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卷.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87867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卷.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卷一、口算。366=243=426=65=77=39=357=164=66=488=99=25+5=二、用竖式计算。36+24+3565-27-1834-17+2646879-83697324263+9239三、填空。1、填适当的数。( )8=565( )=40( )9=36( )4=863( )=9( )3=82、 想不同的口诀填空。( )( )= 18( )( )= 536( )= ( )( )( )= 18( )( )= 536( )= ( )3、 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1)一支铅笔长约18 ( )(3)我家到学校大约800 ( )(2)小红的写字台大约

2、高80 ( )(4)新华字典宽约10 ( )4、4个6比3个6多( ),比5个6少( )。5、( )里最大填几?( )4 276( )3265 9( )6、1根绳子长 12米,对折2次后,每段长( )米。7、4只小兔,一共有( )只耳朵,( )条腿。8、7+7+7+7+7+7= ( )( )四、选择题。3个6相加,下面算式错误的是( ) 36 6+6+6 63 3+6五、解决实际问题。1、两个乘数都是8,积是多少?2、被除数和除数都是5,商是几?3、价格表:毛巾杯子洋娃娃8元7元40元(1)买1条毛巾和1个杯子,一共多少元?(2)买3条毛巾要多少元?(3) 1个洋娃娃的钱可以买几条毛巾?一般说

3、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

4、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4)买4个杯子,带30元够吗?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第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