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心肺复苏指南-PPT课件.ppt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11963 上传时间:2019-01-21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9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5心肺复苏指南-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2005心肺复苏指南-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2005心肺复苏指南-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2005心肺复苏指南-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2005心肺复苏指南-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5心肺复苏指南-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5心肺复苏指南-PPT课件.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必要性,26 year old healthy male athlete attending 2005 Beijing International Marathon. On the halfway of finishing his competition, he suddenly collapsed on the street and became unresponsive.,培训-国内外普及程度,时间就是生命,心跳停止3秒钟 -黑朦 心跳停止5-10秒钟-晕厥 心跳停止15秒钟 -昏厥或抽搐 心跳停止45秒钟 -瞳孔散大 心跳停止1-2分钟 -瞳孔固定 心跳停止4-5分钟 -大脑细胞不可逆损

2、害,争分夺秒,大量实践证明: 4分钟内进行复苏者,可能一半人被救活。 4-6分钟内进行复苏者,10%被救活。 超过6分钟存活率仅4%。 超过10分钟存活率几乎为0。,生存率与2个间期相关: (1)晕厥到除颤的时间间隔 (2)晕厥到开始心肺复苏的间隔,Collapse to start of CPR: 1, 5, 10, 15 (min),Collapse to defibrillation interval (min) 晕厥到除颤的时间间隔(分钟),Probability of survival to hospital discharge 医院出院时的生存率,除颤和时间-尽快除颤是关键,5 分

3、之后大约有50%的生存率 生存率以每分钟7%到10%下降(如果没有心肺复苏) 若同时心肺复苏,除颤每延迟1分钟生存率下降3%-4%,Minutes: collapse to 1st shock,2000年美国心脏学会(AHA)和国际复苏联盟(ICLOR)根据循证医学方法制定的CPR和心血管急救(ECC)指南首次面世。 5年后,AHA和ICLOR于2005年1月23-29日组织来自世界各地从事CRP和ECC的专家在美国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市对该指南进行修改 -2005年12月13日的Circulation上刊出,2005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基础生命支持(BLS),删除非专业急救者开

4、始胸外按压之前的生命体征评估:对非专业急救者的培训改为遇到呼吸停止的无意识患者时,先进行2 次人工呼吸后立即开始胸外按压 简化了人工呼吸的程序:所有人工呼吸(无论是口对口,口对面罩,球囊-面罩,或球囊对高级气道)均应持续吹气1 秒以上,保证有足够量的气体进入并使胸廓有明显抬高,初级心肺复苏 操作顺序,评估意识状态(无活动或无反应) 启动急症医疗服务系统(EMS) 心肺复苏的ABC A: Airway 开放气道 B: Breathing 救生呼吸 无呼吸给予2次产生胸廓起伏的人工呼吸每5-6秒给予1次人工呼吸,每2分钟检查脉搏 C: Circulation 人工循环 “D”除颤,A. 气道控制,

5、仰头抬颏法(head tiltchin lift) 头倾斜-下巴抬高或用力推下颌(a),怀疑颈椎外伤,托颌法(b),仰头抬颏法(),B. 呼吸支持,口对口(鼻)人工呼吸 最初几分钟使用气袋-面罩通气,所有人工呼吸(口对口、口对面罩、球囊面罩或球囊对高级气道)均应持续吹气1 秒以上,可给氧也可不给氧(a) 潮气量要足以产生明显的胸廓起伏(a) 避免频率快或潮气量过大 双人CPR如果已建立人工气道,通气频率8-10次/分钟,实施通气时不应停止胸外按压(b) 如果非专业急救者不能或不愿进行人工呼吸,应鼓励其实施仅仅按压的CPR(a),如果患者嘴部严重损伤,口不能张开,建议口对鼻人工呼吸(a) 如采用

6、球囊面罩通气,应选用1-2升的成人球囊,以输送充足的潮气量,使胸廓产生明显的起伏(a),挤压1升-1/21/3量,2升-1/3量。如有可能将氧接到球囊面罩,氧浓度40%,氧流量10-12升/分,最理想是100%pure氧 实施人工呼吸时,应2分钟检查脉搏一次(a) ,但检查时间应控制在10秒以内,快速、有力的胸外心脏按压:100次/分钟(a) 一手掌根部放在乳头中间的胸骨下端按压,另一手掌根部置于前一手掌之上,两手平行重叠(a) 尽量避免中断,中断时间不超过10秒(a) 按压深度为4-5厘米,按压与放松时间大致相等 未建立人工气道成人按压/通气比:30:2(a),C. 循环支持,双人救助婴儿和

7、儿童行CPR时,则推荐15:2的按压通气比(a) ;新生儿CPR时仍保留3:1 在高级人工气道已建立,胸部按压不应中断100次/分,同时给予810次/分钟人工呼吸 双人或多人实施CPR,应每2分钟或每5个周期CPR(每个周期CPR包括30次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更换按压者,施救者应在5秒内完成转换(b),C. 循环支持,除颤,2000指南 首次200J; 第二次200-300J; 第三次360J,2000年指南对VFVT推荐连续3次电击,期间不做胸部按压。,2005指南,1在准备除颤前是否应先行CPR 2在施救者重新CPR前到底应行多少 次放电除颤,2005指南:一次电击;立即CPR,理由: 1

8、.双相波除颤器除颤效果好(在除颤后5秒VF可停止) 2.而3次电击使胸外按压中断约37秒 3.如果首次电击不能终止VF,再次电击的获益远不如立即CPR,对于VF或无脉性VT,应先1次电击后立即进行CPR (a) ,实施5个周期CPR(约2分钟)后进行心搏检查,如有必要再给予1次电击(b),然后再次 CPR (a) 。成人VF和无脉性室速VT时若用单向波除颤用360J,再次的能量为360J 成人手动双向波除颤能量,成人使用双相指数截断(BTE)波形首次电击能量为150-200J;使用直线双向波形(rectilinear biphasic waveform.)除颤则应选择120J。而第二次电击应选

9、择相同或更高的能量(a)。,2005新指南建议,CPR和除颤何为先?,新指南做出如下修订: 有AED时,任何人目击成人突然意识丧失,应立即除颤-大约40%院外SCA由VF所致 当急救人员到达未被目击院外猝死现场,在检查心电图和除颤前应给予5个周期(约2分钟)的CPR (b) 当急救人员接到求救电话到达现场时间4-5分钟时,除颤前行5个周期的CPR,除颤,室颤、无脉性室速或不稳定的多形性室速-高能量的非同步直流电复律 折返所致的不稳定室上性心动过速、房颤和房扑及不稳定的单形性室速-同步直流电复律,除颤注意点:,电极板位置:胸骨-心尖部(a) 避开植入性医疗装置2.5cm 不可将电极板直接放在医用

10、贴膜上 胸壁有水应先擦干,胸毛多应剔除部分 急救者不应在电击后立即检查心搏动或脉搏而应重新进行CPR(a),在实施5个周期CPR(约2分钟)后,再心搏检查,如有必要再给予1次电击(b) ,然后再次CPR (b),成人高级生命支持(ACLS),心脏复苏药物,主要五个药,肾上腺素 血管加压素 阿托品 乙胺碘呋酮 利多卡因,复苏药物,给药途径:IV/IO(静脉或骨内途径)给药仍为首选,可选择气管内给药。 应用时机:复苏药物应在脉搏检查后、除颤器充电时或除颤后尽早给予,给药时不应中断CPR,血管加压素,非肾上腺能样外周血管收缩剂 1186例院外-改善存活出院率 200例院内-存活率及存活出院率无差异

11、在新指南中,血管加压素一般可在第一或第二次除颤后通过IV/IO途径给药一次(40U),血管加压素可替代第一或第二剂肾上腺素(推荐级别未确定),肾上腺素,药理作用:主要由于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作用,肾上腺素能样作用存在争议 提高冠脉灌注压 外周血管收缩,升高主动脉舒张压 增加心脑血流 增加电稳定 :细颤变为粗颤 提高自主频率 电机械分离转为电机械藕联,肾上腺素,适应证-仅有少量证据表明其有可能对患者有益,成人推荐剂量:1mgIV/IO,3-5分钟重复(a),若通过气管内给予,剂量为2-2.5mg,阿托品,没有前瞻性对照研究支持在心搏停止或缓慢的无脉性电活动(PEA)中使用 回顾性综述支持在已行气管

12、插管的顽固性心脏停搏的患者中使用,推荐剂量: 心搏骤停:首剂1.0mg静注,若疑为持续性心脏停搏,应在3分钟5分钟内重复给药,至总量为3mg (推荐级别未确定),胺碘酮,药理作用: 临床实验:改善存活入院率及改善患者对除颤 的反应 适应证 对除颤、CPR和血管加压素无反应的室颤和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治疗(b),推荐剂量: 300mgIV/IO,考虑二次给药150mgIV/IO,利多卡因,改善短期存活率,但自主循环恢复率低,且有较高的心脏停搏的发生率 广泛使用的、即刻不良反应少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在心脏停搏中其短期及长期效果未能证实,推荐剂量: 初始剂量为1.0mg/kg1.5mg/kg静脉注射,

13、如无效则每5min10min静注0.5mg/kg0.75mg/kg静脉注射,最大剂量为3mg/kg,复苏后支持治疗,心功能支持:常需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严格控制血糖 控制性低温: 新指南做出如下建议:对院前由室颤引起的心跳骤停,复苏后仍昏迷但血流动力学稳定者,应将其体温降至32-34,并维持12-24h。院外、院内非室颤引起的心跳骤停患者,采取类似低体温疗法可能有益,强烈提示预后不良临床征象,如果缺血、缺氧昏迷72h以上,体温正常,大脑皮层对双侧正中神经感觉诱发电位无反应; 24h仍无皮层反射; 24h仍无瞳孔反射; 24h对疼痛刺激仍无退缩反应; 24h仍无运动反射; 72h仍无运动反射,无

14、脉性心脏骤停处理流程(1),无脉性心脏骤停处理流程(2),PEA(无脉性电活动),国际复苏联合会(ILCOR) 通用心脏骤停流程图,无反应 ? 求救,A 打开气道 看生命体征 呼叫EMS复苏队伍,B 如无规律呼吸,给2次吹气,C 给30次胸部按压(每秒2次):2次吹气 持续直到除颤监护仪到达,ILCOR通用心脏骤停流程图,评估心律,除颤 VF无脉室速VT,1次除颤,立即CPR 30:2 5个周期,高级生命支持 CPR时 维持开放气道 通气和氧合 开通输液通道 1次除颤 检查电极电极板位置 并密切接触 纠正可逆原因 考虑:气道辅助装置 血管加压剂抗心律失常药 监测和处理 糖体温二氧化碳电解质,不除颤 PEA停搏(直线 ) (无脉性心电活动),立即CPR 30:2 5个周期,Questions? 有问题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