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4第四章 流行病学-PPT文档.ppt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39112 上传时间:2019-01-25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4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区护理-4第四章 流行病学-PPT文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社区护理-4第四章 流行病学-PPT文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社区护理-4第四章 流行病学-PPT文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社区护理-4第四章 流行病学-PPT文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社区护理-4第四章 流行病学-PPT文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区护理-4第四章 流行病学-PPT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区护理-4第四章 流行病学-PPT文档.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学习目标,掌握流行病学的概念及用途。 熟悉描述性研究的概念及特征。 了解分析性研究的特点。,主要内容,第一节 流行病学概述 第二节 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和基本步骤,第一节 流行病学概述,一、概念,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群体性 以分布为起点 对比 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方法 与社会医学关系密切 预防为主,二、特点,三、疾病发生的基本条件与三级预防,(一)疾病发生的基本条件 1.病原:致病因子,包括生物性、物理性、化学性 2.宿主:包括遗传因素、免疫因素、行为生活方式 3.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二)疾病的三级预防 1.第一级预

2、防:促进健康、预防疾病 2.第二级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3.第三级预防:促进康复、防止伤残,三、疾病发生的基本条件与三级预防,四、疾病分布,是以疾病的频率为指标,描述疾病在不同的地区(空间)、时间和人群(人间)的分布现象(简称疾病的三间分布)。,(一)疾病的流行强度 疾病的流行强度是指某病在某地区某人群中一定时期内的发病数量的多少,以及各病例之间的联系程度。 常用散发、流行、爆发、大流行来表示。,四、疾病分布,1.散发:是指某病在某地区人群中呈历年来的一般发病水平。 2.爆发: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的人群中短时间内突然发生许多临床症状相似的病人称为暴发。 3.流行:是指某地区

3、某病在某时间的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该病的散发发病率水平。 4.大流行:某病的流行在短期内迅速越过省界波及全国甚至跨越国界,洲界而形成世界性流行。如流感、霍乱等。,四、疾病分布,(二)疾病分布的描述 1.疾病的地区分布:由于自然因素或社会因素影响,某种疾病经常存在于某一地区,或只在某一地区的人群发生,不需外来输入,这种情况称为地方性。 2.疾病的时间分布: (1)短期波动:含义与暴发相似,因很多人在短时间内接触或暴露同一致病因素所致 。 (2)季节性:疾病每年发生的频率在一定季节内升高的现象称为季节性。分为季节性升高和严格的季节性。,四、疾病分布,(3)周期性:指疾病有规律地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后发生

4、流行的现象,称为疾病的周期性。 疾病呈现周期性的原因有:疾病传播机制;病后稳定的免疫;由于新生儿的累积,易感者数量增加;病原体抗原变异。 (4)长期趋势:是指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通常几年或几十年),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临床表现及病原体型别等方面发生变化的现象。,四、疾病分布,3.疾病的人群分布 年龄 性别 职业 种族和民族,四、疾病分布,第二节 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和基本步骤,(一)概念 利用已有的资料或通过特殊调查所得到的资料,按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及不同人群特征分组,把疾病或健康状态的分布情况真实地描述出来,为进一步的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包括个案病例报告、系列病例报告、生态学研究和

5、现况研究。最常用的是现况研究。,一、描述性研究,(二)特点 1.属观察性研究:只客观记录,不设立对照,无人为干预。 2.观察方向是“果”“因”并存的研究:观察已知对象患某病或未患某病的结果,寻找可能的病因。 3.分析的指标主要是患病率:主要适用于慢性病或慢性损害的调查,不适用于患病率很低的疾病。 4.不能确定暴露与疾病的因果关系:只能提供病因线索和假设。,一、描述性研究,(三)用途,一、描述性研究,(四)现况研究的种类 1.普查:在特定时间内对特定范围人群中每一位成员所进行的调查或检查。 优点:能发现全部病例;资料较全面;能普及医学知识。 缺点:不适用于无简易而准确的诊断方法的疾病;成本高;易

6、漏查,诊断往往不够准确。 注意事项:统一培训、先小范围试点、应答率不能低于85%。,一、描述性研究,(四)现况研究的种类 2.抽样调查:研究对象的总体中随机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样 本进行调查,用样本的信息来推断总体的特征。 优点:省时、省力、省材料和经费;结果细致、准确,适用于调查患病率较高的疾病。 缺点:不适于变异大的疾病;设计、实施及资料分析较复杂。 注意事项:抽样必须遵循随机原则和样本大小适当原则。 抽样方法: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 样本大小取决于:结果精确度的要求;预期患病率、变量变异大小。,一、描述性研究,(五)资料搜集、整理分析和结果解释 1.资料搜集 (1)个人

7、的基本情况 (2)职业情况 (3)生活习惯及保健情况 (4)妇女生育情况 (5)环境资料 (6)人口学资料,一、描述性研究,(五)资料搜集、整理分析和结果解释 2.资料的搜集方法 (1)常规登记和报告资料 (2)专题调查资料 (3)临床检查资料 3.资料的整理分析:核查、整理、计算各种指标、分析 4.结果解释:按研究目的和对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对调查结果进行合理解释。,一、描述性研究,(一)病例对照研究 1.概念:将研究对象分为患有某病的病例组和未患该病的对照组,分别调查其既往暴露于某个(或某些)危险因素的情况及程度,以判断暴露因素与某病有无关联及其关联程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二、分析

8、性研究,(一)病例对照研究 2.特点:研究者不能主动控制病例组和对照组的暴露情况;需设立对照组;观察方向由“果”究“因”;难以证实暴露与疾病的因果关系。 3.用途:广泛探索疾病的可疑因素;检验病因假说;提供进一步研究的线索。,二、分析性研究,(一)病例对照研究 4.设计与实施 (1)病例与对照的选择 1)病例的选择:指患有所研究疾病者。以医院为基础或以社区为基础选取。病例分为新发病例、现患病例与死亡病例。 2)对照的选择:最好从发生病例的人群中选择。同一或多个医疗机构中诊断的其他病例;同一街区或同一住宅区中的健康人或非该病病例;同一人群中的健康人或非该病病例;病例的配偶、同胞、亲戚、同班同学或

9、同事等。,二、分析性研究,(一)病例对照研究 4.设计与实施 (2)研究因素的选择 规定调查的可疑暴露因素,舍弃无关因素;明确定义因素,尽可能采用国际或国内统一的标准。 (3)资料的搜集 询问方式填写调查表+查阅档案、采集样品进行化验等。,二、分析性研究,(一)病例对照研究 5.资料的分析方法 (1)描述性分析:研究对象的一般特征、均衡性检验。 (2)统计性推断:不匹配或成组匹配不分层资料分析、病例组与对照组暴露率差异的显著性检验、计算暴露与疾病关联强度。 6.优缺点 优点:适用于稀罕病的研究,可较快得到结果;成本低,易实施;适宜探索性病因研究。 缺点:不能计算发病率;不能推断因果关系;易产生

10、回忆偏倚。,二、分析性研究,(二)队列研究 1.概念 选定暴露及未暴露于某因素的两种人群,追踪其各自的发病结局,比较两者发病结局的差异,从而判定暴露因素与发病有无因果联系及关联大小的一种观察研究方法。 2.特点 暴露客观存在;需设对照组;观察方向是由“因”及“果”;能确认暴露与疾病的因果关系。 3.用途:检验病因假设;描述疾病的自然史。,二、分析性研究,(二)队列研究 4.设计与实施 (1)研究对象的选择 暴露人群:职业人群、特殊暴露人群、一般人群、有组织的团体。 对照人群:内对照、外对照、总人口对照、多重对照。 5.分析方法 资料的整理与率的计算、率的假设检验、关联强度的测量。,二、分析性研

11、究,(二)队列研究 6.优缺点 优点:可直接计算相对危险度、可了解一种暴露与多种疾病结局的关系、资料较可靠。 缺点:不适于发病率很低的疾病病因研究;需较长的时间和较多的人力、物力;研究设计、资料搜集和分析较复杂。,二、分析性研究,1.概念 是将研究人群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者向实验组人群施加某种干预措施,对照组人群不给予干预措施,随访并比较两组人群的结局(疾病发生、疾病治愈、健康状况等),以评价干预措施效果的一种研究方法。,三、实验性研究,2.特点 前瞻性研究;必须施加干预;研究对象来自同一总体的抽样人群;严格的平行对照,两组均衡可比。 3.设计原则 对照:空白对照、标准对照、自身对照、历史对照 随机化分组 重复 盲法:单盲、双盲、三盲,三、实验性研究,4.优缺点 优点:能对选择的对象、干预措施和结果分析进行标准化;混杂偏倚低;结论可靠。 缺点:设计和实施要求高、控制严、难度大;成本高;有时涉及医德问题。,三、实验性研究,四、流行病学调查的基本步骤,总结,第一节 流行病学概述 第二节 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和基本步骤,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