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援课件-精选文档.ppt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09700 上传时间:2019-01-21 格式:PPT 页数:109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急救援课件-精选文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应急救援课件-精选文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应急救援课件-精选文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应急救援课件-精选文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9页
应急救援课件-精选文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应急救援课件-精选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急救援课件-精选文档.ppt(10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0,预则立, 不预则废.,1,一、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突发公共卫生事故,事故灾害,突发社会安全事故,自然灾害,洪灾、台风、泥石流、地震 等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工矿企业、交通运输等各类 重特大事故,各类重大传染病疫情(鼠疫、非 典等)食物中毒、动物疫情等,重大刑事案件、恐怖事件、经济 安全事件、群体性时间等,突 发 公 共 事 件,2,二、应急救援体系的分类 按突发事件性质进行体系分类,自然灾害 应急救援体系,综合应急体系,事故灾难 应急救援体系,公共卫生 应急救援体系,社会安全 应急救援体系,3,三、事故应急救援的法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17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有组织制

2、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职责;第33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制定应急预案;第68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第69条规定: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并配备应急救援器材、设备。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49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第7条规定:市(地、州)、(市、区)人民政府必须制定本地区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

3、业病防治法第19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31条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制定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47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本行政区域内建设工程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第48条规定:施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第49条规定:施工单位应当制定现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总承包单位统一组织编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4,三、事故应急救援的法规要求 应急救援相关法规一览表 破坏性地震应急条

4、例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 核电厂核事故应急演习管理规定 核事故医学应急管理规定 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办法 铁路行车事故救援规定 民航运输机应急救援规则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条例,5,四、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包含的四阶段内容,预防,恢复,准备,响应,6,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四阶段工作内容,7,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四阶段工作内容,8,五、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预防为主、 统一指挥、 分级负责、 区域为主、 单位自救、 社会救援。,相结合,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9,六、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防灾、减灾、救灾、恢复),做好日常的危害辩识、评价和监控工作,制定各

5、项制度规程, 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事故预防) 开展预案编制、培训、宣传、演习、应急救援物资装备贮备等 工作(应急准备) 指导群众防护,组织群众撤离(应急疏散) 抢救受害人员(应急救援) 控制危险源,减少损失(应急抢险) 做好现场清理,消除危害后果(应急恢复) 查清事故原因,估算危害程度(事故调查) 事故预防、应急准备、控制事态发展、保障生命财产安全、恢复 正常状态,10,七、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应包含的内容,应急救援体系,管理机构,功能部门,指挥中心,救援队伍,统一指挥,分级响应,属地为主,公众动员,紧急状态法,标准,政府文件,应急条例,财务经费,人力资源,物资装备,信息通讯,11,八、事故应急救援

6、系统设计,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设计,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功能部门)设计,1.设立何种组织机构(功能部门) 2.确定各组织机构(功能部门)在 应急救援中的职责、地位和作用,1.阐明应急救援各阶段的任务 2.确定各种特定任务和完成的程序 (5W+H) 3.各种程序及其他支持性文件按逻 辑层次组成一个完整的文件化的应 急救援预案,设 计 内 容,政府制定,企业制定,厂内应急 救援预案,厂外应急 救援预案,12,九、事故应急救援功能部门(应急救援实施的组织保障),媒体中心,应急资源保障部,信息管理中心,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协调事故应急期间各大中心的运作,统筹安排 整个应急行动,保证行动紧张、有效、有序的

7、进行, 避免因行动紊乱而造成不必要的事故损失,负责事故现场应急的指挥工作,进行应急任务分配 和人员调度,有效利用各种应急资源,保证在最短 时间内完成对事故现场应急行动。,负责组织、协调和提供应急物质、设备和人员支持、 技术支持等,全方位保证应急行动的顺利完成。,负责与新闻媒体接触的机构,处理一切与媒体报导, 采访、新闻发布会等事务,保证事故报导的可信性 和真实性,对事故单位、政府部门及广大公众负责。,突 发 公 共 事 件,应急协调中心,其他功能部门,负责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支 持下,实现信息利用的快捷性和资源共享,为应急 工作服务。,13,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类别,按行政

8、管理权限,可分为: 国家级应急救援预案 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应急救援预案 市级应急救援预案 企业级应急救援预案,14,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类别,按应用对象范围,可分为:,单项应急预案,危化 专项 预案,防洪 专项 预案,地震 专项 预案,现场 预案1,现场 预案2,现场 预案n,综合 预案,现场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综合应急预案,15,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类别,按责任主体可分为 生产经营单位编制的应急救援预案(厂内) 各级政府编制的应急救援预案(厂外),16,十一、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概念: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在分析事故后果和应急能力的基础上,针对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或

9、灾难,预先制定的行动计划或应急对策。,17,2.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 调整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是保证事故发生时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控制或消除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等后果,并在事故后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状态。 应急措施能否有效地实施,在很大程度取决于预案与实际情况的符合与否,以及准备的充分与否。 应急救援预案的总目标是: 将紧急事件局部化,如可能并予以消除; 尽量缩小事故对人、财产和环境的影响。,18,3.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依据和原则 必须根据本单位产生重大事故危险源的数量和可能性来作为预案制订的主要依据。 预案是依据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10、、性质、影响范围大小及后果的严重程度等的预测,结果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应急措施,它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使用性,要制定切合实际的预案,必须依据确切的各种资料 充分利用已有的预案和资料,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19,4.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基本要求 根据实际情况,按事故的性质、类型、影响范围严重后果等分等级地制订相应的预案,为使预案更有针对性和能迅速应用,一般要制订出不同类型的应急预案,如火灾型、爆炸型、泄漏型等,一个单位的不同类型的应急预案要形成统一整体,救援力量要统筹安排。 要切合本系统、单位的实际条件制订预案。 制订的预案要有权威性,各级应急组织职责明确,通力协作。 预案要定期演习和复查,

11、要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检查和修正。 应急队伍要进行专业培训。并要有培训记录和档案,应急人员要通过考核证实确能胜任所担负的应急任务后,才能上岗。 各专业队平时就要组建落实并配有相应器材。应急器材要定期检查,保证设备性能完好。,20,5.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内容,预案的分类: 一个完整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由两部分组成:厂内应急救援预案和厂外应急救援预案。厂内和厂外应急救援预案计划应分开,但它们彼此应协调一致,即它们必须是涉及同一可能风险的紧急情况。厂内应急救援预案是有工厂管理者负责准备,而厂外应急救援预案将责任交给其他单位,如地方政府。,21,预案的组成,实施和完成特定任务1的程序,完整应急救援预案,按任

12、务实施的逻辑, ,其他辅助支持性文件和内容,实施和完成特定任务2的程序,实施和完成特定任务n的程序,+,22,一个完整的应急救援预案的重点部分包括:, 计划概况:对应急救援管理提供一个简述和必要的说明 (简介、有关概念、应急组织及职责等) 预防程序:对潜在事故进行确认并采取减缓事故的有效措施(危害辩识、评价和监控,制定法规、规程等) 准备程序:说明应急行动前所需采取的准备工作(培训程序、演习程序等) 基本应急程序:任何事故都可适用的应急行动程序(报警程序、通讯程序、疏散程序等) 特殊危险应急程序:针对特殊危险性事故的应急程序(化学泄露等) 恢复程序:事故现场应急行动结束后所需采取的清除和恢复程

13、序(事故调查、事故后果评价、清除与恢复等)。,23,6.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基本结构,预 案,+,=,基 本 预 案,应急功能设置,特殊风险预案,标准操作程序,支持附件,由应急不同阶段和不同要素组成,24,(1)基本预案内容,预案发布令 应急机构署名页 方针与原则 危险分析 应急资源 机构与职责 应急教育、训练与演习 与其他预案关系 应急救援互助协议 预案管理 术语与定义 法规及参考文献等,25,(2)应急功能设置,接警与通知 指挥与控制 警报和紧急公告 通讯 事态监测与评估 警戒与治安 人群疏散与安置 医疗与卫生 公共关系 应急人员安全 现场抢险 环境保护 现场恢复等,26,(3)特殊风险预案

14、,特殊风险是需要对其应急功能作出针对性安排的风险。特殊风险管理说明处置此类风险,应设置的专有应急功能或有关应急功能所需的特殊要求,明确这些应急功能的责任部门、支持部门、有限介入部门以及它们的职责和任务。 可能列出的重大事故风险类型包括: (1)危险化学品事故; (2)矿山事故; (3)重大建筑工程事故; (4)核物质泄漏; (5)大面积停电; (6)海难、空难和铁路路内、路外事故; (7)火灾等。,27,(4)标准操作程序,(1)相应的责任部门组织编制,预案管理部门组织评审并备案; (2)内容包括程序的目的、执行主体、时间、地点、任务、步骤和方式,以及所需的检查表和附图表。 (3)采用统一格式

15、,语言简洁明了; (4)描述应急准备、初期响应、扩大应急和应急恢复四阶段中规定的各项任务; (5)与应急预案和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协调一致; (6)规定保存执行程序时的记录及样式和期限; 可采用4W+H方法编写,28,(5)支持附件,(1)危险分析附件 (2)通信联络附件 (3)法律法规附件 (4)应急资源附件 (5)教育、培训、 训练与演习附件 (6)技术支持附件 (7)互助协议附件 (8)其他支持附件,重大事故灾害类型及影响范围; 重大危险源登记表与分布; 重大防护目标一览表与分布; 事故后果预测与评估; 其他危险分析资料等。,应急机构、人员、专家名录; 广电、新闻媒体; 周边地区应急机构、

16、上级部门; 应急服务、物资供应单位名录。,城市专兼职消防力量分布; 医疗救护机构分布及医疗救护能力信息; 消防、应急设施设备、物资、数量、联络方式及储存地点; 通讯系统; 警报系统分布及覆盖范围; 避难及被疏散人员安置场所分布等。,应急信息管理系统; 应急决策支持系统; 危险化学品数据库; 事故案例库; 应急手册; 其他技术支持附件。,29,十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成部分和构成要素,应急救援预案应该具备的八大部分28个要素:,一、基本内容,二、应急救援方针与原则,三、应急救援工作策划 1.危险辩识与评价 2.应急资源评价 3.应急机构与职责 4.应急机制 5.法律法规要求,四、应急救援准备(程

17、序) 1.危险辩识与评价 2.应急资源评价 3.应急机构与职责 4.应急机制 5.法律法规要求,五、应急救援响应 1.报警程序 2.警报和紧急公告 3.指挥与控制 4.通讯 5.人群疏散与安置 6.警戒与治安 7.医疗与卫生服务 8.现场监测(事态) 9.现场抢险与控制 10.应急人员安全 11.环境保护 12.信息发布管理 13.应急救援资源 管理,六、现场恢复与事故调查,七、应急救援预案维护和改进,八、应急救援预案支持附件,30,28个要素,1.基本内容 应急预案发布令:宣布预案生效,作好各项应急准备 应急机构署名页:应急相关部门及负责人签名。 预案分发记录页:预案接受部门签字。 预案修改

18、记录页:修改人签字。 术语与定义等。,31,28个要素,2.方针与原则 阐明应急救援的方针与原则,如保护人员安全优先,防止和控制事故蔓延优先,保护环境优先。以及预防为主、常备不懈、高效协调以及持续改进的思想。 列出应急预案所针对的事故(或紧急情况)类型、适用的范围和救援目标。,32,28个要素,3.危险辩识与评价 确认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地点; 确定事故影响范围及可能影响的人数; 重大危险源的数量及分布; 根据事故种类和后果严重度,确定预案编制的级别; 地理、人文(人口)、地质、气象等信息; 城市布局及交通情况; 可能影响应急救援的不利因素等; 形成附件。,33,28个要素,4.应急资源评价

19、分析和评价目前企业和社会应急活动中可以使用或可以调动的各种资源,包括应急力量(人员)、应急设备(施)、物资等; 基本应急装备:通讯工具、交通工具、照明工具、防护工具; 专用应急救援装备:消防、医疗、应急发电、大型机械等; 形成附件,34,28个要素,5.应急机构与职责 明确应急救援过程中各个特点任务的责任机构及其职责; 明确应急反映总负责人,以及各部门的负责人及其责任; 本区域以外能提供援助的有关机构的职责; 明确政府和企业在事故应急中各自的职责; 形成附件 特定任务包括: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各专业救援队伍(消防、工程抢险、防化、监测、环保)、报警、通讯保障、救援设备和物资保障、警戒与

20、治安、人群疏散、医疗、信息发布与公共关系、救援专家组等,35,28个要素,6.应急机制 按事故的严重程度建立分级响应机制和程序; 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分级响应、资源共享、全体 参与; 预测预警机制、应急决策协调机智、应急公众沟通机制、应急社会动员机制、应急资源机制、责任追究机制等; 对各应机构的应急行动与协调活动进行总体规划并建立有 效的工作机制;,36,28个要素,7.法律法规要求 明确列出国家、省、市身机应急久远要求的相关法律、法 规、标准文件; 形成附件,37,28个要素,8.应急设备(施)、物资 准备用语应急救援的机械与设备、监测仪器、材料、交通工具、个体防护设备、医疗、办公室等保障物

21、资等; 列出有关部门,如企业现场、武警、消防、卫生、防疫等部门可用的应急设备; 定期检查与更新; 列出存放地点及获取的方法; 形成附件,38,9.应急人员的培训 对应急人员有针对性的培训,并确保合格者上岗; 描述每年的培训计划; 描述对现场应急人员进行培训的频度和程度等;,28个要素,39,10.预案演习 描述预案演习的目的; 制定每年演习计划; 各应急方参加预案模拟演习; 描述对演习结果的评价,发现预案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28个要素,40,28个要素,11.公众教育 为确保公众了解如何面对应急情况所采取的周期性宣传以及提高安全意识的方法与措施。 宣传潜在危险的性质、疏散路线、报警和自救方

22、法、了解各种警报的含义、应急救援的有关程序的知识。,41,28个要素,12.互助协议 描述与临近企业、消防、医疗、检测、武警、临近城市或地区建立的互助协议; 社会专业技术服务机构、物资供应企业的互助协议; 形成附件。,42,13.报警程序(由下到上) 确定报警的机构及原则; 确定报警方式,如电话、警报器等; 确定24小时与政府主管部门的通讯、联络方式; 制定报警信息单,详细记录事故情况,如事故地点、事故类型、危险物质、伤亡情况、影响范围、事态控制情况等。,28个要素,43,28个要素,14.警报和紧急公告(由上到下) 警报和紧急公告的机构和标准原则; 明确向公众报警的标准、方式、信号等,应明确

23、各种警报信号的不同含义,协调警报器的使用及每个警报器所覆盖的地理区域; 重要的公告信息(包括健康危险、自我保护、疏散路线、医院等); 特殊情况下警报:警报的盲区、特殊需要的人群及地点、使用机动方式协助发出警报或逐家通报等; 制定标准化或填空式公告样本。,44,28个要素,15.指挥与控制 建立协调总指挥、现场应急抢险指挥; 建立现场指挥、协调和决策程序,对事故进行初始评估,确定紧急状态,有效地确认响应级别(一级,二级,三级响应等)和抢险救援行动指令; 确定重点保护区域和应急行动的优先原则; 指挥和协调现场各救援队伍的救援行动; 合理高效地使用应急资源等。,45,28个要素,16.通讯 应建立应

24、急救援过程中保证各部门通讯网络畅通的程序; 规定所需的各类通讯设施,确保通讯器材完好; 维护通讯系统; 设立备用通讯系统。,46,28个要素,17.人群疏散与安置 确定实施疏散的紧急情况; 明确可授权发布疏散居民指令的机构和负责人; 预防性疏散准备,疏散区域、距离、路线、运输工具,安全蔽护场所的规定; 应考虑疏散人群的数量,需要的疏散时间,可利用的时间,风向等环境变化,老弱病残等特殊人群的疏散问题等; 做好疏散人群的生活安置,保障条件; 明确负责执行和核实疏散居民(包括通告、管制等)的机构; 核查疏散人数,记录疏散情况; 临时安置场所的管理和运转负责部门; 临时安置场所的食品、水、电力、医疗、

25、消毒、治安等的安排; 临时安置场所的标志。,47,28个要素,18.警戒与治安 确定警戒的机构和职责; 应制定事故现场境界和管制程序,保障救援队伍、物资运输和人群疏散的畅通; 交通管制、路口封锁、指挥中心警戒、事故现场警戒; 制定对特殊设施和人群的安全保护措施(如学校、幼儿园、残疾人等); 确定决定终止保护措施的情况和规定。,48,28个要素,19.医疗与卫生服务 医疗资源的数量; 规定紧急医疗服务的组织,伤员的分类救护和转送方法; 抢救药品、医疗器械;消毒、解毒药品等; 急救点设置,化学品受伤和疾病感染人员的隔离、净化和治疗; 死亡认定和处置; 医疗人员应经过培训并掌握对危险化学品受伤人员的

26、正确治疗方法等。,49,28个要素,20.现场监测(事态监测) 建立对事故现场及场外监测和评估的程序,为现场的救援决策提供支持; 现场监测包括:事故的规模,事态的发展趋向、伤亡情况、危险物质的浓度及扩散状况,食物、水源、环境卫生污染监测等。,50,28个要素,21.现场抢险与控制 现场抢险的目标和原则; 现场抢险的操作程序; 现场抢险人员的要求; 现场抢险物资、设备的要求; *针对特殊的风险如危险化学品事故、火灾等,需进一步 制定详细的抢险程序和方案,包括使用特殊的应急救援人员、专家、技术、方法、材料、设备等手段达到控制和消除事故的目的。,51,28个要素,22.应急人员安全 为保证应急人员在

27、抢险中免受伤害,应建立进入和离开事故现场的相关程序,保证其安全; 内容包括:进入和离开现场的标准程序 进入和离开现场的报告规定 进入和离开现场的登记规定 应急救援人员的清点规定 消毒程序 安全与卫生设备的正确配备 个人安全预防措施等。,52,28个要素,23.环境保护 对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的重大事故,应建立环境保护程序; 控制环境污染扩大的方案; 及时清除污染; 对环境污染水平的监测; 对可能对公众健康造成损害的污染通告等。,53,28个要素,24.信息发布管理 明确应急救援过程中对媒体和公众接触的机构和发言人,准确发布事故信息; 明确信息发布的审核、批准程序和格式; 准确通告事故发生、救

28、援及人员伤亡情况; 为公众了解防护措施、查找亲人下落等有关问题提供咨询服务。,54,28个要素,25.应急救援资源管理 应制定应急救援过程中各种应急资源供给程序,保证应急资源及时合理的调配与高效使用; 内容包括:应急资源供给的机构 应急资源调用指令的响应 应急资源供给的记录 应急资源快速运抵现场的要求 应急设备的及时回收与清点等,55,28个要素,26.现场恢复与事故调查 应制定现场恢复程序,保证避免现场恢复过程中不发生危险; 开展事故原因调查,掌握第一手材料和证据; 内容包括: 明确决定终止应急,恢复正常秩序的机构和负责人; 宣布应急取消的程序; 恢复正常状态的程序; 现场清理和环境影响区域

29、的污染消除与连续检测要求; 事故调查与后果评价。,56,28个要素,27.应急预案维护和改进 应建立应急预案制定、修改、审核、批准和发放的程序,保证预案的及时更新和有效性; 应经常检查和修改的信息: 应急人员的身份和电话; 企业或城市中危险化学品的名称、数量、性质及所处位置; 工厂地图的变化; 运输线路的变化; 应急服务组织; 应急资源的变更; 新的重要机构,新的居民区等。 根据演习中发现和存在的问题,不断修订完善应急预案的内容。,57,28个要素,28.支持附件 (1)危险分析附件 (2)通讯联络附件 (3)法律法规附件 (4)应急资源附件 (5)教育、培训、训练和演习附件 (6)技术支持附

30、件(危化品数据库) (7)互助协议附件 (8)技术专家附件 (9)各种表单 (10)其他支持附件,58,第一阶段: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 第二阶段:调查研究,收集资料; 第三阶段:全面分析,科学评估; 危险源的分析; 危险度评估; 救援力量的分析等; 应急准备和应急能力的评估,确认其现有的预防措施及能力,分析其充分性。 第四阶段:分工负责,组织编写预案; 第五阶段:制定预案要实地勘察,反复修改; 第六阶段:应急预案的实施。,十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过程,59,预案编制流程,明确预案编制的必要性,成立编制小组,选定负责人,开始编制,已有预案回顾,评估应急能力,危险识别与分析,企业应急能力,城

31、市应急能力,编制预案,预案评审与发布,预案的实施,60,十四、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完整文件层次, 一级文件:应急预案管理手册,是对预案总体、全面的概述; 二级文件:各种程序文件(所谓程序是完成某一项任务的途径5W+H ); 三级文件:说明书(对程序中的特定任务和某些行动细节进行说明); 四级文件:应急行动的记录(如通讯记录、进出危险区记录等)。,61,十五、应急救援预案评审方法-评审时机,1.定期评审和修订。(如一年) 2.不定期评审和修订。 培训和演习中发现的问题 重大事故灾害的应急经验与教训 国家或地方有关应急法规发生变化 本地区(单位)或周边危险源及环境变化。,62,十五、应急救援预案评审

32、方法-评审准则,完整性,功能(职能)完整,应急过程完整,适用范围完整,通讯信息准确,职责描述准确,适应危险性质及种类准确,易于查询,语言简洁,通俗易懂,层次及结构清晰,符合法规标准要求,与其他预案一致或兼容,可操作性或实用性,准确性,可读性,符合性,兼容性,实用性,评审准则,63,十五、应急救援预案评审方法-评审类别,64,十五、应急救援预案评审方法-评审、发布过程,内部评审,政府评审,同行评审,社区评审,上级评审,修改,修改,修改,编写,65,十五、应急救援预案评审方法-评审项目(31项),A基本预案评审 A1预案发布 A2应急组织机构署名 A3术语与定义 A4相关法律法规 A5方针与原则

33、A6危险分析 A7应急资源 A8机构与职责 A9教育、培训与演练 A10与其他预案关系 A11互助协议 A12预案管理,B应急功能设置评审 B1预案发布 B2应急组织机构署名 B3警报和紧急公告 B4通讯 B5事态监测与评估 B6警戒与管制 B7人群疏散 B8人群安置 B9医疗与卫生 B10公共关系 B11应急人员安全 B12消防和抢险,B13泄漏物控制 B14现场恢复 C特殊风险管理 C1特殊风险 C2特殊风险应急功能设置 D标准操作程序 D1标准操作程序编制 D2标准操作程序格式 D3标准操作程序内容,66,将31项评审项目进一步分解,以检查表方式提出二级评审指标,检验和评价应急预案与法规

34、、标准和重大事故应急要求的符合程度,对比应急预案和检查表,采取文件评审、现场抽样检验等形式,逐条对二级评审指标符合程度作出判断。 评审指标符合程度分为三级或不适用,第一级“Y”级,基本符合法规、标准和重大事故应急需求;第二级“P”级,部分符合上述要求;第三级“N”级,不符合上述要求;适用为“N/A”,指评审检查表中所列的二级评审指标不适用于被评审的应急预案。,十五、应急救援预案评审方法-评审检查表,67,评审检查表 示例,将31项评审项目进一步分解,以检查表方式共列出158个二级评审指标,形成应急预案检查表。,采取文件评审与现场抽样检验相结合的形式,逐条判断二级评审指标的符合程度。 指标符合程

35、度分为: “Y”,基本符合; “P”,部分符合; “N”,不符合; “N/A”,不适用。,68,十六、应急救援演习策划和评审-演习的必要性,演习是检验、评价和保持应急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最主要的目的是使应急救援机构及人员熟悉所编预案和发现预案存在的缺陷: (1)可在事故真正发生前暴露预案和程序的缺陷; (2)发现应急资源的不足(包括人力和设备等); (3)提高应急人员的熟练程度和技术水平; (4)进一步明确各自的岗位与职责; (5)改善各应急部门、机构、人员之间的协调;提高整体 应急反应能力; (6)增强应对突发重大事故救援的信心和提高社会应急意识。,69,十六、应急救援演习策划和评审-演习的

36、类型,(1) 桌面演习 (2) 功能演习 (3) 全面演习,70,(1) 桌面演习, 目的: 在没有时间压力情况下 明确相互协作和职责划分问题锻炼演习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现和解决预案和程序中的问题,取得一些有建设性的讨论结果; 功能性演习和全面演习的基础。 形式: 通常在会议室举行; 由应急组织的代表或关键岗位人员参加; 按照应急预案和标准行动程序,讨论所应急采取的行动; 讨论问题不受时间限制; 采取口头评论形式,并形成书面总结和改进建议。 主要特点:是头脑和口头上“过一遍,走一遍”应急响应的场景,成本低。,71,(2) 功能演习 功能演习是指针对某项应急响应功能或其中某些应急响应行动举行

37、的演练活动,可分为单项演习和组合演习。一般都需要调用有限的资源开展现场演习,并形成书面报告。目的是为了熟练和检验某些基本操作或完成某些特定任务所需的技术和实战能力。 单项演习:通讯联络、通知、报告程序;资源调配,人员、装备及物资器材(装车)到位;化学监测与侦察;现场警戒;人群疏散;医疗救护;洗消去污;消防行动;公共信息传播等。 组合演习:可将具有较紧密联系的多个应急功能或任务组合在一起进行演习,以加强应急救援组织之间的配合和协调性。 如:化学监测、侦察与消毒去污之间的配合; 警报、紧急公告、公众疏散与医疗、药品发放; 扑灭火灾、堵漏、工艺处理的相互配合等。,72,(3) 全面演习 全面演习针对

38、应急预案中全部或大部分应急响应功能开展演练。 全面演习一般要求持续几个小时,采取交互式方式进行,演习过程要求尽量真实,调用更多的应急人员和资源,来开展实战性演习,以检验相互协调的总体反应和应急能力。,73,应急演习过程循环往复,为防止应急演习不到位或片面,三种应急演习方法应在实际中交叉进行。,74,十六、应急救援演习策划和评审-参演人员,根据模拟场景和紧急情况作出反应 执行具体应急任务 如抢救伤员或被困人员 保护财产或公众健康 获取或管理资源 与其他应急人员共同控制事态 尽可能按真实事件一样决策或响应 应熟悉应急响应体系和所承担的任务及 行动程序,演习人员 控制人员 模拟人员 评价人员 观摩人

39、员,75,十六、应急救援演习策划和评审-参演人员,演习人员 控制人员 模拟人员 评价人员 观摩人员,控制人员是指根据演习情景,控制应急 演习进展的人员; 确保演习任务得到充分演习; 确保演习活动既具有一定的工作量,又 富有一定的挑战性; 确保演习的进度; 解答演习人员的疑问,解决演习过程中 出现的问题; 保障演习过程的安全。,76,十六、应急救援演习策划和评审-参演人员,演习人员 控制人员 模拟人员 评价人员 观摩人员, 模拟事故的发生过程,如释放烟雾、模 拟气象条件、模拟泄漏等。 扮演、替代某些未能参加演习的部门。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这些机构或部门并 不参与此次演习。,77,十六、应急救援演

40、习策划和评审-参演人员,演习人员 控制人员 模拟人员 评价人员 观摩人员, 观察重点演习要素并收集资料 记录事件、时间、地点详细演习经过 观察行动人员的表现并记录 在不干扰参演人员工作的情况下,协助 控制人员确保演练按计划进行 根据观察,总结演习结果并出具演习 报告,78,十六、应急救援演习策划和评审-参演人员,演习人员 控制人员 模拟人员 评价人员 观摩人员, 有关部门 外部机构 旁观演练过程的观众,79,十七、应急救援演习策划和评审-演习基本过程与任务,策划,演习准备阶段,演习实施阶段,演习总结阶段,任务1:确定演习日期,任务2:确定演习目标和范围,任务3:编写演习方案,任务4:确定演习现

41、场规则,任务5:指定评价人员,任务6:安排后勤工作,任务7:准备分发工作文件,任务8:培训评价人员,任务9:讲解演习方案和活动,任务10:记录参演组织演习活动,任务11任务20,80,十七、应急救援演习策划和评审-演习基本过程与任务,任务11:评价人员访谈演练参与人员,任务12:汇报与协商,任务13:编写书面评价报告,任务14:演练参与人员自我评价,任务15:举行公开会议,任务16:通报不足项,任务17:编写演练总结报告,任务18:评价和报告补救措施,任务19:追踪整改项的纠正,任务20:追踪演练目标的展示,演习总结阶段,81,演习准备阶段,成立演习策划小组 确定演习的目的、类型、规模、场地,

42、进行 演习总体设计; 制订演习计划,设计演习情景; 组织控制人员、评价人员培训; 全面演习通讯、技术、物质器材、生活保障等所需的项目及经费清单; 演习结束后,组织各单位总结。,82,演习准备阶段,确定演习日期 应急演习日期最好是提前一年确定,但考虑到各部门、组织、人员的具体情况,该日期最迟也应提前6个月确定。 已确定的应急演习日期应不与其他重大事件发生冲突。,83,演习准备阶段,确定演习任务与范围 需求分析确定应急演习的一组重点内容; 确定参与部门范围,进行职责分配,签定协议;,A类 1:应急动员 2:指挥和控制 3:事态评估 4:资源管理 5:通讯 6:应急设施、装备与显装置 7:警报与紧急

43、公告 8:公共信息,B类 9:公众保护措施 10:应急人员安全 11:交通管制 12:人员登记、隔离与去污 13:人群安置 14:紧急医疗服务 C类 15:24小时不间断应急 16:增援(国家、省及其他地区) 17:事故控制与现场恢复 18:文件化与调查,84,演习准备阶段,编写演习方案 演习方案是指根据演习目的和目标,对演习性质、规模、参演单位和人员、假想事故、序列情景事件、气象条件、响应行动、评价准则、时间进程等制定的总体设计,包括: 演习计划 情景说明书 评价计划 情景事件总清单 演习控制指南 演习人员手册 通讯录等。 演习方案的编写应以演习情景设计为基础,演习方案实施要点: 初次通报

44、指挥与控制 通讯 警报与紧急公告 公共信息与社区关系 资源管理 卫生与医疗服务 应急响应人员安全 公众保护措施 火灾与搜救 执法 事态评估 人道主义服务 市政工程,85,演习准备阶段,情景设计 情景设计是针对假想事故的发展过程,设计出一系列情景时间,目的是通过引入这些需要应急组织作出相应响应行动的事件,保证演习不断进行,从而全面检验所确定的演习目标。 情景事件主要通过分布控制消息来通知演习人员。 消息的类别:演习前预先准备的消息;以及演习过程中自然产生的消息,由控制人员、模拟人员根据需要产生,以引导演习人员作出正确的回应。 消息的内容:消息来源、传递方式、内容、接受方、传递时间等。 传递方式:

45、电话、无线通信、传真、手工传递或口头传达。,86,演习准备阶段,确定演习现场规则 所有消息应以“这是一次演习”作为开头语或结束语; 不得采取超越安全保证的行动,不得进入禁止进入的区域,不得接触不必要的危险,如任意穿越高速公路、铁道或其他危险区域; 事故模拟,事先必须考虑可能影响设施安全运行的所有问题; 避免极端的气候条件; 不应为了演习技巧需要而污染大气或造成类似危险; 演习过程中对可能真正的紧急情况保持警惕,发现真正紧急事件时,按程序立即终止、取消演习,迅速转入真正应急。,87,十七、应急救援演习策划和评审-演习目标,目标1:应急动员 目标2:指挥和控制 目标3:事态评估 目标4:资源管理

46、目标5:通讯 目标6:设施、装备与显示方式 目标7:警报与紧急公告 目标8:公共信息 目标9:公众保护措施,目标10:应急人员安全 目标11:交通管制 目标12:人员登记、隔离与去污 目标13:人员安置 目标14:紧急医疗服务 目标15:24小时不间断应急 目标16:增援 目标17:事故控制与现场恢复 目标18:文件化与调查,88,十七、应急救援演习策划和评审-演习目标分类,A类目标:目标18,是演习核心目标,反映企业或城市有效应对重大事故所必需的应急准备能力。根据预案规定,所有承担相应职责组织都应参与一年一次的全面演习,并在演习中展示相应目标。 B类目标:目标914,反映企业或城市重大事故应

47、急响应能力,一年一次的全面演习应有一些组织演习目标。B类与A类不同点在于所有应急组织都应在每一年一次的演习中展示A类目标,B类目标要求对其负责的应急组织可在稍长时间内演习一次即可。 C类目标:目标1518,反映企业或城市应对重大突发事故的应急准备能力。承担相应职责的应急组织可在稍长时间内演习一次即可。,89,应急救援 能力检验,目标1 应急动员 检验报警、通知、启动应急设施和应急人员就位的能力。 (1)接收、核实紧急事件报告,根据级别及时向有关人员联系和发出警情的能力。 (2)应急中心紧急就绪能力。 (3)选择突袭式或非上班时间,检验不在场的关键人物到位情况。,90,应急救援 能力检验,目标2 指挥和控制 检验指挥、控制和协调所有应急响应行动的能力。 (1)现场指挥部及现场应急管理、指挥系统的建立; (2)与政府有关部门、场外组织的通讯联系的建立; (3)与应急中心或其他场外应急组织的行动协调能力; (4)应急响应行动或措施决策能力; (5)向应急人员发布行动指令; (6)解决争议的能力。,91,应急救援 能力检验,目标3 事态评估 检验获取事故信息,查明事故原因及危险物,判断事故影响范围及其潜在危险的能力。 (1)开展初期评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