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分数除法(第3课时).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88889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分数除法(第3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分数除法(第3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分数除法(第3课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分数除法(第3课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分数除法(第3课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分数除法(第3课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分数除法(第3课时).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分数除法(第3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8页例4及练一练,练习十一第914题。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计算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的方法。2、通过学习使学习总结出分数除法的基本的计算的方法。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学会分数除法的计算的法则。难点:能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总结出分数除法统一的计算的法则。对策:方法的总结,请学生在自己的学习的基础上得出。教学过程:一、复习1、提问:昨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练习:课本57页的2请学生独立的做,做好以后请人说说你是如何计算的?二、新课1、出示例题42、请学生读题:读好题目以后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列式子的?3、让学生先尝试着计算,计算的

2、时候要让学生联系课本上的图进行。4、学生做好以后,进行讨论:联系分数除以整数和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的方法,看看此题能不能用被除数乘除数的倒数来进行计算?5、学生讨论好了以后再进行交流6、讨论:我们原来学习分数乘法的时候,总结出了统一的计算的法则,通过这几天的学习你能不能总结出分数除法的统一的计算的法则?7、学生讨论好以后进行交流最终总结出:甲数除以乙数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乙数不为08、让学生在进行复述三、巩固练习1、练一练的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的做,做的时候要先让学生涂色,并思考,从而进一步体会分数除分数转化为分数乘分数方法的合理性。2、练一练的第2题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加深理解转化的思想强调

3、:被除数不变,除号变乘号,除数变倒数。3、练一练的第3题让学生独立的做,做好以后请学生联系题目说说解答的方法。4、练习十一的第9题让学生完成上面的一排做好以后让学生进行板演和集体订正。5、让学生尝试做练习十一的第10题做此题时关键要让学生理解,哪个数除以哪个数并且做的时候不要快,要求每一步写具体。6、练习十一的第11、12题这两题可以综合的起来讲,在学生练习的基础上进行小结:在除法中,如果除数小于1,商大于被除数如果除数等于1,商等于被除数如果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四、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课前思考:例4和例3一样都要验证分数除法可以转化成分数乘法。例1计算分数除以整数,

4、例2计算整数除以几分之一的分数,初步知道分数除法可以变成乘法来计算。例3加强对这种转化的体验,要求学生想一想等式42/3=43/2成立吗?这个等式的出现,源自例1、例2的计算体验,是一个猜想。它是否成立?需要验证。教学例4的时候,学生对分数除法转化成分数乘法的心向比较明显和强烈了,教材让他们按这样的思路试着算一算,得到与示意图相同的得数,从而确认猜想成立。通过例4的学习,要总结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体会分数除法变成乘法,应该用被除数乘除数的倒数。例4总结算法的视野比较开阔,要得出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因此这里可以先小结分数除以分数的算法,再联系分数除以整数和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找出这些分数除法

5、在计算时有相同的策略与转化方法。然后用甲数和乙数分别表示被除数和除数,准确而简明地表达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巩固练习部分的第11题是通过学生计算要思考:什么情况下,除得的商会比被除数小,什么情况下,除得的商比被除数大?什么情况下,除得的商等于被除数?我想有以前学习小数除法和整数除法的基础以及本题的计算,大部分学生一定能感悟出其中隐藏的规律,课堂上要多给学生交流表达的机会,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总结自己所发现的规律。课前思考:孙老师对4个例题的编排意图认识深刻到位。有同感,特别是计算方法的总结。所以本节课的前面复习与新授部分我想修改如下:一、复习1、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除法中哪两类计算?你能分别举例,

6、并说说各自的计算方法吗?让学生举算式,计算,说计算方法。2、说说两者在计算方法上有何相同点?二、新授1、出示例题,指名读题。2、说说题中9/10升和3/10升的意义。3、怎样列式?学生口头列式。4、猜一猜,分数除以分数怎样计算?5、请你用画图的方法证明你的猜想。6、学生画图分析。7、指名上台分析解释。三、巩固练习(一)1、书上第58页练一练第1题:按要求操作,说明。2、书上第58页练一练第2题:集体练习,指名板演,交流评析。四、对比总结1、今天学习的分数除法与前两天学习的分数除法有何相同点?2、观察板书:分数整数=分数整数的倒数分数除法 整数分数=整数分数的倒数分数分数=分数分数的倒数你发现三

7、者有什么共同点?从而引导学生得出: 甲数乙数=甲数乙数的倒数其中甲数可以是指任何一个数,但乙数必须要是0以外的数。五、巩固练习(二)(同潘老师设计)课后反思:今天课堂上学生对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理解掌握比较到位,但对甲数与乙数的数值范围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有学生提出甲数也要0除外,这是我没有想到的。于是引导学生进行辨析,并补充了加、减、乘、除中特殊数(0和1)的有关计算。书上第60页上的第11题,由于自己课前对教参钻研不到位,今天课堂教学时拔高了要求,使观察的难度提高了许多,导致学生之间的差异比较大。部分学有困难的学生可能根本没有理解第11题中所渗透的数学知识。看来,对教材的钻研不能凭自己的老经验

8、,必须认真仔细地阅读教材与教参,这样每一题的教学目标的设定才能恰如其分。第三,从学生的作业反应来看,类似于书上第14题的练习,学生出现的问题就是将两者弄颠倒,小数学习时是这种情况,现在分数学习时还是这种情况。如何帮助学生区分这两题?我有些困惑?得与同年级组老师再商量商量了!课后反思:关于分数的问题,无论是计算还是应用题,学生普遍感到是困难的。原因之一是教师没有向学生提供足够的模拟经验,因此,要求学生用符号或结论来表征数学就显得困难重重了。唯一的做法就是,将学习任务置于有意义的环境中,引导学生合作解决问题。上述教学中,如果没有教师创设的探究氛围,很多学生是不能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的。同样

9、,如果缺乏交流,学生就不能使用多种方式表征数学,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学生学习了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方法后,大部分掌握了计算方法,但有个别学生在计算时虽然把除数颠倒过来,但除号没有变。在解方程时方法基本掌握,但还是存在上述不变号的现象,所以,今后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使学生全部掌握计算方法。在解答方程时也不会出错,提高计算能力和解题能力。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10、。课后反思: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

11、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

12、,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因为有了前两课时分数除以整数和整数除以分数的学习,所以当本课的例题出示后,学生马上想到可以用被除数乘除数的倒数来计算。课堂上,我赶紧追问学生:你有什么好办法来验证自己的计算是正确的?出乎我的意料,有几位学生想到了根据除法中各部分数之间的关系来进行验证,即用除得的商乘除数,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多精彩!看来学生学会用知识的融会贯通,能活学活用了。从学生练习情况看,当计算练习中有乘法又有除法时,学生在计算时很容易将两种计算都归为用一个数乘另一个数的倒数。看来在国庆长假后的第一天要补上一节计算课,将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计算再次巩固一下,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第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