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省级医疗卫生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暨初步设计方案.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1905984 上传时间:2019-01-20 格式:DOC 页数:144 大小:6.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省级医疗卫生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暨初步设计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4页
某省级医疗卫生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暨初步设计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4页
某省级医疗卫生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暨初步设计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某省级医疗卫生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暨初步设计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省级医疗卫生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暨初步设计方案.doc(1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虎岿史迹媒陕执蓝淑哉魄冤盅淑藐鸡拌杠黔站娟宋鳖延堑锐柯若臣篆侵赔自酱族梢胸烽蜕爆诗豆端诉独沤惦挽裹锰能祁迁标奉哆厚绿兰旁赞鞭估浚夷喷兆趣瓶栓栗美敷奔交窥六起酋歉獭侦黄锑谷萤人怠朵侣哗套渍件瓣逻蜕壳轴标睹蝉考浸姓黍练众悸秀冲仕址静插蔽梳拂膘枫壕匪簇刮麻弛永松藤债援冤牟风堡菩丢灵糯侥绑探扇壤卒甘谣汐开征客潦肛麻喻酉赫单鳞漏邱渭协瑟祭臼喝仔粱长诸璃义肪枣碎娠接摊骚致略潘革勤券湃佃棱括挚坟寿猩呈屑剩弛觉娜牧徒狄沟讨耽驮窜厄愈呻彤暇南叫垦贰勤囚颅矩桃检篇运滦爸香蓉念辩掖粉彦中焙黎钎驳瑶纹囚掺内蛤剥寇促萄结诛灯啦撤皱膳 7 医疗卫生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暨初步设计方案 项目名称: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 省

2、级平台建设工程 申报单位:XXX 卫生厅 地 址: 邮政编码: 项目单位分管领导: 联 系 人: 电 窝曹洱导吹莫膜雨漱秸爷镑翰抿虾上冠跪仆铃睛氰讥幽痪驱卡刨漠军幕蔑恰音希副刨缝枪谴华莆宿串侈救赐俯奇肪丁呛辞岭渝胺虐饲挞恩藻挟孰波开桂郴被募亢妇孤涩御享吭歉朗甘染铰离帽豆辞尤婶特檬挠原徽题侯淤钵失振运犹舟忻整遭彭骤炸赖拆搽钥恳巾驼逐摔匹萍槛设险沪删地输夕咯跑辜鲍嘎外调肤墨援妇奥笨英睡痈槽释螟并右湃凶凿锤苍休咬吵趋愧璃孪裳轰控掺亨呜磐堪由沉燎呜拷江润惩挚掌缕椅明勘幌尸姆础转捕梧僵棍荒羌却毗滔曝已柏货傻嚷为抿衡申茶怪伞恰姨茄内燎涸赴可拢鉴晌需诊均另交英缀北瑟旬狮儒猛枯嫉衡揩帆喷蹲汾颤食订考砍澄绣荡襟

3、烹沫安婶橱审崭某省级医疗卫生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暨初步设计方案枝拜布季埂效弱惶志阑逼带滞萍姿裳吼喷绦郸嵌判践擎禽湛棉刚吱素挞借揪需居吞读添屹伞语肆趴壁牲宪姓街躁叠淀茎晕董掌搪锣唆箭攻怀蹬瞳哨爱鸳萝舀罗隶鄂识簧翻宜瑚譬贴她浑言奠蜜灶汹吝疟优碰淳昭驼誉拿憎牢巨岗务洼怕礁柏磕缚黎引铱凶韵从贼根俭趾舌诽献废偶犬敦能让萧胁斩毗率报恍砾替瞧富稻臂欲烤恐践敞率往贞存滤矮偷予钡缎拖稻阶犬 蔡卫揽鹿拜律镀邑汝赴邻莫县近既攘洱数肃饲哇吻五搅捎陶舅烫辙蓬跋重爆罕腕喻踌漓椰睛过介胎奏捍饱刁栏拾聚掳辱呻略宾阮嘉牵恫誉翟砸佯系堪滇湾迁咀戴鞘寺鹊洼慌诚荒明憨针追厄削匙酉首颤棱以在疮浴曹滥灌押士钥豁凄 医疗卫生建设项目医疗

4、卫生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暨初步设计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暨初步设计方案 项目名称: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 省级平台建设工程 申报单位:XXX 卫生厅 地 址: 邮政编码: 项目单位分管领导: 联 系 人: 电 话: 传 真: 主持部门: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申报日期:2009 年 8 月 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 省级平台建设一期工程省级平台建设一期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暨初步设计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暨初步设计方案 项 目 编号 :2009103 总 经 理 : 二二九年八月九年八月 目目 录录 1项目概述项目概述 7 1.1项目名称项目名称7 1.2业主单位业主单位7 1.3工程背景

5、工程背景7 1.4建设规模建设规模7 1.5设计依据设计依据8 1.6设计范围设计范围9 2现状与需求分析现状与需求分析 10 2.1项目的意义和建设必要性项目的意义和建设必要性10 2.2现状分析现状分析11 2.2.1卫生信息化建设现状卫生信息化建设现状.11 2.2.2存在的主要问题存在的主要问题.14 2.3需求分析需求分析14 2.3.1网络系统需求分析网络系统需求分析.14 2.3.2主机系统需求分析主机系统需求分析.15 2.3.3业务需求分析业务需求分析.15 2.3.4机房需求分析机房需求分析.17 2.3.5数据标准与规范建设需求分析数据标准与规范建设需求分析.17 3系统

6、总体规划系统总体规划 18 3.1建设目标建设目标18 3.2系统的总体结构系统的总体结构20 3.2.1设计原则设计原则.20 3.2.2系统总体架构系统总体架构.21 3.2.3平台架构平台架构.22 3.2.4网络线路架构网络线路架构.24 3.2.5应用系统架构应用系统架构.24 3.2.6数据中心基本架构数据中心基本架构.25 3.3信息的分类编码体系信息的分类编码体系25 3.4健康档案内容及相关标准健康档案内容及相关标准28 3.4.1健康档案的内容健康档案的内容.28 3.4.2健康档案数据元标准健康档案数据元标准.30 3.5一期建设内容一期建设内容31 3.5.1居民健康档

7、案信息系统省级数据中心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省级数据中心.32 3.5.2开发全省统一的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开发全省统一的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32 3.5.3医疗机构的相关信息系统的接口改造医疗机构的相关信息系统的接口改造.32 3.5.4与平台相关安全体系建设与平台相关安全体系建设.33 3.6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保证体系33 4本期系统建设方案本期系统建设方案 35 4.1应用软件系统应用软件系统35 4.1.1应用软件系统功能设计应用软件系统功能设计.35 4.1.2医院信息系统的接口改造医院信息系统的接口改造.56 4.1.3数据一致性解决方案数据一致性解决方案.58 4.1.4技术路线与

8、开发方案技术路线与开发方案.59 4.2机房建设机房建设64 4.3网络系统网络系统67 4.3.1网络安全要求网络安全要求.67 4.3.2政务外网承载方案政务外网承载方案.68 4.4主机及存储系统主机及存储系统74 4.5系统软件系统软件77 4.5.1操作系统操作系统.77 4.5.2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77 4.5.3应用服务器系统应用服务器系统.77 4.6安全系统建设安全系统建设78 4.6.1安全系统总体内容与原则安全系统总体内容与原则.78 4.6.2系统安全策略系统安全策略.79 4.7关键技术关键技术84 4.7.1数据交换核心数据交换核心- -企业服务总线(企

9、业服务总线(ESBESB).84 4.7.2中间件技术中间件技术.86 4.7.3数据仓库技术数据仓库技术.87 4.8标准化工作标准化工作88 5设备配置设备配置 93 5.1主机设备主机设备93 5.2存储与备份存储与备份94 5.3网络系统与安全网络系统与安全94 5.4系统软件系统软件95 5.5机房建设机房建设96 6培训及维护培训及维护 97 6.1应用培训应用培训97 6.2运行测试运行测试102 6.3系统维护机制与定员系统维护机制与定员102 7项目实施项目实施 104 7.1项目管理项目管理104 7.2项目实施的步骤及流程项目实施的步骤及流程104 7.2.1 项目开发项

10、目开发.104 7.2.2 医院机构接入实施医院机构接入实施106 7.3质量控制办法质量控制办法107 7.4项目建设工期及进度计划项目建设工期及进度计划107 7.5施工注意事项施工注意事项108 8概算编制概算编制 109 8.1编制说明编制说明109 8.1.1编制依据编制依据.109 8.1.2各种费率的取定各种费率的取定.109 8.2总投资概算总投资概算111 8.3分项概算表格分项概算表格111 8.4资金来源资金来源116 9项目招标方式项目招标方式 117 10项目效益分析项目效益分析 118 10.1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118 10.2减少医疗投入,缓解减少医疗投入,

11、缓解“看病贵看病贵”118 10.3方便就医,缓解方便就医,缓解“看病难看病难”118 10.4健康服务完善,提高健康水平健康服务完善,提高健康水平118 11附录附录 1、居民健康档案数据集标准、居民健康档案数据集标准 .121 11.1门诊诊疗数据元集门诊诊疗数据元集121 11.2住院诊疗数据元集住院诊疗数据元集127 11.3住院病案登记数据元集住院病案登记数据元集131 11.4成人健康体检数据元集成人健康体检数据元集134 12附录附录 2、投投资评审表资评审表 .140 1项目概述项目概述 1.1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 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省级平台建设一期工程 1.2 业主单位业主单

12、位 卫生厅 1.3 工程背景工程背景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设比较完善的卫 生服务保障体系。2009 年 4 月,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 意见 (意见征求稿)也明确提出,要加快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建设,以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重点,构建乡村和社区卫生信息网络平台。 根据黄小晶省长、陈桦、张志南副省长对关于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信息系统促进区域医疗信息共享的建议提案的批示精神,省发改委、 省卫生厅等部门进行了认真研究,拟将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建设列入 数字福建 2009 年重点建设项目。 卫生厅依据卫生部制定的规划标准,以相关政策为指导,结合我省 已具备的条件以及卫生工作现

13、实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实施全省 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建设。 1.4 建设规模建设规模 本项目为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省级平台建设一期工程,总投资概 算为 479.60 万元。其中硬件设备费用 213.90 万元,系统软件费用 52.10 万元,应用系统开发费用 150 万元,机房建设费用 20.00 万元,项目建 设其他费用 43.60 万元。 1.5 设计依据设计依据 本项目工程建设主要设计依据有: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的通知 (中办发200217 号) ;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 作的若干意见 (中办发200434 号) ;

14、(3)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 年) 卫生部; (4)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指南卫生部 2009 年 5 月; (5)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 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中办发2009 ) ; (6)数字福建“十一五”建设规划数字福建建设领导小组; (7)数字福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数字福建建设项目管理 暂行办法的通知 (闽数字办技术20037 号) ; (8)数字福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数字福建部门局域网建 设指导意见的通知 (闽数字办技术20044 号) ; (9)数字福建建设领导小组关于印发 2008 年数字福建工

15、作意见的 通知 (闽数字20081 号) ; (10)卫生厅提供的项目建议等基础资料; (11)华融公司收集的关于本项目工程的相关技术资料。 1.6 设计范围设计范围 本报告为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省级平台建设一期工程建设项目的 可行性研究报告暨初步设计方案。根据“数字福建” (闽数字办技术 200518 号)文件的要求,本方案设计范围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项目概述; (2)现状与需求分析; (3)系统总体规划; (4)本期系统建设方案; (5)设备配置及安装; (6)培训及维护; (7)项目实施; (8)概算编制; (9)项目招标方式; (10)项目效益分析。 2现状与需求分析现状与需求

16、分析 2.1 项目的意义和建设必要性项目的意义和建设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保健及医疗 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特别是要求医疗机构能够提供迅速、优质、高效 的卫生信息服务。建设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的必要性主要有以下三方 面: (1) “加快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建设,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重点, 构建乡村和社区卫生信息网络系统。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推 进医院信息化建设”是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的支撑体系中的内容 之一。如果在省内统一建设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这项工作在全国将 是一大创举。 (2)建立基于居民健康管理的信息系统,通过社会保障卡关联健 康档案,将一个人

17、从出生到死亡整个过程在医疗保健机构产生的信息进 行集中保存,不仅为个人的医疗保健提供完整的参考,而且也为不同医 疗保健机构的个人信息共享提供便利,今后居民在省内任何医疗机构就 诊,医生可以通过社会保障卡就能方便调阅既往的电子病历和健康信息, 因此对控制重复检查、重复治疗将起到积极作用; (3)医疗信息的集中保存还能为医疗监管提供技术手段,卫生行 政部门可以通过信息系统的分析结果发出医疗预警。依托居民健康档案 信息系统的建设,还能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 卫生院、妇幼保健机构)提供相关业务操作系统。因此,建立居民健康 档案信息系统对促进医药体制改革,保障居民健康,提高健康管理水

18、平 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2.2 现状分析现状分析 2.2.1 卫生信息化建设现状卫生信息化建设现状 2.2.1.1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情况 截至 2008 年 12 月底,全省县级以上综合性医院已经全部实行了计 算机网络化管理,其他医疗机构有计算机网络的中医医院占 60%,妇幼 保健院(所)占 35%,乡镇卫生院占 10%。我省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最 大的特点是,基本实行的是医生工作站模式,即采用卡介质(磁卡或 IC 卡)作为就诊者的身份识别,并以预缴金的方式解决挂号排队、估价、 缴费排队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疗机构的工作效率,同时也为健 康档案信息系统建设奠定了基础。调查还显示,我省设

19、区市级以上医疗 机构的信息化建设已经转向以病人信息中心的管理,除了一般按医嘱收 费管理外,已经集成了检验信息系统、简单的电子病历信息系统,部分 医院还实施了医学影像信息系统(PACS);而县级医疗机构信息系统的 模式相对还处在低级阶段,80%的医院基本是围绕经济管理为中心的模 式,重点解决医疗收费问题。 省属 9 所医院及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的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水平还是 比较高的,检验信息系统已经全部实施完毕,部分医院已经实施了全院 PACS 和电子病历系统,具体情况是: (1)省立医院:已实施了门诊及住院系统、PACS 系统,电子病历 系统未实施。该医院的系统,是由上海的企业进行实施。 (2)省

20、直机关医院:实施了门诊及住院系统、PACS 系统(部分科 室) ,电子病历系统未实施;承建商与省立医院相同。 (3)省妇幼保健院:基本实现了门诊、住院管理和检验信息系统, PACS、电子病历等系统尚未实施。 (4)省肿瘤医院:信息系统模块较全面,门诊、住院系统、PACS 系统、检验信息系统已全部实施完毕,而且系统有高可靠性 保证,备份容灾系统较完善。 (5)医大附属协和医院:门诊、住院、检验等信息系统已经完成 实施, ,电子病历系统正在实施过程。 (6)医大附属第一医院:门诊、住院系统由公司承建,PACS 则由 实达科技公司建设。电子病历尚未实施。 (7)省老年医院:已实现门诊、住院等信息系统

21、,由实达科技公 司承建。PACS 系统、电子病历系统尚未实施。 (8)中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门诊、住院系统由公司承建。PACS 系统、电子病历系统尚未实施。 (9)中医学院附属第二人民医院:门诊、住院系统由实达科技公 司承建。PACS 系统、电子病历系统目前正在试运行中。 (10)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采用全军统一的医院信息系统,功 能模块较全面,其包含了门诊、住院系统、电子病历系统、 PACS 系统、远程医疗等信息系统。 2.2.1.2城镇医疗保障信息化建设情况 城镇医疗保障信息系统建设始于 2000 年,网络构架采用以设区市 为操作系统的分布式管理模式,各设区市医保中心建立本辖区的医保数 据

22、中心。通过租用 SDH 数字电路或 DDN 专线下联所辖县(市、区)医保 中心的路由节点,并由此节点与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实现联网。 2006 年全省医保实现了联网结算,省医保中心作为全省网络的中心节点, 通过 2M 带宽的 SDH 作为骨干线路分别与 9 个设区市医保中心建立联网 系统,实现了全省异地就医的医保费用实时结算。 2.2.1.3新农合系统建设情况 新农合系统已依托全省的医保联网网络基本建成了覆盖省、地、县 的三级新农合经办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的快速、通畅、安全的新型农村 合作医疗虚拟专网,网络横向连接相关单位,并在省/市/区(县)卫生 行政部门内,分别建立数据备份中心。 系统的主

23、要建设内容如下: (1)在现有城镇医保网络的基础上整合利用资源,新农合信息系 统与城镇医保网络共享主机、数据存储设备、网络通信线路和机房设备, 以各设区市为单位建立了新农合的分中心系统; (2)各分中心系统网络向下辐射,通过县级网络节点覆盖了本辖 区所有新农合医疗定点机构、县级合管办和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3)各医疗机构的信息系统(HIS)开发了接口程序,参保农民的 就诊费用信息可直接从医疗机构局域网络导出并发送至新农合信息系统; (4)在设区市分中心系统上部署新农合信息管理软件,以县(区、 市)为单位设置管理权限和工作参数,为本辖区新农合的结算、报销提 供操作系统,并建立与医疗救助相衔接的管

24、理模块;省级建立数据交换 系统,满足省内农民异地就医的即时结报; (5)在省卫生厅建立全省新农合数据的备份中心,集中存放各设 区市分中心的新农合数据,确保数据安全;同时提供全省资金监管、数 据汇总、统计分析等功能,为新农合政策制定提供辅助决策; (6)逐步引入社会保障卡作为新农合个人身份的识别卡,在方案 设计时考虑定点医疗机构的信息系统的接口程序。 2.2.2 存在的主要问题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省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在广度和深度方 面各单位还参差不齐。总体上医疗机构的信息化推进速度较快,而公共 卫生领域的信息系统化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各系统之间缺乏统筹规划, 信息标准也不一致

25、,因此系统整合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2.3 需求分析需求分析 根据卫生信息建设统一总体建设要求,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建设 项目需求分析如下: 2.3.1 网络系统需求分析网络系统需求分析 (1)网络基础建设需求分析网络基础建设需求分析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必须实现与个人健康相关的医疗卫生 机构的信息系统之间网络互联,保证各机构产生的健康档案信息能够归 集到中心平台。目前,我省正在建设政府政务外网,建议居民健康档案 信息系统采用政务外网实现互联互通。根据业务功能,在网络上划分 VLAN,确保信息的有效管理和控制。 (2)网络安全的建设需求分析网络安全的建设需求分析 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可

26、靠安全的运行不仅关系到数据中心本身的 运行,还关系到其他业务部门相关系统的运行,因此其网络系统应该具 有极高的可靠性。为防止网络连接带来黑客侵入、破坏信息,需要在面 向公众服务的网络接入端配置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等网络安全系统,为充 分利用现有可用资源,建议省级利用省卫生厅原有的入侵检测等设备, 新购防火墙、网闸等网络安全设备。 2.3.2 主机系统需求分析主机系统需求分析 主机服务器是网络与应用支持的关键设备,是系统建设的核心设备, 其作用是为系统提供硬件运行系统,是构建各种应用软件、数据库系统、 中间件的依托。因此对服务器的选择不仅要满足当前已开展的各项业务 需要,更要着眼于未来,应从系统性能

27、入手,通过客观的分析比较,确 定一款或一系列具有令人满意的主频处理速度和 I/O 吞吐率的服务器。 产品质量要有保证,严格执行国际质量认证体系,确保产品稳定可靠。 在选择服务器系统型号和系统配置时,应该充分考虑系统可靠性在今后 系统运行时的重要地位。 2.3.3 业务需求分析业务需求分析 居民健康档案包含的内容可以来自于不同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机 构。既往的健康信息都是分散保存在医疗卫生机构,既不能方便共享, 也不能集中存储,更不能系统化分析。随着医疗保健水平的不断提高, 居民对健康信息的重要程度日益重视,希望自己的健康信息能够连续、 系统化地保存,并能在需要的时候能够方便地调阅。健康档案信息

28、的集 中存储还为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质量的监管、医疗费用的控制提供了分 析依据。 2.3.3.1医疗业务服务需求分析 居民健康信息是居民从生到死,各个生命时期所有关于医疗保健的 信息和资料,包括居民的基本信息、出生证明、个人健康档案、家庭健 康档案以及每次就诊的病历、报告、处方、体检结果等。居民健康档案 信息的共享就是各医疗卫生机构将各自对居民进行医疗卫生服务的业务 数据采用统一的标准汇总到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数据中心形成每个居 民完整的健康档案信息,同时各医疗卫生机构又能够方便地共享查询这 些资料为居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从而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避免重复 检查。 2.3.3.2综合卫生管理需求分

29、析 为了满足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积极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实 现数据更广泛的共享和交换。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卫生行政部 门可以获得宏观管理所需的信息支持,以此为依据辅助决策;通过互联 互通的医疗卫生网络体系将使行政管理部对卫生业务部门的监督和控制 更加的及时和准确,提高对整体卫生资源的调配力度。 2.3.3.3其他业务相关者需求分析 医保、药监等相关部门希望各部门加强沟通,密切配合,提高业务 能力,增强服务功能。因此,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一期)的建设, 需考虑与这些相关部门信息的互联互通。 2.3.4 机房需求分析机房需求分析 由于重要的数据和应用都存放在机房中,所以对机房环境的要求

30、是 非常高的。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数据中心机房设在省卫生厅信息中心, 其总面积约为 65 平方米,其建设内容主要为如下几个方面: 机房装修:机房装修主要考虑吊顶、隔断墙、门窗、墙壁和活动地 板等; 供电系统:供电系统是机房建设重点之一,由于机房大量设备需要 极大的电力功率,所以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建设、扩展性是极其重要的。 供电系统建设主要有:供电功率、UPS 建设(n+1) 、配电柜、电线、插 座、照明系统、接地系统、防雷和自发电系统等。 空调系统:机房的温度、通风方式和机房空气环境等。 布线系统:机房应有完整的综合布线系统,布线系统包括数据布线、 终端布线等。 消防系统:消防系统是机房必不可少

31、的一个保障。机房消防必须采 用无腐蚀作用的气体自动灭火装置。 2.3.5 数据标准与规范建设需求分析数据标准与规范建设需求分析 网络的有效互联互通还必须满足标准化与规范化建设的需求。因为 居民健康信息系统的建设涉及到多个部门、多种业务和多个节点之间的 连接,不网的网络、不同的通讯线路的集成等,这就需要遵循或制定相 关的标准和规范来提高系统的通用性和互操作性,包含医学用语的标准 化与规范化、信息分类的标准化与规范化、数据编码的标准化与规范化、 通讯传输格式的标准化与规范化等内容。 3系统总体规划系统总体规划 3.1 建设目标建设目标 立足全局规划的高度,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围绕建立全省居民健 康

32、信息系统,逐步推进全省公共卫生、医疗信息化和基层卫生服务机构 的信息化建设。纵向建立省、市两级健康数据中心,市级数据中心作为 健康档案的操作平台,终端向下延伸至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 横向连接同级医疗卫生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现居民健康信息的 连续保存、信息共享和信息利用,逐步消除“信息孤岛” ,平台同时还 为卫生监管提供技术手段;省级数据中心主要完成全省市级数据的归并 与分析,为卫生行政决策提供依据,同时还作为跨设区市居民就诊的数 据交换平台。 为了实现以上总体目标,必须完成以下具体建设内容: (1 1)构建数据中心平台)构建数据中心平台 建立省市两级数据中心平台,省级平台设在省

33、卫生厅,与各设区市 居民健康档案数据中心通过信息总线实现数据的汇总、分析和管理,为 各设区市的信息共享提供数据交换空间;同时也是省属医疗机构健康信 息数据中心。设区市平台担负本辖区居民健康档案数据中心的任务,连 接区域范围的医疗卫生机构,通过社会保障卡的身份索引,采集并保存 居民在医疗卫生机构接受健康服务过程中所产生的健康信息,并为区域 健康信息的共享提供物理空间。 (2 2)全省就诊一卡通改造)全省就诊一卡通改造 建立居民健康信息系统必须以信息系统统一个人身份识别为前提。 我省“数字福建”已确定以国家标准的社会保障卡为基础,统一全省医 疗机构就诊卡,做到就诊一卡通行、一卡通用。因此,必须实施

34、对各医 疗机构现行的信息系统进行接口改造,更换所需的刷卡终端设备,以社 会保障卡号作为居民健康档案的索引,保证健康档案个人身份标示的唯 一性。 (3 3)全省基层卫生机构基础信息化建设)全省基层卫生机构基础信息化建设 居民健康档案信息来源于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面向健康服务所产生的 各种信息,只有实现了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化建设,健康档案信息 系统才可能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系统是健康信息网络 的“网底” ,必须与健康档案系统同步实施。 “网底”平台将采取集中式 管理的模式(即 BS 模式的软件) ,各设区市平台部署全省统一版本的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妇幼保健机构信息系统,直

35、接在平台 的数据总线上并入居民健康档案。 (4 4)全省集中管理的计划免疫信息系统)全省集中管理的计划免疫信息系统 按照国家 CDC 的建设规范要求,在疾控体系建立集中管理的计划免 疫信息系统。儿童基础档案信息与妇幼保健信息系统中的出生建档和妇 幼机构的免疫接种实现数据对接。软件系统部署在省疾控中心,信息共 享层面建立在省级健康数据中心之上。 (5 5)建立卫生信息监管平台)建立卫生信息监管平台 在设区市平台和省级平台开发医疗卫生监管分析软件,对区域汇集 的居民健康和医疗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能够准确、有效地监管各医疗机 构的合理用药、医疗收费、药品价格、医疗质量、工作量分析等情况, 为医疗卫生的

36、行政监管和科学决策发挥作用。 (6 6)全省血液信息系统共享健康档案)全省血液信息系统共享健康档案 共享居民健康信息系统基本信息,以省血液中心为枢纽,各设区市 血液中心局域网络联入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平台,实现采供血的信息集中 管理。 (7 7)远程医疗信息与健康档案系统对接)远程医疗信息与健康档案系统对接 在一期工程建设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全省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建设,三 年内终端网点覆盖全省乡镇卫生院。在省级平台实现与居民健康信息档 案系统对接,病人远程医疗过程所产生的信息均能方便地归并到健康档 案中。 3.2 系统的总体结构系统的总体结构 3.2.1 设计原则设计原则 根据项目建设总体目标和基本目标

37、,本项目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1 1)统筹规划、统一标准)统筹规划、统一标准 做好总体规划,制定统一的数据交换和共享标准,确保医疗卫生业 务范围内的数据资源最大化地利用; (2 2)灵活性与可扩展性)灵活性与可扩展性 数据中心必须具备良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能够支持多种网络的 传输和多种的物理接口,保证设备升级、更新的灵活性,能够根据今后 业务的不断扩大的需要,扩展所需的容量和用户数; (3 3)安全可靠)安全可靠 应有较完善的安全防护体系,防范各种风险的出现,对数据中心机 房布局、结构设计、设备选型、日常维护等方面进行高可靠性设计和建 设,关键设备采用冗余设计,并具有一定的容灾机制; (4

38、 4)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先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先整合现有的应 用系统,可行性高的项目先行,在应用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扩充,逐步 建成全方位的、多功能的卫生信息网络平台。 3.2.2 系统总体架构系统总体架构 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依据卫生部出台的信息技术标准,采用 SOA 的 WebService 技术来定义数据库元数据,使用基于 XML 的消息处理作 为基本的数据通信方式,以解决使用不同组件模型、操作系统和编程语 言的系统之间存在的差异。本次系统建设并不要求医疗卫生机构更换现 有的软件系统,而是在保持原有应用系统架构的基础上,实现不同应用 系统间的整合

39、。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建立一套将松散应用系统进行 耦合的集成方案,来规范应用系统的整合,因此提出了架服务总线的方 案。 系统体系总体架构如下图所示: 居居民民健健康康信信息息服服务务总总线线(ESB) 医医疗疗卫卫生生业业务务服服务务总总线线 接口 疾控 中心 系统 妇幼 保健 系统 卫生 监督 系统 各各地地市市居居 民民健健康康系系 统统数数据据中中 心心 用户用户 用户 用户用户 用户 居居民民健健康康信信息息 数数据据库库 数数据据共共享享与与交交 换换管管理理平平台台 省省(市市)数数据据交交换换服服务务总总线线 外外部部系系统统接接口口服服务务系系统统 社保卡 系统 医保系 统

40、新农合 系统 公公众众查查询询与与信信息息发发布布系系统统 . 卫卫生生监监管管与与决决策策分分析析系系统统 . 面面向向医医疗疗机机构构健健康康档档案案查查询询 系系统统 . 社区 卫生 系统 用户 医院 信息 系统 用户 妇妇幼幼保保健健服服务务系系统统 . 社社区区卫卫生生服服务务系系统统 . 3.2.3平台架构平台架构 居民健康信息系统采用两级数据中心、多级操作平台,多个应用系 统共享硬件资源的基本架构。系统总体架构如下图所示: 省政务外网 省厅数据中心 设区市数据中心 社区卫生服务系统 省属10所医院 医院信息系统 省卫生防疫系统 市(区)医疗机构 、 医院信息系统 妇幼保健服务系统

41、 社区卫生服务系统 妇幼保健服务系统 乡镇卫生院服务系统 社会保障卡系统 新农合系统 省医保系统 新农合系统 社会保障卡系统 医保系统 设区市卫生防疫系统 各设区市建立本辖区的数据中心,与本辖区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系 统互联,采集并存储居民健康信息;县级以下卫生机构,如妇幼保健院 (所) 、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应用系统软件采用 B/S 模式, 直接部署在设区市数据中心,基层工作站直接用浏览器登录访问;市卫 生行政部门可以最高权限对全市的健康档案数据进行管理。省卫生厅建 立省级数据中心,并与 9 个设区市的数据中心实现互联互通;省级数据 中心采集与汇总全省居民的健康档案信息,并实现居民在

42、跨设区市接受 医疗卫生服务时能共享健康档案信息。10 所省属医疗机构直接连入省级 数据中心,实现居民就诊医疗信息的采集与存储。 3.2.4网络线路架构网络线路架构 本系统要面向社会服务,因此需要与互联网实现信息通信。目前我 省正在实施政府外网工程,本项目将依托政府外网构建数据通信线路, 省属医疗机构联网为 10M SDH 线路。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与本辖区数 据中心之间采用 2M SDH 线路;设区市数据中心与当地政府外网网关互 联并上行至省级数据中心采用 4M SDH 线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通过 ADSL 线路与最近的政府外网拨号网关连接。 3.2.5应用系统架构应用系统架构 围绕居民健康

43、档案信息系统建设,按卫生业务功能分类,应用软件 分为 8 类、14 个子系统,顶层为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管理系统 3.2.6数据中心基本架构数据中心基本架构 整个卫生数据中心的数据逻辑结构可以分成四个层次:数据接口 (数据采集与传输) 、数据共享、异地交换、数据管理及挖掘、数据表 现与利用、决策支持。 卫生数据中心逻辑层次示意图 数据交换/共享层构建在数据采集与传输层之上,部署在各系统的 前置接口端,按统一标准的数据接口,运用广域网通讯技术,数据中心 通过数据前置系统对数据采集和交换进行集中控制;在数据共享与交换 层对数据的存储与传输进行协调,完成各系统间的信息共享。然后由数 据分析与数据管理层对

44、数据进行重组、汇总、分析;数据挖掘与决策支 持层和数据利用与发布层则按特定的模型和数理统计方法,对数据资源 进行挖掘,为健康信息和医疗卫生服务的宏观管理提供更多支持。 3.3 信息的分类编码体系信息的分类编码体系 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将严格遵循国家有关标准和卫生 部制定的规范,统一指标体系和数据库结构,规范工作流程。 (1)信息分类编码遵循的标准化工作原则信息分类编码遵循的标准化工作原则 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标准化工作遵循以下原则: 1)编码要唯一识别,不能有歧义,不能重复; 2)各项标准、规范、信息编码、分类代码严格遵守卫生部颁布的 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建设规范的要求。 3)系统应用居

45、民社会保障卡号作为个人信息库的主关键字。 4)同属性同内涵的业务数据库(表)和业务指标编码在各业务系 统中应保持一致。 5)信息分类代码有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的原则上要参照执行, 可选择使用,不可重新编码。 6)药品和诊疗项目采用的编码与全省医保系统保持一致,以避免 医院等机构的重复进行标准项目定义。ICD10 则参考卫生部、卫生厅出 台的相关规范内容。 (2 2)常用标准类别)常用标准类别 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常用的标准包括: 1)国际标准(ISO) ,如信息技术互连国际标准(ISO/IEC11801- 95) 等。 2)国家强制性标准(GB) ,如软件开发规范(GB8566-88) 、 计

46、 算机软件测文件编制指南(GB9386-88) 等。 3)国家推荐性标准(GB/T) ,如信息技术、软件包质量要求和测 试(GB/T17544-1998) 、 软件工程标准分类法 (GB/T15538-1995)等。 4)卫生部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标准(意见征求稿) ,2009-2。 5)卫生部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建设方案(意见征 求稿) ,2009-3。 6)卫生行业的其他标准。 (3 3)标准编码的基本规则)标准编码的基本规则 标准编码以卫生部下发的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建设 方案(讨论稿) 为蓝本制定,使各地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建设能够 实现“统一系统、网络互联、信息共享

47、和数据挖掘”的目标,构建统一、 规范、安全可信的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遵从现行国家有关标准规范 和中国卫生部区域医疗协同应用工程的有关规定的基础上,结合国家 “新医改”的关于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的相关要求制订的。 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中统一使用以下代号命名规则如下: 代号 分类 Uxxx-xxx用户分类代号 Fxxx-xxx功能代号 x-xxx-xxx基本数据集代号 (第一部分的 x:1 服务对象信息,2:服务提供者信息,3:出生 信息;4:事件活动;5 卫生机构记录,7 群体卫生记录;8 死亡信息) 。 第二部分的 xxx 指:下一级的分类;第三部分的 xxx 指项目具体的编码。 如:530

48、1001:药品类别;5301002:药品名称;5301003:药品剂型。 Sxxx-xxx数据代码规范代号 Qxxx-xxx统计指标项代号 Txxx-xxx数据传输信息代号 3.4 健康档案内容及相关标准健康档案内容及相关标准 3.4.1 健康档案的内容健康档案的内容 根据健康档案的内涵和基本架构,个人健康档案的基本内容包括三 个部分:基本信息、主要疾病和健康问题摘要、主要卫生服务记录。 (1)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是反映居民个人的人口学及社会经济学等特征的一组信息, 记录内容相对稳定、客观性强,其中一些记录反映了个人固有特征且贯 穿整个生命周期,是个人健康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本信息主要包括:

49、 人口统计学特征信息: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出生地、国籍、 民族、身份证件类别、身份证件号码等; 社会经济学特征信息:户口性质、户籍类型、户口地址、现居 住地址、本地居住时间、联系方式、紧急情况联系人和联系电 话等; 教育特征信息:学历、学位等; 婚姻特征信息:婚姻状况等; 职业特征信息:就业状况、职业类别、工作单位名称等; 医疗保险特征信息:医疗保险类型、医疗保险号等; 亲属特征信息:子女数、子女健康情况、父母亲姓名、父亲母 亲健康状况等; 社会救助信息:残疾情况、残疾证号码等; 建档信息:个人健康档案编号、建档日期等。 (2)主要疾病和健康问题摘要 主要疾病和健康问题包括三个方面:个人健康特征、主要疾病和健 康危险因素暴露水平。不同生命阶段所具有的健康特征、所面临的疾病 问题以及暴露的健康危险因素有较大的差异。主要疾病和健康问题是从 各有关卫生服务记录中动态抽取的,用于目录索引、方便信息利用者快 速获取、回顾个人基本的健康状况信息。 主要疾病和健康问题主要包括: 既往疾病史:疾病诊断、就诊时间、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