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86532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教学内容:P1-2教学目标:1, 经历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和非整十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笔算的探索过程,能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商为整十数),会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2,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里,动手操作能力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情趣.3,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有条理地思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口算和笔算方法的探讨.教学难点: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格式.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 两个人一共买了4枝铅笔,平均每个人买几枝(1) 口答算式及得

2、数.(2) 你会用竖式计算吗指名生板书竖式计算,其余生自备本上练习(3) 说说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4) 结:除法竖式计算需要经过一除,二乘,三减.2,揭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除法.(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一)教学整十数除以一位数1,教学402(1)改题4为40,指名口头列式.(2)等于几 你是怎么想的 与同桌说一说.指名说.(3)结:402就是把4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十,也就是20.2, 想想做做第1题(1)独立计算(2)说一说每组两题在计算上的联系和区别3,结: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只要怎样想 怎样算(想:把被除数看作几个十,平均分成几份后得到几个十,就是几十.算:用被除

3、数十位上的除以除数,商是几,就是几十.)(二)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1, 教学462(1)改题40为46,指名列式.(2)猜猜462商是几十多 你是怎么想的是不是这样呢 小棒摆一摆来验证.交流分的情况:先分几根,再分几捆.先分几捆,再分几捆.哪种分法更好呢 师再出示一捆(582),按第一种分法怎么分 按第二种分法呢结:所以几十几除以一位数应该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比较好(先用几十除以一位数,再用几除以一位数,然后把两次结果加起来.)(3)口算练习633 555 844 682 963选其中两题说说是怎么算的(4)竖式计算师:口算我们学会了,这样的题目用竖式怎么计算呢讨论:竖式该怎样写 先写什么 再

4、写什么反馈:师生共同完成竖式计算.提问:2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22=4,表示什么4-4=0,为什么这个0不写这2个6是哪来的小结:回顾笔算过程:要从哪位除起 除得的商写在哪里 除完十位怎么办 商写在哪里 也就是要做几次一乘,二除,三减2,练一练:竖式计算:363三,巩固深化,拓展提高1, 想想做做.2(1)独立完成前两题师生共同评价谈话:说说在计算时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注意余数.)说说在计算中应注意什么 (进一步巩固笔算方法.)(2)完成后两题,校对.2, 想想做做4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要求什么独立练习.交流订正.3,想想做做5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要求什么要知道哪

5、种树苗每棵的价钱贵一些,你打算怎么办独立解答,在班内共同订正.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你能告诉大家在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吗五,作业:想想做做3课后反思:1, 本课我只上到想想做做的第2题,因此还得补上一节课,目的为巩固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与笔算,内容为口算,笔算以及书上未完成的解决实际问题.2, 配套的光盘我觉的毫无用处,只有情境的创设,并无重,难点的突破,重点应该是演示46平均分成两份该如何分,因此不如舍弃,代用改题引入,实物投影展示,既节省了时间,又使新旧知识的联系更为紧密.3, 复习部分单刀直入,为解决学生笔算的格式难点作了铺垫,起了较好的作用.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

6、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

7、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4, 做完想想做做2,就做作业想想做做3,问题主要出现在学生已忘记横式上的商与余数,很多人都不写,因此,若把学完462后面的练一练363,用横式先出示,再竖式计算,然后说说注意点,就会好很多.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