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克的初步认识.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86621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克的初步认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克的初步认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克的初步认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克的初步认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克的初步认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克的初步认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克的初步认识.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克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39-41页,完成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知道称较轻物品的重量,常用克作单位,初步建立克的重量观念。 2、知道比较物品的轻重,可以眼睛观察,用手掂、用秤称,了解使用天平的方法。 3、能大致估测轻物品的重量,会进行重量的简单计算。 4、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克,初步建立克的重量观念。 教具准备:多媒体软件、天平、(大豆、图钉、2分币、橡皮等实物每组一份) 教学过程: 课前学生表演唱小熊请客。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小朋友唱得真好,瞧,把小熊吸引来了,(屏幕显示小熊)。今天是

2、小熊的生日,你看,它的好朋友小猫、小狗带着礼物来了(屏幕显示小猫、小狗)。咦,它们怎么吵起来了。录音:我的虾条比你的奇多重。我的奇多比你的虾条重。它们谁也不让谁。这时,电脑博士来了,(屏幕显示电脑博士)录音:别吵别吵,我们邀请小朋友一起去游览数学宫,小朋友,你们愿意去吗? 电脑博士在数学宫中设了三个关,要小朋友闯关,比比哪组最先闯过去? 二、 逐层探究,学习新知 第一层次,比较物品的轻重,让学生初步了解比较物品轻重的方法。 1、看看说说 (1)用眼睛观察:两块大小不同的橡皮,说说哪块重? 红蓝两盒橡皮泥,说说哪盒重? 学生讨论,小组交流。 (2)教师指出:我们不知道盒里装多少橡皮泥,因此光用眼

3、睛观察,比不出它们的轻重,那么,谁能想出一个好办法呢? (3)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听听电脑博士的建议录音:比较物品的轻重,不能光*眼睛观察,应用手掂一掂。 2、掂掂说说 (1)用手掂一掂:红蓝两盒橡皮泥,说说哪盒重? 一粒阿尔卑斯糖和2个2分币,说说哪个重? 学生讨论,小组交流。 (2)教师提问:到底谁重?谁再能想出一个好办法呢? (3)学生讨论回答后,再听听电脑博士的话录音:比较物品的轻重,不能光用手掂,应用秤称一称。 3、称称说说 (1)认识天平。屏幕显示天平,并依次闪烁各部分及其名称。 (2)了解天平的使用方法。 左盘一般放要称的,右盘一般放砝码。当指针在标尺中间,天平两端平衡,两边重

4、量相等;指针偏向左端,说明左边重;指针偏向右端,说明右边重。 (3)比较物品的轻重。 学生跟着屏幕操作,左盘放一粒糖,右盘放2个2分币。观察指针说说谁重? (4)设疑:右盘放几个2分币,能使天平平衡? 学生尝试操作,根据回答屏幕显示:1粒糖=3个2分币重 (5)小结过渡:利用天平,不但可以比较物品的轻重,还可以称物品的重量,称较轻物品的重量,常用克作单位。 板书:克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第二层次:认识克,初步建立克的重量观念。 (1)1克有多重呢?(出示2分币)1个2分币约重1克,老师放在手上掂一掂,大家也拿一个放在手上掂一掂。 (2)刚才我们称出一粒糖大约等于3个2分币重,那么大约重几克

5、?(3克) 学生轮流掂一掂糖。 (3)下面我们就把1个2分币当作一克的砝码,来称称物品的重量。(学生分组操作) A、称1克大豆 操作要求;右盘放1个2分币,左盘放几粒大豆使天平平衡?2粒大豆大约重几克?读一读,小组轮流掂一掂。 B、称15个图钉 学生操作:15个图钉大约重几克? 小组汇报后,教师指出:图钉有大有小,因此,15个图钉有的大约重7克,有的约重8克,书上告诉我们15个图钉大约重10克,这些都对。 小组轮流掂一掂。 C、称1支粉笔、1把小刀 学生操作后交流,读一读,再轮流掂一掂。 D、读一读,下面物品大约重几克。(屏幕显示:1本数学教科书大约重174克,1瓶墨水大约重156克) 学生读

6、后,师指出:如果还用2分币代替砝码称,要放174个或156个2分币,多麻烦,现在应用砝码来称(出示砝码) 学生轮流掂一掂数学书、墨水瓶 (4)完成40页的试一试 游戏:猜一猜。采用拍读形式,让学生掂一掂乒乓球、果冻、旺旺煎豆,估测大约重几克,哪组最接近实际重量,奖品就归哪组。 三、 巩固练习,促进提高 1、完成41页想想做做1、2、3两题.(第二关) 2、思考题(第三关):屏幕重现动画,比比是小猫的虾条重,还是小狗的奇多重?你能想出几种方法?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

7、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学生交流后,引导学生读包装袋上标的重量,板书:g,并说明它也表示克。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

8、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3、 指导实际应用:学生读牙膏、肥皂等物品包装上标的重量,并掂一掂。 4、课外作业:放学后,跟爸爸妈妈到超

9、市去了解各物品的重量。 四、 全文总结,再揭情思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

10、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