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针刺法的护理-PPT文档.ppt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32322 上传时间:2019-01-24 格式:PPT 页数:101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针刺法的护理-PPT文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最新针刺法的护理-PPT文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最新针刺法的护理-PPT文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最新针刺法的护理-PPT文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最新针刺法的护理-PPT文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针刺法的护理-PPT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针刺法的护理-PPT文档.ppt(10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 传统护理疗法,一、毫针刺法的护理(掌握) 二、电针刺法的护理(掌握) 三、水针刺法的护理(掌握) 四、耳针的护理(熟悉) 五、皮内针的护理(了解) 六、皮肤针刺法的护理 (掌握),第十一节,教学内容,砭石石针骨针竹针木刺青铜针铁针金银针,仿古九针,传统,改良,三棱针,现代研究证明,针灸并用,至阴穴除能使子宫和膀胱活动增强外,同时也能增强胎儿的活动,胎儿的心率因此加快,子宫及胎儿的活动幅度、频率在灸后一小时或当晚达到高峰,异常的胎位常在这高峰前后自动倒转。其效果以腹壁紧张度适中者较好,成功率在80%以上(腹壁紧张者因不利胎儿转动则较差,腹壁松弛则在胎位矫正后又易回复原位)。,一、毫针刺

2、法,(一)定义与作用 毫针刺法:指使用不同型号的毫针,通过一定的手法,刺激机体一定的部位或穴位,或深或浅,循经感传,激发机体的抗病能力,乃至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调节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疗疾病的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二)适应症和禁忌症 1适应症 各种痛证,如头痛、胃脘痛、腰腿痛、痛经、牙痛;中风;月经不调、经闭等。,一、毫针刺法,一、毫针刺法,2禁忌症 *患者疲乏、饥饿或精神高度紧张时不宜刺; *年老体弱者慎用针刺; *皮肤有溃疡、瘢痕或生有肿瘤的部位; *有出血倾向及高度水肿者均不宜针刺; *小儿囟门未闭合时头顶部腧穴也不宜针刺。,(三)针具的选择,针尖 针身 针根 针柄 针尾,正

3、确选择毫针: 规格适宜,针身光滑,坚韧而富有弹性,针尖圆而不钝,呈松针状。 非一次性毫针需要防锈、防弯、防钝。,(四)舒适体位的安置 针刺时患者体位选择的原则: *舒适持久不可变动体位 *施针者能便于正确取穴 *施针者操作方便 针刺时患者体位选择的目的: *发挥最好的治疗效果 *防止针刺意外的发生,俯卧位 仰卧位,侧卧位 仰靠坐位,俯伏坐位,侧伏坐位,病例讨论,病例:梁XX,男,26岁,司机。半年来胃脘痛,痛连胁肋,嗳气吞酸、急噪易怒。舌苔薄白,脉弦。经吞钡X线检查,胃部未发现器质性改变。中医诊断:肝气犯胃型胃脘痛。经用各种疗法无效,改用针灸治疗。 问题: 取什么穴位?如何定位?为什么取这些穴

4、位?,取穴: 中脘 内关 足三里 太冲 阳陵泉 治法: 疏肝理气 , 和胃止痛 适宜的体位: 仰卧位,(五)练针方法 1指力练习 指力,是指施针者持针之手的力度。,纸垫练针法 棉团练针法,2、手法练习 *速刺练习法 *捻转练 *提插练习 3、自身练针法 4、相互练针法,(六)针刺方法 刺手和押手 刺手持针的手,主要作用是持握针具和施行手法操作。 押手固定腧穴皮肤,使针能准确刺入,并使长针针身有所依靠。(减轻疼痛,增强针感) 持针姿式,1.进针法 单手: 双手:指切进针法 夹持进针法 舒张进针法 提捏进针法,2.进针的角度和深度、方向 角度:直刺 斜刺 平刺,2.进针的角度和深度、方向 深度 *

5、依体质、年龄、病情、部位而定 阳新表虚热 浅刺 阴旧里实寒 深刺 方向(针向) 循经或逆经,3.得气与行气 得气:(针刺的反应) 指将针刺入腧穴后针刺的部位或相应区域所产生的经 气感应,也叫针感。 病人-酸、麻、胀、重等,时有扩散及传导。 医者-针下有沉重,紧涩等感觉。 行针:(针刺的手法) 指将针刺入腧穴后,为了使之得气,调节针感进行补、 泻而施行的各种针刺手法,又叫运针。,基本手法: 提插法 捻转法 辅助手法: 循法催气(四肢) 刮法加强针感或促使针感扩散 弹法加强针感 摇法 垂直加强针感 斜刺加强传导 震颤法加强针感,刮法,弹法,摇法,循法,飞法,4. 针刺补泻 补法:凡是能鼓舞人体正气

6、,使低下的功能恢复旺盛的方法。 泻法:凡是能疏泻病邪,使某些亢进的机能恢复正常的方法。 平补平泻:不分补泻(或先泻后补),仅达到得气目的的方法(进针得气后,均匀地提插、捻转) 补泻效果主要取决三方面: 机能状态、腧穴特性、针刺手法,(七)毫针刺法的操作步骤: 用物准备: 治疗盘、碘伏、棉签、一次性毫针、大毛巾、垫枕等, 清洁弯盘(2个) 。必要时备无菌棉球、屏风。 操作步骤: 护士的素质及仪表 核对医嘱 排空小便 遮挡及保暖 选择针具 安置体位 取穴 消毒 取针 进针 行针 留针 出针 数针 核对 整理床单位 记录,另外:准备处理晕针的温开水和静脉推注的50%GS,注意事项 1.患者在过于饥饿

7、、疲劳、精神过于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针刺。对身体瘦弱,气血亏虚者,针刺手法不宜过重,应尽量选用卧位进行针刺; 2.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及一些具有通经活血的腧穴如三阴交、合谷、肩井、至阴等禁针; 3.小儿头部囟门未合时,该部位的腧穴不宜针刺; 4.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及深部脓疡的局部,有自发性出血或出血不止者,均不宜针刺; 5.病人出现电击样放射感,应即停针或稍退少许。,(八)针刺异常情况的护理与预防 1. 晕针:针刺过程中发生的晕厥现象。 2.滞针:行针时或留针后施针者感觉针下涩滞、捻转、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而患者感觉疼痛的现象。 3.弯针:进针时或针刺入腧穴后,针身在体内形成弯曲的现象

8、。 4.断针:针体折断在人体内。 5.血肿:指针刺部位出现的皮下出血而引起 肿痛的现象。 6.外伤性气胸:是指针刺过程中,病人粗线条胸痛七闷、出汗、甚则呼吸困难、唇色紫绀等的现象。,练习操作时常出现的问题: *随便备无菌持物钳 *把针取出再消毒皮肤或夹持进针时没有用无菌棉 球 *没有准备装出针后装针的弯盘 *出针时没有数针,病例讨论2 患者女,23岁,文员。头痛绵绵,痛处喜按,得温则减,每因劳累则加剧,面色无华,舌淡脉细弱。在西医院做了一系列检查未见阳性体征。现选择针灸治疗。 中医诊断:气血不足型头痛 治法:益气养血,活络止痛 处方:百会 气海 肝俞 脾俞 肾俞 合谷 足三里 如何摆置病人的体

9、位?,三、皮肤针疗法,又称“梅花针” 或“七星针”疗法,针柄(长度约15-19cm)+针盘,(一)定义与作用原理 定义:皮肤针为丛针浅刺法,是以多支短针同 时浅刺人体一定部位(穴位)的一种针 刺方法。 原理:由于十二皮部与经络、脏腑联系密切, 因而运用皮肤针叩刺皮部,可激发、 调节脏腑经络功能,以达到防治疾病的 目的。,(二)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皮炎 腰痛 斑秃 头痛、失眠 禁忌症:局部皮肤有破溃、疤痕、出血倾向者,(三)叩刺的方法、形式和强度 (一)方法 叩刺 滚刺 (二)刺激形式 正刺(补法) 反刺(泻法) 条刺 旋刺(泻法) 隔刺(补法) 点刺 (三)刺激强度 轻刺:潮红、充血 中刺

10、:明显潮红、少许出血 重刺:明显潮红、出血,(四)叩刺部位 1循经叩刺 是指循着经脉进行叩刺的方法, 常用项背腰骶部的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 2穴位叩刺 是指在穴位上进行叩刺的方法。 3局部叩刺 是指在患部进行叩刺的方法。,【实施程序】,评估,准备,操作步骤,注意事项,效果评价,过敏史 皮肤完整性和敏感度 经孕史,无不适 无着凉 达到医嘱叩刺强度,梅花针的概述 梅花针的实施程序,小 结,操作步骤 查医嘱 备齐用物 体位 暴露部位 核对并消毒 选择叩刺方法和强度 叩刺 (70-90次/分钟) 观察 消毒 整理记录,注意事项 *叩刺前的准备工作 *叩刺时的要求 *怀疑急性传染性疾病、急腹症病人暂停叩

11、刺,护士 用物准备 治疗盘 消毒梅花针 弯盘 棉签 碘伏 70%酒精 必要时备屏风,斑秃治疗前,斑秃治疗后,二、电针疗法,(一)电针疗法的定义与原理 电针疗法:是在古老的针刺基础上,使用各种脉冲电针仪在刺入人体有关穴位的毫针上导入脉冲电流,用电刺激加强针刺得气的感应,以针与电的综合效应达到治疗目的一种方法。,(一)电针疗法的定义与原理 电针原理:指在极短时间内出现电压和电流的突然变化,即电量的突然变化构成了电的脉冲,由于脉冲电对机体产生电的生理效应,而显示各种不同的治疗作用。 作用:电针具有镇痛、消除炎症水肿、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等目的。,(二)适应症和禁忌症 1适应症 常用于治疗各

12、种痛证、痹证、痿证、中风后遗证、外伤截瘫、脏器功能失调以及针麻等。 2禁忌症 同毫针,但对心脏病患者慎用。,(三)电针的操作步骤,用物准备: 治疗盘、碘伏、棉签、一次性毫针、电针仪、大毛巾、 垫枕等,必要时备无菌棉球、屏风、电插板或电池、清洁 弯盘(2个) 操作步骤: 护士的素质及仪表 核对医嘱 排空小便 遮挡及保暖 选择针具 安置体位 取穴 消毒 取针 进针 行针 留针 加电 出针 数针 核对 整理床单位 记录,另外:准备处理晕针的温开水和静脉推注的50%GS,检查电针仪的性能回零连线(同侧肢体)开电源选波形、密度调节电流量(由小至大)加电留针(时间:15-20分钟,随时调整电流量)撤线回零

13、关电源出针,练习操作时常出现的问题: * 何判断输出电流是否达到所需量值? 病人有麻刺感,但无不适,局部肌肉有搐动,即是所需的强度。,* 针与电线一起拔的坏处: 操作不便,可能导致医源性感染 *电针过程中,出现小故障时的处理: 接触不良;线路老化;调试之前均应回; 电针完后注意回零,*电针刺激参数的选择: 波形:连续波(常用)、疏密波、断续波等 波幅: 电压 0-30伏,治疗时一般不超过20伏; 电流 一般不超过2mA,多在1mA以下 频率:密波50-100次/s 疏波2-5次/s 波宽:指脉冲的持续时间,一般为0.4ms,连续波,三、水针疗法,定义 水针疗法又称穴位注射,是在穴位中进行药物注

14、射,使针刺和药物对穴位的双重刺激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其综合效能(将针灸疗法与现代医学肌肉注射方法相结合),对某些病证治疗有特效的一种注射方法。,给病人作穴位注射,模型人练习穴位注射,水针疗法,水针与肌肉注射的异点: 1、部位使用的是穴位 2、用带有长针头的注射器具代替毫针 3、在穴位“得气”后,再行药物注射 4、未得气可以用提插法 5、药和穴位发挥联合效能的特点,水针疗法,(一)常用的药液及用具 1.常用药液 原则:易于吸收,刺激性弱,可作肌肉注射的药液。 中药制剂:当归、丹参、鱼腥草等 维生素制剂: 其他,水针疗法,2.用具的选择 常用的注射器:1毫升、2毫升、5毫升、 10毫升、20毫

15、升。 常用的针头:4-6号,以5号最常用。,水针疗法,*药量: 一次注射总量不超过药物说明书所规定的总量 作小剂量注射时,可用原药物剂量的1/51/2 一般头面部(0.3-0.5ml),耳穴(0.1ml),四肢(1-2ml),背部(0.5-1ml),腰臀部(2-5ml), *疗程: 急症1-2次/日;慢性病1次/日/隔日,6-10次为一疗程 2)反应强烈者可隔2-3日一次,水针疗法,适应范围: 针灸的大部分适应症 禁忌症: 同毫针刺法,水针疗法,实施程序 1.健康评估 2.用物准备 3.穴位选择 4.操作步骤 5.注意事项 6.效果评价,水针疗法,*健康评估 评估病史与当前的主要症状 评估患者

16、一般情况,如药物过敏史等 评估病人的精神与心理状态 评估局部皮肤情况,水针疗法,穴位选择: 阳性反应点或压痛点,用物准备 同肌肉注射。(无菌盘、药物、注射器、长5号针头2个、棉签、消毒液等),操作步骤 按医嘱备药同肌注推车到病人床前查对1 体位正确取穴并作标志消毒(对侧近侧) 查对2换针头、排气、左手夹1干棉签进针(近则 得气后回抽无血注射药物1/2出针换针头同法注射对 侧出针针头及注射器放车下弯盘观察整理病 人查对3-签名、记录,操作注意点:,急性病,体壮者: 较强刺激快推药 慢性病,体弱者: 较轻刺激慢推药 一般疾病: 中等刺激中等速度 药量多时: 由深至浅,边推边退多方向注射,注意事项:

17、 1)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及操作规程; 2)操作前检查注射器; 3)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副作用及过敏反应等; 4)按医嘱选穴操作; 5)颈项、胸背部腧穴注射时不宜过深,孕妇的下腹部、腰骶部和三阴交、合谷等穴位,不宜做穴位注射,年老体弱者选穴宜少; 6)药液不可注入血管、关节腔、脊髓腔内; 7)注射时必须避开神经干。,效果评价 1、定位准确、体位得当; 2、得气与否。,四、耳穴疗法,第十一节 针刺法的护理,马王堆出土的阴阳十一脉灸经记载着与上肢、眼、颊、咽喉相联系的“耳脉”。 内经对耳与经脉、经别、经筋的关系都作了比较详尽的记载。 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

18、,其精阳之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 50年代提出的形如胚胎倒影的耳穴图,教学目标 1.掌握耳穴疗法的定义 2.掌握6个常用耳穴的定位 3.熟悉耳穴疗法的实施程序及注意事项 4.了解耳穴疗法的适应症与禁忌症,耳穴疗法 【概述】 (一)定义 指在耳廓穴位用针刺或其他方法刺激耳穴, 以诊治疾病的一种方法。,(二)耳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1. 耳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2. 耳廓的表面解剖 3. 耳穴的分布 4. 常用耳穴的定位与主治,耳尖,耳穴的分布 “阳性反应点” 如压痛、变形、变色、水疱、 结节、丘疹、凹陷、脱屑、电阻降低等。,下脚端(交感):对耳轮下脚与对耳轮内侧交界处 主治:消化、循

19、环系统失调,痛经 子宫(精宫):三角窝耳轮内侧缘的中点。 主治:月经不调、白带、痛经、遗精等。 神门:三角窝外1/3处,对耳轮上、下脚交叉前。 主治:失眠、多梦、炎症、咳喘、眩晕等。具有解 毒、镇静、止痛的功效。 耳尖: 将耳轮向耳屏对折时,耳部上尖端处。 主治:发热、高血压、目赤肿痛等。,耳尖,肾上腺:耳屏游离缘下部尖端 皮质下:对耳屏内则面,(三)耳穴疗法的探查方法及刺激种类 1.探查法 观察法 按压法 电阻测定:“良导点” 2.刺激方法 毫针、电针、埋针、压籽、刺血、水针、磁疗、光针、按摩、温灸法等。,(四)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疼痛 炎症 过敏 代谢病 慢性病等 禁忌症 耳廓有局部病

20、变 孕妇 有严重器质性疾病者慎用。,(五)选穴原则 1.按相应部位 2.按脏腑辨证 3.按经络辨证 4.按现代医学理论,【实施程序】 一、健康评估 二、用物准备 三、操作步骤 四、注意事项 五、效果评价,病证举例 -痛经 取穴: 内生殖器(子宫): 三角窝前1/3凹陷处 下脚端(交感):对耳轮下脚与对耳轮内侧交界处 肾:耳甲艇中,在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下方 皮质下:对耳屏内侧 方法:埋子 3 天1 次 程序:评估 取穴 消毒 埋子 固定 按压 整理,注意事项 1.同毫针的注意事项 2.严格消毒 3.肢体活动障碍患者耳针留针期间配合活动肢体,因耳廓结构特殊,血循差易感染一旦感染轻者可外涂碘伏或2

21、.5%碘酒;重者加用抗生素,常见病的治疗取穴 (一)小儿发热 耳尖 神门 大肠 肺 皮质下 每日按压35次,每次2分钟 (二)小儿遗尿 膀胱 尿道 肾 皮质下 每日按压3次,每次30下,(三)小儿益智 耳尖 肾 心 脾 皮质下 每日按压2次,每次2030下 (四)小儿肥胖 大肠 小肠 喷门 外鼻(饥点) 三焦 内分泌 脾 肺 每次选45穴 每日按压2次,每次2030下,(五)考试综合征 心 脾 皮质下 枕 神门 每日按压2次,每次2030下 (六)小儿生长痛 肾 缘中 膝 髋 踝 每日按压35次,每次2分钟,(七)颈椎综合征 神门 内分泌 肝 颈椎 每日按压3次,每次2030下 (八)戒酒 咽喉 胃 心 脾 皮质下 神门 内分泌 每日按压35次,每次5分钟,(九)乳腺增生病 肝 内分泌 胸 胸椎 缘中 每日按压3次,每次2030下,(十)更年期综合征 内生殖器 内分泌 皮质下 肾 每日按压3次,每次2030下 (十一)抑制便意 大肠 直肠,小 结 耳穴疗法概述 常用耳穴定位 耳穴疗法的实施程序,The 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