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列举》教学设计和反思.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88069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列举》教学设计和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列举》教学设计和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列举》教学设计和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列举》教学设计和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列举》教学设计和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列举》教学设计和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五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列举》教学设计和反思.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五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列举教学设计和反思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94-95页例1及随后的“练一练”,练习十七第1-3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能运用列举的策略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2、使学生在对自己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列举策略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策略的价值,并使学生能主动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在学习过程中,感受策略带来的好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

2、感。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表格。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2分钟) 谈话:同学们,我们以前学到过解决问题的策略,想一想:我们都学过哪些策略啊?(板书:从条件想起,从问题想起,画图,列表) 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教学例1。(20分钟) (一)弄清题意,引发需求 1、出示例1:王大叔用22根1米长的木条围一个长方形花圃,怎样围面积最大? 2、(指名读题):从题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你还能发现题目当中隐藏的信息吗(2人答)?(长方形的周长是22米)(掌声) 师:周长一定是22米,是保持不变的,长和宽也会像周长这样保持不变吗?长和宽在变化,那么面积也就有大(顿)有

3、小。 师:长和宽可能会是几米?指名答 (板书: 长: 9 宽: 2 ) 他猜得对吗?再指名答理由(2人)。(板书:长+宽:222=11(米) ) 设疑:还有不同的围法吗?(有)大家想一想:在这么多围法当中(板书:?),要想知道怎样围面积最大,可以怎么做?(把所有围法都列举出来)大家想不想亲自动手来围一围? (二)尝试列举,感知策略 1、分层提出要求: ?请你用22根小棒摆出不同的长方形,将结果填写在记录单中。 ?也可以直接填写记录单,再通过摆小棒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学生操作,师注意收集(A:遗漏B:重复C:全但无序D:有序)的表格进行投影展示。 2、比一比:大家更欣赏哪种记录方法?(D

4、)为什么?(板书:按顺序)按顺序列举有什么好处?(板书: 不重复 不遗漏) 师:这位同学真了不起,掌声送给他。(掌声) 师:请刚才没有按顺序填写的同学改成按顺序填写,老师也来改一改。( 补齐板书:长(m):10 9 8 7 6 宽(m): 1 2 3 4 5 ) 7、同学们数数看,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5种)现在你知道怎样围面积最大吗?(长6米,宽5米)你是怎么知道的? (补齐板书:面积():101824 2830)看来我们还要对列举出来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这样才能选出我们想要的。 8、小结揭示课题:像刚才这样把事情发生的所有结果按照一定的顺序一一列举出来,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我们通

5、常就称它为“一一列举”的策略。(板书:一一列举)齐读课题。 (三)反思回顾,加深理解 1、提出要求:回顾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列举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列举时要有序思考,对列举的结果要进行比较) 2、进一步要求:其实列举的策略同学们并不陌生。大家思考一下: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曾经运用列举的策略解决过哪些问题?小组交流。(如:一年级:10的分与合) 追问:用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有什么好处?在列举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过渡:王大叔有个女儿叫小芳,他送给小芳一个礼物,是什么呢?对,小闹钟 三、拓展应用,丰富体验。(16分钟) 1、出示“练一练”第1题。(突出“有序”) (1)指名读题,指名板

6、演。 (2)学生尝试解答,组织交流反馈:重点让板演的学生说说是怎样列举的。 过渡:你们喜欢学校的饭菜吗?小芳也很喜欢,让我们来看一看小芳所在学校食堂的饭菜情况。 出示练一练第二题。 进行荤菜搭配时,可以按表中的样子从荤菜想起,也可以从素菜开始一一列举,一共有12种不同的搭配。 过渡:小芳有一个爱好是上网,在课余时间经常通过浏览一些网站来增长自己的见识。大家是否知道网站为了及时发布最新的消息,都需要定期更新。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2、出示“练习十七”第2题。(突出“对结果要比较、观察”) (1)指名读题,师引导学生观察A网站怎样更新后再提出要求:先在下表里画一画,再回答。“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

7、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

8、,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2)组织交流反馈:重点突出对列举的结果要观察、比较。 联系生活:上网确实很好玩,但同时郑老师也对大家提一个小小的要求:希望大家要做到“文明上网、适度上网”,千万不能沉迷于网络。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过渡:小芳除了喜欢上网之外还有一个爱好是收集邮票,先课件出示4张邮票(师介绍“邮票”,认识邮票面值),再课件出示问题(师介绍“邮资”:就是指邮票的面值之和。) 3、出示“练习十七”第3题。(引出分类列举的思想) 提问:你打算怎样解决这一题?指名回答,生口头说出按怎样的思路来列举即可。 四、总结全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策略?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列举时需要注意什么)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采用“一一列举”的策略常常可以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使混乱的思维变得清晰,这正是我们学习数学的魅力之所在。第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