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患者护理-文档资料.ppt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94503 上传时间:2019-01-20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7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患者护理-文档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2018年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患者护理-文档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2018年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患者护理-文档资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2018年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患者护理-文档资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2018年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患者护理-文档资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患者护理-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患者护理-文档资料.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概念,是指一组发病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以进食、睡眠及性行为等基本生理功能异常为主的障碍。,应激,在机械物理学上,stress译为“压力”;而在生物学或心理学领域,该词译为“应激” 1936年,加拿大生理学家塞里将 应激 引用到生物学领域。 应激是机体在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全身性非特异性适应反应 。,应激源,(1)外部物质环境:自然和人为两类因素。自然环境变化:寒冷、酷热、潮湿、强光、雷电、气压等。人为因素:大气、水、食物及射线、噪声等方面的污染等 (2)个体的内环境:营养缺乏、感觉剥夺、刺激过量等、内分泌激素增加,酶和血液成分的改变 (3)心理社会环境:亲人的病故或意

2、外事故,应激反应:生理、心理、社会、行为等 应激生理反应: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系统。 适应和适应不良,睡眠、进食和性是人类的基本生理功能,这些生理功能能否维持正常,直接受到个体心理活动的影响。在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下,常常引起个体焦虑及一系列心理反应,导致相应的自主神经活动变化,从而引起睡眠、饮食、性活动等生理功能发生紊乱,出现相应的睡眠障碍、进食障碍和性功能障碍,总称为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第二节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患者的护理,一、进食障碍患者的护理 是一组以进食行为异常为主的精神障碍 1、神经性贪食 2、神经性呕吐 3、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神经性贪食是指发作性的、不可抗拒的摄食欲望和

3、行为,一餐可摄入大量食物,食后以呕吐、导泻、利尿、禁食或过度运动等方法来抵消体重增加的进食障碍。,特点 发作性暴食是本症的核心症状。暴食发作时,食欲大增,吃得又多又快,甚至一次吃进常人食量的数倍,直到难以忍受为止。 暴食后出现厌恶、内疚、担忧,有的为此而产生自杀观念和行为。 发作间期食欲多数正常。发作频率不等,多数为一周内发作数次。 此病可与神经性厌食症交替出现,两者具有相似的病理心理机制及性别、年龄分布。 多数病人是神经性厌食症的延续者,发病年龄较神经性厌食症晚。,神经性呕吐,概述 指一组自发或故意诱发反复呕吐的精神障碍,呕吐物为刚吃进的食物,不伴有其他明显症状,呕吐常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

4、其临床表现与神经性厌食有部分重叠,但神经性呕吐患者体重无明显减轻,体重保持在正常体重的80%以上,且无控制体重的动机和行为。,特点 呕吐常与心理因素有关,患者个性多具有自我中心、易受暗示、易感情用事、好夸张做作等癔症样特点。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神经性厌食,神经性厌食是指个体通过节食等手段,有意造成并维持体重明显低于正常标准为特征的进食障碍。,特点 此病多见于青少年女性,特征为故意限制饮食,使体重降至明显低于正常的标准,为此采取过度运动、引吐、导泻等方法以减轻体重。 常有营养不良、代谢和内分泌紊乱,女性可出现闭经,男性可有性功能减退,青春期的病人性器官呈幼稚型。有的病人可有间隙发作的暴饮暴食。,

5、伊莎贝尔-卡罗,治疗,治疗目标是纠正营养状况,重建正常的进食行为。治疗方案包括营养状况恢复、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几个方面。,治疗,1、躯体治疗 以恢复体重为目的,保证患者的正常营养。 内分泌发生改变者可给予激素治疗。 2、心理治疗 给予心理健康教育、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护理诊断,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限制或拒绝进食,或存在清除行为有关。 2、体液不足 与摄入不足或过度运动、自引吐泻行为导致消耗过大有关。 3、应对无效 与感觉超负荷、支持系统不得力,对成长过程的变化缺乏心理准备有关。,护理措施,1、生理护理 2、个体心理护理 3、家庭干预,生理护理,1、保证营养,维

6、持正常体重 2、其他生理护理问题:贫血和营养不良导致的活动无耐力、体液不足、有感染的危险等护理问题需采取相应护理常规。,个体心理护理,运用认知行为治疗技术,纠正患者的体象障碍 运用行为治疗技术,帮助患者重建正常进食行为模式:1、首先帮助患者正确理解体型与食物的关系2、厌食症患者,提供更正常的进食环境3、贪食症患者,制定限制饮食计划 运用认知治疗技术,帮助患者重组导致进食障碍发生的歪曲信念 掌握可行的应对策略,预防复发 其他心理护理问题:1.探明患者进食障碍背后所隐藏的情绪冲动。2.注重对患者情绪反应的评估,如有无抑郁、有无自杀的危险和滥用药物的情况,根据情况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家庭干预,其目

7、的是帮助家庭找到对患者疾病造成不良影响的不良因素并帮助家庭消除这些因素。对患者家庭进行宣教,帮助他们关注患者的病情,并鼓励家属参与家庭治疗和集体治疗,对于因家庭矛盾冲突而患病的患者,尤其有重要意义。,典型案例 某女,17岁,中专学生。因少食、消瘦、衰竭于14年3月入院治疗。患者身高1.63米,体重55公斤,身材长相在班里属上等,特别受男生的“拥戴”。4个月前班里来了另一位女生,身材苗条,在外貌方面比患者优越,患者受到男生的“冷落”。为了满足虚荣心并在外表上超越所有女生,患者开始节食。最初拒绝食肉类食品,后来拒绝米饭和面食,最近只喝少许菜汤、水果汁,体重下降到33公斤,经常感冒发热,月经停止,因

8、极度消瘦无法坚持上学而入院。入院两周后因受凉并发肺部感染而死亡。,典型案例 某女,16岁,学生,一年来进食量剧增无法控制而来诊。一年前有个同学随便说了一句“看你那个胖的样子”,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她对此话非常在意,从此开始严格的节食。当节食不能使体重迅速减轻时,她开始在餐后用手指刺激咽喉诱发呕吐。有时又抗拒不了每周34次的“暴食冲动”,有时一餐可食一斤米饭,还有肉食、蔬菜,饭后又吃整盒“曲奇”、冰激凌盒其他糖果,一直吃得肚子胀或呕吐为止。患者述说自己有时突然很想吃,哪怕肚子胀得痛,嘴里还想吃,明知这样贪食不好,怕变胖,想少吃一点,担无法控制。她由于对进食感到害臊而不在其他人面前进食,经常还吃泻

9、药防止营养过剩。,二、睡眠障碍,指睡眠过程中出现各种心理行为的异常表现。包括失眠、嗜睡、节律障碍和睡眠中异常活动和行为(如睡行症、夜惊、梦魇等)。 1.失眠症 2.嗜睡症 3.睡眠觉醒节律障碍 4.睡行症 5.夜惊 6.梦魇,1. 失眠症,失眠症是一种持续相当长时间的睡眠质和/或量令人不满意的状态。 失眠可引起病人焦虑、抑郁,或恐惧心理,并可导致精神活动效率下降,妨碍社会功能。,2.嗜睡症,嗜睡症是指白天睡眠过多,这种睡眠过多并非由于睡眠不足或者药物、酒精、躯体疾病所致,也不是某种精神障碍的一部分。 患者并无夜间睡眠时间减少,但白天睡眠过多;有时有睡眠发作,睡眠持续时间较长。,3.睡眠觉醒节律

10、障碍,指睡眠觉醒节律与所要求的不符,患者在主要睡眠时段失眠而在应该清醒时段嗜睡。 多见于成年人。,4.睡行症,睡行症指一种在睡眠过程中起床在室内或户外行走或做一些简单活动的睡眠和清醒同时存在的意识改变状态。 发生于入睡23小时,历时数分钟至半小时。发作后通常无法回忆。多见于男孩。,5.夜 惊,发生于入睡23小时,指一种常见于幼儿的睡眠障碍,主要为睡眠中突然惊叫、哭喊、伴有惊恐表情和动作,以及心率增快、呼吸急促、出汗、瞳孔扩大等自主神经兴奋症状。通常在夜间睡眠后较短时间内发作。发作后对发作时的体验完全遗忘。,6.梦 魇,在睡眠中被噩梦突然惊醒,对梦境中的恐怖内容能清晰回忆,并心有余悸。通常在夜间睡眠的后期发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