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的护理大专-PPT文档.ppt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27549 上传时间:2019-01-23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2.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的护理大专-PPT文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最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的护理大专-PPT文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最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的护理大专-PPT文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最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的护理大专-PPT文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最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的护理大专-PPT文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的护理大专-PPT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的护理大专-PPT文档.ppt(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由于止血机制(血管、血小板、凝血因子)异常引起的自发性出血或创伤后出血不止的一类疾病,称为出血性疾病。,概 述,2,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概 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因血小板自身免疫性破坏,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 以皮肤、粘膜出血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发生内脏出血。,4,一.病因和发病机制,5,(一)病因,1感染:细菌或病毒感染与ITP的发病有密切关系。 2免疫因素:是ITP发病的重要原因。 3肝、脾作用:对血小板有破坏作用。 4遗传因素。 5. 雌激素作用:青春期后及绝经期前容易发病,妊娠可以使病情加重或促使复发。,6,(二)发病机制,各种病因,产生血

2、小板抗体,血小板与血小板抗体结合,在脾中破坏,7,评估病人,8,二. 临床表现,9,多见于儿童。多与某些病毒 感染有关。多为自限性,病程46周,很少复发。 起病情况:起病突然。大多在出血症状发作前13周有感染病史。 出血症状:全身皮肤有瘀点、瘀斑、紫癜,严重者有血疱及血肿形成,甚至内脏出血。,1急性型,10,11,中青年女性多见。与自身免疫、 雌激素变化有关。以反复发作为特征。 起病情况:起病慢,一般无前驱症状。 出血症状:相对较轻,常反复发生皮肤黏膜瘀点、瘀斑,女性病人月经过多,每次发作常持续数周或数月甚至数年。内脏出血少见。,2慢性型,12,13,三、检查及诊断,14,(一)检查,1血小板

3、检查:急性型血小板低于 20109L,慢性型为50109L左右;出血时间延长,血块收缩不良,束臂试验阳性。 2骨髓:骨髓巨核细胞数目增多或正常伴成熟障碍。红系和粒系通常正常。 3其他:大多数ITP病人血小板抗体阳性、血小板相关补体增高。,15,诊断与鉴别诊断,广泛出血累及皮肤、粘膜、内脏。 多次检验血小板数量减少 脾不大 骨髓巨核细胞数增多或正常,伴有成熟障碍 泼尼松治疗有效或脾切除有效。 排除:AA,脾亢,MDS,AL,SLE,药物性免疫性Plt减少等。,16,制定计划,17,四、治疗要点,18,治疗,一般治疗 糖皮质激素 脾切除 免疫抑制治疗 其他 急症处理,19,一般治疗,注意休息 Pl

4、t20X109 /L: 严格卧床,避免外伤; 普通止血药:止血敏,止血芳酸,立止血。 局部止血: 鼻出血:纱布添塞。,20,糖皮质激素,为成人ITP治疗的首选药物。可用泼尼松,剂量为1mg/kgd 口服;对治疗有反应的病人血小板计数在用药一周后可见上升,24周达到峰值水平 待血小板数量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可逐渐减量,小剂量(510mg/d)维持36个月。,21,脾切除,适应证:糖皮质激素治疗36个月无效; 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但减量或 停 药后复发,或需较大剂量(15mg/d)以上维持者; 使用糖皮质激素有禁忌者。 禁忌症: 年龄小于2岁; 妊娠期; 因其他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22,免疫抑制

5、剂治疗,不宜首选 适应证:糖皮质激素或脾切除疗效不佳。 使用糖皮质激素或脾切除有禁忌者。 与糖皮质激素合用以提高疗效及减少糖皮质激素的用量。,23,环磷酰胺:副作用包括白细胞减少、脱发、出血性膀胱炎等。 长春新碱:每次12mg,静脉滴注,每周一次,给药后一周内可有血小板升高,持续时间较短,46周为一疗程。 硫唑嘌呤:100200mg/d,口服,36周为一疗程,随后以2550mg/d维持812周; 环孢素:主要用于难治性ITP的治疗,24,其他,达那唑:一种弱化的雄激素,剂量为1015mg/kgd,分次口服,疗程需2个月左右,对部分ITP有效。 氨肽素 中医药,25,急症的处理,Plt输注 大剂

6、量泼尼松 血浆置换 高剂量免疫球蛋白 静脉内注射 其标准方案为0.4g/kgd,连用5天。起效时间约510天,总有效率60%80%。,26,疗效参考标准,显效:无出血,血小板数恢复正常,持续3个月以上,两年以上无复发者无基本治愈; 良效:无或基本无出血,血小板升至50109/L以上或较原来水平升高30109/L以上,持续2个月; 进步:出血改善,血小板有所上升,持续半月以上; 无效:出血及血小板计数均无改善。,27,实施护理,28,五、护理诊断/问题,29,1组织完整性受损:出血 与血小板减少有关。 2有感染的危险 与糖皮质激素治疗有关。 3潜在并发症:颅内出血。,30,六、护理措施,31,减

7、少活动:急性期血小板低于20109L时要卧床休息。 谨慎用药: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或者抑制其功能的药物。 避免可能导致颅内出血的因素:如便秘、剧烈咳嗽等。具体护理见本章第一节“出血及出血倾向护理措施”相关内容。,1预防和避免加重出血,32,2病情观察:注意出血部位和出血量。 3预防感染护理。 4用药护理:观察药物的疗效及有无糖皮质激素副作用、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33,5日常护理:给予食物,避免引起或加重出血。稳定病人情绪。 6健康指导:指导病人及家属学会压迫止血的方法,并能识别出血征象,如瘀点、黑便,一旦发现出血及时就医。指导病人自我防护。,34,效果评价,35,评价实施护理后病人对疾

8、病、治疗、护理的身心反应。,36,ITP是由于自身免疫导致血小板破坏。 以皮肤、粘膜出血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发生内脏出血,但可自行缓解。慢性型出血症状相对较轻,反复发作,很少自行缓解。 检查血小板、血小板抗体、骨髓巨核细胞均异常。 病情严重者首选糖皮质激素治疗。护理主要是加强观察,预防出血。,课堂小结,37,过敏性紫癜,38,概 述,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毛细血管壁变态反应引起的出血性疾病,以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腹痛、关节炎、肾炎为临床特征。本病多见与儿童及青少年,以冬春季节多见。,39,一、病因和发病机制,40,1.病因 感染 食物 药物 其他,机体产生变态反应,毛细血管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

9、加,过敏源,2.发病机制,41,评估病人,42,二、临床表现,43,临床表现 部分患者发病前13周有全身不适、低热、乏力、及上呼吸道感染等前驱症状,随之出现典型临床表现。可分为如下几种类型:,单纯型(紫癜型):最常见 腹型(Henoch型) 关节型(Schnlein型) 肾型 混合型 其他,44,单纯型紫癜,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 紫癜常成批反复出现,对称性分布,紫癜大小不等,初呈深红色,按之不褪色,略高出皮肤,可互相融合成片形成瘀斑。 可同时伴发皮肤水肿、荨麻疹,偶有痒感。,45,46,47,淤斑,融合成大泡, 中心出血性坏死,48,腹型,除皮肤紫癜外,因消化道粘膜毛细血管受累而产生一系列消化

10、道症状及体征。 其中腹痛最常见(约50%),位于脐周、下腹或全腹,呈阵发性绞痛,发作时可因腹肌紧张及明显肠鸣音亢进而误诊为外科急腹症。 在小儿可因肠壁水肿、肠蠕动紊乱,而诱发肠套叠。,49,关节型,除皮肤紫癜外,出现关节肿胀、疼痛、压痛及功能障碍等表现。 多发生于膝、踝、肘、腕等大关节,呈游走性、反复性发作,经数日而愈,不遗留关节畸形,易误诊为风湿性关节炎。,50,肾型,最严重,发生率可达12%40%。 在皮肤紫癜的基础上,偶见水肿、高血压及肾衰竭等表现。肾损害一般于紫癜出现后1周内发生,多在34周内恢复。 少数病例因反复发作而演变为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51,混合型,两种以上临床表现。,5

11、2,其他,除以上常见类型外,少数本病患者还可因病变累及眼部、脑及脑膜血管而出现视神经萎缩、虹膜炎、视网膜出血及水肿,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病变累及呼吸道时,可出现咯血、胸膜炎症状,临床少见。,53,三、检查及诊断,54,(一)检查,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均正常。 肾脏受累时,可出现蛋白尿、血尿或管型尿。,55,(二)诊断,常有呼吸道感染史。特征性皮肤紫癜表现,可伴有胃肠、关节、肾脏症状。 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均正常。 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血管炎或紫癜。,56,制定计划,57,四、治疗要点,58,1病因防治:避免病因。 2抗过敏治疗:常用抗组胺类药,如苯海拉明、扑尔敏、息斯敏等。 3糖皮质激

12、素:常用泼尼松等。对腹型和关节型有较好的疗效,对肾型疗效不明显。肾型或皮质激素疗效不佳者可用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等)治疗。 4对症治疗,59,五、护理诊断/问题,60,1组织完整性受损:出血 与血管通透性和脆性增加有关。 2疼痛:腹痛、关节痛 与局部过敏性血管炎性病变有关。,61,实施护理,62,六、护理措施,63,1对症护理:如关节型病人,应将受累的关节放在适合位置,少活动;胃肠型病人可遵医嘱皮下注射阿托品缓解腹痛。 2病情观察:观察皮肤出血部位及范围,注意有无关节、消化道、肾脏等受累情况。 3用药护理:用抗组胺药期间避免高空作业及驾驶。 4健康指导:指导避免致病因素,指导进行自我监测,发现

13、异常,及时就诊。,64,效果评价,65,评价实施护理后病人对疾病、治疗、护理的身心反应。,66,过敏性紫癜是毛细血管壁变态反应引起的出血性疾病,以皮肤紫癜、腹痛、关节炎、肾炎为临床特征。 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均正常。 治疗主要是去除病因,应用糖皮质激素。 护理关键是寻找并避免致病因素。,课堂小结,67,68,1.下列哪种药物禁用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A. 泼尼松 B. 阿莫西林 C. 红霉素 D. 阿司匹林 E. 地西泮 2.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型的首选方案为 A. 输新鲜血或浓缩血小板 B. X线脾区照射 C. 使用止血剂 D. 使用糖皮质激素 E. 作脾切除,69,3.血小

14、板减少性紫癜下列哪项化验结果不正确( ) A. 血小板计数减少 B. 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增高 C. 出血时间正常 D. 血小板寿命缩短 E. 血块回缩不良 4.过敏性紫癜最常见的是哪种类型( ) A. 紫癜型 B. 腹型 C. 关节型 D. 肾型 E. 混合型,70,5.下列过敏性紫癜最严重的是哪一型( ) A. 紫癜型 B. 腹型 C. 关节型 D. 肾性 E. 紫癜型关节型并存 6.关于过敏性紫癜的治疗,错误的是( ) A. 应寻找致病因素,去除病因 B. 可给抗组胺药物,如苯海拉明、息斯敏 C. 可给增加血管壁抗力的药物,如维生素 C、安络血 D. 糖皮质激素对腹型和关节型疗效较好 E. 激素治疗无效应作脾切除,71,谢 谢 !,thank you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