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休克MECT》PPT课件-精选文档.ppt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92412 上传时间:2019-01-19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2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休克MECT》PPT课件-精选文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电休克MECT》PPT课件-精选文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电休克MECT》PPT课件-精选文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电休克MECT》PPT课件-精选文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电休克MECT》PPT课件-精选文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休克MECT》PPT课件-精选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休克MECT》PPT课件-精选文档.ppt(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定义 历史 国内外使用情况 作用机制 治疗方法 适应证 禁忌证 不良反应 操作问题 特殊问题 抑郁症的持续治疗和维持治疗,定义,短暂适量的电流刺激大脑 意识丧失 全身性抽搐发作 控制精神病症状,历史(1),历史(2),国内外使用情况(1),Janicak等(1985),美国72%的精神科医师认为ECT安全、有效、经济 Stromgren(1991),北欧国家使用ECT的精神科医师比例84%(1977年)、87%(1987年) 西欧、美、英等国,接受ECT的患者/精神患者=5-10%,国内外使用情况(2)美国,地区差异 1988年的1项研究调查了317个大型城市ECT应用情况,结果发现,ECT的

2、使用率在0.481.2/10,000人口,其中,另有36%的地区还没有开展ECT 中上阶层的人群接受ECT的比例较低社会阶层的人群要高 老年患者接受ECT的比例比年轻患者高 女性患者使用ECT的比例高 近5年来门诊患者使用ECT的人数超过住院患者,国内外使用情况(2)中国,20世纪90年代,开展无抽搐ECT 各地卫生机构开展无抽搐ECT的单位占全国精神卫生机构15%(2005年) 地区差异,集中于沿海,作用机制,早期假设 行为效应 神经生化和内分泌 去甲肾上腺素 促甲状腺素 促皮质激素 生长素 催乳素 -氨基丁酸(GABA) 内源性的吗啡类物质 神经生理 ECT后脑电图普遍抑制,治疗方法(1)

3、治疗前准备,治疗室准备: 检查各种急救药品、设备是否齐全,氧气、人工呼吸器性能是否良好 调试ECT机,检查性能是否良好,调节好通电量和时控 准备好开口器、牙垫、沙袋垫等,治疗方法(2)治疗前准备,病人准备: 采集病史,作体格检查、神经系统和精神状况检查。常规作血、尿常规、胸透及心电图。必要时作脊椎X片及脑电图。慎重确定适应证和禁忌证 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向病人作适当的说明。治疗通知监护人签写ECT同意书,如实说明ECT的效应和危险性 治疗前至少6小时禁食。治疗前排空小便,松衣扣,取下眼镜、假眼球、假齿、发夹等 每次治疗前测体温、心率、血压( 当T37. 5, HR 120次/分,BP 21.3

4、/14.7Kpa(160/110mmHg),不宜进行),治疗方法(3)操作过程,传统ECT操作方法: 病人仰卧于床上,四肢自然伸直,中断胸椎下垫沙袋 助手分立于病人两侧,轻轻内向固定肩关节,轻按前臂、髋、膝关节 固定牙垫与下颌。放置电极处用酒精脱脂并涂导电胶,操作电极板 通电治疗(不发作、延迟发作) 抽搐发作时,保护各个关节;抽搐发作后,抽去沙袋,侧转头部,人工呼吸 仰卧、静睡30分钟,治疗方法(4)操作过程,无抽搐ECT(改良ECT )操作方法: 静脉推注阿托品0.5mg 缓慢(3-5分钟)静脉推注麻醉剂(0.2%美索比妥、1%硫喷妥钠、甲黑西塔耳(0.751.0mg/kg)、依托咪酯(0.

5、150.3mg/kg)、丙泊酚(1.52mg/kg) 适当速度静脉推注肌松剂0.2%氯化琥珀酰胆硷(Succinglcholine Chloride)16-60mg(0.5-1mg/kg) 固定牙垫与下颌;通电治疗 发作结束,取出牙垫,人工呼吸 仰卧、静睡30分钟,治疗方法(5)临床表现,传统ECT操作: 强直期:10秒左右。意识完全丧失,呼吸停止,全身肌肉处于持续收缩状态。可出现反张,由于咽喉部肌肉收缩,可发出尖叫,由于颌面部肌肉收缩,会出现先张口后突然闭嘴。如保护不当会导致患者的口唇舌的咬伤; 阵挛期:3050秒。全身肌肉的大幅度震颤和抽搐。应注意保护患者的各主要关节,防止强烈的肌肉收缩导

6、致的关节脱位; 朦胧期:1015分钟。抽搐完全停止,结膜充血,有水平眼震和垂直眼震,有的患者可出现兴奋躁动。防止患者跌伤和其他伤害; 意识恢复期:自主呼吸一般在12分钟以内恢复。,治疗方法(6)临床表现,无抽搐ECT(改良ECT )操作: 麻醉状态:眼球固定,完全入睡 肌松状态:A.腱反射消失或显著减弱 B.肌纤维震颤从面部渐向全身蔓延直至脚趾 C.呼吸缓慢浅表 强直期:约10秒,轻微的足跖反射 阵挛期:约30秒,手指或足跖轻微抽动 朦胧期 意识恢复期,治疗方法(7)传统ECT和改良ECT的比较,治疗方法(7)脑电图发作特点,强直期 ,规律的阵发性多发尖慢综合波 阵挛期,综合波振幅高,持续时间

7、变长 抽搐停止后,阵发性的脑电图节律持续数秒 等电位现象 间歇期,广泛性慢波,适应证(1),抑郁障碍 躁狂发作 精神分裂症 反应性意识模糊状态 锥体外系障碍 其他疾病,适应证(2)抑郁障碍,对重性抑郁伴妄想、自杀、拒食者,应为首选 ECT的对抑郁症的显效率,国外80-90%(Weiner,1989);国内89.9(鲁龙光,1981)。并且起效时间优于抗抑郁剂 对抗抑郁剂治疗无效者,应用ECT后其显效率可达66-85.9%(Schnur,1992;charles,1979),且疗效与病程长短无关 难治性的单相抑郁和双相重性抑郁发作的有效率超过80%。(美国精神疾病治疗协会所属电抽搐治疗工作小组(

8、2001) 在美国,80%以上接受ECT的病人为抑郁症 世界上约85-100%的精神科医生将抑郁症作为ECT的适应证(Stromgren,1991) ECT能迅速消除抑郁症状,但不能预防复发,适应证(3)躁狂发作,常作为二线治疗。若严重躁狂发作但药物治疗见效慢或疗效不佳时可选用 对躁狂症的疗效不及抑郁症,但控制兴奋及行为障碍疗效良好 ECT对躁狂症的疗效等同于锂盐(1项前瞻性对照研究比较ECT和锂盐治疗躁狂症的疗效,结果显示在治疗的前8周接受ECT治疗的患者,疗效优于接受锂盐治疗者,在以后的8周治疗中,两者的疗效相似。),适应证(4)精神分裂症,目前约10-20%的精神分裂症病人接受ECT治疗

9、(Weiner,1989) 紧张症状和情感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效果等同于抗精神病药物( Weiner,1989 ) 偏执型的精神分裂症,效果不一 慢性具有衰退症状的精神分裂症,仅5-10%有改善,基本无效 ECT合并药物治疗的疗效要优于单独使用ECT或单用药物治疗。,适应证(5)反应性意识模糊,在应用催眠和抗精神病药无效时,给予1-2次ECT治疗 意识清醒后,辅以心理治疗,适应证(6)锥体外系障碍,帕金森病 运动症状的疗效较好 ;Aarsland等报道ECT的维持治疗可以使帕金森病的症状缓解达4年。 急性肌张力障碍 大多数患者仅需单次或两次治疗就可以缓解症状,且疗效优于抗胆碱能药物。 迟发性运动

10、障碍 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所致的迟发性运动障碍也同样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但疗效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停止治疗后,症状会很快再现 癫痫 主要治疗癫痫发作期间出现的抑郁、焦虑、易激惹特别是有明显的自杀企图等难以控制的患者;以幻觉、妄想、行为障碍以及明显的朦胧状态为临床表现的患者,在各种药物治疗难以控制症状时可使用电抽搐治疗; ECT可以提高抽搐阈值,可以中断癫痫的持续状态和顽固性的癫痫发作。,适应证(7)其他疾病,紧张症包括各种疾病引起的精神运动抑制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综合征、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和单相抑郁障碍 闭合性脑外伤患者、痴呆患者和精神发育迟滞患者伴发情感障碍 强迫症、焦虑性神经症、人格解体神

11、经症、癔症分离性障碍 进食障碍 功能性疼痛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接受电抽搐治疗后对于饮食的限制可以取消,表明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禁忌证,伴颅内高压的疾病 占位病变、脑血管意外、颅脑损伤和炎症等 严重的心血管疾病 严重的冠心病,高血压(160/110mmHg以上), 主动脉瘤心肌病和严重的心瓣膜病等 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 严重的支气管炎,哮喘,肺结核活动期或咯血 急性全身性感染性疾病 严重的肝、肾脏、消化、内分泌疾病 严重的青光眼和先兆性视网膜剥离 新近或未愈的骨关节疾病 正在服用对循环与呼吸有抑制作用的药物,如利血平,ECT的治疗效应和不良反应机制(ottosson,1985),电刺激,

12、大脑皮层癫痫样活动,外周抽搐发作,治疗效应,其它副作用,记忆障碍,不良反应(1 )神经系统与精神活动,记忆障碍 国外报导,7-63.9%(Fraster,1982)。顺行性遗忘和逆行性遗忘,大多于治疗结束后3-6周内恢复 意识障碍 持续数10分钟 急性脑器质性综合征,如幻觉综合征、情感欣快或迟钝,一般持续7-10天 脑电图改变与自发癫痫发作 额、顶叶病理性慢波集结(间歇期),不良反应(2 )心血管系统,ECT本身不引起心电图改变 短暂的心动过速、收缩压升高和缺氧血症 室性早搏、室速,罕有心脏停搏,不良反应(3 )呼吸系统,迁延性呼吸暂停(迁延性窒息) 呼吸功能不全 气道不畅(阻塞性呼吸困难)

13、吸入性肺炎、肺脓疡,不良反应(4 )运动系统,骨折 多发生于第4-8胸椎,其次为股骨和肱骨 下颌脱臼 有报导,脊椎骨折1%,下颌脱臼0.4%,肱骨骨折0.18%(Descchaines,1950),操作问题(1)电极位置,非优势半球单侧-dElia位(1970)和Muller位(1971) 双侧 单侧、双侧疗效相等;可逆性的认知损害,单侧少于双侧 电极放置在大脑运动区外表头皮部位 房间湿度、头皮接触部位清洁度影响电阻 电极靠拢、导电胶多易短路,操作问题(2)通电量与抽搐阈值,抽搐阈 因人而异,差别达12-40倍左右 抽搐阈高 女性、年龄大、脱水、情绪激动 服用镇静安眠药、抗抽搐药、安定类药 寒

14、冷、干燥的环境 治疗次数的增加 抽搐阈高者,疗效差 通电量 高于阈值50%左右的电刺激疗效最佳 我国,电压不超过120V,时间0.6秒;直流电不超过120mA,时间3秒(张逢春,1986),操作问题(3)抽搐发作持续时间,每次抽搐发作至少应长于25秒 疗效与累加抽搐时间有关(Zorumski1986,用双侧ECT,发现累加时间不足200秒者,临床症状仅有改善,超过300秒者,90%的病人显效) 每次延长发作(持续2分钟以上),副作用大,需干预 抽搐持续时间以脑电图监护来确定 抽搐持续时间与电刺激量、动脉及肺泡氧张力、某些兴奋剂如咖啡因的应用成正比;与抽搐阈值、动脉及肺泡二氧化碳张力、某些麻醉药

15、及抗抽搐药成反比(Coffey,1990),操作问题(4)治疗间隔与治疗次数,治疗次数依临床效果而定,一般8-12次 治疗的间隔时间与副作用有关 1.欧洲大多为每周二次,美国每周三次 2.治疗间隔不应短于48小时 3.病情特别严重,如躁狂、自杀、精神病性症状的,可缩短治疗间隔, 如首先每天1次,连续几天后该改为隔天1次,特殊问题(1)特殊人群,老年人 (1)老年人对ECT的疗效等同于青年人,甚至更好 (2)ECT引起的认知损害不多,恢复时间延长 (3)安全,对ECT治疗的危险性小于抑郁症本身的危险(自杀); 副反应小于三环抗抑郁剂 (4)对老年抑郁性疾病,单侧和双侧疗效相等 (5)减少抗胆碱药

16、、麻醉药、肌肉松弛药的用量 12岁以下的儿童,少用 孕妇,近期资料支持改良ECT安全有效,特殊问题(2)药物的相互作用,利多卡因、氨茶碱 有抗胆碱酯酶作用的药物(胆碱酯酶抑制剂,抗生素如卡那霉素、苯乙肼) 苯二氮类 抗精神病药 锂盐 抗癫痫药 降糖药,抑郁症的持续治疗和维持治疗(1) 定义,持续治疗:指经过ECT急性期治疗后,继续电抽搐治疗达6个月 维持治疗:指经过ECT急性期治疗后,继续电抽搐治疗大于6个月。,抑郁症的持续治疗和维持治疗(2) 指征,心境障碍复发 既往对ECT效果好 对抗抑郁药难治、不耐受和依从性差,抑郁症的持续治疗和维持治疗(3) 意义,降低住院的次数 减少住院的时间 改善

17、抑郁症状 增加功能活动 稳定认知功能,抑郁症的持续治疗(4) 方法,电极的放置和电量参数不变 治疗时间 初始 1月 2月 5月 6月 复发 1次/周*4 1次/10天*3 1次/2周*6 1次/2周*2并抗抑郁药 维持治疗,谢 谢!,GABA学说,电抽搐发生后,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部分区域的的数量增加 但在重复给予电刺激后,中枢神经系统的突触前和突触后的抑制性GABA B受体功能明显增加,会引起某些区域强烈的抑制,back,内源性的吗啡类物质,对啮齿类动物重复给予电抽搐刺激,会引起抗抽搐物质释放增加-内源性的吗啡类物质 在动物实验中反复地使实验动物发生抽搐后,吗啡的结合点作用可上调(D-丙氨酸D

18、-亮氨酸脑啡呔,DADLE) 吗啡受体拮抗剂纳洛酮,具有阻断抗抽搐作用的效应。但在人体中无类似的变化,back,麻醉剂的特点,影响记忆障碍的因素,其他疾病的治疗,紧张症包括各种疾病引起的精神运动抑制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综合征、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和单相抑郁障碍 强迫症 精神分裂症伴发的强迫障碍 闭合性脑外伤患者、痴呆患者和精神发育迟滞患者伴发情感障碍 焦虑性神经症、人格解体神经症、癔症分离性障碍 进食障碍 功能性疼痛在采用药物治疗无效或其他治疗效果不够理想的情况下,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接受电抽搐治疗后对于饮食的限制可以取消,表明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美国的使用情况,地区差异,原因:经

19、费的短缺; ECT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的信任度 (1988年的1项研究调查了317个大型城市ECT应用情况,结果发现,ECT的使用率在0.481.2/10,000人口,其中,另有36%的地区还没有开展ECT) 中上阶层的人群接受ECT的比例较低社会阶层的人群要高 老年患者接受ECT的比例比年轻患者高 女性患者使用ECT的比例高 近5年来门诊患者使用ECT的人数超过住院患者 问题:持续期和维持期ECT的使用,是否改善ECT的安全性?,作用机制(1),神经递质系统改变 5-HT的再摄取抑制。 M型胆碱能(记忆损害) 肾上腺能 谷氨酸,作用机制(2),神经细胞内生物化学的改变 抑郁障碍的单胺假说等,作

20、用机制(3),脑电生理改变 治疗时,峰(尖)-慢波;前额叶的活动增加 3个月后,EEG恢复正常,作用机制(4),脑影像学的改变 Coffery等(1989)发现老年期抑郁患者的MRI检查,显示有脑结构异常改变的增加(如深部白质、基底神经节和脑室的信号超敏),作用机制(5),GABA学说 电抽搐发生后,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部分区域的的数量增加, 但在重复给予电刺激后,中枢神经系统的突触前和突触后的抑制性GABA B受体功能明显增加,会引起某些区域强烈的抑制 内源性的吗啡类物质 对啮齿类动物重复给予电抽搐刺激,会引起抗抽搐物质释放增加-内源性的吗啡类物质 在动物实验中反复地使实验动物发生抽搐后,吗啡

21、的结合点作用可上调(D-丙氨酸D-亮氨酸脑啡呔,DADLE) 吗啡受体拮抗剂纳洛酮,具有阻断抗抽搐作用的效应。但在人体中无类似的变化,作用机制(6),腺嘌呤 抽搐发作后,大脑皮质的腺嘌呤A1受体的作用上调 腺嘌呤受体的拮抗剂咖啡因和茶碱可延长抽搐的时间,但其对抽搐阈值的影响很小。因此,在ECT治疗时同时给予茶碱会延长抽搐时间,甚至会引发癫痫持续 谷氨酸能系统 抽搐发作后常伴随谷氨酸的快速释放 抽搐时间的延长可引起谷氨酸受体的亚型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的活动过度而导致大脑损伤。,适应证,重性抑郁障碍 躁狂发作 精神分裂症 锥体外系障碍 其他疾病,抑郁障碍的治疗,难治性的单相抑郁和

22、双相重性抑郁发作的有效率超过80%。(美国精神疾病治疗协会所属电抽搐治疗工作小组(2001) ECT作为一线治疗选择。(重症患者、既往使用ECT有肯定疗效和患者本人或家属提出要求接受ECT治疗者 ) 与抗抑郁药比较,ECT的有效率要高于抗抑郁药 年龄增加、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和紧张症状群等因素预示抗抑郁疗效会更好 本次抑郁发作时间较长、伴有人格障碍者,ECT的疗效较差 伴有或不伴有心境恶劣的严重抑郁对ECT的疗效基本相似。,躁狂发作的治疗,早先的报道,ECT对治疗双相躁狂发作和极度兴奋的躁狂发作有效。近来,ECT能治疗难治性的混合性心境障碍 自1970年代来,一些回顾性的研究已证实,在躁狂发作中,

23、电抽搐的疗效接近2/3。(1项前瞻性对照研究比较ECT和锂盐治疗躁狂症的疗效,结果显示在治疗的前8周接受ECT治疗的患者,疗效优于接受锂盐治疗者,在以后的8周治疗中,两者的疗效相似。) 作为情绪稳定剂治疗躁狂和抑郁发作 儿童难治性躁狂发作 痴呆患者伴发的躁狂 妇女孕期的躁狂发作,精神分裂症的治疗,ECT已被作为第二线的选择 对精神分裂症紧张型、伴有阳性精神病性症状的患者疗效较好 在精神分裂症的早期,使用ECT可减缓疾病的衰退 ECT合并药物治疗的疗效要优于单独使用ECT或单用药物治疗。查文献Sajatovic等报道ECT合并利培酮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激越症状。,锥体外系障碍的治疗,帕金森病 运动

24、症状的疗效较好 ;Aarsland等报道ECT的维持治疗可以使帕金森病的症状缓解达4年。 急性肌张力障碍 大多数患者仅需单次或两次治疗就可以缓解症状,且疗效优于抗胆碱能药物。 迟发性运动障碍 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所致的迟发性运动障碍也同样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但疗效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停止治疗后,症状会很快再现 癫痫 主要治疗癫痫发作期间出现的抑郁、焦虑、易激惹特别是有明显的自杀企图等难以控制的患者;以幻觉、妄想、行为障碍以及明显的朦胧状态为临床表现的患者,在各种药物治疗难以控制症状时可使用电抽搐治疗; ECT可以提高抽搐阈值,可以中断癫痫的持续状态和顽固性的癫痫发作。,其他疾病的治疗,紧张症包括各

25、种疾病引起的精神运动抑制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综合征、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和单相抑郁障碍 强迫症 精神分裂症伴发的强迫障碍 闭合性脑外伤患者、痴呆患者和精神发育迟滞患者伴发情感障碍 焦虑性神经症、人格解体神经症、癔症分离性障碍 进食障碍 功能性疼痛在采用药物治疗无效或其他治疗效果不够理想的情况下,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接受电抽搐治疗后对于饮食的限制可以取消,表明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禁忌证,颅内高压,包括颅内占位病变、脑血管意外、颅脑损伤和炎症等情况以及其他情况所引起的颅内高压 严重的肝脏疾病、营养不良或先天性的酶缺陷,可能会造成血清假性胆碱酯酶水平下降或缺乏,从而导致琥珀酰胆碱作用的时

26、间延长而发生迁延性呼吸停止 严重的肾脏疾病 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 严重的消化系统疾病 严重的青光眼和先兆性视网膜剥离 新近或未愈的骨关节疾病 严重的血液系统疾病,如贫血、血小板的严重减少等 12岁以下的儿童、60岁以上的老人和妊娠期的妇女,如出现严重的自杀企图、严重的兴奋躁动或严重的冲动伤人行为、木僵等情况可权衡利弊后,作出是否对患者施行电抽搐治疗,治疗室及其必需具备的设施,治疗室令人愉快、光线充足、冬暖夏凉、足够大的面积 治疗台、电抽搐治疗机、人工呼吸机、多功能监护仪、抢救车以及常规抢救药品,各种规格的气管插管和塑料口腔保护器等基本设施 候 诊最大限度地减少外界的干扰 复苏区 两扇门:一个为入

27、口,专为治疗患者的进入所用,另一个是将治疗完毕的患者送出。 观察床,互相间有幕布或隔板隔开 管道构架 便携式正压换气装置以及静脉输液架,供治疗结束的患者休息并使治疗者能够对患者进行观察。 工作人员: 1名精神科医师、1名麻醉师、2名注册护士及1名护理人员组成的电抽搐治疗工作小组, 精神科医师的职责负责整个治疗程序,确定每一个治疗患者的适应证,监测治疗反应、麻醉剂的选择、剂量电极的安放方式、参数设置,刺激的执行,密切观察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及处置,治疗前的准备,详细了解病史,既往麻醉史和用药史,进行系统的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 特别注意患者的体重、有无义齿及牙齿的松动、脊柱及四肢有无畸形,进

28、行血液常规、生化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胸片等实验室检查 获得家属或本人的知情同意书。向家属交代进行该项治疗的必要性和疗效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风险 接受治疗前,通常要求患者空腹12小时,以免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发生呕吐,导致呼吸道的阻塞 治疗前测查血压、体温和心率 排空小便,使膀胱空虚 取走义齿、义眼、发夹、眼镜等,治疗程序,绑上血压带、记录基础血压,绑好的血压带在注射氯琥珀胆碱前,再次充气以便阻断药物注射后从肌肉的一端向血压带远的方向扩散,可以观察到该肢体的抽搐发作 安放心电图电极,在心脏的上、下和肩部安装自粘式的心电图记录电极 安放脑电图电极可以用专为脑电图使用的小规格、一次性带胶冻的自

29、粘式电极。电极可安放在头皮表面的任何部位,一般采用额-乳头电极导联,在电抽搐治疗时,可引出的脑电波电压高,容易判读。如采用单侧式,导联应放在治疗的对侧 建立静脉通道 安装治疗电极,采用双侧式电抽搐治疗时,电极要安放在双侧颞部暴露处的皮肤表面,由一条带有孔眼的胶带将扁平的钢制盘形电极固定。固定电极前用酒精涂抹皮肤,并干燥后,涂上导电胶,电极表面也涂上导电胶,把电极安放在双颞侧部偏上位置,在头上将胶带绑上一圈固定 静脉推注阿托品 静脉注射麻醉剂丙泊酚 血压带充气,快速静脉推注氯化琥珀胆碱。观察肌肉颤动,一般在推注氯化琥珀胆碱后1分钟左右,足部小肌肉的肌颤停止 按上牙垫,给氧 实行电抽搐治疗,如抽搐

30、的时间少于20秒,可再操作一次 常规的治疗护理,当患者自主呼吸完全恢复,气道通畅,可用推车将患者送入复苏区。,治疗的过程电极的放置,双侧放置是将两个电极分别放置在头部两侧外眦和外耳屏连线中点上方垂直距离1厘米处 单侧放置是将两个电极均放置在患者的非优势半球侧,一个电极放置在一侧外眵和外耳屏连线中点上方垂直距离1厘米处,另一个电极放置在白会穴和同侧耳廓连线的中点,治疗的过程刺激电量的设定,重型抑郁的患者 选用机器的最大输出量、脉冲宽度0.250.5msec 滴定法确定阈值 首次治疗时可以选用半年龄法如50岁的年龄的一半,相当于选用机器最大的输出量的25%或年龄乘于5大约是抽搐阈的2.5倍左右 固

31、定剂量如单侧式选75%的最大输出剂量、双侧式选30%60%的最大输出量 当门诊患者药物治疗无效,且无自杀意念时,需考虑认知方面的不良反应,适合选用单侧式56倍的抽搐阈值。如治疗56次后效果欠佳,再改用双侧式治疗。 痴呆和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滴定法的单侧治疗。在初次时选用3.5倍的抽搐阈值,再逐渐加大剂量,以减少短暂的记忆方面的不良反应。 伴有明显的消极自杀、紧张症、拒食的住院患者需要快速的处理,可给予高剂量如50%输出量的双侧式治疗。暂不应考虑认知方面的问题。,治疗的过程充氧过程,注入巴比妥类药物后,应给予正压给氧 中间持续给氧,直到自主呼吸恢复后才停止正压给氧 患有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患者应

32、给予自然空气或二氧化碳混合气体充入,以便在缺氧时刺激呼吸恢复,治疗的过程药物的应用,治疗前给予抗胆碱能药物治疗,静脉推注阿托品0.41.2mg/次。以预防电刺激后立即或在治疗过程中对迷走神经的刺激所导致的心率减慢。 麻醉药物:甲黑西塔耳(0.751.0mg/kg) 丙泊酚(1.52mg/kg) 依托咪酯(0.150.3mg/kg) 静脉注射氯化琥珀胆碱(0.751.5mg/kg),可使肌肉放松。,传统治疗操作过程,患者卧于床上,在枕部下垫一个小沙袋,便于固定患者的枕部;两个助手分别站于患者的两侧,保护患者的肩、肘、髋、膝等关节,防止抽搐过程中出现关节脱位和肌肉拉伤; 用75%的酒精擦拭需放置电

33、极的部位皮肤,起脱脂作用; 用包裹纱布的橡皮牙垫置于患者的两侧牙齿间,并让患者咬住; 施术者一手的拇指和食指固定牙垫,其余的手指和手掌托患者的下颌以防牙齿的损害、唇舌的咬伤及下额脱位; 施术者将电极扳紧紧的固定在头部电极放置部位; 直流电治疗机电流量为80110mA,通电时间为13秒。原则上采用引起抽搐发作的最低电量,首次治疗应从低量开始,以后根据上次的治疗情况进行调整; 通电,传统治疗临床表现,强直期:10秒左右。意识完全丧失,呼吸停止,全身肌肉处于持续收缩状态。可出现反张,由于咽喉部肌肉收缩,可发出尖叫,由于颌面部肌肉收缩,会出现先张口后突然闭嘴。如保护不当会导致患者的口唇舌的咬伤; 阵挛

34、期:3050秒。全身肌肉的大幅度震颤和抽搐。应注意保护患者的各主要关节,防止强烈的肌肉收缩导致的关节脱位; 朦胧期:1015分钟。抽搐完全停止,结膜充血,有水平眼震和垂直眼震,有的患者可出现兴奋躁动。防止患者跌伤和其他伤害; 意识恢复期:自主呼吸一般在12分钟以内恢复。,合并用药的治疗问题,在治疗的当日早晨应限制的药物:利多卡因;氨茶碱;胆碱酯酶抑制剂;伴有糖尿病的患者减少降糖药的剂量;癫痫患者在ECT治疗期间应继续给予抗癫痫药,如在治疗时不能引发抽搐,可适当减少抗癫痫药的剂量。 以往曾建议在使用ECT治疗时需停用其他的抗精神病药。如急性期为控制患者的激越和精神病性症状,可合并选用高效价抗精神

35、病药和不典型的抗精神病药,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对使用MAOI类药物是否影响麻醉药的安全使用问题,尽管有些专家建议在使用麻醉剂前需有714天的清洗期,但美国精神病学会治疗小组发现在使用MAOI类药物同时使用麻醉剂时,并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以往在ECT治疗前48小时应停用锂盐,目的为减少谵妄的发生和认知功能的损害。但新近的研究发现在急性期和维持期治疗期间,同时服用锂盐并无增加意识障碍的发生。 在ECT治疗时,苯二氮类药物尽可能降低或减少使用,且在治疗前2448小时保持剂量稳定以免延迟发作。有些患者因病情的需要无法撤除苯二氮类药物,可给予苯二氮类药物的拮抗剂,氟马西林0.40.5mg,不会影响抽

36、搐发作。,不良反应及处置(1),心血管系统 增加老年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性 心血管并发症和年龄有关 治疗过程中常会出现短暂的血压升高和心律不齐 处理:拉贝洛尔(和肾上腺素能阻滞剂)、艾司洛尔(短效受体阻滞剂)、硝苯地平(舒张血管作用的钙通道阻滞剂)、尼卡地平(短效钙通道阻滞剂,静脉注射)、阿托品(抗胆碱能)预防心率过缓;直立性低血压可将艾司洛尔替代拉贝洛尔。,不良反应及处置(2),认知功能 与ECT的治疗技术如电极的放置、电波的类型、电刺激的强度及治疗的频率有关 与既往是否有脑结构的改变或疾病、年龄增长和合并抗精神病药物有关。 典型的顺行性遗忘和逆行性遗忘。遗忘的发生与电极放置、治疗的次数、

37、高刺激强度 处理:减少频率和减低刺激电量、电极的放置 促进记忆改善的药物(胆碱酯酶抑制剂,促脑代谢剂等),不良反应及处置(3),血-脑脊液屏障的通透性增加神经系统的并发症 处理:减少ECT引起的心血管反应或减少刺激的量 脑血流(CBF)较基础状态时提高300%,脑代谢率(CMR)增加200%颅内压和眼压增加 处理:强制的过度换气,减少二氧化碳的浓度,降低血压,减少颅内压。,不良反应及处置(4),恶心 处理:治疗前给予丙氯拉嗪、胃复安和盐酸恩丹西酮加以预防。 头痛 处理:解热镇痛药如非类固醇抗炎类药酮咯酸静脉注射,治疗疗程,每个疗程应为610次,有的认为1020次,还有的认为根据病情可以做20次

38、以上 国内电抽搐治疗的疗程一般在812次,抑郁症的持续治疗和维持治疗,定义 持续治疗:指经过ECT急性期治疗后,继续电抽搐治疗达6个月 维持治疗:指经过ECT急性期治疗后,继续电抽搐治疗大于6个月。,抑郁症的持续治疗和维持治疗的指征,心境障碍复发 既往对ECT效果好 对抗抑郁药难治、不耐受和依从性差。,抑郁症的持续治疗和维持治疗的意义 文献,降低住院的次数 减少住院的时间 改善抑郁症状 增加功能活动 稳定认知功能,ECT持续治疗的方法:,电极的放置和电量参数不变 治疗时间 初始 1月 2月 5月 6月 复发 1次/周*4 1次/10天*3 1次/2周*6 1次/2周*2并抗抑郁药 维持治疗,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