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内病毒性脑膜炎-文档资料.pptx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28382 上传时间:2019-01-23 格式:PPTX 页数:28 大小:1.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内病毒性脑膜炎-文档资料.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儿内病毒性脑膜炎-文档资料.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儿内病毒性脑膜炎-文档资料.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儿内病毒性脑膜炎-文档资料.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儿内病毒性脑膜炎-文档资料.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内病毒性脑膜炎-文档资料.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内病毒性脑膜炎-文档资料.pptx(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认识病毒性脑膜炎,如何提供优质的护理,评估以及发现护理问题,病毒性脑膜炎的治疗,查房目的,病毒性脑炎: 是指多种病毒引起的颅内急性炎症。该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故又称散发性脑炎。根据部位的不同分为病毒性脑炎和病毒性脑膜炎。,巨细胞病毒(多为胎内感染),常见病毒,80%为肠道病毒!,淋巴系统繁殖,病毒性脑炎,发病 特点,急性起病,病情轻重取决于病变部位、范围及严重程度,病程,一般2 3周,多数患儿可自行恢复,少数留有癫痫、智力倒退等后遗症,临床特点,前驱 症状,急性全身感染症状,如发热、头痛、呕吐、腹泻等,病毒性脑炎,惊厥,多表现为全身性发作,严重者呈惊厥持续状态,颅压 增高,头痛、呕吐,婴儿前

2、囟饱满,严重者出现脑疝,意识障碍,轻者反应淡漠迟钝、嗜睡或烦躁,重者可有昏睡、昏迷,临床特点,临床特点,根据受损部位不同可出现偏瘫、面瘫、不自主运动、吞咽障碍等,病变累及额叶底部、颞叶边缘系统,可出现躁狂、幻觉、失语及记忆力障碍等,若侵犯到脑膜则会引起脑膜刺激征,病例分析,一般资料 姓名:蔡某某 性别:女 年龄:3岁7月 入院时间:17.3.23 身高:100cm 体重:15.5kg BMI:15.5 既往史:无 过敏史:无 家族史:无,病例分析,现病史 间断发热伴头痛一周,有呕吐,为胃内容物,有轻咳和少许流涕,同时出现背部皮疹,疱疹为主,伴瘙痒; 3天前出现精神症状,表现为较平时淡漠安静,说

3、话减少,喜呆坐,有时会出现突然如惊恐发作,全身抖动; 2天前出现可疑抽搐发作,表现为神志不清,呼之不应,双眼凝视,流涎,有时伴痛苦表情,持续约2-5分钟后自行缓解,抽搐停止后常疲倦入睡。,病例分析,体格检查 T:38 P:120次/min R:30次/min SpO2:99% PEWS:0分 瞳孔直径:左眼3mm,对光反射灵敏 右眼3mm,对光反射灵敏 患儿神志清,精神一般,背部可见陈旧性疱疹,已结痂 呼吸平稳,未见三凹征,肺部未闻及干湿啰音 双侧巴氏征疑阳性,病例分析,辅助检查1,病例分析,辅助检查2 脑电图检查: 颅脑磁共振平扫,未见明显异常 颅脑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 彩超(胃肠道):未

4、见明显肠套叠征象,病例分析,治疗方案 3.23入院当天,阿昔洛韦抗病毒治疗,告病重,予一级护理。 抽搐一次,持续2分钟,嘱观察。 予患儿地西泮25mg静脉推注下行腰穿检查,后敷料干结,予血氧饱和度监测。 3.24,共抽搐6次,各约10s,未作处理。 体温升高,发热3天,相继予乙酰氨基酚栓1粒、布洛芬栓1.5粒塞肛、对乙酰混悬滴剂1.6ml口服降温。 患儿间断腹痛、腹胀,使用复方噬酸杆菌调节肠胃。 3.25患儿咳嗽咳痰、流涕,肺部有痰鸣音,诊断为急支气管炎,予阿奇霉素和吸入用硫酸沙丁胺醇,乙酰半胱氨酸和氯雷他定。 3.28改为二级护理,继续阿昔洛韦抗病毒治疗。,护理问题,1 体温过高 与病毒血症

5、有关 2 有受伤的危险 与惊厥抽搐有关 3 舒适度改变 与头痛呕吐有关 4 潜在并发症:颅内压增高 5 低效型的呼吸形态 与患儿咳嗽咳痰有关 6 疼痛:头痛和腹痛 与患儿疾病和不良饮食习惯有关 7 恐惧 与陌生环境有关焦虑 8 焦虑 与家属担心患儿疾病有关 9 知识缺乏:患儿家属缺乏相关疾病的知识,护理措施,体温过高,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尤其是体温的变化,体温升高,观察患儿精神状态是否良好,手脚是否温暖,手脚温暖时给予物理降温,嘱患儿多饮水,温水擦浴,若手脚冰凉予患儿保暖。 大量出汗时,嘱患儿家属及时擦干和更换衣裤、床单,做好皮肤护理。 持续高热物理降温效果不明显时,按医嘱加用药物降温,同时

6、补充水分,以防脱水。遵医嘱予对乙酰氨基酚栓1粒或布洛芬栓1.5粒塞肛,对乙酰混悬滴剂1.6ml口服。 降温处理后半小时或1h后复测体温,体温降至正常后仍监测3d,同时给予高热、易消化饮食。,有受伤的危险,患儿抽搐时间短,未予药物镇静,遵医嘱予继续观察。 遵医嘱每日予阿昔洛韦静脉点滴抗病毒治疗,匀速滴入,用药时间大约为1小时;用药期间观察患儿有无不良反应 患儿24小时家属陪同,睡眠时嘱患儿家属升高并固定好床旁护栏。 上下床时协助陪护搀扶,防止摔倒。 保持病室安静,操作轻柔,尽量减少不良刺激。 护理人员加强巡视,保证病人安全。,舒适度改变,保持病室安静、整齐、清洁,减少噪声,室内光线柔和,工作人员

7、操作轻柔。 平卧位,上半身抬高15-30度,嘱患儿家属在患儿呕吐时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窒息。 3.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观察瞳孔及呼吸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意识变化,防止脑疝的发生。,潜在并发症:颅内压增高,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观察瞳孔及呼吸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意识变化,防止脑疝的发生。,低效型的呼吸形态 与患儿咳嗽咳痰有关,嘱患儿多饮水,教会家属拍背的方法,遵医嘱定时为患儿雾化,促进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监测患儿血氧情况。,疼痛:头痛和腹痛 与患儿疾病和不良饮食习惯有关,使用FLACC评分法进行疼痛评分,嘱患儿家属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忌进食过饱。 保持病室安静,操作轻柔,尽量减少

8、不良刺激。 让患儿多卧床休息,适当转移患儿注意力,减轻其疼痛。 遵医嘱按时按量用药,溶解复方噬酸杆菌时,切勿使用热水,防止菌群被杀死。,恐惧 与陌生环境有关焦虑,热情接待安置好病人,介绍管床医生和护士、病房环境,消除患儿对病房的陌生感,使其尽快适应新环境。 经常与患儿交谈,认真听其主诉,鼓励说出使其不安的原因和感觉。 以娴熟的技术赢得患儿的信任、配合,在生活上应关心、照顾患儿。,焦虑 与家属担心患儿疾病有关,医护人员与家属多交流,稳定紧张、焦虑的情绪,并举例说明病毒性脑炎治愈成功率,使其树立信心,照顾好患儿,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安心接受治疗。,知识缺乏:患儿家属缺乏相关疾病的知识,健康教育及出

9、院指导: 病毒性脑炎,在流行季节提高警惕,出现发热、头痛、呕吐、食欲减退甚至抽搐等症状时,及时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按要求接种针对各种病毒的疫苗(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乙脑疫苗等),这是预防病毒性脑炎的根本途径。 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尽量不要用手触摸鼻子、眼睛、嘴巴;勤开窗通气,保持室内环境干净及空气新鲜,均衡饮食, 不吃生冷、变质的食物,远离猫、狗等小动物,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抵抗力。 在疾病流行季节,尽可能少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减少在拥挤、封闭环境中的时间,适当增加户外活动。,静脉滴注时,药液至少在1小时内匀速滴入,避免快速滴入或静脉推注,因为这样给药发生肾小管内药物结晶沉积,引起肾功能损害的病例可达10%; 静滴后2小时,尿药浓度最高,此时应给病人充足的水,防止药物沉积于肾小管内; 血透可使血药浓度降低60%,故每血透6小时应重复给药一次剂量; 浓度太高(10mg/ml)可引起静脉炎,外溢时注射部位出现炎症。新生儿不宜以含苯甲醇的稀释液配制静滴液,否则易引起致命性的综合征,包括酸中毒、中枢抑制、呼吸困难、肾功能衰竭、低血压、癫痫和颅内出血等。,阿昔洛韦,知 识 拓 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