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018年31-2真细菌的形态与类群-文档资料.ppt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89701 上传时间:2019-01-19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2.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2018年31-2真细菌的形态与类群-文档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2018年2018年31-2真细菌的形态与类群-文档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2018年2018年31-2真细菌的形态与类群-文档资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2018年2018年31-2真细菌的形态与类群-文档资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2018年2018年31-2真细菌的形态与类群-文档资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2018年31-2真细菌的形态与类群-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2018年31-2真细菌的形态与类群-文档资料.ppt(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球菌spherical coccus 杆菌Rod-shaped bacillus 螺旋菌spirallum (一) 细菌个体形态 球菌 Sphericalcoccus tetracocci streptococci diplococci sarcinae staphylococci 球菌(coccus) 双球菌(diplococcus) 四联球菌(tetrad) 链球菌 Streptococcus 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八叠球菌(sarcina) 杆菌(bacillus) Single bacillus Diplobacillus streptobacillus Coccob

2、acillus 不同杆菌的大小、长短、粗细很不一致。 炭疽芽孢杆菌 3-10 m 大中 大肠埃希菌 2-3 m 小 布鲁菌 0.6-1.5 m 杆菌的形态多样 两端齐平 炭疽芽孢杆菌 两端尖细 白喉棒状杆菌 分枝杆菌 双歧杆菌 大肠杆菌 乳酸杆菌 螺旋菌(spiral bacterium) 细细胞呈弯曲杆状的细细菌统统称螺旋菌。不同种的 细细胞个体,在长长度、螺旋数目和螺距等方面有 显显著区别别,据此可再分为为弧菌与螺旋菌两种状 态态。 弧菌 菌体只有一个弯曲,其程度不足一圈,犹 如“C“字, 螺旋菌菌体回转转如螺旋状,并呈现较现较 多的螺旋 和弯曲(2-6环环)。 螺旋体(Microbes

3、Spirillum)介于细细菌与原生 动动物之间间,螺旋数大于6环环。 vibrio spirillum spirochete Vibrio, Spirillum and Spirochete 螺菌 螺杆菌 螺旋菌(spiral bacterium) 弧菌 细细菌的形态态明显显地受环环境条件的影响,如培 养温度、培养时间时间 、培养基的组组成与浓浓度等 发发生改变变,均可能引起细细菌形态态的改变变。一 般处处于幼龄阶龄阶 段和生长长条件适宜时时,细细菌形 态态正常、整齐齐,表现现出特定的形态态。在较较老 的培养物中,或不正常的条件下,细细胞常出现现 不正常形态态,尤其是杆菌,有的细细胞膨大,有

4、 的出现现梨形,有的产产生分枝,有时时菌体显显著 伸长长以至呈丝丝状等,这这些不规则规则 的形态统态统 称 为为异常形态态。若将它们转们转 移到新鲜鲜培养基中 或适宜的培养条件下又可恢复原来的形态态。 Prokaryotes Eukaryotes Viruses Naked eye Light microscope Electron microscope MetersVisibility scale Relative size of Microbes (二)细菌个体的大小 cm = 10-2 meter mm = 10-3 meter m = 10-6 meter nm = 10-9 mete

5、r v微米是测测量细细菌大小的常用单单位,测测量亚亚 细细胞构造要用nm作单单位。 v球菌大小以其直径表示,杆菌和螺旋菌以其 长长度与宽宽度表示。螺旋菌的长长度是菌体两 端点间间的距离,而不是真正的长长度。 v最小的细细菌只0.05微米,但一般不超过过几 微米。球菌直径多为为0.21.25微米;杆菌 直径与球菌相似,长长度约为约为 直径的一倍或 几倍。螺旋菌为为0.3 11 50微米。 (三)重要的工业业微生物 工业业微生物是指应应用于发发酵工业业的微生物。发发酵是指 没有外源最终电终电 子受体的生物氧化模式。生化的发发酵定 义义是:在无氧条件下,底物脱氢氢后所产产生的还还原力H不 经经呼吸链

6、传递链传递 而直接交给给某一内源氧化性中间间代谢产谢产 物 的一类类低效产产能反应应,能量的产产生通过过底物水平磷酸化 进进行。 重要的工业业微生物如下: 工业微生物中的重要细菌 (91种) 属 名种 名用 途 假单孢菌属铜绿假单孢菌谷氨酸、水杨酸、丙酮酸、蛋白酶 短小假单孢菌赖氨酸 萤光假单孢菌 天冬氨酸、葡糖酸、2-酮基葡糖酸、 -酮基己二酸、酮戊二酸、 正石蜡DNA 甲烷假单孢菌甲烷、丙烷粘性糖类 麦氏假单孢菌2-酮古洛糖酸 卵假单孢菌葡糖酸、天冬氨酸 臭味假单孢菌瓜氨酸 黄原孢菌属甘蓝黑腐病黄单孢菌胞外异多糖X-23 大豆斑疹病黄单孢菌异多糖 葡糖杆菌属液化葡糖酸杆菌2,5-二酮基葡糖

7、酸 玫瑰葡糖酸杆菌 山梨糖、葡糖酸、 2-酮基及5-酮基葡糖酸 产碱菌属无色杆 菌属 环状产碱菌赖氨酸 类产 碱菌单细 胞蛋白 嗜乙醇产碱菌丝氨酸 凝结无色杆菌赖氨酸 裂环无色杆菌 奥贝无色杆菌 赖氨酸 赖氨酸 醋杆菌属纹膜醋杆菌醋酸、丙酸、丁酸、葡糖酸、山梨醇 黑色醋杆菌2,5-二酮基葡糖酸 奥尔兰醋杆菌啤酒、醋酸 氧化醋杆菌酒类 巴氏醋杆菌醋酸、山梨糖 恶臭醋杆菌醋、山梨糖、二羟基丙酮 弱氧化醋杆菌5-酮基葡糖酸、丙酮酸、山梨糖 拟胶醋杆菌丙酮酸、山梨糖、纤维 素 埃希氏菌属大肠杆菌 赖氨酸、苏氨酸、精氨酸、色氨酸、酪氨酸、 天冬氨酸、高丝氨酸、谷氨酸脱羧酶、酰胺酶、 天冬酰氨酶、丙酮酸、

8、酮戊二酸,腺苷酸、大肠菌素 肠杆菌属 (原名气杆菌属) 产气气杆菌 缬氨酸、丁二醇、酮戊二酸 肠杆菌属 (原名气杆 菌属) 阴沟气杆菌 缬氨酸、色氨酸、丁二酵、酮戊二酸、 葡糖异构酶 嗜果胶气杆菌苏氨酸、色氨酸 沙雷氏菌属粘质沙雷氏菌 苏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组氨酸、 丝氨酸、异抗坏血酸、2-酮基葡糖酸、 丁二醇 变形菌属 埃氏变形杆菌苏氨酸 勒氏变形杆菌苏氨酸、色氨酸、5-羟基色氨酸、组氨酸 普通变形杆菌鸟苷酸、天冬氨酸 欧文氏菌属嗜胡萝卜 欧文氏菌 丁二醇 草生欧文氏菌天冬氨酸、酪氨酸、二羟基苯丙酸 黄杆菌属 氨基酸黄杆菌苯丙氨酸、色氨酸 树状黄杆菌赖氨酸 杆菌属琥珀酸杆菌琥珀酸 鼠李糖

9、杆菌醋酸、琥珀酸、丙邻二醇 脱硫弧菌属脱硫弧菌硫酸还原 硫杆菌排硫硫杆菌石油脱硫 芽孢杆菌属蜡状芽孢杆菌鸟苷酸、青霉素酶、生物防治 环状芽孢杆菌赖氨酸、转移酶 地衣芽孢杆菌鸟苷、抗生素、杆菌肽、柠檬酸、淀粉酶 肠膜芽孢杆菌淀粉酶、丁二醇 巨大芽孢杆菌 葡萄糖异构酶、酮戊二酸、维生素B12、 转移酶、腺苷、饲料添加剂、鸟苷、腺苷酸 甲烷杆菌单细胞蛋白 多粘芽孢杆菌凝乳酸、聚果糖、多粘菌素 短小芽孢杆菌肌苷、乌苷酸、鸟嘌呤核苷 枯草芽孢杆菌 (又名枯草杆菌) 淀粉酶、果胶酶、青霉素酶、鸟氨酸、 异亮氨酸、精氨酸;瓜氨酿、色氨酸、腺苷 、 腺苷酸、5-嘌呤核苷酸、肌苷、肌苷酿、 黄苷酸、聚果糖、丁二

10、醇 梭菌属 醋丁酸梭菌 维生素B2、醋酸、丙酸、丁酸、 乙醇、异丙醇、丙酮、淀粉酶 丁酸梭菌醋酸、丁酸、丁醇、异丙醇 热纤梭菌纤维素酶 乳杆菌属嗜酸乳杆菌乳制品、NAD(辅酶I) 短乳杆菌 DL-乳酸、苹果酸、异丙醇、 葡萄糖、异构酶、酒 保加利亚乳杆菌 乳酸、干酪等乳制品; 单细胞蛋白 德氏乳杆菌乳酸、酸乳酪 荣氏乳秆菌、乳酸 植物乳杆菌DL-乳酸、NAD、青储饲料、酒 丁酸杆菌属雷氏丁酸杆菌维生素B12、丁酸 棒杆菌属醋谷棒杆菌醋酸谷氨酸 嗜醋酸棒杆菌 亮氨酸、鸟氨酸、缬氨酸、脯氨酸、 正石腊(原料)脯氨酸 溶烷棒杆菌正石蜡(原料)谷氨酸 阿氏棒杆菌异亮氨酸 钝齿棒杆菌谷氨酸 明胶棒杆菌谷

11、氨酸 谷氨酸棒杆菌 (原名谷氨酸微球菌) 不同变株为10多种氨基酸的产生菌, 并分解煤油而生成谷氨酸、肌苷酸 裂烃棒杆菌 正石蜡为原料生产肌氨酸、谷氨酸、 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鸟氨酸 北京棒杆菌谷氨酸、缬氨酸 嗜石油棒杆菌正石腊谷氨酸 丙酸杆菌属费氏丙酸杆菌维生素B12、丙酸 谢氏丙酸杆菌维生素B12、单细胞蛋白、乳制品 节杆菌属烷节杆菌赖氨酸、精氨酸 氧化节杆菌石油气乳酸、丙二醇 节杆菌属 石蜡节杆菌 石油发酵、生产苏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 瓜氨酸、柠檬酸、-酮戊二酸、乳清酸、赤藓糖、 葡萄糖、麦芽糖 简单节 杆菌 (又名简单棒杆菌) DNA、甾体化合物转化 短杆菌属 产气短杆菌 组氨

12、酸、赖氨酸、异亮氨酸、鸟苷酸、腺苷酸、 腺苷二磷酸、腺苷三磷酸、鸟苷二磷酸、鸟苷三磷 酸尿苷酸、鸟苷、NAD、FAD、肌苷、肌苷酸、 乳清酸、维生素B2 叉开短杆菌谷氨酸、琥珀酸、核酸物质 黄色短杆菌 谷氨酸、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亮氨酸、 异亮氨酸缬氨酸、爪氨酸、酪氨酸、精氨酸、 苯丙氨酸、脯氨酸、组氨酸、丙氨酸、鸟氨酸、 高丝氨酸、正烷烃赖氨酸 乳发酵短杆菌 谷氨酸、赖氨酸、亮氨酸、缬氨酸、组氨酸、 苯丙氨酸 硫殖短杆菌谷氨酸 微杆菌属 嗜氨微杆菌 谷氨酸、色氨酸、苏氨酸、 丙氨酸、正烷烃异亮氨酸 溶烷微杆菌正烷烃异亮氨酸 纤维单 胞菌属产黄纤维单 胞菌 纤维素酶、单细胞蛋白 微球菌属

13、盐脱氮微球菌DNA 溶腊微球菌石油发酵生产环腺苷酸 链球菌属 粪链球菌NAD 乳链球菌乳酸、乳球菌肽 明串珠菌属 葡聚糖明串珠菌右旋糖酐、L-乳糖、乙醇 肠膜明串珠菌右旋糖酐、L-乳糖、乙醇 八叠球菌属藤黄八叠球菌辅酶A、FAD 一)放线菌 (一)概念 放线菌是具有菌丝、以孢子进行繁殖、革兰氏染色阳性的一类 原核微生物,属于真细菌范畴。(参见P 372) (二)形态与结构 t单细胞,大多由分枝发达的菌丝组成; t菌丝直径与杆菌类似,约1mm; t细胞壁组成与细菌类似,革兰氏染色阳性(少数阴性); t细胞的结构与细菌基本相同, 按形态和功能可分为营养、气生和孢子丝三种。 三、真细菌的类群 (二)

14、形态与结构 1、营养菌丝 匍匐生长于培养基内,吸收营养,也称基内菌丝。一般无隔膜, 直径0.2-0.8 mm,长度差别很大,有的可产生色素。 2、气生菌丝 营养菌丝发育到一定阶段,伸向空间形成气生菌丝,叠生于营养 菌丝上,可覆盖整个菌落表面。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颜色较深 ,直径较粗(1-1.4 mm),有的产色素。 3、孢子丝 气生菌丝发育到一定阶段,其上可分化出形成孢子的菌丝,即孢 子丝,又称产孢丝或繁殖菌丝。其形状和排列方式因种而异,常 被作为对放线菌进行分类的依据。 营养菌丝匍匐生长于 培养基内,吸收营养 营养菌丝发育到一定阶段, 伸向空间形成气生菌丝 气生菌丝发育到一定阶段,其上可分化

15、出形成孢子 的菌丝,即孢子丝 (参见P30,图2-15) 孢子在适宜 的条件下萌 发,长出1-3 个芽管 (三)生长与繁殖 营养菌丝 气生菌丝 繁殖菌丝 (孢子丝) 孢子丝释放孢子 (三)生长与繁殖 繁殖方式 无性孢子 菌丝断裂 凝聚孢子 横隔孢子 孢囊孢子 分生孢子 厚壁孢子 存在多种 孢子形成方式 常见于液体培养中,工业发酵生产 抗生素时都以此法大量繁殖放线菌 细菌的芽孢是休眠体,而放线菌的孢子是繁殖体 (四)菌落形态 菌落形态 能产生大量分枝和气生菌丝的菌种(如链霉菌) 不能产生大量菌丝体的菌种(如诺卡氏菌) 菌落质地致密,与培养基结合紧密,小而不 蔓延,不易挑起或挑起后不易破碎。 粘着

16、力差,粉质,针挑起易粉碎 (四)菌落形态 (五)分布特点及与人类的关系 放线菌常以孢子或菌丝状态极其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土壤 中最多,其代谢产物使土壤具有特殊的泥腥味。 能产生大量的、种类繁多的抗生素(其中90%由链霉菌产生) 有的放线菌可用于生产维生素、酶制制;此外,在甾体转化、 石油脱蜡、烃类发酵、污水处理等方面也有应用 少数寄生型放线菌可引起人、动物(如皮肤、脑、肺和脚部感染)、 植物(如马铃薯和甜菜的疮痂病)的疾病。 (放线菌的主要类型请参见P372) 工业微生物中的重要放线菌 (68种) 属 名种 名用 途 诺卡氏菌属珊瑚色诺卡氏菌正烷烃 2,2-二甲基粘康酸 小球诺卡氏菌正烷烃 谷

17、氨酸 鼠白诺卡氏菌利福霉素 暗色诺卡氏菌单细 胞蛋白 石蜡诺卡氏菌正丁烷葡萄糖、糖醛酸 嗜石油诺卡氏菌单细 胞蛋白 东方诺卡氏菌万古霉素 拟无枝酸菌属地中海拟无枝酸菌利福霉素 分枝杆菌属黄色分枝杆菌石油发酵 甲烷分枝扦菌 石蜡分枝杆菌 耻垢分技杆菌 结核分核杆菌正构烷烃 赖氨酸 游动放线菌属 台东游动放线菌 济南游动放线菌 台东霉素 创新霉素 小 单 孢 菌 属 煤黑色小单孢菌晚霉素 棘孢小单孢菌庆大霉素(艮他霉素) 利福霉素小单孢菌 青铜小单孢菌 利福霉素 绛红小单孢菌 玫瑰紫小单孢菌 灰色小单孢菌 庆大霉素 伊纽小单孢菌 蓝粒小单孢菌 紫苏霉素(西梭米星) 蔷薇小单孢菌 青铜小单孢菌 蔷薇

18、霉素 橄榄星孢小单孢菌 相模湾小单孢菌 福提霉素(武夷霉素) 相模湾霉素 链 霉 菌 属 生二素链霉菌螺旋霉素 金霉素链霉菌四环素 金色链霉菌核酸酶 天蓝淡红链 霉菌正定霉素(柔红霉素) 冠圈状链霉菌正构石蜡赖氨酸 红霉素链霉菌红霉素 弗氏链霉菌新霉素、弗氏菌素、泰乐菌素、辅酶A、甾族化合物转化、维生素B12 灰色产色链霉菌杀稻瘟菌素S 灰色链霉菌链霉素、淀粉酶、蛋白酶、维生素B12、杀念珠菌素 八丈岛链 霉菌曲古霉素 吸水链霉菌有效霉素 卡那霉素链霉菌卡那霉素 林肯链霉菌洁霉素(林可霉素) 小金色链霉菌春雷霉素(春日霉素) 橄榄链 霉菌维生素B12 龟裂链霉菌土霉素 委内瑞拉链霉菌氯霉素 轮

19、枝链霉菌维生素B12、争光霉素(博来霉素) 龟裂链霉菌 巴龙霉素型 巴龙霉素 头状链霉菌丝裂霉素 链 霉 菌 属 白泥链霉菌光神霉素 黑暗链霉菌托普霉素 可可链霉菌阿索变种多氧霉素 那波链霉菌交沙霉素变种 交沙霉素 生米卡链霉菌麦迪霉素(麦迪加霉素) 淡紫青链霉菌青紫霉素 诺尔斯链霉菌制霉菌素 缠绕链 霉菌卷曲霉素 肉桂地链霉菌莫恩霉素 白色链霉菌盐霉素、吲哚霉素 团片链霉菌链黑霉素 雪白链霉菌新生霉素 节状链霉菌两性霉素B(庐山霉素) 马杜拉放线菌属 洋红马杜拉放线菌洋红霉素 黄色马杜拉放线菌马杜拉霉素 链孢囊菌属 粉红链孢 囊菌多霉素 西伯利亚链孢 囊菌西伯利亚霉素 北里孢菌属 绛红北里孢

20、菌氯霉素 长崎北里孢菌氯霉素 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 (参见P 365) 支原体(Mycoplasma) 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 衣原体(Chlamydia) 革兰氏阴性细菌,其大小和特性均介于通常的细菌与病毒之间。 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是大小介于通常的细菌与病毒之间,在 许多方面类似细菌,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原核微生物。3个属,12个种 (一)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 1、概念 H.T.Ricketts 1909年, 首次发现斑疹伤寒的 病原体,并因研究此 病而牺牲,1916年人 们以他的名字命名 这类病原体作为纪念。 2、特性 1)某些性质与病毒相

21、近 专性活细胞寄生物,除五日热(战壕热)立克次氏体 (Rickettsia wolhynica)外均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繁殖。 t体内酶系不完全,一些必需的养料需从宿主细胞获得; t细胞膜比一般细菌的膜疏松; 可透性膜,使它们有可能容易从宿主细胞获得大分子物质, 但也决定了它们一旦离开宿主细 胞则易死亡 大小介于病毒与一般细菌之间,其中伯氏立克次氏体 (Rickettsia burneti)能通过细菌过滤器 一般个体:球状体:0.2-0.5 mm;杆状体:0.3-0.5 x 0.3-2 mm; 2、特性 2)从一种宿主传至另一宿主的特殊生活方式 主要以节肢动物(虱、蜱、螨等) 为媒介,寄生在

22、它们的消化道表皮 细胞中,然后通过节肢动物叮咬和 排泄物传播给人和其他动物。 2、特性 2)从一种宿主传至另一宿主的特殊生活方式 有的立克次氏体酿成严重疾病,如人类的流行性斑疹伤寒、羌虫热、 Q热等,并常伴随着灾害、战争和饥饿,曾长期与人类的痛苦、灾难 联系在一起。 1普氏立克次体,是流行性斑疹伤寒和斑疹伤寒的病原体。人受到感 染后,经10天14天的潜伏期,骤然发病,有剧烈头痛、周身痛和高 热,4天7天后出现皮疹,严重的为出血性皮疹。有的还伴有神经系 统、心血管系统等症状和其他实质器官损害。流行性斑疹伤寒,在人 口密集和昆虫繁盛的环境内比较严重,病人平均死亡率20,严重时 可达70。病原体借人

23、虱在人群中传染。 2莫氏立克次体,是地方性斑疹伤寒(也称鼠型斑疹伤寒)的病原体 ,自然宿主是家鼠,主要由鼠虱在鼠群中传播,鼠死亡后,鼠虱才离 开鼠,转而叮吸人血,传染人。 3立克次氏立克次体,是落基山斑疹伤寒的病原体,死亡率高达90% 。立克次氏立克次体在自然界中寄生于蜱和蜱所寄居的动物体内,人 受蜱叮咬就会染病。 4恙虫病立克次体,是恙虫病(丛林斑疹伤寒)的病原体。病原体由 恙螨叮咬侵入人体,随血液扩散至血管内皮细胞中生长、发病。贮藏 病原体的动物为野生啮齿动物并借螨传播。得了恙虫病,先是被叮咬 处出现溃疡,周围有红晕,溃疡上盖有黑色焦痂,此外,还有皮疹, 并造成神经系统、循环系统以及肝、肺

24、、脾等损害症状。 治疗方法:输液,良好的护理、隔离等。治疗立克次体病通常使用广 谱抗生素,用氯霉素治疗恙虫病时,必须连续用药4周。四环素药品也 同样有效,同时还可以用来治疗斑疹伤寒等。 预防立克次体病首先应对昆虫等中间或储存宿主加以控制和消灭,如 灭鼠、灭虱。 (二)支原体(Mycoplasma) 1、概念 又称类菌质体,是介于一般细菌与立克次氏体之间的原核微生物。 2、特性 1)无细胞壁,只有细胞膜,细胞形态多变; 2)个体很小,能通过细菌过滤器,曾被认为是最小的可独立 生活的细胞型生物。 3)可进行人工培养,但营养要求苛刻,菌落微小,呈典型的 “油煎荷包蛋”形状; (参见P365) 4)一

25、些支原体能引起人类、牲畜、家禽和作物的病害疾病 5)应用活组织细胞培养病毒或体外组织细胞培养时,常被支 原体污染; 球状体:0.2-0.25 mm,最小达0.1 mm;丝状体最长可达150 mm,因 细胞柔软且具扭曲性,致使细胞能通过孔径比自身小得多的过滤器。 从人体分离的16种支原体中,5种对对人有致病性,即肺炎支 原体(M. pneumoniae)、解脲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人型支原体(M. homins)、生殖支原体( M. genitalium)及发发酵支原体(M. fermentans)。 能造成 严严重危害的有四种,即:丝丝状支原体丝丝状亚亚种、

26、鸡鸡毒支原体 、猪肺炎支原体和丝丝状支原体山羊亚亚种。支原体广泛分布于 植物与昆虫中,引起植物和昆虫病害的支原体有植原体和螺 原体两大类类。 致病支原体中,肺炎支原体引起肺炎,又称原发发性非典型肺 炎,全年均可发发病,以冬季多见见,可有小流行,常见见于学龄龄 前儿童及青年人,主要通过飞过飞 沫传传播,潜伏期23周。人型 支原体、解脲脲支原体和生殖器支原体主要泌尿生殖道感染, 成人主要通过过性接触传传播,新生儿则则由母亲亲生殖道分娩时时感 染。成人男性的感染部位在尿道粘膜,女性感染部位在宫颈宫颈 。 支原体对对 -内酰酰胺类类(青霉素等)、万古霉素等完全不敏感 ;对对多粘菌素、利福平、磺胺药药物

27、普遍耐药药,常用于支原体 感染治疗疗的抗生素是四环环素类类、大环环内酯类酯类 及一些氟喹诺喹诺 酮酮;其他类类抗生素如氨基糖苷类类、氯氯霉素对对支原体有较较小 抑制作用。 (三)衣原体(Chlamydia) 1、概念(参见P366) 介于立克次氏体与病毒之间,能通过细菌滤器,专性活细胞内寄 生的一类原核微生物。 过去误认为“大病毒”,但它们的生物学特性更接近细菌而不同于病毒。 在宿主细胞内观察到的 衣原体微菌落(microcolony) 2、特性 1)细胞结构与细菌类似; 具有类似的细胞壁,细胞壁内也含有胞壁酸、二氨基庚二酸; 70S核糖体也是由30S和50S二个亚基组成 2)细胞呈球形或椭圆

28、形,直径0.2-0.3 mm,能通过细菌滤器; 3)专性活细胞内寄生; 衣原体有一定的代谢活性,能进行有限的大分子合成,但缺 乏产生能量的系统,必须依赖宿主获得ATP,因此又被称为 “能量寄生型生物”。 4)在宿主细胞内生长繁殖具有独特的生活周期,即存在原体和 始体两种形态。 5)衣原体广泛寄生于人类、哺乳动物及鸟类,少数致病; 1956年,我国微生物学家汤飞凡等应用鸡胚卵黄囊接种法, 在国际上首先成功地分离培养出沙眼衣原体。 6)衣原体不耐热,60度10分钟即被灭活,但它不怕低温,冷 冻干燥可保藏多年。对红霉素、氯霉素、四环素敏感。 沙眼衣原体是人类砂眼的病原体,甚至引起结膜炎、角膜炎、 角

29、膜血管翳等临床症状,成为致盲的重要原因。 具有感染性的原体通过 胞饮作用进入宿主细胞 ,被宿主细胞膜包围形 成空泡。 原体逐渐增大成为始体。始体无感染 性,但能在空泡中以二分裂方式反复 繁殖,形成大量新的原体,积聚于细 胞质内成为各种形状的包涵体。 宿主细胞破裂,释放出的原体 则感染新的细胞。 表131 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与细菌、病毒的比较(P365) 三)粘细菌(myxobacteria) (参见P 372)一、概念 粘细菌又名子实粘细菌,是一类具有最复杂的行为模式和 生活史的原核微生物。 二、生活史 1、营养细胞:杆状、柔软、缺乏坚硬的细胞壁,无鞭毛,产生 粘液,可在固体表面作“滑

30、行”运动,以分裂方式 进行繁殖。 2、子实体:营养细胞发育到一定阶段,在适宜的条件下彼此向 对方移动,在一定位置聚集成团,形成形态各异, 肉眼可见的子实体。 单个子实体中可能含有109个或更多由某些营养细胞 转变而成的休眠结构,称为粘孢子(mycospore)。 在营养生长阶段如果有足够 的养料就不形成子实体 子实体干燥后,可借助风力、 水力等到处传播,遇到适宜的 环境又萌发成为营养细胞。 能形成子实体是粘细菌区别 于其它原核微生物的最主要标志 四)蛭弧菌(Bdellovibrio) (参见P 363) (一)概念 寄生于其它细菌并导致其裂解的一类弧菌,其行为类似噬菌体。 (二)特点 1、鞭毛

31、多为偏端单生; 2、生活方式多样:寄生、兼性寄生,极少数腐生。 一般认为后者为突变株; 3、可能成为防治有害细菌的一种有力武器; (三)寄生方式 1、高速猛烈碰撞、附着于宿主细胞; 2、100转/秒以上转速“钻孔”、收缩、进入 宿主细胞的周质空间,同时失去鞭毛; 3、生长繁殖,并使宿主细胞裂解; 五)蓝细菌(Cyanobacteria)(参见P 368) 1、概念 也称蓝藻或蓝绿藻(blue-green algae),是一类含有叶绿素a、 能以水作为供氢体和电子供体、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变成化学 能、同化CO2为有机物质的光合细菌。 以前曾归于藻类,因为它和高等植物一样具有光和色素 -叶绿素a

32、,能进行产氧型光合作用。 2、特性 1)分布极广; 从热带到两极,从海洋到高山,到处都有它们的踪迹。 土壤、岩石、以至在树皮或其它物体上均能成片生长. (参见P 368) 许多蓝细菌生长在池塘和 湖泊中,在夏、秋两季大 量繁殖,并形成胶质团浮 于水面,形成“水花”,使 水体变色。 2)形态差异极大,有球状、杆状和丝状等形态; 3)细胞中含有叶绿素a,进行产氧型光合作用; 蓝细菌被认为是地球上生命进化过程中第一个产氧的 光合生物,对地球上从无氧到有氧的转变、真核生物 的进化起着里程碑式的作用。 4)具有原核生物的典型细胞结构: 细胞核无核膜,也不进行有丝分裂,细胞壁含胞壁酸 和二氨基庚二酸,革兰

33、氏染色阴性。 5)营养极为简单,不需要维生素,以硝酸盐或氨作为氮源, 多数能固氮,其异形细胞(heterocyst)是进行固氮的场所。 6)分泌粘液层、荚膜或形成鞘衣,因此具有强的抗干旱能力。 7)无鞭毛,但能在固体表面滑行,进行光趋避运动。 8)许多种类细胞质中有气泡,使菌体漂浮,保持在光线最充足 的地方,以利光合作用。 藻胆蛋白体 藻青素 类囊体 单细胞 丝状体 蓝细蓝细 菌是古老的生物,在50亿亿年前,地 球本是无氧的环环境,使地球由无氧环环境 转转化为为有氧环环境是由于蓝细蓝细 菌出现现并产产 氧所致。人们们从前寒武纪纪地壳中发现发现 大 量由蓝细蓝细 菌(如螺旋藻)生长长形成的化 石

34、化的叠层层岩(约约30亿亿年)中得到证实证实 。 异形胞(Heterocyst)是蓝蓝藻中某些丝丝状体种类类所特有的一 种能固氮的细细胞,它们们是由藻丝细丝细 胞中的一些营营养细细胞转转化 而来的。 异形胞的体积积通常比藻丝丝的营营养细细胞稍大,也有的无明显显差 异或较较小;异形胞的胞壁外有明显显增厚而形成包被;细细胞质质中 的颗颗粒状物质质溶解消失;异形胞内不含藻胆素,但仍含叶绿绿素 a;异形胞中原有的类类囊体破碎,重又形成新的膜结结构;成熟 的异形胞核物质质不集中在细细胞的中央区域,而是在细细胞中呈漫 散均一状态态;异形胞在生理功能上仅仅具光系统统(PS), 而不具能放氧的光系统统(PS);异形胞(离体)的呼吸速 率较较高;异形胞不能固定碳,所需碳化合物需从邻邻近的营营养细细 胞获获得;异形胞一经经形成就不再分裂;异形胞内含有固氮酶, 可以将大气中的氮分子(N2)固定为为氮素化合物;异形胞常将 藻丝丝分隔为为藻殖段,而且藻丝丝极易从异形胞处处断离,每个藻殖 段均可发发育成1个新藻体。 谢谢谢谢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