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加和减》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86428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加和减》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加和减》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加和减》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加和减》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加和减》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加和减》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加和减》教学设计.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加和减教学设计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加和减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加和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及相应的减法。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3、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4、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二、教学时

2、间:7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9-40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的过程,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进位的整百数加整百数法。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3、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4、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意识、习惯。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字号。教学难点:正确地口算无敬畏的两位数加两

3、位数的结果。教学具准备:教学情境挂图。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新课。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去玩具店买过玩具吗?今天也有两个小朋友要去玩具店买玩具,你们想帮他们参谋参谋吗?现在我们就到玩具店看看吧。看!玩具店到了,谁在买东西呀?我们给插图中的小朋友起个名字,男孩叫贝贝,女孩叫玛丽。二、探索新知。1、同学们,这个玩具店真漂亮,玩具真多,(出示商店图)贝贝和玛丽每人要买两件玩具,你能说出他们购买什么玩具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他们怎样付款呢,你们能帮他们算算吗?2、提问:书上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你打算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你能帮他们列出算式吗?3、学生口头列式:教师同时板书算式:(1)贝贝应付钱:

4、44+25=()(2)玛丽应付钱:44+38=()4、谈话:这两道算式如果用竖式计算,我想每位同学都不成问题。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口算的机会是很多的,贝贝和玛丽到商店来的时候就没有带纸和笔,他们只能口算出应付的钱数。你能口算出得数吗?先自己想一想、算一算,再在小组里相互交流。5、反馈:通过交流学生可能得出以下算法:第一道算式:44+25=()(1)先算44+20=64,再算64+5=69;(2)先算44+5=49,再算49+20=69;(3)先算40+20=60,再算4+5=9,最后算60+9=69;(4)先算4+5=9,再算40+20=60,最后算60+9=69。第二道算式:44+38=

5、()(1)先算44+30=74,再算74+8=82;(2)先算44+8=52,再算52+30=82;(3)先算40+30=70,再算4+8=12,最后算70+12=82;(4)先算4+8=12,再算40+30=70,最后算70+12=82。6、再次交流,确认和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7、比较两道算式的异同点。(小组讨论交流)8、通过讨论得出:第一道算式相加时不需要进位,第二道算式相加时需要进位。9、对表现出色的小朋友进行表扬。三、巩固深化。1、算一算、比一比。(做想想做做第1、2题。)(1)电脑出示第1、2题,让学生看清题意后把口算结果直接写在书上。(2)集体反馈,电脑验证。(3)比较每组题的异同

6、点。(第一题让学生体会进位加与不进位加在计算方法上的联系与区别;第2题让学生体会如何在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基础上思考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2、想一想、填一填。(做想想做做第3题。)(1)让学生根据要求在书上填表。(2)电脑验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3、比一比、算一算。(做想想做做第4题。)(1)引导学生先口算每组题的第1小题,再算第2小题。(2)口算结束后交流算法。(3)让学生说一说通过口算发现了什么。(4)教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评价。4、先估计得数是几十多,再口算。(做想想做做第5题。)(1)选出其中一组题先估算再口算,并请学生说说估算的理由,将估算结果和口算结果对照,看有无错

7、误。(2)其余每组题同桌合作完成。(3)集体反馈,电脑验证。(4)讲述:在口算之前先估算可以预测口算的得数。在口算之后再估算,可以检验口算的结果。希望同学们今后自觉地在计算前或计算后进行估算。5、解决实际问题。(做想想做做第6、7题。)(1)电脑出示第6题。提问:从熊猫馆到老虎馆有几条路?学生回答后逐一阐述每一条线路。提问:你打算用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先估算,再回答问题。让学生在组内交流解答另外两个问题的想法。让学生到到讲台前将自己的思考过程说给大家听。电脑验证,并对讲述有条理的学生进行表扬。(2)电脑出示第7题。让学生弄清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学生独立在书上列式计算。教师对后进生予以帮

8、助。集体反馈。让学生将自己分析、思考的过程说给大家听,同学间相互补充、相互评价。四、课后延伸和课堂总结。小朋友,今天这节课学习的什么?你学会了什么?课后同学间可以相互出题考对方,回家后,也可以用你学到的本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加和减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加和减教学设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1-42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3、在数学活

9、动中获得成功体验,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正确的口算需要退位的两位数减两位数。教学具准备:情境教学挂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你们最喜欢的地方,想不想知道去哪儿?出示情境图:玩具商店。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1、学生自主观察玩具商店的情境图。你从题中得到了哪些信息?你们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怎样列式?想好后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然后各小组的选一名代表给全班同学说一说。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的评价并分类解决。如果学生提出用加法做的问题,让学生口述算式和得数,这样及时复习并巩固上节课的

10、知识。如果提出用减法做的问题教师将这类问题按不退位减和退位减的顺序分类板书如下:(1)玩具客车比玩具小汽车贵多少元?(2)玩具火车比玩具小汽车贵多少元?(3)玩具火车比玩具客车贵多少元?2、学生自己读一读板书问题,独立思考,并列出算式。(指名说算式并板书:38-25、44-25、44-38)3、学生自主探索口算方法。这三道题的笔算方法我们早已学过,这节课我们研究口算方法,先来研究38-25的口算方法。你能口算出得数吗?小组里讨论。在班内交流各自的算法,教师板书。学生可能说出的算法有:(1)38-20=18,18-5=13。(2)38-5=33,33-20=13。(3)30-20=10,8-5=

11、3,10+3=13。你们的想法,老师已经写在了黑板上,看着这些算式,你能说说口算时各是先减哪一位上的数,再减哪一位上的数吗?44-25得多少呢?请同学们开动脑筋,自己想办法口算得数。先在小组内交流口算方法,再在班内交流,教师板书。学生可能说出的算法有:(1)44-20=24,24-5=19。(2)44-5=39,39-20=19。(3)把44分成30和14,30-20=10,14-5=9,10+=19。看着这些算式,你能像上一题那样说说每种算法各是怎样计算的吗?小组讨论,比较38-25、44-25在口算时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找相同点时,着重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算法,都可以先用被减数减减

12、数十位上的数,再减个位上的数,也都可以先减个位上的数,再减十位上的数,还可以十位上数、个位上的数分别相减,然后把两次减得的差合起来。不同点是,第一题是不退位减,第二题是退位减,特别是用第三种方法计算退位减时,要从被除数十位上退一作十,和个位上的数合并后再减)让学生自己口算44-38。三、巩固应用,深化拓展。1、做想想做做第1题。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书上填写得数。完成后组织交流,让学生说说自己怎样算的,并比较每个蘑菇上两个算式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2、做想想做做第2题。夺红旗游戏。各学习小组的成员,每人完成一组式题,4人共完成四组式题。比一比,每组三道式题之间有什么联系。3、做想想做做第3题。(1

13、)学生读题后,独立填写统计表。(2)集体交流,体会口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4、做想想做做第4题。(1)比一比每组中的两个算式,再比较中发现联系。(2)独立完成,集体交流。5、做想想做做第5题。(1)学生先在小组内说一说,估计得数是几十多,再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2)口算得数,集体校正。6、做想想做做第6题。(1)让学生先说说从题中知道了哪些信息,书中提出了什么要求。(2)学生交流估计方法。(3)通过算一算,经验估算情况。7、做想想做做第7题。(1)仔细看图,收集题中的信息。(2)独立解决问题,再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和和解题结果。四、全课总结,深化理解。小朋友,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这些知识你是

14、怎么学到的?先相互说说,再告诉大家。(根据学生叙述,板书课题: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加和减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加和减教学设计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3-44的例题和试一试,第43-44页的想想做做第1-4题。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学习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学会解决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及相应的变式问题。2、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教学重点难点:学习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

15、系,学会解决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及相应的变式问题。教学具准备:情境教学挂图。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老师发现你们穿的衣服很漂亮,你知道你的上衣和裤子谁买的吗?你知道它们价格吗?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一个有关买衣服的问题。(板书:解决实际问题)二、学习新知。1、教学例题。(1)课件出示妈妈带着玲玲去买衣服的情境。出示裤子标价28元,营业员阿姨说: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玲玲的妈妈问营业员:买一套衣服要多少钱?提问:从上面的情境你了解到哪些信息?你能理解买一套衣服的意思吗?(2)谈话:今天老师还请来了一位数学小助手,他的名字叫线段图。我们可以先用一条线段表示出裤子价钱。(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表

16、示裤子价钱的线段图)表示上衣价钱的线段该画多长呢?(学生讨论)为什么要画这样的3份长?让学生在书上画出表示上衣价钱的线段,并指名到黑板上画。要求一套衣服一共要多少钱,也就是求裤子和上衣的价格一共是多少,我们可以这样表示问题(画出括号,写上?)。这样线段图就画完了,谁能指着线段图的每一部分说说表示的意思?(3)谈话:这个问题需要几步计算来解决?你会解答吗?做在草稿纸上,如果不会解的,可与同桌讨论后再解答。(4)交流: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你会解答吗?(指名说,教师板书)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估计学生一般先求上衣的价钱,再求一套衣服的价钱)(5)提问:有没有不同的方法?如果没有不同的算法,教

17、科书上的第二种方法不再教学。如果有学生说出第一种解法,先让学生说出算式,教师板书。再让学生指着线段图说一说1+3表示的意思,即裤子的价值是1个28元,上衣的价钱是3个28元、一套衣服的价钱是4个28元。所以第二步用284求出一套衣服的价钱。2、教学试一试。(1)谈话:妈妈想考考玲玲,她把问题改了改。(出示问题: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元?)指名读问题。(2)谈话:我们先看线段图,问题改了,线段图要不要改?怎样改?你能指出要求的是哪部分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改线段图。会解答吗?做在草稿本上。指名板演。(3)交流: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4)提问:有用第二种解法解答的吗?如果没有,不再

18、教学这种解法;如果有第二种解法解答的,让学生板演,并说出自己的想法。3、比较。提问:这两道题在解答方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在学生回答时,把课题板书完整。三、组织练习。1、做想想做做第1题。出示带子图,说说问题是求什么。独立解答后交流是怎样解决的。说说你还能求什么。2、做想想做做第2题。指名说说线段图所表示的意思。独立解答。交流并订正。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3、做想想做做第3题。提问:题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要我们做什么?学生各自填表。全班共同校对。4、补上合适的条件。养牛场里有黄牛25头,奶牛和黄牛一共有多少头?(1)补上一个条件,使它成为一道一步计算的问题。(2)补上一个条件,使它成为

19、一道两步计算的问题。先独立思考,再交流。5、出示情境图。编一道用今天学习的两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四、布置作业。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加和减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加和减教学设计练习课教学内容: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学目标:1、进一步学会看线段图,并能利用画线段图帮助理解题意。2、能根据题意用两种方法解决简单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学过程:一、看线段图解题1、口述线段图意义。2、要求列出算式。3、小结(两种解题思路)。二、应用题练习1、一袋面粉重15kg,一袋大米的重量事面粉的4倍。大米和面粉一共重多少千克?大米比面粉重

20、多少千克?要求:1、先画出线段图。2、列出算式并解答。3、思考:你能用几种方法解答?2、小白兔拔了28个萝卜,小灰兔比小白兔少拔6个。它们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小灰兔比小白兔少拔多少个萝卜?要求:1、先画出线段图。2、列出算式并解答。3、思考:你能用几种方法解答?三、课堂练习1、红花有32朵,绿花的朵数是红花的5倍。?(你能提出哪些问题?)2、红花有32朵,绿花的朵数比红花朵5朵。?(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四、全课总结。五、作业:P4445.5、6、7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加和减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加和减教学设计练习课教学内容:两步计

21、算应用题教学目标:1、一步学会看线段图,并能利用画线段图帮助理解题意。2、能根据题意用两种方法解决简单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学过程:一、练习指导1、P45.8出示题目,学生独立审题。口述题目意思,口答问题的含义。指名回答本题的数量关系。学生独立完成。小结。2、P45.9学生独立审题,理解题目含义。学生独立完成。班级评讲:本题的数量关系是什么?怎么列式?小结。3、P45思考题指导学生先画出线段图表示题重的数量关系。引导学生看线段图说出自己的思考和发现。学生独立解答。二、课堂练习1、停车场有小轿车28辆,大客车的辆数是小轿车的3倍。一共有多少辆车?(还可以怎样提问?)2、小红摘了25千克黄瓜,小明

22、摘的西红柿的重量比黄瓜的3倍少10千克。小明摘了多少千克西红柿?3、小方家养了4只母鸡,每只母鸡孵出21只小鸡。现在一共有多少只鸡?三、全课总结四、作业:P45.8、9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加和减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加和减教学设计练习五1容教学内:P46.15教学目标: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快速地口算出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教学过程:一、练习指导1、P46.1出示题目。先自由口算,再独立口算。评讲:1、比较分析每组中两题的区别和联系。2、小结加、减法在算法上的共同点。2、P46.2师

23、生合作进行口算(教师出示教具带领学生口算。)学生同桌合作练习。3、P46.3出示题目,学生根据要求进行估算。引导学生总结出估算的方法。任意指其中一题要求估算出结果。4、46.4口算比赛。评讲。5、46.5出示题目,要求说出题目含义。让学生根据题意提出求和或求差的一步计算的问题,并口算出结果。二、课堂练习1、先口算出上、下两数的和,再算出这两个数的差。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加和减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加和减教学设计练习五2教学内容:P4647第69教学目标:进一步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题,能看懂线段图,能利用线段图帮助解决问题,基本上

24、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练习指导1、P46.6学生独立审题并解答。评讲:你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要求什么问题?能一步求出问题吗?先求什么?为什么?再求什么?怎样列式?小结。2、P47.7学生独立审题并解答。评讲:你从图中得到哪些数学信息?要求什么问题?你能画出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吗?怎样列式?为什么?3、P47.8学生独立审题完成,并要求画出线段图。评讲。小结:两题在解答方法上有什么不同?4、P47.9指导学生画出线段图。问:这题的线段图和前面的比有什么不同?先求什么?为什么?再求什么?小结。二、课堂练习1、一辆中巴车可以坐25人,有80位同学坐车郊游,3辆这样的车够坐吗?2、桃树

25、有2棵,梨树的棵数是桃树的2倍,苹果树的棵数是桃树的3倍。(你能提出什么问题?)3、学校买来了39只篮球,买来的排球比篮球的3倍还多4只,买来的足球有多少只?三、全课总结四、作业:P4647.8、9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加和减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加和减教学设计练习五3教学内容:P4748第1013题教学目标:进一步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题,能看懂线段图,能利用线段图帮助解决问题,基本上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练习指导1、P47.10独立完成后评讲。小结(鼓励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2、P48.11引导看图,找出数学信

26、息。分析每小题,指出必须找出合理的选择信息解决问题。二、课堂练习1、某城市六月份的降水量是42毫米,七月份比六月份少了14毫米。六、七两个月一共降水多少毫米?2、狗的寿命大约有12年,马的寿命大约是狗的2倍,大象的寿命大约比马长6年。大象的寿命大约有多少年?3、一班收集了69节废电池,二班收集的是一班的3倍,两个班一共收集了多少集废电池?4、卡车有34辆,客车比卡车多17辆,轿车的辆数是卡车的4倍。轿车比卡车多多少辆?(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三、思考题1、P48出示第一组的三道算式,引导观察并研究同一道算式中各部分的数之间以及三道算式之间的联系。发现规律后再尝试着按规律接着往下写。第二组题由学

27、生独立完成,集体评讲。“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

28、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2、找规律填数。1、3、9、27、()、()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1、2、3、5、8、()、()第 2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