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检体诊断学-发热(孔俭)一院-PPT文档.ppt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26987 上传时间:2019-01-23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2.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检体诊断学-发热(孔俭)一院-PPT文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最新检体诊断学-发热(孔俭)一院-PPT文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最新检体诊断学-发热(孔俭)一院-PPT文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最新检体诊断学-发热(孔俭)一院-PPT文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最新检体诊断学-发热(孔俭)一院-PPT文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检体诊断学-发热(孔俭)一院-PPT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检体诊断学-发热(孔俭)一院-PPT文档.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什么是发热-概念,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 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 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正常体温与生理变异,生理变异 :,年龄:老年青壮年 幼儿: 波动大,性别:妇女妊娠期 月经前期,环境温度,运动、进餐平静状态,下午上午,正常体温:36-37,Heat Production,Heat loss,Basal metabolism Muscular activity (shivering) Thyroxine and epinephrine Specific dynamic effect,Radiation Conduction Convection Evaporation s

2、ecrete perspiration sweating,为什么会发热 -机制,Endogenous pyrogen IL-1 TNF INF,散热,产热,Set- point,致热源性发热,内源性致热源-白细胞性致热源,IL-1、TNF-、干扰素等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直接致热源,直接致热源,外源性致热源,1、各种异体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2、人体自身坏死物质、免疫反应复合物。,间接致热源,非致热源性发热,发热的常见病有哪些-病因与分类,感染性发热(infective fever) 各种病原体引起的感染,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占90%,占90%,发

3、热的常见病有哪些-病因与分类,非感染性发热(noninfective fever) 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 抗原抗体反应 内分泌代谢障碍 皮肤散热减少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占10%,发热测量方法,舌下温度 36.3 37.2 肛表温度 36.5 37.7 腋下温度 36.0 37.0,正常人体温检测范围:,临床表现 1,低热 37.3 - 38 中等度热 38.1 - 39 高热 39.1 - 41 超高热 41以上,分 度,临床表现 2,骤升型 体温几小时内达39-40或以上,常伴有寒战,小儿多伴有惊厥 缓升型 体温逐渐上升在数日内达高峰,多不伴有寒战,发热的临床过程及特点

4、,1,体温上升期,3,体温下降期,2,高热期,骤降 体温几小时内迅速降至正常,常伴有大汗淋漓 缓降 体温在数日内逐渐降至正常,临床表现 3,热型及临床意义,发热患者在每天不同时间测得的体温数值分别记录在体温单上,将数天的各体温点连接成体温曲线,体温曲线,热型,体温曲线的形状刻有一定的规律性,称热型,不同的发热性疾病常各具有相应的热型 根据热型的不同有助于发热病因的诊断和鉴别诊断,C,稽留热,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天数,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度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 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度。 常见于大叶性肺炎及伤寒高

5、热期,驰张热,C,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天数,体温常在39以上 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 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 化脓性炎症等。,间隙热,C,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天数,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 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 无热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 高热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波状热,C,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天数,体温渐升至39 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

6、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 见于布鲁菌病、肿瘤、CT病,不规则热,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天数,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 常见于结核病、风湿热等。,回归热(recurrent fever),体温急骤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 常见于回归热。,以下情况可使某些疾病的特征性热型 变得不典型或变成不规则热,1、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及时控制了感染。 2、因解热药或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影响热型。 3、个体反应性的不同。如老年人肺炎时可仅有低热或无发热。,伴 随 症 状

7、 1,寒战:常见于大叶性肺炎、败血症、疟疾等急性感染性疾病;药物热、输液或输血反应等。 淋巴结肿大:常见于传单、风疹、淋巴结结核、白血病、淋巴瘤、转移癌等。,伴 随 症 状 2,肝脾肿大: 常见于传单、病毒性肝炎、疟疾、结缔组织病、白血病、淋巴瘤、黑热病、布氏杆菌病等。 昏迷: 先发热后昏迷常见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中毒性菌痢中暑等; 先昏迷后发热者见于脑出血、巴比妥类药物中毒。,伴 随 症 状 3,皮疹: 常见于麻疹、猩红热、风疹、斑疹、伤寒、结缔组织病、药物热等。,问 诊 要 点,起病时间、季节、起病情况(缓急)、病程、热度高低、频度(间隙性或持续性)、诱因; 有无畏寒、寒战、大汗或盗汗; 多系统症状询问,是否伴有咳嗽、咳痰;腹痛、呕吐、腹泻;尿频、尿急、尿痛;皮疹、出血、头痛、肌肉关节痛等。 患病以来一般情况 诊治经过 传染病接触史、疫区史、手术史、职业史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