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药内服法与护理李平-文档资料.ppt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16296 上传时间:2019-01-22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6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中药内服法与护理李平-文档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18年中药内服法与护理李平-文档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18年中药内服法与护理李平-文档资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18年中药内服法与护理李平-文档资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018年中药内服法与护理李平-文档资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中药内服法与护理李平-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中药内服法与护理李平-文档资料.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学习内容 (一)解表类药物的用法与护理 (二)清热类药物的用法与护理 (三)祛痰药物的用法与护理 (四)补益药的用法与护理 (五)消导类药物的用法与护理 (六)安神类药物的用法与护理,(一)解表类药物的用法与护理 解表药: 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功效的 药物,称为解表药。,解表药分类: 1、辛温解表剂:感冒清热颗粒、正柴胡饮 2、辛凉解表剂:银翘解毒片、感冒退热颗粒、桑菊感冒片) 3、解表胜湿剂:九味羌活丸 4、扶正解表剂:参苏饮 玉屏风散 5、祛暑解表剂:藿香正气水,解表药的用法: 解表类药应温服,服药后卧床敷被并进热饮(开水或热稀粥),以达到发汗祛邪的目的,发汗以微汗为度,身体感到潮

2、湿的小汗,不流下即可,不可太过,以免伤正气,伤耗阴液。只有微汗才有解表的作用,大汗可暂时使发烧退下,过一会体温会再次升高的。,解表药的注意事项与护理,1、患者服药后应避风寒,忌冷敷。 2、饮食宜清淡,忌酸性(酸具有敛邪之弊),生冷类食物 3、应慎与解热镇痛类西药同用,以防过汗。 4、应中病即止,勿久服之。阴虚自汗(阴液不足,不能滋润,身体呈现缺水状态,不能制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可表现为五心烦热,午后潮热,口燥咽干,心烦失眠)、阴虚盗汗、患疮痈、失血过多的病人要慎用解表药,解表药的注意事项与护理,5、患有高血压、青光眼的病人要慎用含有麻黄的解表药。麻黄中含有麻黄碱,麻黄碱具有升高血压,兴奋中

3、枢的作用,故也不可与降血压药物、强心药物合用。 6、解表药多为辛散轻扬之品,不宜久煎,文火煮沸10-15分钟即可。,(二)清热类药物的用法与护理,清热药: 凡药性寒凉,以清解里热为主要功的药物,称为清热药 清热药功效: 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退虚热、燥湿、利湿、滋阴、发表。,清热药的分类,1、清热泻火解毒剂:龙胆泻肝丸(清肝胆、利湿热);牛黄解毒胶囊(清热解毒);板蓝根颗粒(清热解毒,凉血利咽。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等) 2、解毒消癥剂:抗癌平丸(清热解毒,散瘀止痛),清热药的注意事项与护理 1、清热类药性寒,易伤阳气,应中病即止,平素阳虚(畏寒肢冷)者应慎用。 2、清热类药多为苦寒,易伤脾胃,

4、故在用药前询问病人有无脾胃宿疾,以防伤脾胃。 3、清热类药物应饭后使用,服药期间应清淡饮食。 4、服用清热解毒类药时,避免和菌类药物同时服用,清热解毒药物相当西药的抗菌素类,在杀病菌的同时,也把菌类药物杀死,如肠炎时,黄连素与乳酸素,错开2小时以上服用。 5、孕妇忌用。,(三)祛痰类药物的用法与护理 祛痰类药物: 凡是能祛除痰湿或痰饮所致的各种病症的药物,称为祛痰药,祛痰药的分类 燥湿化痰剂:二陈丸、橘贝半夏颗粒 清热化痰剂:礞石滚痰丸 散寒止咳剂: 通宣理肺丸 化痰息风剂:半夏天麻丸,祛痰药用法 1.祛痰药宜饭后温服; 2.咳痰伴喘证时服药宜在哮喘发作前1-2小时服用; 3.治疗咽喉疾患,药

5、宜多吃频服,缓缓咽下,使药物 与病变部位充分接触,迅速反射性引起支气管分泌物增 加,从而稀释痰液,便于排出。,祛痰药护理要点 1 、服药后护理重点是观察咳喘变化及痰的量、质、色、味及咳痰是否通畅。 2 、 痰多咳出无力的病人,可给予翻身 拍背,必要时把痰吸出; 3 、 痰稠者,可让病人吸入水蒸气或雾化吸入,使痰液易咳出。,祛痰类药物注意事项,1、祛痰药中的温肺祛痰药和祛风化痰药如天南星、半夏、白芥子等大多有毒,内服剂量不宜过大,应中病即止,不宜久用。 2、复方甘草片、强力枇杷露含有罂粟壳。故不宜久服,过量服,孕妇禁用。(甘草含有类似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升可高血压、血糖、排钾、水肿),(四)补益药的

6、用法与护理,补益药 凡以补益人体气、血、阴、阳,治疗虚证为主要作用的中药制剂,补益药的分类,补气剂:四君子丸、补中益气丸 助阳剂:右归丸、桂附地黄丸 养血剂:当归补血口服液、四物合剂 滋阴剂:六味地黄丸,左归丸 补气养血剂:八珍丸、人参养荣丸 补气养阴剂:生脉饮 阴阳双补剂:龟鹿二仙膏 补精养血剂:七宝美髯丸,补益药的用法 1、虚证一般病情较长,故补益药宜做成蜜丸、煎膏、片剂、口服液、颗粒等,以便长期保存和服用。如作汤剂,宜温火久煎为好。 2、补益药应饭前空腹服用,以利于药物吸收。但急症可不受此限。,补益药的注意事项与护理,1、脾胃虚弱而食滞不化,舌苔腻厚不宜服用。 2、服药期间,如遇外感,应

7、当停止服用补益药。 3、服用补益药时,内含人参、党参、西洋等参类药物应避同时莱菔子或萝卜等降气之品同时服用,避免降低药效。 4、内服含人参补益注意避免与含有藜芦的药物同时服用。因为十八反明确规定,诸参辛芍反藜芦. 5、服用补益药期间,忌油腻、辛辣、生冷不易消化的食品。,(五)消导类药物的用法与护理,消导类药: 凡以消食健脾或化积导滞,治疗食积停滞症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消导剂。,消导药物的分类,消积导滞剂:保和丸(食积停滞, 暧腐 吞酸,不欲饮食)。 枳实导滞丸(大便秘结,痢疾的里急后重) 健脾消食剂:开胃健脾丸(健脾和胃,治疗食欲不振,腹胀泻滞),消导药的注意事项与护理,1、消导类药物对于虚证无

8、积滞者要禁用,宜饭后服用。 2、饮食以平补为宜,少食多餐,以营养丰富易于消化为原则。若油腻肉食积滞可用山楂(但有出血性、痢疾病,孕妇、妇女月经期,月经量多时禁用,外感表证不可用山楂。(山楂具有活血作用,山楂味酸具有敛邪的作用) 3、若为瓜果蔬菜积滞、外感伴有食积可用神曲,淀粉性引起食积用麦芽(但是哺乳期妇女禁止用麦芽,麦芽具有回乳的作用)腹胀者可用莱菔子(用人参时不可用莱菔子,因为莱菔子具有降气作用,而人参具有补气作用。二者合用,作用减弱。),(六)安神类药物的用法与护理 安神类药物 凡以安定神志,治疗心神不宁为主要作用的 药物,称为安神剂。,安神类药物的分类 补虚安神剂:天王补心丸、柏子养心丸); 解郁安神剂:解郁安神丸 清火安神剂:朱砂安神丸,安神类药物的注意事项与护理,1、安神类药物用于睡前半小时服用,患者的病房应该保持安静。 2、应该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做好精神护理,特别应该使患者在睡前解除紧张情绪,保持平常心态,安神类药物的注意事项与护理,3.饮食以清淡、平和为宜,忌油腻、辛辣、肥甘、酒茶等刺激性食品。服用安神类药物,晚饭不宜过饱。 4.许多安神药物中,含有朱砂、如天王补心丸、朱砂安神丸、柏子养心丸,朱砂有毒,故中病即止.肝肾功能不全者禁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