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我最好的老师(7)_人教新课标.docx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88927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我最好的老师(7)_人教新课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我最好的老师(7)_人教新课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我最好的老师(7)_人教新课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我最好的老师(7)_人教新课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我最好的老师(7)_人教新课标.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九年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材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

2、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第21课我最好的老师教学设计“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

3、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教学目标:“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

4、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1.正确读记“编造、破绽、强调、教训、驳倒、论证、权威、糊弄、受益、出人意料、目瞪口呆、饶有趣味”等词语。2. 读懂课文描写的故事,理解怀特森先生独特的教学方法,体会到一个人具有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和怀疑能力的重要性。3. 进一步学习通过具体事例说明道理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怀特森先生独特的教学方法,体会到一个人具有独立

5、思考、独立判断和怀疑能力的重要性。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通过具体的事例说明道理的写作方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交流谈话,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学生读题,交流昨天查的资料自古至今,对老师有哪些称谓?那六年的小学生活中,你心目中最好的老师是什么样的?(严格要求、关心爱护学生、教学方法独特、把学生当成自己孩子的老师是最好的老师)2.学生回答后小结: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好老师的标准,作家大卫.欧文认为谁是他最好的老师呢?板书:怀特森先生3.导入新课:为什么这位老师是作者最好的老师?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一位最好的老师?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课文中

6、,只要大家认真阅读,很快就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的。二、指导自读,初读感知。1.内容:(1)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自学生字,新词,理解词意。(2)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我”最好的老师是怎样的一位老师?要求:围绕提示,自读自悟时间:3分钟2.汇报交流(1)检查生字词:出示词语,读准字音:编造破绽强调教训驳倒论证权威糊弄 出人意料 侃侃而谈 目瞪口呆饶有趣味(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说说怀特森先生是怎样的老师?三、探究个性,质疑“最好”.看来作者认为最好的老师就是科学老师怀特森先生。但作者一开始就这么认为吗?出示句子:怀森特算哪门子老师?思考:这句话的言外

7、之意是什么? 2.怀特森先生究竟做了什么让我们这么生气,这么气愤?默读课文,划出相关句子,并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3.学生交流。感悟读句子:怀特森算哪门子老师?(1)怀特森先生编造上课内容,有关猫猬兽的一切都是他编造出来的。这种动物从来没有存在过。*如果你的老师也编造内容来上课,把错的知识教授给你,你遇见过这样的老师吗?而怀特森却真的是这样的老师,所以我们全都气炸了,一起读:怀特森算哪门子老师?(2)我是完完全全按照怀特森先生所说的写却得了个大大的红叉。测验不及格。*如果你认真听讲,认真答题,结果却是零分,你会怎么想?而怀特森却真的这样做了,所以我们全都气炸了,一起读:怀特森算哪门子老师?(3

8、)班里的每个人都没有及格,如果有一两个有困难的同学是正常的,但全班都不合格就说明老师的教学有问题了。*而怀特森先生却为自己的行为理直气壮的回答我们,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老师?的确如此,所以我们全都气炸了,一起读:怀特森算哪门子老师?(4)我们试卷的零分是要登记在他的成绩记录簿上的。这意味着什么?但怀特森先生真的照做了。所以我们全都气炸了,一起读:怀特森算哪门子老师?4.过渡 :就是这样一位最初在我心目中不可理喻的老师,居然成了我心中“最好的老师”。四、探究“最好”,释怀“最好”。1.怀特森先生的种种举动真是让人出乎意料,不可思议。他这种举动对学生会有什么好处呢?默读课文第5-7自然段,找出有关

9、句子并批注体会。2.课堂交流。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句子来回答:(1)有时,为了驳倒他的一个貌似正确的“观点”,我们常常会在课后花好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去思考和论证。(2)然而,正是在一个个饶有趣味又充满刺激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增长了见识,也逐渐懂得了如何去接近真理。(3)怀物森先生让我还有我的同学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3.他是用怎样的教导让我们明白了原委,改变了看法呢?让我们学着用怀特森的语气解释给同学们听,化解下我们之前的气愤。按要求说一说:出示句式:我既然告诉过你们有关这种动物的一切都没有遗留下来,那么(),你们应该()啊!我之所以(),是希望()!学生说,老师板

10、书: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学会质疑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4.小结:是啊,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并敢于提出不同的观点,进行反驳,从而证明自己的想法,这是一种质疑精神。5.听了怀特森先生的解释,你们还气愤吗?你们认可这样的老师吗?6.小结:原来怀特森先生是想通过这节课启发我们学会怀疑,学会思考,学会判断,而真正的质疑是要在课堂上随时保持警惕,一有疑问马上提出来,培养自己善于发现,探求真知的能力。怀特森先生真是用心良苦啊,他的教训真让我受益终身啊。7.用赞美的语气朗读第7段8.怀特森先生用了如此独特的、巧妙的方法教会了学生求真务实,不愧是一位(齐读课题)。9.怀特森先生的这种做法并不是所有人

11、都接受,当我把怀特森老师的做法介绍给一位朋友时,朋友是这样评价的,出示:“他怎么能这样来糊弄你们呢?”对于朋友的评价,我是这样说的:“不,你的看法错了。”.小结:从作者的坚定的眼神以及肯定的语气中,怀特森生先生是最好的一位老师,是一个极具个性,教学方法独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举动的老师。五、总结收获,拓展延伸。1.阅读臭苹果,交流自己的体会。嗅苹果学生们向苏格拉底请教:怎样才能坚持真理? 笑容可掬的苏格拉底让大家坐下来,随后取出一个苹果。他用手指捏着,慢慢地从每个同学的座位旁边走过,一边走一边说:“请同学们集中精力,注意嗅一嗅空气中的气味。” 然后,他回到讲台上,把苹果举起来左右晃了晃,问:“哪

12、位同学闻到了苹果的气味儿?” 有一位同学举手回答:“我闻到了,是香味!” 苏格拉底再次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一个学生的座位旁边走过,边走边叮嘱:“请同学务必集中精力,仔细嗅一嗅空气中的气味。” 稍停,苏格拉底第三次从讲台走到学生们中间,让每一个学生再嗅一嗅苹果的气味。 经过三次“嗅一嗅”之后,除一个学生外,其他学生都举起了手,都说闻到了苹果的香味。 那位没举手的学生环顾周围看了看,觉得一定是自己错了,于是也随波逐流地赶紧举起了手。 苏格拉底脸上的笑容不见了。他举起苹果缓缓地说:“非常遗憾,这是一枚假苹果,什么味儿也没有。”读了此篇文章,你有何启发?你还知道哪些关于不迷信权威的事例?(伽

13、利略敢于挑战权威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通过试验证明重的铁球和轻的铁球是同时落地的。画家和小牧童中敢于给戴嵩指出错误的小牧童)2. 总结:这篇课文通过具体的一件事,为我们阐述了不要迷信书本,不要迷信权威,要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道理。科学需要怀疑,需要“冒险”,需要挑战,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具有善于发现、探求真知的能力。六、当堂检测七、作业1.小练笔:仿照课文的写法,用一件具体的事实例来说明你认为最好的老师。如“认真负责的老师”,“知识渊博的老师”,“严格要求的老师”,“关心学生的老师”2.推荐图书:第一家爸爸银行(大卫.欧文)附:板书设计21 我最好的老师怀特森先生独特哪门子老师? 最好的老师!学会独立思考和判断,学会质疑不迷信书本,也不迷信权威第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