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火把节_语文S版.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86350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火把节_语文S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火把节_语文S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火把节_语文S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火把节_语文S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火把节_语文S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学会“蒿、寨”等5个会认字,“帕、披、毡”等11个会写字。掌握“激情四溢、数不胜数、不屈不挠”等词语。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

2、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2.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了解彝族火把节的来历。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

3、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4.通过搜集相关的彝家火把节的图像资料,感受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了解彝族火把节的盛况和纪念意义,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从

4、火把节的传说中体会彝族人民的勇敢和坚强。词语卡片,搜集彝族火把节的图片。2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都喜欢哪些节日?说说你过节的情况和心情。2我国有56个民族,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的特有节日,我们今天就去参加彝族的火把节吧(板书课题)。3介绍火把节:火把节一般于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在火把节上一般举行斗牛、赛马、摔跤等各种竞赛娱乐活动,夜里点燃火把,穿行田间,驱除害虫,并饮酒歌舞。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2说说课文写了哪几部分内容。3课文写了火把节的哪几个场面?三、归纳段落大意第一部分(14段):写欢迎人们到大凉山和彝家人一起欢度火把节。第二部分(510段):写火把节是

5、激情四溢的盛典。第三部分(1114段):写彝族火把节是彝家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是极具意义的节日。四、细读课文,理解感悟1读了课文,你对彝族火把节有了哪些了解?2你最喜欢哪些场面,说说自己的感受。3说说彝族火把节的来历,了解了这个传说,你想到了什么?相互交流。五、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2进一步搜集彝族人民过火把节的资料。3采用多种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1听写课后“读读写写”词语。2谈话: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还强烈地感受到彝家人的热情好客。这节课,让我们和彝族人民一起欢度火把节,感受火把节的热闹场面,感受彝

6、族人民的民族风情。二、品读词句,想象场面1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教师:为了欢度火把节,人们要做好充分准备。彝家人做了什么准备?请同学们用横线画出来读一读。(2)集体交流。(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指导:读时用热情、盼望、兴奋的语气)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1)教师:课文描写了火把节哪几个场面?你最喜欢哪一个?画出来读一读,想象当时的情景,说说自己的感受。(出示图片或演示文稿)(2)交流反馈:课文描写了彝家人在过火把节时穿上节日盛装,准备节日饭菜、斗牛、摔跤、点火把、围着篝火跳舞等五个场面。(3)学生一起读一读这些有关的句子。(4)小结:彝家人的火把节真是太有意思了,让我们感受到了彝族的民族风情

7、。3学习课文第三部分(1)教师提出要求:默读课文第三部分,讲一讲这个传说。从关于火把节的传说中你想到了什么?与同学交流。(2)小结:是的,火把节不只是一个普通的节日,它更是彝族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三、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感受了彝族的民族风情,我们还知道了火把节的来历,知道火把节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节日,它更是彝族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四、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搜集其他民族资料,感受这些民族风情。3用下列词语写句子。兴高采烈: 不约而同: 学习时,以“来吧,到我们大凉山来吧”这一句式为引领,了解彝家人过火把节的准备、火把节的盛况,以及火把节的纪念意义。品读文中的精彩语句,感受节日的气氛。最后试着讲述火把节的传说故事。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