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运动解剖学27前庭蜗器、本体感受器和皮肤-PPT文档.ppt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32200 上传时间:2019-01-24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7.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运动解剖学27前庭蜗器、本体感受器和皮肤-PPT文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最新运动解剖学27前庭蜗器、本体感受器和皮肤-PPT文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最新运动解剖学27前庭蜗器、本体感受器和皮肤-PPT文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最新运动解剖学27前庭蜗器、本体感受器和皮肤-PPT文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最新运动解剖学27前庭蜗器、本体感受器和皮肤-PPT文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运动解剖学27前庭蜗器、本体感受器和皮肤-PPT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运动解剖学27前庭蜗器、本体感受器和皮肤-PPT文档.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二、前庭蜗器 前庭蜗器vestibulocochlear organ又称耳ear,分为外耳external ear、中耳middle ear和内耳internal ear三部分。外耳与中耳是收集和传导声波的结构,内耳有听觉和位置觉感受器。 (一)外耳 包括耳郭和外耳道。 1.耳郭auricle 位于头部的两侧, 主要由弹性软骨为 支架外被皮肤构成. 2.外耳道 是外耳门与鼓膜之 间的管道。,(二)中耳 中耳由鼓室、咽鼓管、乳突窦和乳突小房组成。 鼓室tympanic cavity位于鼓膜和内耳之间,为颞骨岩部内的含气小腔,形态不规则,室壁衬有粘膜。鼓室的粘膜与咽鼓管、乳突小房等处的粘膜相延续。

2、鼓室内有听小骨。,1鼓室的壁 :鼓室有六个壁,外侧壁大部分由鼓膜构成,鼓膜tympanic membrane是近似卵圆形的半透明薄膜,位于鼓室和外耳道之间,呈倾斜位,活体观察时,可见以一三角形反光区,称光锥。鼓膜在传导声波中具有重要作用。上壁为一薄骨板,称鼓室盖,鼓室借此与颅中窝相邻。下壁也为一薄骨板,鼓室与颈内静脉起始部以此相隔。前壁上有咽鼓管的开口。后壁上有乳突窦的开口,乳突窦为一小腔,向后通乳突小房。内侧壁即内耳的外侧壁,此壁上有前庭窗、蜗窗二孔,均于内耳相通。在活体上蜗窗有第二鼓膜封闭。,2鼓室内的结构: 鼓室内主要含有三块听小骨及两条听小骨肌。 听小骨auditory ossicle

3、s有三块,由外向内依次为锤骨、砧骨和镫骨。三块听小骨之间以关节相连成一个曲折的杠杆系统,称听骨链。当声波冲击鼓膜时,经听骨链相继运动,使镫骨底在前庭窗上不断摆动,将声波的振动转化为机械能传递入内耳。,听小骨肌有两块:鼓膜张肌和镫骨肌。鼓膜张肌收缩时向前内侧牵拉锤骨柄,紧张鼓膜;镫骨肌收缩时向后内外侧牵拉 镫骨,以减小镫骨底对内耳的压力。两肌共同作用,可使听 骨之间连接紧密,使听骨链运 动阻力加大,运动幅度减小,对内耳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二)咽鼓管 咽鼓管auditory tube是连通咽与鼓室的管道,管内面衬有粘膜,咽鼓管平时关闭,当吞咽或打哈欠时开放,从而平衡鼓室与外界的气压,以利鼓膜振动

4、。由于咽鼓管与鼻咽部相通,故咽部感染易沿咽鼓管侵入鼓室。幼儿的咽鼓管短平,腔较大,常因咽部感染引发中耳炎。,(三)乳突小房与乳突窦 乳突小房mastoid cells是颞骨乳突内许多互相连通的含气小腔。乳突窦是一个介于乳突小房与鼓室之间的腔,向前开口于鼓室后壁的上部,向后下与乳突小房相通。,(三) 内耳 内耳位于颞骨岩部内,是听觉和位置觉感受器的主要部分。为构造复杂、形状不规则的弯曲管道,故称迷路labyrinth。迷路分骨迷路bony labyrinth和膜迷路membranous labyrinth。骨迷路是颞骨岩部骨密质围成的相互通连的骨性隧道;膜迷路是套在骨迷路中的膜性小管和小囊,其形

5、似骨迷路。膜迷路内充满内淋巴,膜迷路与骨迷路之间充满外淋巴。内、外淋巴互不流通。,(一)骨迷路 骨迷路由后外向前内分为骨半规管、前庭、耳蜗三部分。 1. 耳蜗cochles位于前庭的前内侧,形似蜗牛壳。由一条蜗螺旋管环绕蜗轴螺旋状盘旋约两圈半而成,尖向前外,称蜗顶;底朝后内,称蜗底。,蜗轴是耳蜗中央呈圆锥形的骨质中轴,它向蜗螺旋管内伸出骨螺旋板,板内的基部有蜗轴螺旋管,内藏蜗神经节,蜗轴的骨松质内有蜗神经穿过。 蜗螺旋管是由骨密质围成的骨管,在蜗底通向前庭处,管腔较大,在通向蜗顶处,逐渐细小,以盲端终于蜗顶。骨螺旋板突入蜗螺旋管内,未达蜗螺旋管的对侧壁,其缺空处由膜迷路的蜗管填补封闭。因此,蜗

6、螺旋管可分3个部分:近蜗顶侧的管腔因起自前庭称为前庭阶;中间是蜗管;近蜗底侧的管腔为鼓阶。前庭阶在前庭处的外侧有前庭窗,为镫骨底所封闭。鼓阶的外侧壁上有蜗窗,为第二鼓膜所封闭。前庭阶与鼓阶内均含外淋巴,在蜗顶处借蜗孔相通。,2骨半规管bony semicircular canals位于前庭后方,为3个半环形互相垂直排列的骨管,分别称为前、后和外骨半规管。每个骨半规管都有两个骨脚,分为单骨脚和壶腹骨脚。壶腹骨脚端膨大处称骨壶腹。前、后骨半规管的单骨脚合并成总骨脚,因此3个骨半规管只有5个骨脚与前庭相连。,3. 前庭vestibule居骨迷路中部,是骨半规管与耳蜗之间不规则的腔隙。前部有孔通耳蜗。

7、后上部有5个小孔通3个半规管。前庭可分4个壁:外侧壁,即鼓室的内侧壁,有前庭窗和蜗窗,前者由镫骨底封闭,后者由第二鼓膜封闭;内壁,即内耳道的后部,前庭蜗神经穿此壁;前壁较窄,是蜗螺旋管入口,由此入蜗螺旋管的前庭阶;后壁有半规管的5个开口。,(二)膜迷路 膜迷路membranous labyrinth是套在骨迷路内封闭的膜性管或囊,由后外向前内分为3部分,即膜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蜗管。它们之间相互通连,其内充满着内淋巴液。,1. 蜗管cochlear duct是耳蜗内的膜性管道,连于骨螺旋板的周缘部,随同蜗螺旋管也盘绕蜗轴两圈半,其前庭端借连合管与球囊相通,其顶端终于耳蜗顶部,是盲端。通过蜗轴

8、的纵切断面上,蜗管呈三角形,其上壁称前庭膜;外侧壁有丰富的血管和结缔组织,与螺旋管的内面相贴;下壁为基底膜(又称螺旋膜),在基底膜上有螺旋器spiral organ又称Corti器,是听觉感受器。蜗管将螺旋管腔分隔成两条螺旋形管道:在蜗管上面的称前庭阶;在下方的称鼓阶。前庭阶与鼓阶都是骨迷路和膜迷路之间扩大的间隙,其内充满外淋巴。二者在耳蜗的顶部相通连,而它们的另一端则分别与前庭窗和蜗窗相接。,2膜半规管semicircular ducts是位于骨半规管内的三个膜性管道,形似骨半规管,均有相应呈球形膨大的膜壶腹,其内有隆起的壶腹嵴,壶腹嵴与膜半规管的长轴互相垂直,是感受旋转变速运动的位觉感受器

9、。 3椭圆囊utricle和球囊saccule是前庭内两个相互通连的膜性小囊。椭圆囊较大,与膜半规管相通;球囊较小,与蜗管相通。二者之间有小管相连,由此管沿前庭内壁向上延伸为内淋巴管,通向颞骨岩部的内淋巴囊。在椭圆囊和球囊的壁上有局部斑状隆起,称椭圆囊斑和球囊斑。是感受头部位置变动和机体直线变速(加或减)运动的位觉感受器。,声音的传导:声波传入内耳的感受器有两条途径,一是空气传导,二是骨传导。正常情况下以空气传导为主。,三本体感受器 本体感受器是指在骨骼肌、肌腱、韧带和关节囊内的一些特殊感受器,如肌梭、腱梭等。这些感受器能把运动刺激传至大脑皮质。借助本体感受器,能感受身体在空间的位置、姿势和主

10、动、被动运动状态,这对运动的精细感知、分析和及时准确的调节,具有重要意义。,(一)肌梭muscle spindle 是骨骼肌内的梭形结构,典型的肌梭宽约1毫米,长约6毫米,长轴与骨骼肌纵轴平行。肌梭的功能:当肌肉受牵拉或梭内肌纤维主动收缩时,肌梭内感觉末梢均可受到刺激,并将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传至中枢,再经脊髓前角大运动神经元(神经元)引起肌肉收缩。,(二)腱梭 又称高尔基腱器官,分布在肌腹与肌腱的连接处,结构与肌梭相似。腱梭由数条腱束被结缔组织囊包裹形成。有感觉神经纤维穿入囊内分支,末端终止于腱束。腱梭与肌梭在功能上的差别是:肌梭可以感知肌肉的长度,而腱梭能感受肌肉张力的大小。,四、皮肤 皮

11、肤skin被覆全身表面,柔软而富有弹性,借皮下组织与深部组织相连,具有保护、感觉、吸收、排泄、调节体温及物质代谢等功能。 (一)皮肤的微细结构 皮肤分为表皮和真皮两层。 表皮epidermis 是皮肤的浅层,由复层扁平上皮构成。根据上皮细胞的分化程度和结构特点,从基底层到表面可分为五层: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质层。,(二)真皮dermis 位于表皮的深面,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分为乳头层和网质层。 皮下组织hypodermis即浅筋膜,不属于皮肤的组成部分。它连接皮肤与深部结构,并使皮肤有一定的移动性。皮下组织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含有脂肪组织、较大的血管、淋巴管和皮神经。 (三)皮肤的附属器 皮肤的附属器包括体毛、皮脂腺、汗腺和指(趾)甲。起着润滑皮肤、调节体温和水盐平衡等作用。,(四)皮肤内感受器 皮肤对痛、温、压、触等外部刺激感受敏锐。其浅层的乳头层含有游离神经末梢和触觉小体,深层的网织层含有环层小体.,本课小结,本次课主要讲述了前庭蜗器的组成和功能。讲述了本体感受器和皮肤的结构和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