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检测3物态变化新人教版20171031378.doc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1911740 上传时间:2019-01-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检测3物态变化新人教版20171031378.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届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检测3物态变化新人教版20171031378.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届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检测3物态变化新人教版20171031378.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届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检测3物态变化新人教版20171031378.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检测3物态变化新人教版20171031378.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专题检测三物态变化(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32分)1.以下数据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B)A.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40 B.人食指的指甲宽度约为1 cmC.人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心跳30次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 m/s2.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熔化的是(A)3.如图所示,冬季贮菜,人们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以防地窖的菜冻坏。所应用的原理是(A)A.水凝固时放热B.水汽化时吸热C.水的比热容大D.水蒸气凝华时放热4.如图是对冰加热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下列关于这个过程的四种判断,正确的是(B)A.第4分钟时物体内能比第1分钟时小B.冰的熔点是0 C.CD段该

2、物质处于气态D.DE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5.小玲在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烧开水时壶嘴中冒“热气”的情景。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冷气”和“热气”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B.“冷气”和“热气”都是汽化形成的水蒸气C.“冷气”形成的过程要放热,“热气”形成的过程要吸热D.“冷气”是液化形成的,“热气”是汽化形成的6.下列四种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C)夏天,草叶上的露珠;冬天,窗户上的冰花;深秋,树上的白霜;初春,冰雪消融。A.B.C.D.7.(多选)如图所示是当今流行的环保驱蚊用品电热液体蚊香器。蚊香器通电后其内部的发热部件对驱蚊液加热,过一会儿,可见其顶部有“白气

3、”飘出,房间里弥漫着驱蚊液的清香,起到驱蚊和灭蚊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A.蚊香器工作时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B.“白气”是驱蚊液先液化后汽化产生的C.“白气”是驱蚊液先汽化后液化产生的D.房间里清香四溢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8.(多选)下列现象中可能发生的是(ABD)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B.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C.把一块-10 的冰放到0 的房间里,冰会慢慢地熔化D.水的沸点会低于或高于100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3分)9.请按照下列要求作答。(1)图甲中,物体A的长度的测量值为2.90 cm;(2)图乙所示的温度计的示数为70。10.火山爆发时,炽

4、热的熔岩喷出地表,像炼钢炉流出的钢水一样流淌(如图)。岩浆是多种成分组成的液体,在流淌过程中,在火山口周围向外依次形成一系列的矿物:橄榄石浑石角闪石黑云母正长石白云母石英。上述矿石的形成过程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凝固,火山周围形成的这些矿石的熔点依次为由高到低(选填“由高到低”“由低到高”或“相同的”)。11.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因而污水净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图所示为小明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在污水净化过程中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汽化和液化。12.用同一热源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图线a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1)仅增加水的质量;(2)既增加水的质量,同时减小液面大气压强。则两种

5、情况中,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分别对应c和d(选填图中“a”“b”“c”或“d”)。13.如图所示,晓梅将气球套在盛有适量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试管口上,很快看到干冰变小,而气球膨胀,且管内无液体产生,此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干冰升华(选填“升华”或“凝华”),发生此物态变化需要吸热(选填“吸热”或“放热”),从而使得周围温度降低(选填“升高”或“降低”)。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22分)14.(16分)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1)除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停表。(2)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

6、管受热均匀,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慢(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3)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在放置上有什么要求?玻璃泡完全浸没在萘中,不能碰到试管壁和底。实验中要不停地用搅拌器搅拌,其目的是为了使萘受热均匀。(4)给萘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中有“白汽”冒出,“白汽”是B(填序号)。A.水蒸气B.小水珠(5)图乙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图象中可看出,萘是晶体(选填“晶体”或“非晶体”),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10 min。15.(6分)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观察水的沸腾”实验:(1)加热一定时间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烧瓶中水的温度

7、为84;(2)水沸腾的过程中,虽能继续加热,但水的温度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水沸腾后,移去酒精灯,发现水停止沸腾,此时用橡皮塞塞住烧瓶口并将其倒置,向烧瓶底部浇冷水,如图乙所示,结果发现水又重新沸腾了,这是因为瓶内气压减小,水的沸点会降低(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四、简答与材料阅读题(本题共13分)16.(5分)中考前,为了给你增加营养,爸妈准备早餐时,经常煮鸡蛋,煮鸡蛋时,水开了后,为了能快点煮熟,爸爸建议用大火加热,而妈妈认为水已经开了,用小火同样能将鸡蛋很快煮熟,你认为谁的想法更合理?为什么?答案锅内水剧烈沸腾后,温度将不再升高,只需要用小火使锅内水微微

8、沸腾,同样能很快将鸡蛋煮熟,所以妈妈的想法更合理。水沸腾时加热温度不变,用小火加热,保持水的沸腾状态,可以节约能源。解析液体沸腾的条件是(1)达到沸点;(2)能继续从外界吸热。沸腾的特点是液体在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且不断吸热。17.(8分)影响熔点的因素晶体的熔点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很多因素会影响晶体的熔点。例如:在盛有小冰块的烧杯里放些盐并搅拌,冰的熔点就会低于零摄氏度。海水冬天结冰的温度比河水低就是因为海水中溶有盐。寒冷的冬天,在汽车发动机的水套中加一些甘油作为抗凝剂,即使温度低于零下二三十摄氏度,水套中的水也不会凝固。合金可以看做混有杂质的金属,所以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合金的每一种金属的熔点都

9、要低。又如:将一根两端挂有重物的细金属丝挂在冰块上(如图甲所示),金属丝下的冰块熔化,说明增大压强可以使冰熔化。金属丝通过后,冰的熔点又升高了,熔化成的水又凝固成冰,这样,金属丝就可以轻松穿过冰块而不留缝隙。阅读上文,回答下列问题。(1)概括写出影响晶体熔点的因素。(2)试着运用上文提到的知识解析滑冰鞋上冰刀(如图乙)的作用。答案(1)据第一自然段可知晶体的熔点与其所含杂质多少有关;据第二自然段可知晶体熔点与其所受压强的大小有关。(2)据第二自然段可知,滑冰鞋上加冰刀,可以增大与冰的压强,使得接触冰的熔点降低,熔化成液体,减小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减小了摩擦力的作用,使得运动员滑的更远,更省

10、力。#专题检测三物态变化1.B人感觉舒服的温度是23,40是高温人会感觉很热,A不符合题意;人食指的指甲宽度约为1cm,B符合题意;正常人安静时的心跳有显著的个体差异,平均在75次/分左右(60100次/分之间),C不符合题意;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1.3m/s,D不符合题意。2.A冰化成水是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现象,A符合题意;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B不符合题意;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C不符合题意;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D不合题意。3.A冬天贮菜时,当气温下降至0以下时,桶里的水会凝固成冰,在凝固过程中,水会放出热量,

11、可使地窖的温度不至于降得太低,从而避免蔬菜被冻坏。4.B由题图知,在1min时,冰刚开始熔化,到第4min熔化完毕,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但内能不断增大,故应该是第4分钟时物体内能比第1分钟时大,所以A说法错误;冰在熔化过程中保持0不变,所以冰的熔点是0,所以B说法正确;CD段该物质全部熔化完毕,处于液态,所以C说法错误;DE段表示水的沸腾过程,所以D说法错误。5.A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雪糕时,液化而成的小水滴,这一过程放出热量;而烧开水时壶嘴里冒“热气”,是由于从壶中热水汽化成的高温水蒸气遇到外界较冷的空气液化而成的小水滴,这一过程放出热量。

12、故“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但水蒸气的来源不同,前者来源于空气中,后者是由热水汽化生成的,故A正确。6.C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属于液化现象;冬天,窗户上的“冰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在内表面发生凝华现象,形成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深秋,树上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小冰晶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初春,冰雪消融,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属于熔化现象。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7.AC蚊香器工作时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故A正确;“白气”是驱蚊液先汽化,后液化产生的,故C正确,B错误;房间里清香四溢是分子运动

13、的结果,属于扩散现象,故D错误。8.ABD晶体的熔化过程和液体的沸腾过程是吸收热量的,但温度不变,故A可能发生;只有晶体的熔化过程和液体的沸腾过程是吸热温度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升高,故B可能发生;-10的冰块放在0的水中,通过热传递温度能够到达熔点,但是由于不能继续吸热,因此不会熔化,故C不可能发生;改变液面上方的气压,就可以改变液体的沸点,标准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当气压高于标准气压,水的沸点就高于100,当气压低于标准气压,水的沸点就低于100,故D可能发生。9.2.9070解析刻度尺读数时,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由题图甲可知,物体A的长度为2.90cm,题图乙中,温度计的

14、刻度越往上越大,说明温度计的示数为70。10.凝固由高到低解析多种成分组成的液体,在流淌过程中,逐渐的变为各种矿石,这种物态变化叫凝固。在岩浆流动的过程中,岩浆的温度是逐渐降低的。先凝固的说明凝固点高,熔点高;后凝固的说明凝固点低,熔点低。11.汽化液化解析污水杯中的水首先从液态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发生汽化现象;然后水蒸气遇到塑料瓶做的温室罩,液化成液态的小水珠,发生液化现象,小水滴越积越多,最后通过漏水托盘落下来,被收集到洁净水收集杯中。12.cd解析仅水的质量增加,水温度升高的速度减慢,但沸点不变,所以应为c;增加水的质量,同时减小液面大气压强,水温度升高速度减慢,沸点降低,所以应为d。13

15、.升华吸热降低解析物质直接由固态变为气态叫升华;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它在常温下就会升华为气态;干冰升华要吸收热量,使周围空气的温度降低。14.(1)停表(2)慢(3)玻璃泡完全浸没在萘中不能碰到试管壁和底为了使萘受热均匀(4)B(5)晶体10解析(1)从题图知,记录的数据有温度和时间,测量温度需要温度计,测量时间需要停表,所以实验器材还缺少停表。(2)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是水浴法,采用水浴法,使萘受热均匀,萘的温度变化比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3)温度计在使用时,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萘中,不能碰到容器底,也不能碰到容器壁;为了使物体均匀受热,即使萘各处的温度一致,故

16、在加热过程中需要不断搅拌物体。(4)烧杯中有“白气”冒出,是烧杯中的水蒸气上升时,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故选B。(5)由题图知,该物质在熔化时,有一个吸热且温度不变的水平段。所以这种物质是晶体。萘在第25min到第35min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这段时间是萘的熔化过程,所以萘熔化经过了35min-25min=10min。15.(1)84(2)不变(3)降低解析(1)每一个大格代表10,每一个小格代表1,示数是84;(2)水在沸腾过程中继续加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3)在瓶底浇冷水后,瓶内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气体压强减小,因为水的沸点会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因此,水会重新沸腾起来。16.锅内水剧烈沸腾后,温度将不再升高,只需要用小火使锅内水微微沸腾,同样能很快将鸡蛋煮熟,所以妈妈的想法更合理。水沸腾时加热温度不变,用小火加热,保持水的沸腾状态,可以节约能源。解析液体沸腾的条件是(1)达到沸点;(2)能继续从外界吸热。沸腾的特点是液体在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且不断吸热。17.答案(1)据第一自然段可知晶体的熔点与其所含杂质多少有关;据第二自然段可知晶体熔点与其所受压强的大小有关。(2)据第二自然段可知,滑冰鞋上加冰刀,可以增大与冰的压强,使得接触冰的熔点降低,熔化成液体,减小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减小了摩擦力的作用,使得运动员滑的更远,更省力。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