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病的介入治疗-精选文档.ppt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29804 上传时间:2019-01-23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7.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病的介入治疗-精选文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病的介入治疗-精选文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病的介入治疗-精选文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病的介入治疗-精选文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病的介入治疗-精选文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病的介入治疗-精选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病的介入治疗-精选文档.ppt(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手术常识,冠脉造影及支架手术是目前公认的治疗冠心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冠状动脉造影是心血管微创介入诊断治疗技术,手术中一般只需要在穿刺部位局部麻醉,患者可以保持神志清醒。 常规我们选择的手术入路:上肢挠动脉或下肢股动脉。 一般在手术24小时后即可下床,术后3-7天即可出院。,冠脉造影CAG Coronary Angiography,什么是冠状动脉造影术?,*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过程:将导管经股动脉、桡动脉插入,送至升 主动脉,然后探寻左或右冠状动脉口插入,注入 造影剂,使冠状动脉显影。 *作用:能较明确地揭示冠状动脉的解剖畸形及 其阻塞性病变的位置、程

2、度与范围。 *意义:冠状动脉造影是目前唯一能直接观察状 动脉形态的论断方法,医学界号称其为“金标准”。,CAG目的,*明确有无冠状动脉疾病; *选择治疗方案; *判断预后。,CAG适应症,有心脏病危险因素、不典型心绞痛症状或原因不明的胸痛而需确诊者的患者; 有心绞痛症状患者,尤其是药物治疗无效或通过无创检查(ECG、CT等)发现有高危因素的患者; 经冠状动脉溶栓治疗的。 拟行手术:行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瓣膜性心脏病或先心病手术等的患者,拟行前了解有无冠状动脉疾病 ; 冠状血管重建术后复查冠状动脉通畅情况。,CAG禁忌症,不能解释的发热; 未治疗

3、的感染; HB80g/L的严重贫血; 严重的电解质紊乱; 严重的活动性出血疾病; 活动性卒中患者; 尚未控制的严重高血压; 合并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 既往有造影剂过敏但事先未使用过糖皮质激素治疗;,术前评估,评估患者主要脏器功能,主要检查项目如下: 1.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 2.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动度。 3.血胆固醇、甘油三脂、血K+、Na+、cl-、血尿素氮、血肌苷、血谷一丙转氨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梅毒等。 4.心电图及X光心脏摄影。 5.二阶梯、踏车或平板运动试验。 6.超声心动图。 7.心脏核素显影。 8.碘过敏试验。,体 循 环 和 肺 循 环,冠状动脉解剖

4、,冠状动脉,冠状动脉是指分布在心外膜下和心肌壁内、外并将血液转运到毛细血管床部分的血管 1. 心外膜下和心肌壁外粗大 2.心肌壁内的部分细小 冠脉造影只能显示直径大于0.5mm血管,冠状动脉主要分支,左冠状动脉(Left Coronary Artery, LCA); 左主干(Left Main, LM); 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LAD) 对角支(Diagonal, D) 间隔支(Septal, S) 左回旋支(Left Circumflex, LCX) 钝缘支(Obtuse Marginal, OM) 右冠状动脉(Right Coronary Arter

5、y, RCA ) 后降支(Posterior Descending, PD) 左室后支( Posterior branches of left ventricular, PL ),冠状动脉解剖和分段,病 理,前降支闭塞,引起左心室前壁、心尖部、下侧壁、前间隔梗死。 回旋支闭塞,引起左心室高侧壁、膈面(优势型)和左心房梗死,可累及房室结 右冠状动脉闭塞,引起左心室膈面(优势型) 、后间隔和右心室梗死,可累及窦房结和房室结。 左冠状动脉主干闭塞,引起左心室广泛梗死。,体表ECG确定病变血管和病变部位,CAG手术简介,冠脉造影的入路,经股动脉法 经桡动脉法,常用的导引导管,Judkins造影导管,经

6、桡动脉路径,经股动脉路径,经桡动脉造影的优点,卧床时间短:痛苦少,不卧床 精神负担小:桡动脉穿刺点远离躯干,恐惧感小 出血性并发症少 1根导管可左右冠脉插管: 费用低、节省时间、减少X光照射 患者舒适:痛苦少,不卧床 护理方便:即刻拔管,轮椅搬运 穿刺点距心脏距离与股动脉相近 使用器械与股动脉径路相同 桡动脉周围无软组织 血肿、假性动脉瘤发生率低,术后止血,经桡动脉入路者,术后压力止血器加压包扎,每间隔2小时左右值班医生或护士会给予逐步减压处理,6-12小时后给予解除包扎。患者不需卧床,保持穿刺侧肢体平伸,尽量不屈曲。 经股动脉入路者,术后沙袋压迫6小时,加压包扎平卧,12-24小时可床上翻身

7、或坐起,如无血管并发症24小时后下床活动。,桡动脉止血器,冠脉病变分型,左冠的投照,左主干投照,右冠的投照,右冠的投照,前降支病变,冠脉痉挛,硝酸甘油注射前,硝酸甘油注射后,心肌桥仅在收缩期出现某一节段冠状动脉狭窄,舒张期则恢复正常。提示该冠状动脉节段受心肌压迫。,收缩期,舒张期,冠脉血栓、冠脉夹层,冠状动脉瘤、冠脉扩张,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概 述,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内科危急重症,在条件好的医院死亡率也高达10-14%,因此及时正确的处理至关重要。 近年来,随着对AMI病理生理的进一步了解,把AMI分型为非ST段抬高型心梗(NSTEMI)和ST段抬高型心梗(STEMI)。两类在病理上不同

8、,因此治疗也不同。,AMI定 义,AMI是急性心肌缺血性坏死,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坏死。 冠状动脉闭塞后2030分钟被其供血的心肌即有少数坏死,开始了急性心梗的病理过程。,发 病 机 制,基本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偶为冠状动脉栓塞、炎症、先天畸形、痉挛所致)。 造成管腔狭窄和心肌供血不足,而侧枝循环尚未充分建立,一旦血供进一步急剧减少或中断,使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达1小时以上,即可发生心肌梗死。,冠心病诊断流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ACS),斑块破裂血栓形成 STEMI (ST段抬高的AMI):基础病变常较轻,血栓持

9、续闭塞,称为“红血栓”(富含红细胞和纤维蛋白)。 NSTEMI(非ST段抬高的AMI):基础病变常较重,血栓断续闭塞,称为“白血栓”(富含血小板)。,鉴别非ST段抬高型心梗(NSTEMI)和ST段抬高型心梗(STEMI)非常重要, STEMI主张尽早通过药物溶栓或紧急血运重建; NSTEMI不主张药物溶栓。 STEMI 形成的血栓通常为富含红细胞和纤维蛋白的红血栓,因此建议尽早溶栓。 NSTEMI其血栓成分多为以血小板为主的白血栓,对溶栓药物反应差。溶栓药物具有潜在的促凝作用,可能使原来尚未闭塞的血栓形成完全闭塞性血栓以阻塞血管,导致病情恶化。,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冠心病治疗原则,挽救濒死的心

10、肌 防止梗死扩大 缩小缺血区 处理严重心律失常、泵衰竭等并发症 防止猝死 尽早、充分、持续开通梗死相关动脉(罪犯血管) ,即“再灌注”。 缩小缺血区 处理严重心律失常、泵衰竭等并发症 防止猝死,院前急救,1)最短时间内了解生命体征,以初步判断有无心律失常、心衰或休克,有条件时最好记录心电图。 2)就地休息,评价病情,紧急处理转送医院。 3)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51mg,必要时每5分钟重复一次(收缩压90mmHg、心率50次/分或100次/分时不用)。 4)对ST段抬高的AMI患者,应在30分钟内收住CCU(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开始溶栓,或在90分钟内开始行急诊PCI治疗。,起病12小时内,

11、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心 肌得到再灌注,濒临坏死的心肌可能得以 存活或使坏死范围缩小,预后改善。 *药物溶栓(Door to needle30min) *直接PCI (Door to balloon90min) *CABG(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再灌注心肌,STEMI的治疗,一般治疗:CCU、镇痛、吸氧; 再灌注治疗:溶栓(IV)- 尿激酶(U.K)、链激酶(r.S.K)及重组 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rt-PA) 急诊PCI 药物治疗:抗栓、抗缺血、稳定斑块 +(-受体阻滞剂、ACEI) 并发症治疗- 心律失常 低血压 心力衰竭 心源性休克 机械并发症 梗死后心绞痛 梗死 梗死恢复期(出

12、院前)的治疗 血运重建术(PTCA、CABG),溶栓治疗 在STEMI再灌注治疗中的地位,转运时间及发作时间决定再灌注方式 转运时间60分钟: 溶栓 转运时间3060分钟: 若发作时间3小时:PCI。 就诊时间至球囊时间90分钟者: PCI优势尽失,溶栓剂,第一代:尿激酶(UK),链激酶(SK) 第二代: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 rt-PA) 第三代:瑞替普酶(重组纤溶酶原激活剂,rPA) 按对纤维蛋白的选择性分为: 选择性:t-PA, scu-PA, SAK 非选择性:SK,UK,以下情况优选溶栓,1.就诊早,发病时间3h,且不能及时PCI 2.介入治疗(PCI)不可行:导管室不存在

13、或被占,动脉穿刺困难,不能到达有经验的导管室。 3.介入治疗不能及时进行:转运时间过长(进门-球囊扩张时间) -(进门-溶栓时间) 60min,进门-球囊扩张时间90min。,溶栓禁忌症(一),&绝对禁忌症: *既往脑出血病史; *脑血管结构异常(动静脉畸形); *颅内恶性肿瘤(原发或转移); *3个月以内的缺血性脑卒中(不包括3h以内的); *可疑主动脉夹层; *活动性出血或出血体质(不包括月经来潮); *3个月以内的严重头部闭合性创伤或面部创伤。,溶栓禁忌症(二),&相对禁忌症: *慢性、严重、控制差的高血压病; *目前血压严重失控(SBP180mmHg或DBP10min)或3周内的大手术

14、; *近2-4周内有脑出血者; *不能压迫的血管穿刺; *链激酶/阿替普酶:曾有用药史(5天),或对这些药有过 敏史; *孕妇; *活动性消化道溃疡; *正在使用抗凝剂者:INR越高,出血的危险性越大。,溶栓再通标准,再通冠造标准: TIMI 0级:无造影剂通过 TIMI 1级:有造影剂通过病变 TIMI 2级:可充盈整根血管,但血流慢 TIMI 3级:可充盈整根血管,血流正常。这才是治疗的目标,溶栓治疗副作用,溶栓的最大副作用(危险)是出血(约2%-5%),但更大的危险是溶栓失败(约35%-55%) 多个研究表明,越有效的溶栓剂,出血并发症亦越多 颅内出血的发生率: nPAt-PATNK-t

15、PA 易出血影响因素:年龄、剂型、女性、消瘦及高血压,尽管溶栓治疗已有较大进展,但充分而满意的再灌注率,即使用最好的药物,90分钟内TIMI 3级血流者不超过60,而颅内出血发生率在1左右,严重出血并发症在5左右,溶栓治疗的局限性,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血运重建介入治疗PCI,介入治疗适应症,1. ST段抬高或新出现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的心梗。 2. 发病12小时,仍有持续性胸痛、 3. ST段抬高或出现新的LBBB的MI在36小时内,发生心源性休克,年龄75岁,血管重建可在休克后18小时内进行。 4. 适合再灌注,但有溶栓禁忌 注意:只干预梗死相关血管(罪犯血管),经皮冠状动

16、脉介入治疗(PCI),一、直接PCI *即不进行溶栓而直接PCI。 有PCI条件医院STEMI再灌注治疗的最佳选择。 *即刻PCI 溶栓成功后立即对严重残余狭窄行PCI,早期资料显示无益处,现已不主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二、补救性PCI-溶栓失败者 在中、高危患者具重要作用 与药物治疗相比优点 减少STEMI患者病死、再次心梗率 减少心衰发生率 强调以下情况,无时间限制 (越早越好) : 心源性休克75岁 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或肺水肿 引起血动学异常的室性心律失常 仍有持续性缺血性胸痛 前壁心梗、下壁+右室心梗伴心前导联ST段压低 仍有持续性缺血性胸痛、抬高ST回落50%,经皮冠

17、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三、择期PCI-溶栓成功者 溶栓后17天对具有残余狭窄病变进行的PCI, 安全,可改善左室功能,对仍有缺血证据或多支病变者可能更有益。,静脉溶栓与介入治疗的比较,静脉溶栓的优缺点 迅速、简便 再通率5085 残余狭窄明显 再堵塞率1525 颅内出血发生率12 部分病人不宜溶栓 出血史 过敏,介入治疗的优缺点 开通率95以上 无出血并发症 住院期心脏缺血事件再发率低(7) 需要技术、人员、设备 开通时间延迟 直接PTCA 110分钟 转院病人 221分钟,右冠状动脉 LAO 45,80%狭窄,支架置入处 4.0*19mm,治疗前,治疗后,左主干局限性病变,治疗后,术后注意,用药方面: 1、根据医嘱,服用抗血小板凝聚的药物(阿斯匹林,氯吡格雷)至少一年以上,并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及电解质。 2、继续服用以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 。 复查随访:定期门诊复查(出院后第1月、3个月、6个月、1年,以后至少每半年门诊复查)。定期随访,建议半年复查冠脉造影。 冠心病常规康复治疗。,Time is muscle! Time is life! 时间就是心肌! 时间就是生命!,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