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之血证课件-精选文档.ppt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93506 上传时间:2019-01-19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6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内科学之血证课件-精选文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中医内科学之血证课件-精选文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中医内科学之血证课件-精选文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中医内科学之血证课件-精选文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中医内科学之血证课件-精选文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内科学之血证课件-精选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内科学之血证课件-精选文档.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目的要求,1、了解概念、历史沿革及临床特征,饮食调护。 2、熟悉血证的病因,熟悉血证的应急处理。 3、掌握主要病机:火热熏灼、迫血妄行和气虚 不摄、血溢脉外。 4、掌握治疗原则:治血、治火、治气。 5、掌握各种血证常见证型的辨证论治。,一、概念,定义:凡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渗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一类出血性疾患,统称为血证。 证候特征 :血证具有明确的证候特征出血。包括不同病症:鼻衄、齿衄、咳血、吐血、便血、尿血、紫斑等。,二、历史沿革,内经记载血溢,血泄、衄血、咳血、呕血、溺血,溲血,便血等病证。 金匮要略:最早记载了泻心汤、柏叶汤、黄土汤等治疗吐血、便血的方剂。

2、 诸病源候论血病诸候将血证称为血病。 医学正传血证率先将各种出血病证归纳在一起,并以“血证”之名概之。,素问玄机原病式热类:热盛所致。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吐血:治吐血三要法:“行血、补肝、降气” 。 景岳全书血证:病机“火盛”及“气虚”两个方面。 血证论:止血、消瘀、宁血、补血的治血四法。,三、病因病机,1、感受外邪,风热燥邪 损伤上部脉络,湿热、热 损伤下部脉络,2、情志过极 肝郁化火犯肺胃,3、饮食不节,湿热滋生 损脾伤气,灼伤脉络, 迫血妄行,4、劳欲体虚 5、久病之后,气虚 阴虚 阴精耗伤 正气亏损 瘀血阻络,气虚不摄,血溢脉外,瘀血阻络,血不循经,过食辛辣厚味,恼怒,出血,各种原因导致

3、出血,其共同的病机可以归结为火热熏灼、迫血妄行和气虚不摄、血溢脉外两类。 景岳全书血证说:“血本阴精,不宜动也,而动则为病。血主荣气,不宜损也,而损则为病。盖动者多由于火,火盛则逼血妄行;损者多由于气,气伤则血无以存。”,影响预后的因素,景岳全书血证“凡失血等证,身热脉大者难治,身凉脉静者易治,若喘咳急而上气逆,脉见弦紧细数,有热不得卧者死。”,四、诊断要点,(一) 、诊断依据 1、鼻衄 : (1)血自鼻道外溢。 (2)非因外伤、倒经所致。 2、齿衄 : (1)自齿龈或齿缝外溢。 (2)且排除外伤所致者。,3、咳血: (1)血由肺、气道而来,经咳嗽而出,或觉喉痒胸闷一咯即出,血色鲜红,或夹泡沫

4、;或痰血相兼、痰中带血。 (2)多有慢性咳嗽、痰喘、肺痨等肺系病证。 (3)胸部X线检查、支气管镜检、胸部CT等,有助于进一步明确咳血的病因。,4、吐血: (1)血随呕吐而出,常会有食物残渣等胃内容物,血色多为咖啡色或紫暗色,也可为鲜红色,大便色黑如漆,或呈暗红色。 (2)发病急骤,吐血前多有恶心、胃脘不适、头晕等症。 (3)有胃痛、胁痛、黄疸、等宿疾。 (4)实验室检查呕吐物及大便潜血试验阳性。纤维胃镜、上消化道钡餐造影、B超声波等检查可进一步明确引起吐血的病因。,5、便血: (1)大便色鲜红、暗红或紫暗,或黑如柏油样,次数增多。 (2)有胃肠道溃疡、炎症、息肉、憩室或肝硬化等病史。 (3)

5、实验室检查如大便OB试验阳性。,6、尿血: (1)小便中混有血液或夹有血丝,或如浓茶或呈洗肉水样,排尿时无疼痛。 (2)实验室检查:小便在镜下可见红细胞。,7、紫斑: (1)肌肤出现青紫斑点,小如针尖或融合成片,压之不褪色。 (2)紫斑好发于四肢,下肢为甚,常反复发作。 (3)重者可伴有鼻衄、齿衄、尿血、便血及崩漏。 (4)小儿及成人皆可患此病,但以女性为多见。 (5)辅助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测、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及骨髓细胞学检查。,(二)病证鉴别 1、鼻衄 (1)内科鼻衄与外伤鼻衄 (2)内科鼻衄与经行鼻衄,外伤鼻衄:碰伤、挖鼻 血管破裂,多在一侧,局部止血后不在出血,经行鼻衄:倒经、逆经

6、, 月经周期 ,经前或经期,2、齿衄 齿衄出自齿龈、齿缝 舌衄出自舌面,舌面上针眼样出血点,3、咳血 咳血吐血 咯血与齿衄,4、吐血 咳血 鼻腔出血 咽喉出血,5、便血 痢疾 痔疾,疼痛与否,疼痛 血淋 不痛 尿血,石淋,伴有尿血,6、尿血,7、紫斑与出疹鉴别,紫斑与丹毒、温病发斑,丹毒 皮肤病(皮内网状淋巴管炎) 皮肤色红如 涂丹,轻者压之退色,局部皮肤灼热疼痛。,温病发斑 发病急骤,常伴高热烦躁、头痛、昏狂谵语、四肢抽搐、鼻衄、齿衄、便血、尿血、舌质红绛等,病情险恶多变。,(三)主要类证的鉴别 1、血热妄行: 2、阴虚火旺: 3、气虚不摄:,五、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 1、辨病证的不同

7、2、辨脏腑病变之异 3、辨证候之虚实,原因 口中出 部位 尿道口 肛门,吐血 咳血,尿血 血淋,便血 痔疮,鼻衄 在肺、胃、肝,吐血 在胃、肝,齿衄 在胃、肾,尿血 在膀胱、肾、脾,实 初病 火热迫血 虚 久病 阴虚火妄、气虚不摄,阳气虚衰,(二)治疗原则,原则有三:治火、治气、治血 1、治火:实火当清热泻火 虚火当滋阴降火 2、治气:实证当清气降气 虚证当补气益气 3、治血:根据病因病机凉血止血 收敛止血 活血止血,(三)分型论治,鼻衄 齿衄 咳血 吐血 便血 尿血 紫斑,(一)鼻衄辨证论治简表,(二)齿衄辨证论治简表,(三)咳血辨证论治简表,(四)吐血辨证论治简表,(五)便血辨证论治简表,

8、(六)尿血辨证论治简表,(七)紫斑辨证论治简表,六、预防调护,1、节饮食、慎起居、适劳逸。 2、调情志。 3、重者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抢救、防休克。 4、必要时手术。,七、结语,1、血证特点:血液不循常道,溢于体外。 2、病证:鼻衄、齿衄、咳血、吐血、便血、尿血、紫斑。 3、基本病机:火热薰灼,气虚不摄。 火热实火、虚火 气虚气虚、气损及阳,4、基本治则:治气 治火 治血,实证清气将气 虚症补气益气,实火清热泻火 虚火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收敛止血 活血止血,5、调摄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八、临证备要,1、中医学特色理论:缪希雍“治吐血三法”行血、补肝、降气。 唐容川“治血四法”止血、削瘀、宁血、 补虚。 2、辨病与辨证有机结合:血证见于多种西医疾病,既要准确诊断,不贻误时机,又要辨证论治,提高疗效。针对出血原因的急救。,3、临床观察:祛瘀凉血治鼻出血(白茅根、仙鹤草、牛膝)。 4、药理研究:大黄多重止血机制,用于上消化道出血。 5、尿血的治疗(止血利尿药):白茅根、小蓟、石苇、琥珀。,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