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控制中心吕一欣-文档资料.ppt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99068 上传时间:2019-01-20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9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控制中心吕一欣-文档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2018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控制中心吕一欣-文档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2018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控制中心吕一欣-文档资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2018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控制中心吕一欣-文档资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2018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控制中心吕一欣-文档资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控制中心吕一欣-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控制中心吕一欣-文档资料.ppt(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主 要 内 容,手术部(室)的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政策依据: 1、卫生部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试 行) 2010.1.1施行 2、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规范 2009.12 3、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2012 4、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WS/T3682012,一、手术部(室)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布局流程不合理: 2、手术器械清洗、消毒及灭菌中存在的问题:,二、手术部(室)的环境布局与设计,(一)、一般手术室布局与设计要求 1、应独立成区,与临床手术科室相邻,与放射科、病理科、消毒供应中心、血库等部门间路径便捷,周围环境清洁、安静。 2、建筑布局应当遵循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2、的原则,做到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识清楚,功能流程合理,出入路线应符合洁污分开、医患分开的原则。,(一)、一般手术室布局与设计要求 具体布局与分区要求: (1)限制区:为维持手术区域较高的卫生洁净程度,对人流、物流的进入进行严格限制的区域,包括手术间、刷手区和无菌物品存放间等。,(一)、一般手术室布局与设计要求 * 刷手区:宜分散布置。每24个手术间/单独刷手间,刷手区不应设门,也可设于限制区走廊内。 无菌手术间不得和一般手术间及隔离手术间共用刷手间。 每间刷手间不得少于2个洗手水嘴,并采用非手触式开关。,(一)、一般手术室布局与设计要求,(2)半限制区:为维持手术区域一定的卫生洁净程度,对人

3、流、物流进行限制的区域,包括术前准备间、器械间和麻醉恢复间等。 (3)非限制区:一般指无特殊洁净度要求的工作区域,包括办公区、休息区、更衣区和患者准备区(间)。,(一) 、一般手术室布局与设计要求 (4)、工作人员出入通道:必须与病人出入通道分开。包括更鞋处和男女分开的更衣室、卫生间和沐浴室等。 (5)、病人出入通道:包括手术部大门入口处和推车交换处。入口处应设外出更衣、更鞋设施(更鞋处有防止洁污交叉措施),病人推车交换处有推车洁污转换措施。,(一) 、一般手术室布局与设计要求,(6)、无菌物品进入通道:消毒供应室中心灭菌后器械及物品进入手术室的专用电梯。 (7)、清洁物品和污物出入通道:有专

4、用的污物出入通道(即外走廊)及电梯或楼梯,应与清洁物品的出入通道分开设置。,(一) 、一般手术室布局与设计要求,3、根据需要设石膏房、冰冻切片室。有条件的医院可设摄像设备及监控室及关节置换、器官移植、神经外科、心脏外科和眼科等手术宜在特别洁净手术间进行。 家属等候处、教学观摩室均设在手术部外,且靠近手术部。,(一) 、一般手术室布局与设计要求 4、手术室应分一般手术间和感染手术间(或负压手术间),每一手术间限设一张手术床。一般手术间面积为3036m2,特殊为60m2;手术间净高宜为2.83.0m,其门净宽不宜小于1.4m,宜采用电动悬推拉门,并设有自动延时关闭装置。室内温度为2225,相对湿度

5、为5060%。室内不应设地漏,洗手间可设地漏,但必须密封。,(一) 、一般手术室布局与设计要求,5、人流、物流符合洁污分开的原则。物流从污 净 无菌;人流从污 净,采取强制性通过方式,不得交叉和逆行,见图1-2。,2019/1/20,无菌物品,消毒供应中心灭菌物品存放间,无菌物品专用通道,仪器设备及药品,设备管理部门及药剂科,脱包,仪器设备及药品存放间,内走廊,手 术 间,无菌物品存放间,按操作流程清洗、检查、包装、灭菌,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污物专用通道,使用后的器械、用具等,洗涤房处理,放入污物间专用布类收集箱中,污物通道,用后布类,医院医疗废弃物暂存处处理,放入污物间医疗废弃物分类收集箱,

6、污物通道,医疗废弃物,外走廊,图2 物品出入手术部流程,(一) 、一般手术室布局与设计要求,6、建筑装饰要求:应遵循不产尘、不积尘、耐腐蚀、防潮防霉、易清洗原则。吊顶不应采用多缝的石膏板。门窗密闭性好,不应随意开启。严禁使用可持续发挥有机化学物质的材料和涂料。 7、手术间的数量应根据医院手术科室的床位数及手术量进行设置,满足医院日常手术工作的需要。,(二) 、层流洁净手术室布局与设计要求,按卫生部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GB 503332002 要求执行。 本节课中不进行讲授。,三、管理体系与人员要求 1、管理体系:应明确一名副院长分管,在护理部、医院感染管理科监管指导下开展工作。实行护士

7、长负责制,与相关科室协调合作。凡门诊、急诊及专科设置的手术室均统一由手术部管,未经批准不得另设。 2、人员配备要求:包括护理人员、技术人员、工人的配备:,四、手术安全管理,1、应与临床科室等有关部门加强联系,密切 合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应建立手术标本管理制度,规范标本的保 存、登记、送检等流程,有效防止标本差错。 3、应加强术前、术中、术后的安全核查制度,杜绝在手术过程中出现错误的手术部位、错误的手术程序和错误的手术患者现象发生。,四、手术安全管理 4、应加强手术患者体位安全管理,安置合适体位,防止因体位不当造成手术患者的皮肤、神经、肢体等损伤。 5、应建立并实施手术中安全用药制度,加

8、强特殊药品的管理,指定专人负责,防止手术过程中造成病人用药、输液或输血错误。,四、手术安全管理 6、应建立并实施手术物品清点制度,如手术结束及缝皮前对手术物品进行清点,有效防止手术器械、物品、异物遗留在手术患者体内,造成病人痛苦和医疗差错。 7、应加强易燃易爆设备、设施及气体等管理,有效预防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电伤、火灾、爆炸、烧伤等现象的发生。,四、手术安全管理 8、应制订各种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及制度,加强管理,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 9、应根据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安排手术及工作人员。 10、应按病历书写有关规定,及时、正确的书写手术患者病志。,五、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1、应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建立并落

9、实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并按照医院感染控制原则设置工作流程,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 2、加强手术部位的医院感染监测:,3、加强手术室环境及空气质量控制: (1)、手术室环境质量控制: * 清洁工人必须经过清洁、消毒、隔离等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并配备相应的个人防护设施(如防水袖套、帽子、口罩、橡胶手套、防水围裙等)。 * 环境清洁工作均应采用湿式清扫(有污染随时消毒),拖布、抹布等应选择不易掉纤维的织物,不同区域宜有明确标识、分开使用,用后清洗消毒并干燥存放。,3、加强手术室环境及空气质量控制,(2)、空气污染的控制: (3)手术室空气质量控制: 主要控制手术间人员数量及有

10、效的空气消毒。 空气消毒的方法有如下几种:,3、加强手术室环境及空气质量控制: 有人情况下的空气消毒: * 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 * 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 * 动静态臭氧空气消毒器: 无人情况下的空气消毒: * 紫外线消毒: * 化学消毒法:超低容量喷雾法和薰蒸法: 参照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WS/T3682012执行,3、加强手术室环境及空气质量控制,* 物体表面监测:如果怀疑术后患者感染与手术室环境相关时应按医院消毒卫生标准要求进行监测。 * 医务人员手卫生监测:每月应对手术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效果的抽测,抽测人数应不少于日平均手术量医护人员总数的1/10。 * 空气监测:每季度对空气卫

11、生学效果按25%进行抽测,有问题随时监测,监测方法遵照消毒技术规范。 * 怀疑术后患者感染与手术室环境相关,宜使用浮游菌撞击法进行手术部(室)空气微生物监测。,(4)、手术室环境监测要求与标准: * 控制标准: * 空气:类区域:细菌总数4cfu/15min平皿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GB 159822012) * 物体表面:细菌总数5Cfu/cm2 * 医务人员手: 卫生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总数应 10cfu/cm2 外科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总数应 5cfu/cm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2012,(三)、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4、手术器械、器具等

12、消毒灭菌质量控制 手术后重复使用的各类器械、器具等按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规范要求进行清洗、消毒与灭菌,并加强灭菌效果监测。特别强调在生物监测中应注意: * 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应每周一次; 灭菌植入型器械监测要求: 择期手术必须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放行; 急诊手术可以第5类化学卡合格作为提前放行的标志,并将生物监测结果及时通报使用部门; * 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效果监测应每天至少一次; * 环氧乙烷灭菌效果监测应每灭菌批次一次。,5、特殊感染病人的消毒隔离预防 (1)、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原则,认真落实消毒隔离制度,根据传染病或感染性疾病致病微生物数量、种类、危害性及其传染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13、加强医务人员的防护和环境、物品的消毒措施。 (2)、手术病人安排在隔离手术间或负压手术间进行手术。手术间门外挂隔离标识,原则上禁止参观手术。,5、特殊感染病人的消毒隔离预防 (3)、手术间工作人员防护:参加手术人员戴双层手套,穿防渗透保护性鞋套,戴防护眼镜。为血源性感染疾病病人手术时(乙肝、艾滋等),应穿一次性防渗透手术衣,注意防止锐器伤或血液、体液飞溅。皮肤有破损者禁止参加手术。 (4)、手术结束后,所穿的手术衣、鞋等应脱在手术间内,并进行手卫生和手消毒、沐浴后方可离开手术部。,5、特殊感染病人的消毒隔离预防 (4)、用品的处理: 器械:用双层黄色医疗垃圾袋包装,置密闭容器内并标有感染性疾病

14、名称,立即送消毒供应中心处理; 布类:装入双层专用防渗漏袋内密闭送洗涤房用热力消毒后再进行清洗消毒; 敷料及一次性废弃物:分类用双层专用废弃物包装袋盛装、密闭并标有警示标识和中文标签送焚化处理。 (器械、布类等尽量使用一次用品)。,5、特殊感染病人的消毒隔离预防 (5)、手术间空气消毒:使用过氧乙酸加热密闭熏蒸消毒(1g/m3用量,稀释成0.5%1%溶液,关闭门窗,保持相对湿度60%80%)或其他具有相同作用水平的消毒剂、灭菌剂密闭熏蒸3h;,5、特殊感染病人的消毒隔离预防 (6)、手术间物体和环境表面消毒: * 应在手术间空气消毒后进行; *手术间墙面、地面、物体表面用0.2%0.5%过氧乙

15、酸或含有效氯500mg/L1000mg/L含氯消毒液或其他具有相同作用水平的消毒剂进行擦拭; * 对精密仪器设备用2%碱性戊二醛擦拭,作用30min后用清水擦净; * 对血液、体液污染处应立即用0.5%过氧乙酸或含有效氯2000mg/L含氯消毒液等消毒剂全部覆盖,作用30min后擦净,再作清洁处理。,5、特殊感染病人的消毒隔离预防 (7)、病人运送推车专用,用后用0.2%0.5%过氧乙酸或含有效氯500mg/L1000mg/L含氯消毒液等进行擦拭消毒。,6、加强和完善患者术前准备工作 (1)控制术前住院时间:控制慢性感染疾病; (2)加强患者术前皮肤清洁: (3)备皮要求:只有当毛发影响手术部

16、位操作时才需 要备皮;且宜在当日临近手术开始前,选择安全 的备皮器; (4)术前若须留置导尿管者,宜选择在麻醉后手术前 进行: (5)术前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清洁手术宜在术 前0.5-2小时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若手术 时间3小时,或失血量1500ml,可在术中给予 第2剂; (6)术中血糖的控制: (7)术中温度的控制:,7、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控制要求 (1)、患有急性上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皮肤疖肿、皮肤渗出性损伤等处于感染期的医务人员不得进入手术部(室)的限制区。 (2)、工作人员进入手术部(室),应更换手术部(室)提供的专用刷手服、鞋帽、外科口罩等;服装面料应符合舒适、透气、阻水、薄厚

17、适中、纤维不易脱落、不起静电的要求,每日更换,污染后及时更换。,7、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控制要求 (3)、参与手术人员更衣前应摘除耳环、戒指、手镯等饰物,不宜化妆;刷手服上衣应系入裤装内,手术帽应遮盖全部头发及发迹,口罩应完全遮住口鼻;不宜穿着手术裙。 (4)、参加手术人员在实施手术前应做好个人的清洁卫生;手术中避免人员频繁走动、高声喧哗,不应随意出入手术间。,7、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控制要求 (5)、实施手术者应进行外科洗手、戴手套、穿无菌手术衣后,限制在无菌区域内活动,只能触及无菌物品。 (6)、手术部(室)专用鞋应能遮盖足面,保持清洁干燥,每日清洁消毒,污染后及时更换。,7、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控制

18、要求,(7)、离开手术部(室)时应将手术衣、刷手服、鞋帽、口罩脱下并置于指定位置。 (8)、加强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应定期体检及做必要的免疫接种,并应配备防止血液、体液渗透、喷溅的手术衣、防护眼镜、面罩及全遮盖式手术帽等防护用品。,8、加强医疗废弃物的分类与管理 加强对感染性医疗废物、病理性医疗废物、损伤性医疗废物等分类收集,严密包装后转运。并严格进行医疗废物的登记和交接。,产房的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 1、产房周围环境清洁无污染源,布局 合理,分区明确,区域之间应有标志。应分: 限制区: 应设在最内侧,主要包括分娩 室(隔离)或手术室、无菌物品 存放室。,半限制区:包括刷手间、器械室、敷料 准

19、备间、洗涤间、待产室、 办公室 。 非限区:应设在最外侧,包括更衣室、 产妇接收区、污物间、卫生间、值 班室、休息室、杂用室、换鞋及 推车入室区,并设有防止感染设 备及推车转换设备。,产房的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 2、产房设置要求: *室内宽敞明亮,空气流通,陈设简单适应。 产房以每810张产科床位设一张产床, 每产床的使用面积不少于16m2。,* 应设待产室、隔离待产室(床)、正常分娩室、难产分娩室,隔离分娩室(床)、温馨分娩室、洗手间、办公室、储藏室、杂用室、值班室、准备间、更衣室、卫生间等,产房的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 3、凡进入产房的工作人员必须换产房的工作衣、帽、口罩、鞋;手术中必须严格执行

20、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并作好职业防护。除参加接产的有关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入内。 4、产房应配备感应式洗手设施和干手设施,洗手方法正确。,产房的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5、产房有定的期清洁卫生消毒制度,室内每日用紫外线或臭氧空气消毒机消毒1小时,治疗台面每日用清洁消毒液擦拭2-3次,地面湿式清扫2-3次,有污染随时消毒;定期对环境进行卫生学监测,监测结果作好登记,若不符合规范要求时,应及时查找原因并整改。,产房的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6、非无菌物品与无菌物品应分开放置,标记明显。灭菌物品标明灭菌日期和有效期,无过期物品。 7、产妇所用被服一人一用一更换;产床每次使用后,应用消毒液擦拭后才能使用。拖把、抹布

21、分区专用,设有标志。,产房的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8、新生儿吸痰管一婴一管一用一灭菌或使用一次性吸痰管;可重复使用的新生儿复苏设备,每次使用后要进行消毒或灭菌;吸引瓶、吸引管等以及手术后的手术器械送消毒供应中心统一清洗、消毒或灭菌处理。,产房的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9、所产生的医疗垃圾,必须按照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规定处理,禁止与生活垃圾混放。 10、有感染性疾病的产妇需在隔离待产室待产,分娩时需经专用通道进入隔离产房分娩。所用物品按传染病处理。,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政策依据: 卫生部2005年3月3日,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1、制定并落实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消

22、毒管理责任制,切实履行职责,确保消毒工作质量。 2、口腔科医务人员必须遵循标准预防原则和掌握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知识,加强工作人员及清洁器械工人的岗前培训,提高自身防护意识。,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规程,医务人员进行口腔诊疗操作时必须戴口罩、帽子及手术隔离衣(小围兜)、防护屏、护目镜,接诊、治疗每个患者前后均戴手套,一人一换,戴手套前后均应洗手及手消毒。,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4、可复用器械使用后必须放置在耐刺、密封的集装盒内,统一由消毒供应中心回收处理;在本科室处理的特殊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必须符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规范要求。,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5

23、、口腔诊疗器械的消毒或灭菌原则: * 凡进入病人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的要求;尽量采用一次性用品,如一次性弯盘、一次性垫巾等,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标识齐全,无过期、无漏气、无破损,并禁止重复使用。,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5、口腔诊疗器械的消毒或灭菌原则: * 凡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口腔诊疗器械,包括牙科手机、车针、根管治疗器械、拔牙器械、手术治疗器械、牙周治疗器械、敷料等,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5、口腔诊疗器械的消毒或灭菌原则: * 凡接触病人完整粘膜、皮肤的口腔诊疗器械,包括口镜、探针、牙科镊子等口腔

24、检查器械、各类用于辅助治疗的物理测量仪器、印模托盘、漱口杯等,使用前必须达到消毒。,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5、口腔诊疗器械的消毒或灭菌原则: * 凡修复、正畸模型等物品,送技工室操作前必须用消毒液浸泡消毒。石膏模型用中效消毒剂喷射后密封10分钟或放在紫外线灯箱中照射不少于45分钟。,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5、口腔诊疗器械的消毒或灭菌原则: * 对口腔诊疗器械进行清洗、消毒或灭菌的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当做好个人防护工作。,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5、口腔诊疗器械的消毒或灭菌原则: * 牙科手机和耐湿热、需要灭菌的口腔诊疗器械,首选压力蒸汽灭菌的方法进行灭菌,或采用环氧乙烷、等离子体

25、等其他灭菌方法进行灭菌。 * 对不耐湿热、能够充分暴露在消毒液中的器械可以选用化学方法进行浸泡消毒或灭菌。在器械使用前,应用无菌水将残留的消毒液冲洗干净。,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5、口腔诊疗器械的消毒或灭菌原则: * 消毒或灭菌效果监测按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规范执行。,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6、各诊室应加强通风,各牙椅之间用适宜的隔帘分隔(高1.6 米左右),并有配套的流动水洗手设施、快速干手设备及手消毒液。,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7、牙科综合治疗台、座椅及地面治疗前后用消毒液擦拭消毒,室内空气每日工作前后用臭氧消毒机空气消毒30 60分钟;每周对工作环境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洁、消毒处理。

26、,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8、手机每次治疗开始前和结束后及时踩脚闸冲洗管腔30秒,减少回吸污染;有条件可配备管腔防回吸装置或使用防回吸牙科手机。,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9、传染病患者就诊时,尽量使用一次医疗器械和用品,就诊环境及时清洁消毒。 10、口腔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分类正确,标识清楚,锐器放置正确。口腔医疗废物及使用后的一次性器具均按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要求进行处置。,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11、口腔科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时立即局部处理,申报保健科,按医院针刺伤处理条例进行进一步检查与处理,并备有记录。,注射室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1、布局流程合理,清洁区与污染区分开。 2、保持室

27、内环境清洁干净整齐,每日定期开窗通风,并进行空气消毒3060min,每日用含有效氯250mg/L消毒液擦拭桌、椅及治疗台面、地面等1-2次,有污染随时消毒;每月彻底清洗消毒1次。,注射室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3、工作人员上班时必须衣帽整洁,并做好自我防护,戴好口罩帽子,注射每个患者前后应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擦拭消毒。,注射室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4、护士在治疗操作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遵守“三查七对”制度,严格查对无菌物品的有效期,包装是否完整等,确保无菌物品的安全使用及医疗安全。,注射室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5、凡治疗药物必须现配现用,各种皮试液配制后有效时间为2小时,严格一人一针一管。 6、各种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如生理盐水)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注射室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7、盛持物钳的干筒有效期为4小时。注射用棉签开启后应在24小时内使用;络合碘和乙醇的容器应每周高压灭菌2次同时更换消毒剂,或使用小包装,开瓶后一周内使用。 8、医疗垃圾按医疗废物管理规范要求,由医院专门部门统一收取后处置。,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