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第九章预防和治则-PPT文档.ppt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09381 上传时间:2019-01-21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3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学第九章预防和治则-PPT文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医学第九章预防和治则-PPT文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医学第九章预防和治则-PPT文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医学第九章预防和治则-PPT文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医学第九章预防和治则-PPT文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学第九章预防和治则-PPT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学第九章预防和治则-PPT文档.ppt(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防治原则,预防为主,治病求本,调整阴阳,扶正祛邪,病治异同,三因制宜,治法,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养生保健,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注重调养,防邪入侵,早期诊治,先安未病之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注重疾病 传变规律,一、预防为主,既病防变,卫,“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气,血,营,例:肝木乘脾土,(表 里 、轻 重),(五行生克规律),本 标,正气,邪气,病因,症状,旧病 原发病,新病 继发病,二、治病求本,二、治病求本,正治反治,标本缓急,正治(逆治) 征象与本质一致,反治(从治) 征象与本质不一致,急则治标 缓则治本 标本兼治,常法重点,变法难点,征

2、象 本质 治法,高热大汗 口干脉数 舌红苔黄 (热象),实热壅盛,正治(逆治),血压骤降 面色苍白 四肢厥冷 (Shock) (寒象),里热盛极 阳盛格阴,反治(从治),寒凉药,寒凉药,热则寒之,寒因寒用,高热寒药 胃寒热药 血虚补血 实热便秘泻热通便,热则寒之 寒则热之 虚则补之 实则泻之,寒因寒用 热因热用 塞因塞用 通因通用,真热假寒寒药 真寒假热热药 真虚假实以补开塞 真实假通以通治通,正治,反治,三、调整阴阳,损,实,补,虚,阴阳相对平衡破坏,疾病发生,阴阳偏盛,阴阳偏衰,三、调整阴阳,(一)损其偏盛,阴阳平衡,温热药,阴盛则寒,寒凉药,阳盛则热,阴 (寒),阴 (寒),阴 (寒),

3、阳 (热),阳 (热),阳 (热),三、调整阴阳,(二)补其偏衰,阳 (热),阴 (寒),阳虚则寒,阴阳平衡,阴虚则热,温热药,寒凉药,阴 (寒),阴 (寒),阳 (热),阳 (热),四、扶正祛邪,疾病发生,正气虚,邪气实,扶正,祛邪,增强体质, 提高抗病能 力。,减轻或消除 邪气毒害。,阴阳偏衰,阴阳偏盛,四、扶正祛邪,1、扶正:正虚为主 2、祛邪:邪实为主 3、扶正祛邪合用,先扶正后祛邪 先祛邪后扶正 扶正祛邪并进,Why?,感冒,发散风寒 疏散风热 清热解暑 补气解表,久泄脱肛 崩漏出血 子宫脱垂 胃下垂,提升中气,同病 异治 异病 同治,五、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感冒,发散风寒 疏散风热

4、 清热解暑 补气解表,久泄脱肛 崩漏出血 子宫脱垂 胃下垂,提升中气,疾病,病因病机,治疗,风寒束肺 风热袭肺 暑热郁表 气虚邪侵,中气下陷,本,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因时:根据气候季节特点考虑治疗用药原则 因地:根据地理环境特点,选择治疗用药 因人: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生活 习惯等的不同特点,进行适当的治疗,第二节 治 法,汗:运用发汗解表的方药解除表证 吐:运用涌吐的药物引邪由口而出 下:运用泻下通便的药物逐邪外出 和:运用和解或疏泄的方药祛病邪,扶正气 温:运用温热的方药祛寒邪、补阳气 清:运用寒凉方药清除热邪 补:运用补养作用的方药消除虚弱证 消:具有消导和消散治疗积、癥、痞等,(八 法),思考题,1、为什么正治又称“逆治”,反治则称“从治”? 2、标本缓急的治疗法则怎样区别应用? 3、阴盛、阴虚或阳盛、阳虚在疾病性质有治法 上有何不同?试列出23个鉴别症状。 4、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