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西医临床学第十讲-PPT文档.ppt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31947 上传时间:2019-01-24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7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西医临床学第十讲-PPT文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最新西医临床学第十讲-PPT文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最新西医临床学第十讲-PPT文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最新西医临床学第十讲-PPT文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最新西医临床学第十讲-PPT文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西医临床学第十讲-PPT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西医临床学第十讲-PPT文档.ppt(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单纯疱疹,本病系由单纯疱疹病毒(HSV)所致,多侵犯皮肤黏膜交界处,皮疹为限局性簇集性小水疱,病毒长期潜伏和反复发作为其临床特征。,病因,人类HSV系DNA类病毒,根据其抗原性质的不同分为两个亚型:即HSV-和HSV-。 HSV-主要侵犯面、脑及腰以上部位,HSV-主要侵犯生殖器及腰以下部位。 正常人可作为病毒携带者。人是单纯疱疹病毒惟一的自然宿主,70%90%的成人皆曾感染过HSV-。 病毒经过口腔、呼吸道、生殖器以及皮肤破损处侵入体内,潜居于人体正常黏膜、血液、唾液、神经组织及多数器官内。当某些诱发因素如发热、受凉、日晒、情绪激动、胃肠功能紊乱、药物过敏、过度疲劳、机械性刺激以及月经、妊娠

2、等均促成本病发生,可经血行或神经通路播散。,临床表现,临床上可分为原发型与复发型两型。 初发单纯疱疹潜伏期212天,平均6天,几乎所有的内脏或黏膜表皮部位都可分离到HSV。 初次感染(不论是HSV-或是HSV-)时宿主急性期血清中无HSV抗体,常伴有全身症状,且往往比复发性疱疹明显。 原发型单纯疱疹皮肤黏膜损害常需23周愈合,而复发型单纯疱疹的皮损大多于1周内即可消失。,临床表现,1.皮肤疱疹 好发于皮肤黏膜交界处,以唇缘、口角、鼻孔周围等处多见。初起局部皮肤发痒、灼热或刺痛,进而充血、红晕,后出现针头或米粒大小簇集水疱群,基底微红,水疱彼此并不融合,但可同时出现多簇水疱群。水疱壁薄,疱液清亮

3、,短期自行溃破、糜烂、渗液,210天后干燥结痂,脱痂后不留瘢痕。,临床表现,2.口腔疱疹 疱疹和溃疡出现在口腔黏膜、舌部、齿龈、咽部,可波及食管。患者局部疼痛、拒食、流涎。可伴发热及颌下淋巴结和(或)颈淋巴结肿大。儿童与青年人多见。,临床表现,3.生殖器疱疹 主要为HSV-型感染所致。生殖器、会阴、外阴周围、股部和臀部皮肤均可受累,出现疱疹、溃疡及点片状糜烂。男性多发生在龟头、包皮、冠状沟、阴茎,亦可累及阴囊;女性则多见于大小阴唇、阴蒂、阴道、宫颈,亦可累及尿道。有肛交史同性恋者可引发疱疹性直肠炎,继而出现肛周和直肠化脓性感染或腹股沟淋巴结炎。,临床表现,4.眼疱疹 表现为单疱性角膜炎、结膜炎

4、,大多为单侧性,常伴患侧眼睑疱疹或水肿及耳前淋巴结肿大。反复发作者可致角膜溃疡、浑浊,甚至穿孔致盲。在新生儿和AIDS患者中,可发生脉络膜视网膜炎。,临床表现,5.疱疹性瘭(BIAO)疽 手指的HSV是原发口或生殖器疱疹的一种并发症。病毒可经手指上皮破损处进入或由于职业及其他原因而直接进入手指表皮内,疱疹病变常发生于末端指节,深入至甲床形成蜂窝状坏死;故局部疼痛剧烈,呈跳痛样,常伴有发热、肘窝和腋窝淋巴结炎。经常裸手接触疱疹患者的牙医和护士易有罹患本病的危险。,临床表现,6.疱疹性湿疹 系原由慢性湿疹、皮炎等病损的患者合并HSV感染所致,易误诊为原有湿疹的加重。在皮损区及其周围皮肤突然发生病毒

5、感染,或发生血行播散,累及其他重要脏器而致病情进一步恶化。,诊断,凡体表部位具有典型疱疹损害者诊断不难。常见的单纯疱疹多为复发型,依其临床皮损特点,发作部位即可诊断。对某些少见的原发感染者,或损害仅存在于腔道深处(如生殖道、呼吸道等),或仅有内脏疱疹损害而体表无损害者,则有可能误诊。本病有时需和面部带状疱疹、脓疱疮及固定性药疹相鉴别。,治疗,体表皮肤黏膜限局性HSV感染可仅采用局部用药抗感染治疗,对症状、皮损较重,或播散性感染或重要脏器受累的患者则应给予全身性抗感染用药及相应的对症支持治疗。 1.局部治疗 以收敛、干燥,防止继发感染为主。可外用3%酞丁胺霜、3%阿昔洛韦眼膏及2%甲紫溶液局部涂

6、搽,3或4次/天即可。若有继发感染,可用0.5%新霉素软膏、0.5%金霉素眼膏或莫匹罗星软膏、达维邦乳膏等。糜烂渗出时,可用3%硼酸溶液、1%醋酸铝溶液局部湿敷,可以使皮损干燥、疼痛减轻或消失,缩短病程。 疱疹性角膜炎结膜炎,可用0.1%疱疹净眼药水,1%阿昔洛韦眼药水及0.1%病毒唑眼药水滴眼,1次/2小时。复发性患者,可用3%阿昔洛韦眼膏与0.1%地塞米松滴眼液联合治疗,较单用抗病毒药物见效快、疗效高、疗程短。 2.全身治疗:可选择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口服治疗。(无环鸟苷),中医治疗,中医认为单纯疱疹的发生或因于外感风热湿毒,攻窜头面;或因于肠胃湿热积滞,上蒸于唇周面颊;或因于冲任不调,肝经郁

7、热;而反复发作者多为气阴不足,虚热内扰。 外搽水疱未溃破可用三黄洗剂外搽,每日23次。水疱已溃破糜烂,宜用黄连膏、青黛油外搽,有渗液的宜用氧化锌油。 物理疗法用氦氖激光照射皮疹,每次58分钟,每日一次。 梅花针疗法患处皮肤常规消毒,用梅花针叩打患处及周围皮肤,手法由轻到重,边叩打边用消毒干棉球擦净渗出液体,使局部皮肤潮红为宜每日1次。,水痘和带状疱疹,水痘和带状疱疹是由同一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所引起的两种不同表现的疾病。 原发感染为水痘,潜伏在感觉神经节的VZV再激活引起带状疱疹。 水痘为小儿常见急性传染病,特征是分批出现的皮肤粘膜的斑、丘疱疹及结痂、全身症状轻微。 带状疱疹多见于

8、成人,其特征为沿身体单侧感觉神经相应皮肤阶段出现簇的疱疹,常伴局部神经痛。,临床特点(带状疱疹),有水痘病史 带状疱疹潜伏期难以确定,发疹前数日局部皮肤常有搔痒,感觉过敏,针刺感或灼痛,局部淋巴结可肿痛,部分病人有低热和全身不适。13d后沿周围神经分布区皮肤出现簇皮疹,先为红斑,数小时发展为丘疹、水疱、数个或更多成集簇状,数簇连接成片,水疱成批发生,簇间皮肤正常。 带状疱疹多限于身体一侧,皮损超过躯干中线,58d后水疱内容浑浊和部分破溃、糜烂、渗液,最后干燥结痂。第二病周痂皮脱落,遗留暂时性淡红色斑或色素沉着,一般不留疤痕,病程约24周。 带状疱疹可发生于任何感觉神经分布区,但以脊神经胸段最常

9、见,三叉神经第一支亦常受侵犯。偶可侵入、和对颅脑神经而出现面瘫、体力丧失、晕眩、咽部分粘膜疹或咽喉麻痹等。 粘膜带状疱疹可侵犯眼、口腔、阴道和膀胱粘膜。,诊断,带状疱疹典型病例依临床表现,尤其是皮疹形态、分布,不难诊断,非典型病例需靠实验室检测做出病原学诊断。 1、疱疹刮片刮取新鲜疱疹基底组织涂片,瑞氏染色见多核巨细胞,苏木素伊红染色可常见细胞核内包涵体。 2、病毒分离将疱疹液直接接种人胚纤维母细胞,处理出病毒再作鉴定,仅用于非典型病例。 3、免疫学检测补体结合抗体高滴度或双份血清抗体滴度升高4倍以上可诊为近期感染。取疱疹基底刮片或疱疹液,直接荧光抗体染色查病毒抗原简捷有效。 4、病毒DNA检

10、测多用聚酶链反应检测呼吸道上皮细胞核外周百血细胞中VZV病毒DNA,此病毒分离简便。,治疗,1、一般治疗与对症治疗 可适当用镇静剂(如地西泮等)、止痛剂(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等) 2、抗病毒治疗 有免疫缺陷和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水痘和带状疱疹患者,侵犯三叉神经第一支有可能播散至眼的带状疱疹患者应及早使用抗病毒药。首选阿昔洛韦 3,中医治疗 从中医角度细致分析病理,发现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正是由于正气虚衰(免疫力低下),气血瘀阻,经脉不畅(微循环不畅)而致,因此应以扶正祛邪为治疗原则,祛邪以通、扶正以荣,可达到通荣相济,标本兼治之疗效。五味清疹合剂疗法通过辅助人体正气,正气充足,则寒湿泄气不能侵犯,通过

11、外敷开窍化热,消炎镇痛,内服扶正祛湿、活血通络,收湿生肌敛疮,从根本上修复带状疱疹引起的神经痛,针灸治疗,主穴:皮损局部及与皮损相应之同侧夹脊穴。皮损局部用针灸针平刺、围刺。 1)肝经郁热 诊断要点:疱色鲜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伴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薄黄或黄腻,脉弦数。 处方:阳陵泉、足临泣、行间、太冲、血海。 2)脾虚湿蕴: 诊断要点:疱色淡红,疱液浑浊,疱壁松疏,易于溃破,渗液糜烂;伴纳呆,腹胀便溏;苔黄腻,脉滑数。 处方:阴陵泉、三阴交、足三里、曲池、血海。 3)气滞血瘀: 诊断要点:皮疹消退,局部疼痛难忍;伴烦躁失眠,精神不振,胃纳不佳;舌暗或有瘀点斑;苔薄

12、白,脉弦细。 处方:随病变所在经脉选俞穴。,其他治疗,1、皮肤针: 取穴:皮损周围及与病灶相应的夹脊穴或背俞穴。 方法:重叩刺,以微出血为度。疱疹初起阶段,每日2次,待疼痛减轻疱疹开始吸收时,改为每日1次。 2、贴棉灸:以脱脂棉少许,摊开展平如病灶大小的薄片,贴于患部,点燃,急吹其火,使其迅速燃完。然后再换薄棉,如法再灸,如此34次,以皮肤潮红为度。亦可先用皮肤针叩刺局部微出血,再施以3-4次贴棉灸,其效更佳。 3、用云南白药醋调涂抹患部也有很好的止疼效果。 带状疱疹是临床上非常疼痛的一种疾病,针灸止痛效果比较好,因此建议及早采用针灸止痛治疗。,湿疹,湿疹,属于比较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

13、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其特点为自觉、剧烈瘙痒,皮损多形性,对称分布,有渗出倾向,慢性病程,易反复发作。治疗方面纯中药是较好的选择。,病因,湿疹的发病是多种因素互相作用所致。 (一)遗传因素 (二)环境因素 1、人造织物、人造革品、与衣着有关的印染剂漂白剂、光亮剂、防蛀剂、防霉剂、坚挺剂等现代衣着的环境性变应原。 2、人造食品、方便食品、反季食品,用于食品生产的化肥、农药、人工饲料、饲料添加剂,用于食品加工的防腐剂、矿氧化剂、香料、色素、催熟剂、增稠剂等,现代饮食环境性变应原。 3、人造建筑构件、化学涂料、塑料制品、橡胶制品、人造纤维、胶合剂、防水剂、家用及办公室电子器材所产生的电磁辐射、

14、居室清洁剂、杀虫剂的功能现代居住中的环境变应原。 4、化学燃料燃烧所产生的气体,制造汽车,舟船,飞机的材料,道路的沥青路面,马路旁绿化植物的花粉等现代交通的环境性变应原。,病因,5、洗涤剂工厂中制造洗涤剂所有的酶制剂,塑料工厂的甲苯二异氰酸酯,橡胶工厂的乳胶,制药厂的抗生素及其他化学原料等现代职业的环境变应原。 6、某些现代生活方式有关的环境性变应原,如使用化妆品及养猫、鹦鹉宠物等。当人体长期生活在这种不良环境因素影响之下时,可导致免疫功能失调,最终造成对环境的变态反应,从而引起湿疹。 (三)感染因素 :某些湿疹与微生物的感染有关。这些微生物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马拉色菌、气源性真菌如交链孢霉、

15、分枝孢霉、点青霉、烟曲霉、镰刀霉、产黄青霉、黑曲霉及黑根霉等。 (四)饮食因素 : 人类的食物品种极多,一般可分为植物类、动物类、矿物类,在近代的食物中还经常应用一些化学合成的食物如糖精、醋酸、枸橼酸、香精、合成染料等。这些食物可引起食物的变态反应,从而导致湿疹的产生。 (五)药物因素 (六)其他因素 :情绪,气候,阳光等等,临床表现,急性湿疹:发病急,常呈对称分布,以头面、四肢和外阴部好发。在病程发展中,红斑、丘疹、水疱、脓疱、糜烂、结痂等各型皮疹可循序出现,但常有2-3种皮疹同时并存或在某一阶段以某型皮疹为主。常因剧烈瘙痒而经常搔抓,使病情加重。 亚急性湿疹:急性湿疹炎症、症状减轻后,皮疹

16、以丘疹、鳞屑、结痂为主,但搔抓后仍出现糜烂。 慢性湿疹:多因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演变而成,亦可开始即呈现慢性炎症。患处皮肤浸润增厚,变成暗红色及色素沉着。持久不愈时,皮损纹变粗大,表现干燥而易发生皲裂。常见于小腿、手、足、肘窝、外阴、肛门等处。,诊断,(1)婴儿湿疹:婴儿湿疹中医称奶癣。通常在生后第二或第三个月开始发生。好发于颜面及皮肤皱褶部,也可累及全身。一般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减轻至痊愈。但也有少数病例继续发展至儿童期甚至成人期。 1.渗出型湿疹:常见于肥胖型婴儿,初起于两颊,发生红斑、丘疹、丘疱疹,常因剧痒搔抓而显露有多量渗液的鲜红糜烂面。严重者可累及整个面部甚至全身。如有继发感染可见

17、脓疱及局部淋巴结肿大、发热。 2.干燥型湿疹:多见于瘦弱的婴儿。好发于头皮、眉间等部位,表现为潮红、脱屑、丘疹,但无明显渗出。呈慢性时也可轻度浸润肥厚,有皲裂、抓痕或结血痂。常因阵发性剧烈瘙痒而引起婴儿哭闹和睡眠不安。,渗出型湿疹,干燥型湿疹,诊断,(2)儿童湿疹:是一种儿童过敏性皮肤病。儿童皮肤发育尚不健全,最外层表皮的角质层很薄,毛细血管网丰富,内皮含水及氯化物比较丰富,故容易发生过敏湿疹反应。,诊断,(3)乳房湿疹:多见于哺乳妇女,乳晕湿润、糜烂、结痂,时间稍久可增厚,发生皲裂,喂奶时疼痛。长期不愈。皮下有硬结者,应考虑并发湿疹样癌的可能。所以,对乳房湿疹应提高警惕,及时检查。,诊断,(

18、4)阴囊湿疹:急性者有肿胀、流水、结痂。慢性者则增厚、苔癣化,甚痒并易复发。常与局部多汗,外阴刺激、神经内分泌障碍、慢性前列腺炎等有关。,诊断,(5)女阴湿疹:多见大小阴唇及附近皮肤红肿、糜烂及慢性增厚,甚痒。常与霉菌性阴道炎、白带增多及内分泌紊乱有关。,诊断,(6)肛门湿疹:肛门周围湿疹急性期红肿、糜烂,慢性期呈浸润、肥厚,甚至发生皲裂。奇痒且痛,特别是在便后更加明显。由于经常搔抓,皮肤可变厚或变薄,萎缩发亮。儿童肛门湿疹多与蛲虫有关,成人多与痔疮、多汗有关。,诊断,(7)手部湿疹:发生于手掌部易浸润增厚,过度角化形成皲裂。手指端湿疹常反复发生水疱、结痂、增厚、脱屑,累及甲床部可影响指甲发育

19、,致使甲板粗糙,凹陷不平。接触水、肥皂、洗衣粉等常使湿疹加重。,诊断,(8)腿部脚部湿疹:好发胫前及踝部,常由于下肢静脉曲张或外伤引起。结痴、增厚、苔藓化,也可呈糜烂、流水,易继发感染或形成溃疡,顽固难治。,治疗,目前西医对湿疹尚无特效疗法,多采用以内服抗组胺药物 , 皮质激素类药物临时抑制为多,如口服西药 , 口服激素 , 外用溶液洗剂、乳剂、泥膏、油剂、软膏、乳剂、涂膜剂、酊剂及硬膏等。 穴位注射 (一)取穴 主穴:分2组。 1、足三里、曲池; 2、长强。,治疗,(二).治法 药液:第一组穴用维生素B12(0.1毫克)注射液;第二组穴用非那根(12.5毫克)加维生素B1(50毫克),主要用

20、于阴囊湿疹。 以5号齿科针头,刺入穴位得气后。第一组穴每穴注射入药液1毫针,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第二组穴,将药液全部注入长强穴,3日1次,2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以上述第一组穴治疗50例顽固性湿疹,结果显效以上占84%,总有效率达96%2;第二组穴治疗顽固性阴囊湿疹35例,结果治愈26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4%3。一般而言,以病程短者效果佳3。,治疗,体针 (一)取穴 主穴:湿疹点。 (二)治法 先找寻湿疹点,令患者背向光亮处,在背部仔细寻找出低于皮肤,灰色发亮,针头大,散在的小点,此即湿疹点。找到后,用左手拇、食、中指捏提皮肤,右手持一寸长的毫针,直刺该点,进

21、针七、八分,小儿可浅刺,进针后提插二、三下,快速出针不留针,每次可针1015个湿疹点。每日或隔日1次。另可配合服用维生素C200毫克,异丙嗪50毫克,强的松10毫克(小儿酌减),每日3次。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476例,治愈433例,治愈率达90.9%。,治疗,电针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阿是穴位置:皮损区(下同)。 (二)治法 以酒精消毒皮损区后,毫针由皮损边缘刺入皮下组织,针的方向与皮面平行,针刺数目按每块皮损大小不同,用26根不等。然后接通电针仪,用疏密波,频率20次/分,强度可逐渐增大,至病人感觉适度为止。每次电针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天。

22、 (三)疗效评价 共治疗慢性湿疹26例(内包括神经性皮炎患者),治愈8例,显效14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达100%。,中药治疗,湿热型 皮肤可见红斑、肿胀、丘疹、水疱、脓疱、糜烂,渗液较多,浸淫成片,瘙痒较剧烈。可伴有发热,疲乏倦怠,或有腹痛,便秘或腹泻,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滑数。 【治法】 清热利湿,佐以祛风。 【方药】 1.主方 萆薢渗湿汤(高秉钧疡科心得集)加减 处方:萆薢15克,薏苡仁、土茯苓、滑石、鱼腥草各30克,牡丹皮、泽泻、通草、防风、黄柏各12克,蝉蜕6克。水煎服,每日1剂。 便秘者,加大黄12-15克(后下)。湿热较盛者,加龙胆草、栀子各12克。剧痒者,加浮萍

23、9克、白蒺藜15克。 2.中成药龙胆泻肝丸,口服,每次6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中药治疗,风热型 【证见】 皮肤见红斑、丘疹、鳞屑、结痂,或有少量渗液。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法】 疏风清热,佐以利湿。 【方药】 1.主方消风散(陈实功外科正宗)加减 处方:荆芥、防风、牛蒡子、苦参各12克,蝉蜕9克,生地黄25克,生石膏30克(先煎),鱼腥草30克,金银花15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l剂。 瘙痒较剧者,加浮萍9克、白蒺藜15克。渗液偏多者,加土茯苓30克、木通12克。 2.中成药 (1)银翘解毒颗粒(根据银翘散原方配制成的冲剂),口服,每次1-2包,每日23次,温开水溶解后

24、服。 (2)防风通圣丸,口服,每次6克,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中药治疗,血虚风燥型 【证见】 患部皮肤增厚,表面粗糙,或呈苔藓样变,色素沉着,脱屑,或见头晕乏力,腰酸肢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缓或濡细。 【治法】 养血祛风。 【方药】 1.主方当归饮子(陈实功外科正宗)加减 处方:当归、防风各12克,川芎、荆芥各9克,白芍、何首乌、丹参、白蒺藜各15克,生地黄25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可复渣再煎服,每日l剂。 瘙痒难眠者,加珍珠母、生牡蛎各30克(先煎),夜交藤、酸枣仁各15克。某一阶段见糜烂、渗液者,加萆薢15克、土茯苓30克、泽泻12克。,外治法,1.急性湿疹: (1)早期见红斑、

25、丘疹、丘疱疹、水疱,而未见糜烂、渗液者,可用石珍散或二妙散、六一散等外扑,或用三黄洗剂、炉甘石洗剂外涂 (2)红肿、糜烂、渗液多者,宜用下述中药或中草药煎水待冷湿敷。常用中药、中草药:黄柏、地榆、野菊花、蒲公英、金银花叶、侧柏叶、苦参、九里明、三桠苦、黑面神、火炭母等。选5-6味各30克,或用皮肤外洗二方,煎水冷湿敷,也可用绿茶叶水湿敷。 (3)湿敷间歇期,或经湿敷渗液已明显减少者,可外涂青黛散油或二妙散油,也可外涂炉甘石洗剂。 2.亚急性湿疹:常选用皮肤外洗一方或皮肤外洗二方水煎外洗,必要时(渗液较多者)也可湿敷。并可选用三黄洗剂、炉甘石洗剂、二妙散油或青黛散油外搽,或用石珍散水调外搽。 3

26、.慢性湿疹:可选用皮肤外洗一方或皮肤外洗二方水煎外洗,并选用5%10%硫黄软膏、5%一10%黑豆馏油软膏或青黛膏外搽。,银屑病,银屑病(Psoriasi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它属于多基因遗传的疾病,可由多种激发因素,如创伤、感染、药物等都可能在易感个体中诱发该病。典型的皮肤表现是境界清楚的具有银白色鳞屑的红色斑块。轻者可表现为几个银币大小的肘膝部位斑块,重者也可以全身皮肤受累。其病生理机制主要为表皮增生分化的异常和免疫系统的激活。中医名白疕,民间普遍称牛皮癣。,病因,遗传: 感染: 代谢障碍:在正常人的表皮内有四种酶,而在银屑病患者的皮损内则缺少其中两种,皮损治愈后,其中两种酶又重

27、新出现。 免疫功能障碍:临床上用免疫抑制剂,常用的有氨甲蝶呤(MTX),乙亚胺环孢素A等治疗本病效果显著。关于银屑病皮损T细胞活化的始动因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可能与感染、外伤、神经精神因素等有关。 内分泌障碍:银屑病与激素的关系,早已受到人们的重视。本病与妊娠,分娩,哺乳期,月经期有关。临床上观察到,部分银屑病患者在妊娠期皮疹减轻或消退。 其他:如精神的创伤,外伤或手术,潮湿,血液流变学的改变,以及理化因素及药物刺激等,对银屑病患者的发病也有一定关系。,临床表现,根据银屑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一般可分为寻常型、关节炎型、脓疱型、掌跖脓疱病、红皮病型、及连续性肢端皮炎六种炎型。 1、寻常型银屑病

28、:(Psoriasis Vulgaris)临床上最为常见,大多急性发病,迅速扩延全身。 初起损害往往是红色或棕红色的丘疹、或斑丘疹。以后逐渐扩展,成为棕红色的斑块。皮损上覆盖干燥的鳞屑。边界清楚,相邻的损害可以互相融合。 本病的鳞屑呈银白色,逐渐增厚,刮去鳞屑可出现半透明的薄膜,有人称为薄膜现象。剥去薄膜出现点状出血,称为Auspitz氏征。薄膜现象与Auspitz征对银屑病的诊断有特异性。有些病人的鳞屑又厚又硬,呈蛎壳状,可以影响皮肤的伸缩。在关节面上的厚硬的鳞屑很容易破裂,使皮肤发生皲裂而感到疼痛。,薄膜现象和Auspitz氏征,临床表现,寻常型银屑病的损害变化较多,有的皮疹呈为鳞屑性水滴

29、状称为点滴状银屑病;细小鳞屑性损害位于毛囊皮脂腺开口,称为毛囊性银屑病;如果鳞屑呈蛎壳状称为蛎壳状银屑病;有的损害不规则呈地图状,称为图状银屑病;临床上最常见的损害是盘状或钱币状,称为盘状或钱币状银屑病。 寻常型银屑病可泛发全身各处,但以四肢伸侧最为常见,特别是肘部,膝部,可对称发生,和骶尾部。头皮损害也常见,可单独发生,也可以和全身损害并存。头部损害界限清楚,头发呈束状,但不脱发。指(趾)甲也可以受累,甲表面呈“顶针状”或凹陷不平。甲表面失去光泽,也可以变厚,呈灰黄色,甲板与甲床分离,其游离缘可破碎或翘起,少数病人损害可发生在口唇、阴茎、龟头等处。,点滴状银屑病,毛囊性银屑病,蛎壳状银屑病,

30、图状银屑病,盘状或钱币状银屑病,临床表现,寻常型银屑病按皮损表现分为三期: 进行期: 旧的皮损不见消退而新的皮损不断出现。皮损浸润明显,炎症明显,损害周围可有红晕,鳞屑较厚。这一期如针刺,刺伤,烧伤,外科手术等机械性刺激皮肤,一般在714天以后,刺激周围皮肤出现典型银屑病损害,称为人工银屑病(Psoriasis factitia)亦称为同型反应(isomorphism),或称Kebne现象。 静止期: 皮损长期没有多大变化,基本无新皮疹出现,炎症减轻,病情稳定。 退行期: 损害的炎症基本消退,皮疹缩小或变平。遗留下色素减少白斑或色素沉着斑。本病易反复发作。部分病人开始有明显的季节性,冬季皮损加

31、重,夏季缓解或消退。以后可长期不愈。少数病人临床痊愈后可长久不复发。,治疗,本病尚无特殊疗法。全生治疗可根据病情选用免疫抑制剂、维生素类、维A酸类、糖皮质激素、抗生素、免疫调节剂、中药制剂如雷公藤药物,以控制和减轻症状。 1、一般疗法: 首先树立病人的信心,稳定情绪。消除诱发本病发作的因素。积极控制感染。禁忌辛辣饮食和饮酒,进行期病人禁用刺激性较强的外用药 2、中医疗法: 1)进行期银屑病:生槐花、白茅根、生地、鸡血藤各30克,紫草根、茜草根、丹参各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2)稳定期银屑病:土茯苓30克,茵陈、双花、连翘、野菊花、元参各15克,公英、地丁各20克,三棱、莪术、赤芍各10克,

32、水煎服,每日一剂。 3)消退期银屑病:熟地30克,白芍20克。当归、首乌、蜂房、天冬、麦冬、白鲜皮各15克。,针灸治疗,体针疗法:取穴风池、外关、内关、足三里、阿是穴,肝郁者配期门,血瘀者配血海,实者泻法,虚者无泻后补,留镇20-3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 梅花针疗法: 局部常规消毒,用梅花针叩打白斑区,由外慢慢向内,以白斑潮红或微有出血为宜,叩刺后涂以0.2%碘酊每日或隔日1次。 耳穴割治法:使用打碎的细瓷片(以江西瓷为最佳),用锋利的边缘(消毒后)在对耳轮下脚划一小口,用力适度, 深度均匀,轻度出血即可,切口约2-3毫米,然后消毒敷料包扎,每周一次。 耳针疗法: 取穴肺、枕、内分泌、肾上腺

33、、阿是穴,每次3-4穴,单耳埋针,双耳交替,3日轮换1次。,黄褐斑,黄褐斑也称为肝斑和蝴蝶斑,是面部黑变病的一种症状,是发生在颜面的色素沉着斑。 黄褐斑的出现多数与内分泌有关,精神压力大,各种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妇科病、糖尿病)等以及体内缺少维生素及外用化学药物刺激引起。 近年来发现,粗劣化妆品的刺激及日光照射过度,多可诱发本病。 黧黑斑出自外科正宗:黧黑斑者,水亏不能制水,血弱不能华肉,以致火燥结成斑黑,色枯不泽。 太平圣惠方:“由脏腑有痰饮,或皮肤受风邪,致令气血不调。” 西医学称黄褐斑。,临床特点,好发于女性,特别是妊娠期、产后和口服避孕药的妇女。 皮疹对称性分布于颜面、额、两颊、鼻背两

34、侧、唇周围、颏部皮肤,呈指盖至钱币大小或呈手掌大小、形状不规则的淡褐色或暗褐色沉斑,境界明显或模糊不清,可融合成大片。 无自觉症状,慢性经过,日晒后加重。一部分由于分娩后或停用避孕药后可缓慢消退。 发于面部的颧骨、额及口周围,多对称呈蝴蝶状,故又名“蝴蝶斑”。 初色如尘垢,日久加深,变为浅灰褐色或深褐色,枯暗不泽。 大小不定,斑点边缘清晰,表面光滑,无炎症反应,无痛痒。 经常使用口服避孕药及妊娠女性,面部会出现“妊娠斑”,也属于黄褐斑的一种。 女性有黄褐斑者多伴有月经紊乱、经前乳胀,或慢性病症。 男性黄褐斑患者多伴有阳痿、早泻、胃肠功能紊乱等。 经常日晒形成的日晒斑也是黄褐斑的一种。,中医治疗

35、,中医学认为,肝藏血,喜条达而恶抑郁,若情志不遂,肝失条达,或阴血暗耗,或生化之源不足,均可导致肝气郁结不舒。郁久化热,灼伤阴血,致使颜面气血失和而发病。肾藏精、为水,水亏则火旺,津血暗耗,不能濡润于颜面,而枯萎发斑,脾虚不能健运,气虚生化乏源,以致气血不足,不能上荣于面,发生黄褐斑。 黄褐斑患者常伴有急躁易怒,胸胁胀痛,痛经或经期延后,经血紫暗有块,舌有紫斑,脉弦涩 (面斑呈青褐色),临床常见眩晕、耳鸣、健忘、失眠、咽干口燥、五心烦热,有的颧红盗汗,女子经少,男子遗精等肝肾阴虚的症状。 具有内调作用的代表中药有:藏红花、赤芍、血竭、丹皮 、熟地、 白芍、香附、郁金 、旱莲草等。 中医祛斑代表方剂有:十九还原汤、藏红五消汤等。 中成药:逍遥丸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