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测试题(第1-4单元 )-精选文档.docx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48208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13.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测试题(第1-4单元 )-精选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测试题(第1-4单元 )-精选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测试题(第1-4单元 )-精选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测试题(第1-4单元 )-精选文档.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1-4单元测试题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

2、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

3、。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40分)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

4、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

5、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1、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空气液化,矿石粉碎 B. 碘升华,红磷燃烧 C. 实验室制氧气,铁生锈 D. 冰融化成水,工业制氧气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熄灭酒精灯 B倾倒液体 C气体验满 D液体过滤火柴熄灭 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前,需在集气瓶底部铺一薄层细沙的是 A.木炭 B.红磷 C.硫粉 D.铁丝 4、下列液体药品取用

6、和量取时操作错误的是A. 把试剂瓶塞拿下,倒放在桌上,用完试剂后立即将瓶塞盖上 B. 倾倒试剂时标签应朝向手心,以免腐蚀标签 C. 用量筒量液体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D. 为节约药品,将用剩的药品送回到原试剂瓶中 5、为了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必须持制关注大气污染和水源保护,下列可以减少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措施是控制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将燃煤改为燃气;植树绿化;限制摩托车,助动车的行驶,减少机动车排放的尾气。A.B.C.D. 6、1991年,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与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In)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7、A、115 B、49 C、66 D、164 7、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加碘食盐”、“含氟牙膏”、“高钙牛奶”、“补铁酱油”中的 “碘、氟、钙、铁”指的是 A、原子B、离子C、分子D、元素 8、氧气是人类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关于氧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B.舍勒是最早制得氧气的科学家之一C.氧气是一种可燃性气体 D.O2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9、下列化学反应既不属于分解反应,又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S+O2点燃 SO2 B.KMnO4 MnO2+O2+K2MnO4C.H2+Cl2点燃HCl D.CO2+Ca(OH)2= CaCO3+H20 10

8、、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两者的主要区别是: A.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B.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无间隔C.分子运动,原子不运动 D.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 11、同学们观察了右图所示的实验后,通过认真思考和积极讨论,得出了如下结论,你认为其中不合理的是A.空气中含有能支持红磷燃烧的物质B.红磷燃烧时产生白烟,说明生成了固体小颗粒C.红磷燃烧后,钟罩内的物质都不溶于水D.这个实验还不能证明空气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 12、下列关于二氧化锰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B.在分解氯酸钾制氧气时,可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C.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受热分解反应中,起着是否有氧气放出的决定

9、性作用D.只有二氧化锰才能加快氯酸钾分解的速度,起催化作用 13、硫、碳、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共同现象是 A.都有无色气体产生 B.都有淡蓝色火焰 C.都放出热量 D.都有水珠生成 14、下列物质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固体的是A.木炭 B.铁 C.磷 D.硫 15、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该气体具备的性质是 A.难溶于水,比空气重 B.易溶于水,比空气轻 C.难溶于水,比空气轻 D.易溶于水,比空气重 16、硒元素(Se)具有防癌、抗癌作用,某饮料中含有H2SeO3,则硒元素的化合价为 A、2 B、0 C、4 D、6 17、对于 两种粒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10、、是两种化学性质不同的粒子 B、两种粒子显现不同的电性C、两种粒子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D、两种粒子分别属于两种不同的元素 18、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O BZn CN2 DCO 19、过氧化氢(H2O2)的水溶液俗称双氧水,关于过氧化氢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过氧化氢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 B过氧化氢是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的C过氧化氢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D过氧化氢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20、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 冰水混合 B.氧气 C.氯酸钾 D.CO与CO2混合二、填空题(每空1分,文字表达式2分,共33分)21、在“

11、氢气、氧气、氦气、明矾、氯化钠”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填空:(1)可用于医疗急救的是 ;(2)可用于净水的是 。 22、用适当的化学符号或与数字组合填空:一个氯离子 ;二个汞原子 ;三个碳酸根离子 ;硫酸钠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 ;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23、用容积为30mL的试管加热某种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_mL,在加热过程中要先_,试管口不可朝着_ 。在用水冲洗,器皿洗干净的标志是既不_ _,也不_ _。24、书写下列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加热高锰酸钾 (2)红磷在氧气中燃烧 (3)铁在氧气中燃烧 (4)电解水 25、白色固体A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生成B、C两种物质,其中B为无

12、色气体,C为白色固体,将点燃的硫放入B中,硫会燃烧得更剧烈,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若向A物质中加入一种黑色的固体E,则A的分解速度加速,而E在反应前后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都不改变,推断A、B、C、D、E各是什么物质,写出它们的名称。A_;B_;C_;D_;E_。“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

13、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26、右图A是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B是其原子结构示意图。(1)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该元素属于 元素;(选填:“金属”或“非金属”)(3)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电子。27、某同学取来一瓶

14、河水,做了如下处理: ;可以除去较大颗粒、悬浮物杂质的步骤有(填字母) _;可以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和部分可溶性的杂质的步骤是(填字母) _;上述得到的“净水”,是否是纯净物_,如果要进一步净化,可采用_方法。三、探究实验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17分)28、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写出图中标号仪器名称: ; 。某同学用A、C装置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试管中所放药品是 ,棉花的作用是 ,当观察到C中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就立即收集,待集气瓶中充满气体后,将集气瓶从水槽中取出,并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如果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可能是 。实验操作将药品加入试管中,并在靠近试管口处放一

15、团棉花,然后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进试管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加热试管;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有排水法收集气体;熄灭酒精灯;将导管移出水面。该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实验中,试管突然破裂了,试分析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_ _,_ 。请写出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制取该气体时锥形瓶中放入的物质是 ,从长颈漏斗中加入的物质是 ,用D装置收集该气体时,气体应从 (填“a”或“b”)管通入。29、右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通电后,两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试管A为电源的_ _极,试管B得到的气体是_ _,两者的体积比约为 。这个实验你得到什么结论 _ 。四、计算题(每空1分,第2、3、4小题2分,共1

16、0分)30、过氧乙酸是较为有效的一种消毒剂,其化学式为 C2H4O3,请回答:(1)该物质由 种元素组成的,该物质的一个分子有 个原子,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C:H:O为 ,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过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本小题计算结果精确到01 % )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

17、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3) 38 g过氧乙酸中含碳元素的质量是多少g ? 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4)多少克水与38g过氧乙酸中含氢元素的质量相等?第 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