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樟树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110201120.wps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1920674 上传时间:2019-01-22 格式:WPS 页数:9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樟树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110201120.wps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西省樟树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110201120.wps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西省樟树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110201120.wps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西省樟树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110201120.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樟树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110201120.wps(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樟树中学 2018-2019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2 分,共 50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中国经济史在评述古代中国农业生产技术发展时说:“耕用牛犁,使用铁器,是农业 ”“”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是划时代的进步。 这一 革命性突破 发生在 A西周 B春秋战国 C唐代 D宋代 2. 从公元 994 年起到公元 1005年,成都没有铸过钱币。但是,市场上没有出现钱荒,造成 这种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A白银资源丰富 B铁钱数量充足 C民间发行交子 D战乱后经济萧条 3 傅衣凌主编中国历史明史载:从江南丝织业的整个生产过程看,一个机

2、房中,机工 有络工、拽工、织工、牵经工,还有刷边、运经、接头等工,各有专门技术反映了明 朝手工业 A出现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 B纺织业技术分工逐渐细致 C官营手工业垄断地位被打破 D个体家庭手工业有所发展 4. 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太湖流域 90的土地都在官僚和地主手中,造成这一现象根 本上是因为 A. 太湖流域是农业中心 B. “”统治者 不抑兼并 C. 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 D. 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5 “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新大陆,达伽马没有绕过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 也会这么做。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最能说明上述观点的依据是 A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B传播基

3、督教思想的需要 C转口贸易利润的刺激 D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 6 美国学者 R.R.“帕尔默的著作现代世界史中写道: 如果一个人的曾祖父早年把土地出 租,收取固定的货币金额地租,他的收入实际上是下降了的。但是那些从佃户那里接受实 物地租(如若干蒲式耳小麦或大麦)的人,或自己经营地产者,就能按现价出售他们的实际 ”农产品,从而增加自己的货币收入。 由此可以推断,新航路开辟后西欧 A“” 价格革命 加速了社会分化 B封建制度已经完全解体 C商业革命推动资本原始积累 D地主和佃户矛盾不断激化 1 7. 新航路的开辟让欧洲各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新的名称如“黄金 漏斗”、“现代金融

4、和商业制度创立者”、“新航路的受害者”等。下列与其对应的国家分 别是 A. 西班牙、英国、法国 B. 意大利、法国、荷兰 C. 英国、意大利、荷兰 D. 西班牙、荷兰、意大利 8. “在 1763-1871年的一个世纪中,英国不仅在西方而且在整个世界的善行与恶行中,都扮 ”“”演了主角。 英国在整个世界中的 善行 主要是指 A将世界的联系进一步加强 B为世界各地提供了廉价的商品 C发明了蒸汽机,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兴起 D将工业文明的成果传播到世界各地 9. (原创)1916 年建立的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是托拉斯的一个典型。它除了把新泽西通用汽车 公司的股票接收过来外,又于 1918 年和 1919“

5、年相继合并了 雪佛莱汽车公司”“和 费休 车身公司”,以较少的企业进行大规模的生产,极大的提高生产效率。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 直接推动因素是 A. 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B.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C. 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 国家干预经济的实行 1020“世纪初中国某商店贴出的标语 本店不进日货”,对这一行为的认识正确的是 A反映了民国政府抵制日本经济侵略的决心 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体现了清朝晚期实业救国的思潮 D是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中国市场矛盾尖锐的表现 11瑞蚨祥是全国知名的百年老字号。下图是瑞蚨祥青岛分号的经营销售额变化趋势图。图中 瑞蚨祥销售额日趋下降的

6、原因不包括 2 A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掠夺 B英美等外国资本对中国的侵略 C长期战争的破坏 D自然经济解体,手工业破产 12.(改编) 1913-1920年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快的一个阶段。1920 年华资企业数量和 创业资本数是 1913 年的两到三倍,工人人数猛增到 55万余人。华资企业的增长对当时中 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 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以解决财政困难 B. 推动了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 C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资本输出 D为近代民主主义革命转入新的发展阶段奠定了基础 13. “我国某部宪法将国家性质表述为: 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7、 这一表述说明当时 A. 三大改造尚未完成 B. 资产阶级已被消灭 C. 人民公社体制已经建立 D. 经济基础还十分薄弱 14.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多次变化,其中 20 世纪 50年代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 合作社和七八十年代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的相同之处是 A. 都是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探索 B. 都有利于个体经济的发展 C. 都改变了中国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D. 都使农民获得了自主生产的权利 15.(原创)1983年以来的最强台风“山竹”让深圳经历了一次不小的考验。当年亚洲四小龙 以 10%左右速度腾飞了 20 年,已令世人称奇,而深圳经济以 23%的高速度飞翔了近

8、40 年, “更是创造了世界罕见的 深圳速度”。推动深圳快速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A. 东南沿海地理位置优越 B. 靠近港澳,便于联系国际市场 C. 近代开放较早,有良好的经济基础 D. 改革开放政策的大力推动 16. 故都杂咏中写道:“啧啧沿街卖报声,成天奔走送新闻;秀才不出门前去,一样全球 ”消息灵。 材料表明近代报纸 A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 B丰富了大众的娱乐生活 C加速了社会新闻的传播 D宣传民主革命政治主张 17. 20世纪 30 年代,西方不少国家出现了“妇女回到家庭去”“妇女的天职在教养子女”等 口号。这主要是由于 3 A西方国家重视教育 B经济危机增大就业压力 C西方国家完善了社会

9、保障制度 D科技发展提高了生产力 18.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一次演说中说:“在 19世纪,受赠土地便是获得机会。正如有人给 了你们在德克萨斯州的众多祖先那么一小块土地,就是起家的本钱。在 21世纪,人们最 指望得到的赠品,再也不是土地,而是联邦政府的奖学金”克林顿的这一论断说明了 A美国政府将会逐步增加奖学金 B信息时代对知识的依赖性逐步增强 C美国政府将严格控制土地资源 D政府的奖学金成为人们起家的本钱 19. 当罗斯福在 1933 年 3 月 4 日就职时,这个绝望的国家给予了罗斯福一个独裁者的权力。 “”罗斯福 独裁 产生的重要影响是 A根除了大萧条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危险和隐患 B突出了联

10、邦政府的地位,危害了三权分立的体制 C开创了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D提高了市场经济的活力,刺激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20. 19321933 年,苏联在国内出现严重饥荒的情况下仍然向国际市场出售了 281万吨粮食。 这样做的目的或后果是 A. 为了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B. 为了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C. 有助于缓解当时国际上粮食短缺状况 D. 实际上有利于国际关系趋向缓和 21. 二战后期,美国之所以能够建立起以其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关键因素是二战 后美国 A工业产值在世界上占绝对优势 B黄金储备居世界第一位 C是世界政治军事大国 D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经济强国 22下列国家中,

11、是北美自由贸易区成员国,且力求借助自由贸易区的实施,吸引更多的资金 和技术,同时争取减少国际债务的应该是 A墨西哥 B加拿大 C美国 D古巴 23. 一位学者说:“在自家的院子里有印钞机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而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这 ”“”个特权。 赋予 我们这个特权 的是 A. 布雷顿森林协定 B. 罗马条约 C. 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D.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24.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情况下,有人说: 美国打了个喷嚏,欧洲就要感冒,亚洲就得了肺炎, ”而非洲的肺结核就更严重了。 这种情况主要反映了当前 4 A.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盛行 B. 美国是超级大国 C.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D. 世界经济的区

12、域集团化 25. 经济全球化在 20 世纪 90年代以来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是有人却称此时的全球化 “其实只是 半球化”,其原因在于 A南北经济发展悬殊 B两极格局下美苏争霸 C由北半球发达国家主导 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二、主观题(共三个大题,5050分) 26.(12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耕地和人口的变化 时期 耕地面积 人口 明初 8.5 亿亩 6 600 余万 清前期 10 亿亩 4.1 亿 (清前期)苏州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 摘自苏州府长洲县永禁机匠叫歇 碑 材料二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清王

13、朝),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 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 打垮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1)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4分) (2)材料二中的“时势”是指什么?“安于现状”和“人为地隔绝于世”反映了当时清政府怎 样的经济政策?(6分) 5 (3)依据上述材料,指出清政府的经济政策对中西方关系的影响。(2 分) 27.(20 分)国家政策是经济管理有形的手,对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对秦孝公说:“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农

14、者寡而游者众,故其国贫危。其境内 ”之民,皆事商贾,为技艺,避农战,如此亡国则不远矣。 他在变法中规定:“僇力本业,耕 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经商)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没收其妻子儿 女为官奴婢)”。 商君书农战 材料二 “苏联的一枝独秀和它所采取的 计划”方式,引起了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20世纪 30 年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的一名记者从苏联回国后告诉国人:“我看到了未来, ”“”它行得通。 一时之间, 计划 一词成为时髦的名词。 大国崛起解说 词 材料三 撒切尔信奉货币主义理论,上台后就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她主要采取四项措施,一 是私有化,二是控制货币,三是

15、削减福利开支,四是打击工会力量。撒切尔的一系列政策确实 取得效果。从 1983 年起情况好转,到 1988年英国已走出危机,经济增长率超过了欧美国家的 平均水平,通货开始稳定,失业率也持续下降,达到了正常水平。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的经济思想,分析其提出的依据。(4 分) (2)材料二中西方人士为什么纷纷前往苏联取经?这种取经最成功的事例是什么?这对资本 主义经济政策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8 分) 6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撒切尔改革的背景。综合上述三则材料谈谈你对经济政 策调整的看法。(8 分) 28(18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持续

16、的海外扩张和殖民贸易,带动了对商品的需求;科学意识和市场意识,提高了英 国人普遍的认识水准。在各种合力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开创了影响深远的 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并建立起一个地跨全球的“日不落帝国”,在 18世纪中期到 19 世纪中期, 引领着世界的发展。 大国崛起解说 词 材料二 1947 年美国生产了世界上 1/3的粮食,1/2 的棉花,57%的钢材和基础金属,62%的石 油和 80%的汽车,美国的制造业占全世界总量的 53%,1948年美国的出口占全球的 1/3,黄金 储备占据世界总量的 3/4当时,无论是英法等战胜国,还是德日等战败国,在经济、政治和 军事上对美国都处于依附

17、地位,美国在实力上处于压倒性优势地位。 摘自人民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二第 150 页 7 (1)根据材料一,概括推动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及其影响。并用一句话说明英国的世界地位。 (10分) (2)指出材料二中最能体现美国实力的一句话。结合所学,指出美国的这种地位在二战后世 界经济体系中的具体表现及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8 分) 8 樟树中学 20202020 届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 史 答 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2 分,共 50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5.1-5. BCBDA 6-10.6-10. ADDBB 11-15.11-15. DDAAC 16-20

18、.16-20. CBBCB 21-25. 21-25. DAACC 二、综合题(共 5050分) 26. (1)特点: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存在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4 分) (2)时势:西方进入工业文明时代。经济政策:重农抑商、闭关锁国。 (6 分) (3)影响:中国经济落后于西方,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 (2 分) 27.(1)思想:重农抑商。(2 分) 依据:农业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增强国力; 工商者不事 农耕,逃避兵役,容易导致国家灭亡。 (2 分) (2)原因:西方国家正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苏联的经济建设成就突出。 (4 分) 事例:罗斯福新政。 影响: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

19、4 分) (3)背景:“经济危机与 滞胀”; 福利国家的弊端。 (2 分) 看法:经济政策调整要从实际出发,符合国情; 生产关系变革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 平;政府干预经济要适度,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的双重作用。 (6 分) 28.(1)条件:海外扩张和殖民贸易的推动; 人们科学意识和市场意识的增强。(4 分) 影响:确立了自由主义经济模式; “使英国成为 日不落帝国”。(4 分) 地位:是世界的引领者(或世界工厂)。 (2 分) (2)地位:处于压倒性优势地位。(2 分) 表现:形成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和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2 分) 影响: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推动世界经济的体系化和制度化。 (4 分)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