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在操作中体验 在体验中感悟——《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86727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在操作中体验 在体验中感悟——《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在操作中体验 在体验中感悟——《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在操作中体验 在体验中感悟——《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在操作中体验 在体验中感悟——《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在操作中体验 在体验中感悟——《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在操作中体验 在体验中感悟——《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在操作中体验 在体验中感悟——《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学设计.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在操作中体验 在体验中感悟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学设计教学内容:1、 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2、 培养观察、操作及思维能力。3、 培养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重点:在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发现、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三角尺人手一副、长方形、正方形纸人手一份。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揭示课题:1、 谈话:我们一起玩一个猜一猜他是谁 的游戏。教师描述某生的外貌特征,学生猜。问:为什么你一下子就猜出来了?生答(略)小结:对呀,这就是他的特征,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特征,生活中许许多多的

2、事物都有自己的特征。2、 揭题:今天这节数学课,老师就带着小朋友一起去寻找和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板书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设计意图:以游戏的形式轻松自然地导入课题,使学生一开始便以一种愉悦的状况投入到整堂课中,同时对特征有了客观形象的理解。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小朋友,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或者正方形呢?(学生举例)演示:如果把刚才找到的物体,沿着边画下来,我们就可以得到长方形和正方形。下面,我们先来研究一下长方形的特征。(电脑出示长方形)(一)研究长方形的特征1、猜测:小朋友,仔细观察屏幕上的长方形,猜一猜,长方形有什么特征呢?学生可能猜测:四个角都是直角;横着

3、的边相等,竖着的边也相等;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思考、猜测,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估测能力。2、验证:大家是研究长方形边和角的特征。(分别板书:边、角)那小朋友猜测的长方形边和角的特征对不对呢?还需要动手去验证一下呢!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生交流:折、量、比操作要求:下面就请小朋友利用老师发给大家的长方形纸,同桌合作,动手验证。(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3、 全班汇报:你们找到了长方形的哪些特征?你是怎样发现的?量的同学用折的方法,折的同学用量的方法再次验证。相机介绍:对边。4、小朋友,现在你知道长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征呢?学生小结。教师完成板书:(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5、小结:我们通

4、过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发现了长方形的特征,是(学生紧接着一起说)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在不断地体验中感悟出长方形的特征,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二)探究正方形的特征1、小朋友自己动手研究出了长方形的特征,(课件演示一个长方形逐渐变成一个正方形)那你能猜想一下正方形的有什么特征吗?生可能猜测:四条边的长度相等;正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2、自主验证:师:现在你们想像刚才那样,自己动手来验证一下吗?学生动手操作探索、小组交流。3、交流汇报:你用什么方法,发现了正方形的哪些特征?学生交流汇报。小结:小朋友们真了不起!这么快就发现了正方形的特征。学生小结。教师完成板

5、书:(每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4、师生小结:说一说:你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吗?(指名说、同桌互说)比一比,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相同的特征吗?汇报:相同点是他们都有四条边和四个角,每个角都是直角。介绍边的名称:我们通常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做长,短边的长叫做宽;把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做边长。设计意图:因为学生已有了探索长方形边和角特征的经验,所以再让学生自主探索正方形的特征,是学习方法的一次迁移,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三、实践操作、感悟体验:1、 估一估:(想想做做第6题)出示数学课本,引导学生认识它的长和宽。你能估计一下数学书封面的长大约是多少?宽大约是多少吗?(学

6、生估测)学生量一量。交流。2、 画一画:(想想做做第7题)小朋友,真能干,已经会量长方形的长与宽了。那你会不会在方格纸上迅速的画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呢? 完成在作业纸上。(先完成的小朋友,同桌检查一下,画得对不对)。选择一人的作业全班交流,提问:如果每个小方格的边长是1厘米,你能描述这个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长和宽吗?同桌互相介绍自己的图形。3、 拼一拼:(想想做做第2题)接下来还要请小朋友同桌合作,用两副同样的三角尺,分别拼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学生操作。完成后举出,大家互相判断。4、 变一变:(想想做做第6题)小朋友,喜欢看变魔术吗?师演示:用一张长方形纸折剪出正方形。为什么这样折出来就是

7、一个正方形呢?自己动手也折一折,想想到底为什么?学生交流汇报。5、帮一帮:老师办公桌上的一块玻璃,不小心就被压成了这个样子(如图),如果我想请大家配一块一样的,该怎么办呢?设计意图:练习设计体现了针对性、灵活性、实效性、趣味性,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舞台。相关的变式练习,对长方形和正方形基本特征的建构起到催化的作用,尤其是帮一帮的设计,很好地巩固了本课的内容,而且也凸显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新理念。四、总结全课、寄托心语: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回想一下我们是怎样找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这节课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

8、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老师相信,在日常生活中不管有什么样的困难,只要我们人人细心观察、善于动脑,勇敢的去探索、去尝试,那么我们一定会获得成功!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

9、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学习方法、学习结果等进行全面总结,体验学习的成功感。而教师的一番心语,激励着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促进他们的可持续发展。传达了教师的人文关

10、怀,真正体现了教师作为引导者的重要作用。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

11、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第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