、增加4厘米B、减少4厘米C、不变3、角的大小是由( )决定的。A

3、、两边的长短B、两边叉开的大小C、两边的粗细4、同一平面内,如果两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 )。A、互相平行B、互相垂直C、相交四、作图题1、请分别画出35度,90度和140度的角。2、某小区要从自来水主管道上接一根支管引水到B处,怎样才最能节省材料?五、计算。1、口算323=782=154=245=6020=60+30=3603=9531=2、竖式计算,并验算91276=88837=42035=3、脱式计算9615+93672=560(27)=764453=六、解决问题,能列综合算式的列综合算式。1、在地毯35米长的一边,每5米布置一盆鲜花(两端不布置),一共要多少盆鲜花?列

4、式:答:一共要盆鲜花。2、星期天,妈妈带小明去买新衣服,已经买了一套这样的衣服,上衣36元,裤子48元,鞋35元,买5套这样的服装要多少元?妈妈带了250元,还能买几套?列式:答:买5套这样的服装要元,250元能买套。3、甜甜在计算时,把除数36粗心看成了38,结果得到商是14余36,你可不能跟她犯一样的错呀!你知道正确的商和余数应该是多少吗?列式:答:正确的商是,余数是。4、某车间23人四月份共生产805个零件,五月份比四月份多生产了184个,(1)四月份平均每人生产多少个?列式:答:四月份平均每人生产个。(2)五月份平均每人生产多少个?列式:答:五月份平均每人生产个。(3)五月份比四月份平

5、均每人多生产多少个?列式: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

6、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答:五月份比四月份平均每人多生个。交 卷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