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玉山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103102134.wps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1920731 上传时间:2019-01-22 格式:WPS 页数:10 大小:1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玉山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103102134.wps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西省玉山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103102134.wps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西省玉山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103102134.wps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西省玉山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103102134.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玉山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103102134.wps(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玉山一中 2018-2019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 总分:150150分 考试时间:150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经典是民族文化传承的精神源泉,而经典阅读则是传承与激活民族文化精神的关键环节。 经典阅读曾经只限于少数学者,并通过相对固定的教育场所得以薪火传递。当今,我们则可以 借助大众媒体的多元途径,将经典阅读推向大众。在此过程中,有两种选择:一是由学者个体 阅读引导大众阅读;二是由学者个体阅读取代大众阅读。显然后者更受欢迎。这标志着传统的 经典阅读与传授方

2、式的重大变化:一是在对象上,由知识阶层转向大众群体;二是在空间上, 由教育场所转向媒体空间;三是在方式上,由讲读互动转向单向传授。学者、媒体与大众 “”群体三向合力,意味着一个新的经典传播时代经典 代读 时代的到来。 经典“代读”热的兴起,是大众传媒与学者群体携手合作、一同满足大众精神需求的时 “”代产物。以上三者在经典 代读 中融为一体,是基于以下原因:一是大众媒体的泛生活化。 在当今时代,媒体内化为人们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二是知识精英的抗边缘化。面对市场经济 的严峻挑战与商业逻辑的残酷选择,日益趋于边缘状态的知识精英渴望走出书斋,重返文化中 心舞台。三是经典崇尚的中介化。随着大众精神追求的

3、高涨,崇尚经典成为新的时代风气,然 而大众群体普遍无法自主阅读,不得不求助于学者“代读”,以获得对经典的了解和体会。央 视读书时间与百家讲坛的兴替交接,自然地成为其典范性的标志。 从大众传媒时代本身的发展历程与规律来看,经典“代读”之火爆或缺陷,都具有某种 历史必然性。早在 20 世纪 7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率先经历了类似的历史阶段。其中法国电视 二台创办于 1975 年 1 月的毕沃读书最具典范意义。该栏目在约 90分钟节目里,全是主持 人、作者和读者一起自由论谈。10多年间,这个高雅节目赢得了难以想象的 20%左右的收视率, 被称为法国的“文学弥撒”,法国作家、学者都将在毕沃读书中亮相视为

4、无上荣耀。西方 的类似栏目,显然具有多重指向性意义,包括强化文化导向、标示思想高度、激活传播方式等 意义。由此表明,在西方发达国家已形成了优良的电视读书氛围与传统,这是由其文明发展阶 段与整体国民素养决定的。 与西方相比,我国当前的经典“代读”在文化导向上无疑是一致的,但在思想高度与传 播方式方面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开办于 20 世纪 90年代,以央视读书时间为代表的一批 读书栏目,一直无法摆脱收视率低迷的困扰,相继黯然落幕。而百家讲坛之以“讲坛”为 名,实际上是大学课堂在媒体虚拟空间的延伸与革新。它将传播重心落在以文、史、哲为内容 的文化经典上,并由此打造出易中天、于丹这样的“学术明星”。在

5、此,需要我们深刻反思的 问题有三:一是我们为何不能在百家讲坛兴盛之际,依然坚守读书时间?二是我们为 何不能选择多方互动的自由论辩,只能接受由学者单向灌输的“”代读 ?三是我们为何总是局 限于故事性、趣味性的欣赏口味,而缺乏应有的思想锐度与精神高度?这昭示着我国经典“代 ”读 走向更高层次、实现自我超越的紧迫性与可能性。 (选自新华文摘有删改) 1. 下列对全文内容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 “”经典 代读 的缘起与走向。 B. 我国经典阅读对象及阅读内容形式的变迁。 - 1 - C. “”经典 代读 热的兴起及典范性标志。 D. “”我国当前经典 代读 与西方相比的异同。 2

6、.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有关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大众精神追求的高涨及其普遍无法自主阅读是促进经典 代读 热兴起的原因之一。 B.百家讲坛栏目选择由学者个体阅读引导大众阅读的传授方式将经典阅读推向大众。 C.毕沃读书的成功表明西方发达国家的文明发展程度及整体国民素质水平都很高。 D. “我国当前经典 代读”“与西方相比的差异昭示我国经典 代读”实现自我超越的紧迫性。 3. “”下列各项中,对我国当前经典 代读 火爆原因概括有错的一项是( )(3 分) A. “”媒体内化为人们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为经典 代读 的火爆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B. “”知识精英渴望重返文化中心舞台

7、,为经典 代读 提供了阅读的传授者。 C. 大众精神追求高涨,崇尚经典成为新的时代风尚,为经典“代读”的火爆提供了广泛的 接受者。 D. 采用“讲读”互动的方式,更符合大众的接受习惯。而“代读”的内容具有较强的 故事性、趣味性,也更符合大众的欣赏口味。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水袖之痛 肖复兴 胡文阁是梅葆玖的徒弟,近几年名声渐起。作为梅派硕果仅存的男旦演员,胡文阁的声名 无疑沾了梅派的光。当然,他自己很努力,唱得确实不错。六年前,我第一次看他的演出,是 在长安剧院,梅葆玖和他前后各演一折御碑亭。坦率地讲,说韵味,他还欠火候,和师傅

8、有距离;单说声音,他要比师傅更亮也更好听,毕竟他正值当年。 其实,我对胡文阁的兴趣,不仅在于他的梅派男旦的声名和功力,还因为听他讲了自己的 一件往事。 20世纪 80 年代,他还不到二十岁,在西安唱秦腔小生,却痴迷京戏,痴迷梅派青衣,便 私下向名师李德富先生学艺。青衣的唱腔当然重要,水袖却也是必须苦练的功夫。四大名旦中, 水袖舞得好的,当数梅程二位。水袖是青衣的看家玩意儿,它既可以是手臂的延长,载歌载舞; 又可以是心情的外化,风情万千。那时候,不到二十岁的胡文阁痴迷水袖,但和老师学舞水袖, 需要自己买一匹七尺长的杭纺做水袖。这一匹七尺长的杭纺,当时需要 22 元,正好是他一个 月的工资。 为了

9、学舞水袖,花上一个月的工资, 也是值得的。而且,对于一个学艺者,也算不上什么。 但关键问题是,那时候,胡文阁的母亲正在病重之中他很想在母亲很可能是一辈子最后 一个生日的时候,给母亲买上一件生日礼物。但是,他已经没有钱给母亲买生日礼物了。在水 袖和生日礼物两者之间,他买了七尺杭纺做了水袖。他想得很简单年轻人,谁都是这样, 把很多事情想得简单了下个月发了工资之后,再给母亲买件生日礼物补上。 “在母亲的病床前,他把自己的想法对母亲说了。已经不会讲话的母亲嘶哑着嗓子, 呃呃” 地不知在回答他什么。然而,无情的病魔没有给胡文阁补上母亲生日礼物的机会。母亲去世了, 他才明白,世上有的东西是补不上的,就如同

10、落到地上的叶子,再也无法如鸟一样重新飞上枝 头。三十多年过去了,直到现在,胡文阁都非常后悔。水袖,成为他的心头之痛,是扎在他心 上的一根永远拔不出来的刺。 胡文阁坦白道出自己的心头之痛,让我感动。我们也常常会面临类似的事情。在我们的人 生旅途中,事业、爱情、婚姻、子女我们觉得每件事都比父母重要。即使在母亲病重的时 刻,胡文阁还觉得自己的水袖更重要呢。 都说人年轻时不懂爱情,其实,年轻时是不懂亲情。爱情,总还要去追求,亲情只要伸手 - 2 - 接着就是,是那么轻而易举。问题是,胡文阁还敢于面对自己年轻时的浅薄,坦陈内疚 多少孩子吃凉不管酸,并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对不起父母的地方,没有什么心痛之感,

11、而是将 那一根刺当成绣花针,为自己绣出美丽的图画。 想起我的父母,我常常会涌出无比惭愧的心情,因为在我年轻的时候,一样觉得自己的事 情才是最重要的,父母总是被放在了后面。记得当初母亲从平房搬进新楼之后,已年过八十, 腿脚不利索,我生怕她下楼不小心会摔倒,便不让她下楼。母亲去世之前,一直想下楼看看家 “”前面新建起来的元大都公园,总是兴致很高地对我说: 听说那里种了好多月季花! 正是伏 “”里天,我对她说: 天凉快点儿再去吧。 谁想,没等到天凉快,母亲突然走了。那时候,总 以为父母可以长生不老地永远陪伴着我们。我们就像蚂蟥一样,趴在父母的身上,理所当然地 吸吮着他们身上的血。 我不知道,如今的胡

12、文阁站在舞台上舞动水袖的时候,会不会在一瞬间想起母亲。不知道 为什么,自从听到他讲述自己这件三十多年前的往事之后,无论是在舞台上,还是在电视里, 再看到他舞动水袖的时候,我总有些走神,忍不住想起他的母亲,也想起我的母亲。 (原载今晚报) 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文章开篇写胡文阁作为梅派男旦的声名和功力,目的是为下文写他的心头之痛做铺垫。 B. 胡文阁决定先买水袖再给母亲买生日礼物,主要原因就是他觉得亲情容易得到,所以可 以暂时不必在乎。 C. “作者写到许多年轻人对待亲情和对待自己的事情的不同态度,意在表明,胡文阁的 心 头之痛”,并非

13、个别现象,从而增强文章的现实意义。 D. 作者在写胡文阁时,融入了自己的切身体会,使文章情感更加厚重感人,也更能引发读 者深思。 5.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划线 而是将那一根刺当成绣花针,为自己绣出美丽的图画”一句。(6 分) 6. “”结合全文,说说文章标题 水袖之痛 的作用。(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徐志摩的另一面 1897年 1 月 15 日,徐志摩出生在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是硖石镇首 富,对于儿子,徐老先生不仅给他丰厚的物质、无私的爱和呵护,更多的是给他优越的教育条 件。徐志摩上的小学、中学,都是当地

14、最好的学校。1914年,徐志摩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大 学预科班,攻读法律专业。在北京求学期间,徐志摩最重要的收获是他在父亲的支持下,由内 兄张君劢介绍,于 1918 年夏拜在了梁启超的门下。 带着亲友的厚望,1918 年 8 月 14日,徐志摩赴美,进入克拉克大学学习历史,当时他的 抱负是未来在中国的政治经济舞台上大显身手,改造中国社会,使之尽快走向民主、独立与富 强。他选修了社会学、心理学、商业管理、19世纪欧洲社会政治学等课程,还参加了国防训 练团,和同学一起携手并进,显示了中国留学生的气节。 1919年底,徐志摩来到纽约,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学习政治学。徐志摩对 于社会主义抱有同

15、情的看法,在纽约的这一年,他购买了相关书籍,并撰写了一系列论文和书 “评,宣传社会主义学说。他因此被叫作 鲍雪微克”,就是布尔什维克。值得一提的是,徐志 摩是从人道主义出发的,他接受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与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相距甚远。 为了追随罗素,徐志摩于 1920年 9 月去往伦敦,此行的代价是他放弃了即将拿到的哥伦 - 3 - “比亚大学的博士学位。这是徐志摩的又一次转折,从此, 中国少了一个政治经济学家,多了 一个诗人、文人”。在伦敦,徐志摩喜欢这里频繁的社交活动和自由的民主学术气氛,他和陈 西滢、章士钊等留英中国学者混熟了,也结识了傅斯年、赵元任、刘半农等中国留学生,还认 识了不少英国的作

16、家、诗人。这对于徐志摩从事文学创作并加深对文学的认识,起到了非常重 要的作用。 1921“年春,徐志摩进入剑桥大学皇家学院学习,从此开始了剑桥生活。他说: 我在康 ”桥的日子,可真幸福,深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样甜蜜的洗礼。 可以说,康桥的美唤起了徐 志摩心中的灵性,让他苏醒。康桥的一切给了徐志摩新的洗礼生命的蓬勃、自然的和谐。 在这里,他开始步入文学殿堂,情感的孤独与美景的融合,个性的追求与现实的困顿,使徐志 摩在康河的波光潋滟中沉淀了丰富的文学孕思。可以说,康桥情结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 1922年 10 月,徐志摩回国。在他回国之前,已经出现了两个颇具声势的文学社团,一个 是 1921

17、年年初在北京成立的文学研究会,一个是同年 7 月在东京成立、很快移师上海的创造 社。这两个文学社团可以说都是由五四运动精神催生的,都有不可抹杀的功绩。但赓续五四精 神、影响广泛的还要数 1923 年徐志摩首倡成立的新月社。他是新月派的中坚分子,曾一度出 “任新月的主编。梁实秋晚年回忆说: 胡适先生当然是新月的领袖,事实上志摩是新月的 ”灵魂。 领袖要的是德高望重,应者云从。而灵魂即生命,有他在,不管人多人少,这一轮新月升 起落下、落下升起,运转自如;没了他,这轮新月只会落下,不复升起。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1931年 11 月,徐志摩遇难后,标志着新月派活力的新月月刊,虽经叶公超等人艰难支撑,

18、终是气数已尽,不久便寿终正寝。 徐志摩是这么悄悄地来,又这么悄悄地去了。他虽然不曾带走人间的一片云彩,却把永远 的思念留给了中国诗坛。像徐志摩这样做一个诗人是幸运的,因为他被人们谈论。徐志摩以他 短暂的一生而被人们谈论了这么久(相信今后仍将被谈论下去)“,而且人们的谈论中毁誉的 反 差”是如此之大,这一切就说明了他的价值。不论是人们要弃置他,或是要历史忘掉他,也许 他真的曾被湮没,但他却在人们抹不掉的记忆中顽强地存在着。 (摘编自韩石山揭秘徐志摩的另一面、孙晓娅读懂徐志摩等,有改动) 相关链接 我觉得在他所有努力过的文学体裁里,他最高的成就是在他的散文方面。(梁实秋谈 徐志摩的散文) 徐志摩是

19、一位说不清楚的复杂的人。他的思想驳杂这一事实,长期受到了忽视。一些评 “论家论及他的艺术,往往以漫不经心的方式进行概括,判之以 唯美”“为艺术而艺术”一类 “结论;论及他的思想倾向,则更为粗暴,大概总是 反动、消极、感伤”一类。在徐志摩那里, 由于视野的开阔,培养了一个世界性的文化性格。(谢冕云游) 7.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 分) A. 徐申如先生具有长远的教育眼光,徐志摩能成为现代中国著名的诗人,与他的教育和支 持是分不开的。 B. 徐志摩在国外结交中西方贤达名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游学于西方名校,涉猎广泛, 在多个领域均有建树。 C. 徐志摩对社会主义学说抱

20、有同情,他购买相关书籍、撰写论文和书评、获称“”鲍雪微克 等都是很有力的证据。 D. 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是 20 世纪 20年代初国内很有影响的文学社团,但就文学创作的实 绩而言,二者远远不如新月社。 - 4 - 8.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徐志摩进入克拉克大学学习历史,立志在中国的政治经济舞台上大显身手,这是他人生 中的一次最重要的转折。 B. 在康桥的学习经历,对徐志摩而言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创作灵感是康桥唤醒的,这一时 期是他的文学观和美学观形成的重要阶段。 C. 徐志摩是一位具有世界性文化性格的著名诗人,同时也是著名的散文家,其散文创作获 得

21、同时代名家梁实秋的高度评价。 D. 徐志摩的思想性格复杂多变,对这样一位文化名人不应该只是简单地肯定或否定,而应 站在历史的高度作出全面评价。 9. 徐志摩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申屠刚字巨卿,扶风茂陵人也。刚质性方直,常慕史、汲黯之为人。仕郡功曹。平帝时, 王莽专政,朝多猜忌,遂隔绝帝外家冯、卫二族,不得交宦,刚常疾之。及举贤良方正,因对 “策曰: 臣闻王者承天顺地,典爵主刑,不敢以天官私其宗,不敢以天罚轻其亲。陛下宜遂圣 ”“明之德,昭然觉悟

22、,内和亲戚,外绝邪谋。 书奏,莽令元后下诏曰: 刚所言僻经妄说,违 ”背大义。其罢归田里。 后莽篡位,刚遂避地河西,转入巴、蜀,往来二十许年。及隗嚣据陇右,欲背汉而附公孙 “述。刚说之曰: 愚闻人所归者天所与,人所畔者天所去也。伏念本朝躬圣德,举义兵,龚行 天罚,所当必摧,诚天之所福,非人力也。将军宜上应天心,下酬人望,为国立功,可以永年。 嫌疑之事,圣人所绝。以将军之威重,远在千里,动作举措,可不慎与?今玺书数到,委国归 信,欲与将军共同吉凶。布衣相与,尚有没身不负然诺之信,况于万乘者哉!今何畏何利,久 疑如是?卒有非常之变,上负忠孝,下愧当世。夫未至豫言,固常为虚,及其已至,又无所及, ”

23、是以忠言至谏,希得为用。诚愿反复愚老之言。 嚣不纳,遂畔从述。 建武七年,诏书征刚。刚将归,与嚣书曰:“愚闻专己者孤拒谏者塞孤塞之政亡国之风也 夫圣人不以独见为明而以万物为心。顺人者昌,逆人者亡,此古今之所共也。将军以布衣为乡 里所推,素以忠孝显闻,是以士大夫不远千里,慕德乐义。今苟欲决意徼幸,此何如哉?”嚣 不纳。刚到,拜侍御史,迁尚书令。 光武尝欲出游,刚以陇蜀未平,不宜宴安逸豫。谏不见听,遂以头轫乘舆轮,帝遂为止。 时内外群官,多帝自选举,加以法理严察,职事过苦,尚书近臣,乃至捶扑牵曳于前,群臣莫 敢正言。刚每辄极谏,又数言皇太子宜时就东宫,简任贤保,以成其德,帝并不纳。以数切谏 失旨,

24、数年,出为平阴令。复征拜太中大夫,以病去官,卒于家。 (摘编自后汉书 卷二十九第十九申屠刚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愚闻专己者/孤拒谏者/塞孤塞之政/亡国之风/也夫圣人/不以独见为明/而以万物为心 B. 愚闻专己者/孤拒谏者/塞孤塞之政/亡国之风也/夫圣人不以独见为明/而以万物为心 C. 愚闻专己者孤/拒谏者塞/孤塞之政/亡国之风也/夫圣人不以独见为明/而以万物为心 D. 愚闻专己者孤/拒谏者塞孤/塞之政/亡国之风/也夫圣人/不以独见为明/而以万物为心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功曹:为郡守、县

25、令的主要佐吏。主管考察记录业绩,协助处理选用人员等事。 B. 外家:泛指皇族的外戚,一般是指皇帝母亲家族。文中指平帝母亲家的冯、卫两族人。 C. 贤良方正:贤良,才能德行好;方正,正直。和孝廉一样,它也为汉代选拔人才的科目 之一。 D. 尚书令:秦汉时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唐以后尚书令为尚书省长官,宰相职。 - 5 -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申屠刚性格刚直,直言敢谏。王莽专政之时,对皇亲国戚也施行暴政,而申屠刚不顾个 人安危,向朝廷上书,建议皇上不要受王莽胁迫,要遵守五常之教,接纳至亲。最终被 王莽罢官归田。 B. 申屠刚执著韧性,不屈

26、不挠。在王莽篡位后,申屠刚为了免遭其祸害,就躲避到河西、 巴蜀之地,长达二十多年。终于到建武七年,他被朝廷征召为侍御史,后升为尚书令。 C. 申屠刚深谋远虑,锲而不舍。申屠刚分别两次当面游说隗嚣,对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在其已经投降公孙述之后,还反复劝说其要顺应天命,顺应民心,归顺汉帝,不要一意 孤行。 D. 申屠刚宁折不弯、一生无悔。申屠刚每每极力劝谏,宁死不屈。他多次提出让皇太子进 入东宫,但光武帝都不同意,最终因为他的直谏而被外放。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布衣相与,尚有没身不负然诺之信,况于万乘者哉!(5 分) (2) 谏不见听,遂以头轫乘舆轮,

27、帝遂为止。(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415 题。 红 梅 苏 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注】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 “诗老: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石曼卿笔下的红梅诗云 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 枝”。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 “心境幽寒的红梅 怕愁贪睡”“,不肯随 春”,故而未能及早开放。 B. “颔联的 故作”“是没有丝毫贬义的,她不是忸怩作态,而是在她的 冰容”之外的另一 种性格。 C. “面对百

28、花盛开的 春态”,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 D. 诗的尾联用自己敬仰的前辈的诗作,表明梅花高洁,古今同赞。 15. 诗人是用哪些艺术手法来勾画红梅的?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辛弃疾的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到,刘义隆草率出兵,意图像汉朝大将霍去病 那 样 建 立 “ _ ” 的 功 业 , 最 终 却 落 得 一 个 “_”的后果,词人在对孙权和刘裕进行赞扬的同时也对刘义隆进行 了无情的批判。 (2)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 这两句写词人洒酒祭月,寄托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

29、。 (3) 归去来兮辞中表达归心似箭的诗句是:_, _。三、语言文字运用(2020 分)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6 - A. 武汉大学樱花绽放,花香四溢,前来赏花的游客不绝如缕。为了优化管理,学校今年首 次启用了人脸识别系统。 B. 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 的国际秩序。 C. 在反腐斗争中,我们要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通过不懈努力换来海晏 河清、朗朗乾坤。 D. 港珠澳大桥是桥、岛、隧一体化的世界级工程,其中我国自主研发的双体式沉管技术已 “”能满足施工间不容发的 毫米级 精度要

30、求。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 A. 本次南博会上,昆明大健康综合展区以“1+6”模式盛装亮相,让观展宾客充分领会到 “”昆明这座 中国健康之城 的独特魅力。 B.6 月 12 日,朝鲜和美国双方领导人在新加坡进行了历史性会晤,但却没有就外界关注的 朝鲜半岛无核化取得一致性意见。 C. “近日,云南省政府新闻办发布了最新形象宣传片诗的远方 梦的故乡,从 七彩云南 ”旅游天堂 等不同角度展现了大美云南。 D. “针对当前网络视频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国家主管部门以约谈、下架等一系列 组合重 拳”“,为一路狂飙的网络视频行业踩下 刹车”。 19.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

31、,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 在全球化时代,文明和文化 统一的力量, 分裂的力量。不同的文明在其相互 碰撞过程中会交流、交融,也会交锋乃至冲突。这样的冲突 影响到文明的发展,同时也 影响到社会的发展 整个国际关系的发展。 ,不少西方学者都给予了高度关注。像 “”美国学者亨廷顿就是 文明冲突论 的最早提出者和阐发者,他认为 儒家文明与伊斯 兰文明有可能联合起来,向西方文明挑战。 A 不仅是 也是 / 以致 所以 如果 B 不是 而是 / 甚至 为此 最终 C 既是 又是 不仅 以至 对此 / D 通常是 并非是 不但 乃至 因此 / 20. 下面是五类实用文的部分摘录,请根据文体的语言特点,

32、找出每句不得体之处并作修改。 (5 分) (1)校团委会决定 5 月 10日下午在学校体育馆举办首届体育节活动。欢迎各位同学莅临 现场,积极参加。(校团委会通知) (2“)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赵县参观 千年彩虹”“赵州桥。我是导游,希望大家尊称我 小 李”,我将竭诚为大家服务。(解说词) (3)各位来宾、各位校友,大家好。今天是我校 50周年校庆,学校的图书馆、校史馆、 办公楼全部开放。(广播稿) (4)有位同学于 5 月 7 日上午拾得钱包一个,内有人民币 48元、饭票、手机充值卡等, 望失主前往学校教育处找李干事认领。(招领启事) (5)近日闻尊夫妇喜添千金,弄璋之喜,衷心祝愿贵千金聪明灵

33、秀。(祝贺词) (1)将_改为_ (2)将_改为_ (3)将_改为_ (4)将_改为_ (5)将_改为_ 21. 下面是驾驶员在遇到堵车时的常见心态及对应做法的框架图,请把这个框架写成一段话, - 7 - 并补充出这些心态及对应做法可能产生的结果或反应。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 不超过 100 字。(6 分) 四、写作(60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这是一块彩色的玛瑙石,因为其表面有一道长长黑色瘢痕,几经辗转,最后以极低的价格, 转手到一位雕刻家手中。雕刻家拿到料子,连续看了三天,最终,想出一个创意设计。于是, 就有了一副精美绝伦的的玛瑙荷花雕件。

34、荷花瓣的颜色,是浅浅的红,蕊的颜色,是自然的白, 而那条无法回避的黑色瘢痕,浑然天成一根亭亭玉立的枝干。最后,作品以高价卖出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 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卷面糊涂一律不及格。 - 8 - 玉山一中 2018-20192018-2019 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 语文参考答案 1. A A (B、C、D“三项都是对文章局部内容的概括,有的选项只涉及经典 代读”的缘起,有 “”的选项只涉及经典 代读 的走向,并不能概括全文的内容,只有 A 项的概括最全面。) 2.B B (B 项,“引导”一词不妥。据原文第和段内容推测

35、,应该是“百家讲坛栏目选 择由学者个体阅读取代大众阅读的传授方式将经典阅读推向大众”,是“由学者个体阅读取代 大众阅读”“,而非 由学者个体阅读引导大众阅读”。 ) 3.D D (D 项,“采用讲读互动的方式,更符合大众的接受习惯”曲解原文。根据原文 第段,“由讲读互动转向单向传授”可以推知,由学者单向传授,更符合大众的接受 习惯。) 4. B B “”“”( 觉得亲情容易得到 于文无据, 可以暂时不必在乎 也是曲解。) 5答: “比喻。把追求让自己错失尽孝机会的事物等比喻成 刺”“绣花针”,把牺牲亲情获 “取的成功、事业等比喻成 美丽的图画”; 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年轻人只顾自己的事情而不 懂亲

36、情不珍惜亲情的现象; 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现象的批评及痛心之情。(不围绕比喻及其表 达效果作答不给分。每点 2 分,意思对就可给分) 6. “”答: 水袖之痛 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点明文章的主要事件:胡水阁为学艺买杭纺做 水袖,未能及时给母亲送生日礼物而终生内疚,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表达了他的悔恨痛心; “”暗示主旨:作者通过胡水阁和 我 的憾事,告诫年轻人不要只看重自己的一切,应该 “关心父母,孝敬父母, 百善孝为先,行孝须及时”。(每点 2 分) 7. D D “”( 就文学创作的实绩而言,二者远远不如新月社 于文无据。) 8. A A “”( 最重要的转折 依据不足。) 9. 答: 优越的

37、教育条件和良好的教育环境。求学于名校,受教于名师,结交名流贤达,是 徐志摩学有所成的重要原因。具有远大的抱负。改造中国社会,使中国走向民主、独立与富 强的宏愿,是徐志摩研究和传播社会主义学说、投身社会活动的内在动力。海纳百川的学术 素养。法律、历史、政治、经济等领域的专业训练,再加上努力好学,勤奋热情,使他具有与 众不同的视野与眼光。身体力行的社会实践。创办新月社,出任新月杂志的主编,使五 四精神得以赓续,也使新月社产生了广泛影响。(每点 2 分,写到三点即可) 10C C 11B B (外家泛指母亲和妻子的娘家;皇族的外戚,一般指皇帝外祖母、母亲和妻子的家族。 文中的冯指冯昭仪,平帝祖母;卫

38、指卫姬,平帝母亲。) 12C C (第二次没有当面,只是写信。) 13(1)老百姓彼此交往,尚且还有至死不违反诺言的信用,何况是大国的君主呢! ( “相与”“ 没”“”万乘者 各 1 分;基本句意 2 分。) (2)意见未被接受,(申屠刚)就以头(当做止轮木)顶住车轮,光武帝于是停止了游览。 “( 见”“轫”“”遂 各 1 分;基本句意 2 分。 ) 14. D D (诗人引述典故的目的不在于此,是说前辈诗人不知道红梅原来是有气质与品格的, 往往只看中对外表枝叶的描绘。) 15. 答: 拟人。如“怕愁贪睡”四字是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写出梅花不愿招致愁怨而贪睡的 娇憨之态。用典。“诗老不知梅格在,更

39、看绿叶与青枝”这句引典故作结,点明主旨,锁住 全篇,含蓄蕴藉。托物言志。借咏梅来赞美不同流俗的孤高品性。 16.(1)封狼居胥, 赢得 仓皇北顾(2)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3)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17A A (A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一般只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 悠长。此处属望文生义,对象用错。B息息相通: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 切。使用正确。C海晏河清:比喻太平盛世。使用正确。D间不容发:两用成语,表意是两 - 9 - 物之间容不下一根头发,可以形容事物之间距离极小,也可形容与灾祸距离极近,情势极其危 急。这里取前者。) 18D D (A“项

40、领会魅力”“搭配不当,可修改为 领略”;B“项成分残缺,可在 无核化” “后加上 问题”;C“”“”“”项句式杂糅(中途易辙),在 从 的前面加上 该宣传片 或把 了 改 “为 的”。 ) 19C C“”(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从后文的 也会 看出前两处应当是并 “”列关系,第处根据后文的 也 可以看出是递进关系,由此可以确定答案。) 20.(1“”)将 莅临现场 改为“踊跃报名”,或改为其他。(2“”)谦敬不得体,可将 尊称 改 “为 称呼”。(3“)将 全部”“改为 全都”“,只要消除 全部”“与 全不”的歧义即可。(4)将“48 ”“元 改为 若干”(5“”“)将 弄璋

41、之喜 改为 弄瓦之庆”。 21参考答案: 遇到堵车,驾驶员的表现各不相同。有的烦躁不安,长按喇叭,让人无比反感; 有的心情焦急,随意加塞,造成更大拥堵;有的觉得无聊,翻玩手机,消磨时间;有的则心态 坦然,听听广播,等候交通顺畅。(完整写出框架内容给 3 分,补写出相应结果或反应给 3 分。 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翻译】 申屠刚字巨卿,扶风郡茂陵人。申屠刚本性端方正直,常羡慕史、汲黯的为人。做了郡 功曹的官。平帝时,王莽专政,朝廷多有猜忌,王莽就将平帝祖母冯族与母卫族隔绝,族人都 不得到京交游做官,申屠刚心中一直疾恨这件事。等到后来他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便上书对策 说:臣听说王者

42、如果顺从天地,掌管官爵主持刑法,绝不敢将高官私授给自己的宗亲,也绝不 敢拿天罚来赦免自己的亲人。陛下应顺从圣君的圣明之德,幡然觉悟过来,对内能与亲人和睦 “共处,对外杜绝所有奸邪阴谋。上书呈奏上去后,王莽便让元后下诏书说: 申屠刚所言都是 ”离经妄说,违背大义,应罢官回家。 后来王莽篡位,申屠刚就躲避到河西,转到巴蜀,往来二十多年。等到隗嚣占据了陇右, “他想背弃汉朝而归附公孙述。申屠刚游说隗嚣说: 我听说百姓所归顺的人老天就会成全他, 百姓所叛离的人老天就会放弃他。我想本朝光武帝躬行圣德,兴举义兵,恭奉天意惩戒恶人, 所到之处无坚不摧,这真是上天所赐之福,不是人力能做到的。将军应当向上顺应天

43、意,向下 报答人民的期望,为国立功,可以永远无忧。遭人嫌疑的事,圣人是绝不会做的。以将军的威 望,即使远在千里,您的一举一动,能不慎重小心吗?现在玺书几次下达,委以国是昭示信用, 想与将军共同承担吉凶祸福。老百姓彼此交往,尚且还有至死不违反诺言的信用,何况是大国 的君主呢!现在你到底怕什么又想要什么,这样久疑不决呢?一旦有意外之变,对上您辜负忠 孝之士,对下您愧对当世贤众。预言没有到达时,当然是虚语,但一旦到达,又来不及了,所 ”以我用忠言极力劝谏您,希望得到接纳。愿您反复思考我的谏言。 隗嚣不接受,最后叛汉附 从公孙述。 “建武七年,有诏书征召申屠刚。申屠刚将归,又写信给隗嚣说: 我听说一意

44、专行的人很 孤立,拒绝纳谏的人容易阻塞,孤立阻塞的政治,是亡国的先兆。圣人不会把自己的专己独见 当做高明,而以普世万物的众心当成自己的本心。顺应百姓者就会昌盛,违逆百姓者就会灭亡, 这是古今共同的道理。将军是在布衣平民之时被乡人所推选出来的,一直以来都是以忠孝闻名, 因此士大夫不远千里而来,就是因为仰慕欣赏您的高德大义。现在如果想决意侥幸行事,哪里 ”还有什么德义呢? 隗嚣不接受。申屠刚到洛阳,拜为侍御吏,又迁为尚书令。 光武帝曾想出外游览,申屠刚以陇蜀尚未平定为由,认为皇上不应该宴逸享乐。意见未被 接受,(申屠刚)就以头(当做止轮木)顶住车轮,光武帝于是停止了游览。当时内外许多官 吏,多半是皇帝自己选举出来的,又加上法令严密监察他们,群臣的公职事务都过于劳苦,那 些尚书近臣们,甚至也被当众鞭捶仆地牵拽,可是群臣中没有敢上前直言的。而申屠刚每次都 极力劝谏,又多次进言皇太子应当进入东宫,选任贤保,以成就太子大德,光武帝都不接纳。 因他多次直谏有违旨意,几年后,被外放为平阴令。后来又征召回朝拜为太中大夫,因病辞去 官职,在家去世。 - 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