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学-第23章第10节颈椎病-PPT课件.ppt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34026 上传时间:2019-01-24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4.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科护理学-第23章第10节颈椎病-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外科护理学-第23章第10节颈椎病-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外科护理学-第23章第10节颈椎病-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外科护理学-第23章第10节颈椎病-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外科护理学-第23章第10节颈椎病-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科护理学-第23章第10节颈椎病-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护理学-第23章第10节颈椎病-PPT课件.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颈椎病的概念,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致脊髓、神经、血管损害而表现的相应症状和体征。,病 因,一、颈椎的退行性变,颈椎退行性改变是颈椎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其中椎间盘的退变尤为重要,是颈椎诸结构退变的首发因素,并由此演变出一系列颈椎病的病理解剖及病理生理改变。,病 因,二、损伤,急性损伤可使原已退变的颈椎和椎间盘损害加重而诱发颈椎病;慢性损伤对已退变颈椎加速其退变过程而提前出现症状。,病 因,三、先天性椎管狭窄,在胚胎或发育过程中椎弓根过短,使椎管矢状径小于正常(1416mm)。在此基础上,即使退行性变比较轻,也可出现压迫症状而发病。,临床表现,1神经根型颈椎病:

2、发病率最高(50%60%) 临床上开始多为颈肩痛,短期内加重,并向上肢放射。皮肤可有麻木等感觉异常。同时可有上肢肌力下降。当头部或上肢姿势不当,或突然牵撞患肢即可发生剧烈的闪电样锐痛。 X线平片退行性改变征象。MRI可见椎间盘突出、椎管及神经根管狭窄及脊神经受压情况。,临床表现,2脊髓型颈椎病: 占颈椎病的10%15%。 脊髓受压早期,颈痛不明显,而以四肢乏力,行走、持物不稳为最先出现的症状。 X线平片表现与神经根相似。 CT、MRI可显示脊髓受压情况。,临床表现,3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颈椎各种结构病变的刺激通过脊髓反射或脑-脊髓反射而发生一系列交感神经症状: 1)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头痛,常伴

3、有头晕。视物模糊,流泪。心慌、胸闷、 肢体发凉、麻木、疼痛。 2)交感神经抑制症状:头昏,眼花,心动 ,血压下降及胃肠胀气等。 X线、CT、MRI等检查结果与神经型颈椎病相似。,临床表现,4椎动脉型颈椎病: 椎动脉直接刺激或压迫;椎动脉过度移动而牵拉;反射性地引起椎动脉痉挛等均是本型病因。 1)眩晕 2)头痛 3)视觉障碍 4)猝倒等,治疗,非手术治疗,1)颌枕带牵引:适用于脊髓型以外的各型颈椎病。可接触肌痉挛、增大椎间隙、减少椎间盘压力,从而减轻对神经根的压力和对椎动脉的刺激,并使嵌顿小于关节内的滑膜皱襞复位。 2)颈托和围领:主要用以限制颈椎过度活动,而病人行动不受影响。目前应用的种类较多

4、,其中充气型颈托,除固定颈椎外,还有一定撑开牵张作用。,治疗,非手术治疗,3)推拿按摩:对脊髓型以外的早期颈椎病右减轻肌痉挛,改善局部血循环的作用。 4)理疗:有加速炎性水肿消退和松弛肌的作用。,治疗,非手术治疗,5)自我保健疗法:在中作中定时改变姿势,作颈部轻柔活动及上肢运动,有利于颈、肩肌肉弛张的调节和改善血循环。在睡眠时,宜用平板床,枕头高度适当,不让头部过伸或过屈。 6)药物治疗:目前尚无颈椎病的特效药物,所用非畄体抗炎药、肌松弛剂及镇静剂均属对症治疗。,治疗,手术治疗,诊断明确的颈椎病经非手术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者,或脊髓型颈椎病诊断确立后适于手术治疗。,手术指证,治疗,手术治疗,1

5、)前路:适合于切除突出之椎间盘、椎体后方骨赘及钩椎关节骨赘,以解除对脊髓、神经根和椎动脉的压迫。同时需进行椎体间植骨融合术,以稳定脊柱。 2)后路手术:主要是通过椎板切除或椎板成形术达到对脊髓的减压。减压后应辅以后方脊柱融合术。,手术入路,前路钢板固定钛网植入 后路减压钉棒固定,治疗,手术治疗,术后护理,1.颈椎前路手术后,指导患者温凉饮食。观察颈部有无肿胀、呼吸情况。呼吸困难是前路手术最危险的并发症,多数发生在术后13日内。 常见原因有: 1)口内出血压迫气管。 2)喉头水肿,由于手术中反复持续牵拉所致。 3)术中损伤脊髓,易发生在刮匙刮上下椎体后缘骨赘时,刮匙进入过深。 4)植骨块松动、脱

6、落压迫气管,临床表现为呼吸费力,张口状击破呼吸,应答迟缓,紫绀等。应及时作出判断,即刻通知医生。,术后护理,2.颈部后路手术后,指导患者戴上颈托后坐起,减少局部受压。 3.功能锻炼,指导进行双手握拳、捏拳运动,早期下床活动以增加四肢肌力和活动能力,防止神经根粘连。 4.观察伤口敷料、负压球。如发现引流液量多、淡粉色、立即停止负压引流,及时通知医生。,术后护理,5. 颈托固定3个月,以防止钢板内固定松动和滑脱。 6.观察四肢活动度,按医嘱正确使用甘露醇、激素类药物,以防神经根水肿。 7. 观察患者有无腹痛、呕吐现象,以及呕吐物色、质、量,以防止应激性溃疡。,健康教育,1.术后5天左右拆线。 2.颈托必须戴3个月。术后3个月拍片示植骨间隙已完全融合,可进行颈部功能锻炼。 3.预防各种诱发因素,尤其是寒冷刺激、慢性劳损。 4.若颈部出现剧烈疼痛或吞咽困难、有有梗窒感,可能为植骨块移位或脱落,应及时回院复查。 5.指导患者禁烟,以防尼古丁影响椎体血容量,加快椎间盘退行性变。,Thank You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