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5.4.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练习(含解析)教师用卷-word文档.docx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49662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07.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5.4.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练习(含解析)教师用卷-word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5.4.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练习(含解析)教师用卷-word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5.4.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练习(含解析)教师用卷-word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5.4.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练习(含解析)教师用卷-word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5.4.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练习(含解析)教师用卷-word文档.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5.4.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练习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一、选择题1. 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

2、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下列关于菌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A. 细菌的菌落一般比真菌的菌落小B. 菌落是由多种细菌繁殖形成的一个集合体C.

3、 可以依据菌落的特点区分不同的细菌、真菌D. 细菌虽然能形成菌落,但每个细菌是独立生活的【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菌落的特征,解题时可以从细菌菌落特征和真菌菌落特征来切入。菌落是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细菌菌落特征:菌落较小,形状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易挑起,多为白色;真菌菌落特征:菌落较大、菌丝细长,菌落疏松,成绒毛状、蜘蛛网状、棉絮状,无固定大小,多有光泽,不易挑,有时还呈现红色、褐色、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的颜色。 故选B。2. 下列哪项不是“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所进行的研究( )。A. 证明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B. 发现了青霉素

4、C. 提出了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D. 发现了保存酒和牛奶的消毒法【答案】B【解析】法国科学家巴斯德通过肉汤的实验提出了:肉汤的腐败是来自空气中的细菌造成的。证明了细菌来自空气中,不是自然发生的。他还发现了乳酸菌、酵母菌,并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以及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后人称他为“微生物之父”。而青霉素是弗莱明发现的。故选B。3. 细菌与真菌相比,在细胞结构上,细菌没有()A. 细胞壁B. 细胞膜C. 细胞质D. 成形的细胞核【答案】D【解析】解:细菌只有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因此细菌与真菌的最大区别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二者都有细胞壁、细胞质和细胞膜。故

5、选:D。细菌和真菌的区别:比较内容细菌 真菌个体大小单细胞单细胞类型,也有多细胞的类型细胞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只有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营养方式异养异养繁殖方式分裂生殖孢子生殖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菌、真菌结构的异同点4. 下列属于乳酸菌、酵母菌和青霉的共同特点是()A. 都是单细胞生物B. 都只利用孢子繁殖后代C. 都具有成形细胞核D. 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答案】D【解析】解:A、乳酸菌、酵母菌都是单细胞生物,青霉是多细胞的生物,A错误;B、细菌进行分裂生殖,真菌进行孢子生殖,B错误;C、乳酸菌无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

6、,C错误;D、乳酸菌、酵母菌和青霉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存,D正确。故选:D。乳酸菌是细菌,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酵母菌、青霉属于真菌,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细菌真菌的结构特点5. 夏天受潮的粮食、衣物常常发霉长毛,这些霉菌是A. 潮湿的环境自然产生的B. 空气中的孢子落下萌发而来C. 粮食、衣物自然产生的D. 空气中的芽孢落下萌发而来【答案】B【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真菌的分布。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真菌的分布广泛的原因。【解答】粮食、衣服和皮鞋发霉都是

7、由霉菌引起的。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霉菌属于真菌,靠孢子来繁殖后代,产生的孢子存在于空气、水中等环境中。在条件如营养物质、温度、水分等适宜的情况下发育成新个体,所以事实上受潮的粮食、衣物和皮鞋上原本没有霉菌,在我们周围的空气中有霉菌的孢子,在夏天,温度比较高,湿度比较大,受潮的粮食、衣物和皮鞋上有水和有机物,适合霉菌生长,霉菌的孢子落到上面就会长毛发霉。故B符合题意。故选B。6. 下列环境中,细菌最容易繁殖的是()A. 夏天堆放的潮湿粮食里B. 洁净的池塘水中C. 冰箱里的蛋糕上D. 潮湿的空气中【答案】A【解析】略7. 与酵母菌细胞相比,细菌细胞没有的结构是()A. 细胞壁B. 细胞膜C

8、. 成形的细胞核【答案】C【解析】解:真菌的基本结构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细菌的基本结构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 酵母菌是真菌,因此与酵母菌细胞相比,细菌细胞没有的结构是成形的细胞核 故选:C此题考查的是细菌与酵母菌细胞的区别,据此分析解答解答此类题目点关键是熟记细菌的结构、营养特点、生殖特点8. 腐烂柑橘果皮上长出的绿色斑块属于A. 细菌B. 真菌C. 植物D. 病毒【答案】B【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真菌的分布特点。掌握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的区别是解题的关键。【解答】菌落是指一个细菌或真菌在适宜的培养基上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细菌或真菌集团);细菌

9、菌落特征:菌落较小,形状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易挑起,多为白色;真菌落特征:菌落较大、菌丝细长,菌落疏松,呈绒毛状、蜘蛛网状、棉絮状,无固定大小,多有光泽,不易挑,有时还呈现红色、褐色、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的颜色(孢子的颜色),可见 腐烂柑橘果皮上长出的绿色斑块属于是真菌。故B项符合题意。 故选B。 9. 关于下面各图说法错误的是() A. 图、分别是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B. 图与的主要区别是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等,而没有C. 图也是一个细胞,它有细胞壁,有成形的细胞核D. 图生物是营寄生生活,没有细胞结构但有自己的遗传物质【答案】C【解析】解:A、图示有细胞壁、大液泡、细胞

10、核,因此是植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没有液泡、有细胞核因此是动物细胞A正确; B、通过比较与的主要区别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等B正确; C、图是一个细菌细胞,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B错误; D、图是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因此病毒有自己的遗传物质核酸,D正确; 故选:C 观图可知:是植物细胞,是动物细胞,是细菌,它们的异同点如下表, 细菌细胞动物细胞植物细胞不同点无成形的细胞核,无叶绿体无细胞壁,无叶绿体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相同点都有细

11、胞质、细胞膜是病毒,无细胞结构,据此解答 掌握动植物细胞、细菌和病毒的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10. 将某种细菌接种于已消毒的培养基上,加盖后以不同方式处理,并置于不同温度中,培养24小时后,观察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产有关分析错误的是()培养基处理方法温度观察现象1接种细菌40全表面呈浑浊2接种细菌0全表面清晰3接种细菌100全表面清晰4接种细菌,并置一吸有抗生素X的圆纸片于其上40全表面呈浑浊5接种细菌,并置一吸有抗生素Y的圆纸片于其上40纸片周围呈现一清晰区,其表面则呈浑浊A. 1,4,5培养基中观察到的浑浊现象是细菌繁殖形成的肉眼可见的菌落B. 将培养基2和3再放在40一段时间,观察到的现象

12、都是全表面清晰C. 依据实验结果推测,如果人体感染该种细菌,可用抗生素Y进行治疗D. 以上实验运用对照实验方法,探究温度、抗生素对该种细菌生活的影响【答案】B【解析】解:A、1,4,5培养基中观察到的浑浊现象是细菌繁殖形成的肉眼可见的菌落,正确; B、将培养基2和3再放在40一段时间,细菌繁殖形成菌落因此观察到的现象都是浑浊现象,而不是全表面清晰,错误; C、4全表面呈浑浊,表明抗生素X对该种细菌没有抑制作用;5纸片周围呈现一清晰区,其表面则呈浑浊,表明抗生素Y对该种细菌有抑制作用因此依据实验结果推测,如果人体感染该种细菌,可用抗生素Y进行治疗,正确; D、以上实验运用对照实验方法,探究温度、

13、抗生素对该种细菌生活的影响,正确 故选:B(1)菌落是指一个细菌或真菌在适宜的培养基上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细菌或真菌集团) (2)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 (3)据表分析:本实验总计有4组对照,分别是1和2,变量是温度;1和3,变量是温度;1和4,变量是抗生素X;1和5,变量是抗生素Y,据此解答本题主要考查细菌的相关实验,意在强化学生对细菌的培养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实验分析能力和实验技能二、多选题11. 如图所示的培养基上有两处菌落,甲处较小且表面黏稠;乙处为黑色,呈绒毛状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 甲处可能是霉菌的菌落B. 甲处可能是某种细菌的菌落

14、C. 乙处可能是某种真菌的菌落D. 乙处可能是一种病毒形成的【答案】AD【解析】解:A、甲处可能是细菌的几率而不是霉菌的菌落,错误; B、甲处可能是某种细菌的菌落,正确; C、乙处可能是某种真菌的菌落,正确; D、乙处可能是某种真菌的菌落而不可能一种病毒形成的,错误 故选:A、D (1)真菌菌菌落较大、菌丝细长,菌落疏松,成绒毛状、蜘蛛网状、棉絮状,无固定大小,多有光泽,不易挑,有时还呈现红色、褐色、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的颜色(孢子的颜色);细菌菌落较小,形状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易挑起,多为白色因此细菌菌落与真菌菌落相比,细菌菌落的特点是菌落较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 (2)甲

15、处较小且表面黏稠,表明甲是细菌菌落;乙处为黑色,呈绒毛状表明乙是真菌菌落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菌和真菌菌落的特点12. 细菌广泛分布的特性有()A. 繁殖速度快,形成芽孢B. 生活既需要氧气也可不需要氧气C. 细菌的结构既有鞭毛又有芽孢D. 细菌也能进行光合作用【答案】AB【解析】解: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长大以后又能进行分裂在环境适宜的时候,不到半小时,细菌就能分裂一次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小而轻的芽孢还可随风飘散各处,落在适当环境中,又能萌发成细菌细菌个体小,细菌快速繁殖和

16、形成芽孢的特性,使它们几乎无处不在由分析可知,细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都能生活,这一特性也增加了它的分布范围 故选:AB 细菌和真菌的生存条件: (1)一定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 (2)绝大多数细菌和真菌需现成的有机物作为营养 (3)不同种类还需特定的生存条件例如有些细菌生活中需要氧气,称为好氧细菌;有些细菌在有氧条件下生命活动会受到抑制,称为厌氧细菌 熟记细菌和真菌的生存条件是解题的关键解答时可以从培养细菌、真菌的方法步骤方面来考虑13. 下列有关生物类群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 所有的病毒和细菌对人类都有害B. 脊椎动物的种类远少于无脊椎动物C. 水杉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它的种子外面没有果

17、皮包被D. 乳酸菌和酵母菌共有的结构是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答案】AD【解析】解:A、有的细菌和病毒对人类有益如绿脓杆菌噬菌体能够治疗化脓性疾病,乳酸菌能够制作酸奶; B、在自然界,无脊椎动物种类占95%,脊椎动物种类占5%,可见脊椎动物的种类远少于无脊椎动物; C、水杉属于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 D、乳酸菌属于细菌,酵母菌属于真菌,两者的区别是乳酸菌没有成型细胞核 故选:AD (1)病毒和细菌有对人类有害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 (2)体内有脊柱的属于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属于无脊椎动物 (3)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 (4)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明确微生物、植物

18、和动物的特征14. 细菌在自然界分布十分广泛,这是因为()A. 细菌生活不需要氧气B. 细菌的繁殖速度很快C. 细菌在逆境下可形成芽孢D. 细菌不能分解有机物【答案】BC【解析】解: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长大以后又能进行分裂在环境适宜的时候,不到半小时,细菌就能分裂一次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小而轻的芽孢还可随风飘散各处,落在适当环境中,又能萌发成细菌细菌个体小,细菌快速繁殖和形成芽孢的特性,使它们几乎无处不在 故选:BC 细菌和真菌的生存条件: (1)一定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 (2)绝大

19、多数细菌和真菌需现成的有机物作为营养 (3)不同种类还需特定的生存条件例如有些细菌生活中需要氧气,称为好氧细菌;有些细菌在有氧条件下生命活动会受到抑制,称为厌氧细菌 熟记细菌和真菌的生存条件是解题的关键解答时可以从培养细菌、真菌的方法步骤方面来考虑15. 下列微生物属于细菌的是()A. 酵母菌B. 乳酸菌C. 醋酸菌D. 黄曲霉【答案】BC【解析】解:AD、酵母菌、黄曲霉都有细胞核,都是真菌; BC、乳酸菌、醋酸菌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都是细菌 所以属于细菌的是B、乳酸菌和C、醋酸菌 故选:B、C (1)细菌都是单细胞的,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

20、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分裂生殖 (2)真菌既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孢子生殖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菌、真菌的特征式三、简答题16. 短稳杆菌悬浮剂是我国自主创制的新型微生物杀虫剂,对人、畜、禽等生物较安全。为了验证短稳杆菌悬浮剂对茶尺蠖(茶园主要害虫之一)的防控效果,确定最佳用药量,以氯氰菊酯(农业杀虫剂)为对照,对福建某地茶园的茶尺蠖进行了药效试验。下表是短稳杆菌悬浮剂和氯氰菊酯使用的不同天数对茶尺蠖致死率(%)的效果对比:用药量时间短稳杆菌悬浮剂氯氰菊酯833.3毫升/公顷1071.4毫升/公顷1500毫升/

21、公顷900毫升/公顷3天87.65%100%100%49.37%7天93.93%100%100%60.21%21天100%100%100%73.39%(1)茶尺蠖的天敌有蜘蛛和食虫鸟等,请写出一条有关茶尺蠖的食物链_。(2)短稳杆菌与真菌在细胞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没有_。(3)由上表实验数据可知,短稳杆菌悬浮剂与氯氰菊酯相比较,_的防治效果更好。(4)不同用药量的短稳杆菌悬浮剂都要在茶尺蠖幼虫孵化的相同时期用药,这样做的目的是_。该实验变量是_。(5)通过对三种不同用药量的短稳杆菌悬浮剂使用不同天数的药效分析,选用用药量为_的短稳杆菌悬浮剂,用药量最佳。【答案】茶树茶尺蠖食虫鸟(或茶树茶尺蠖蜘

22、蛛食虫鸟);成形的细胞核;短稳杆菌悬浮剂;控制单一变量;短稳杆菌悬浮剂的用药量;833.3毫升/公顷-1071.4毫升/公顷【解析】解:(1)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食物链。所以有关茶尺蠖的食物链是:茶树茶尺蠖食虫鸟(或茶树茶尺蠖蜘蛛食虫鸟)。(2)短稳杆菌是一种细菌,短稳杆菌与真菌在细胞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3)由上表实验数据可知,短稳杆菌悬浮剂与氯氰菊酯相比较,短稳杆菌悬浮剂的防治效果更好。(4)对照试验要求遵循变量唯一的原则。所以,不同用药量的短稳杆菌悬浮剂都要在茶尺蠖幼虫孵化的相同时期用药,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该实验变量是短稳杆菌悬浮剂的用药量。(

23、5)由表格数据可知:在短稳杆菌悬浮剂为833.3毫升/公顷用药量的基础上,杀虫效果逐渐增加;在1071.4毫升/公顷用药量后再增加悬浮剂用药量,杀虫效果不增加。所以,选用用药量为833.3毫升/公顷-1071.4毫升/公顷的短稳杆菌悬浮剂,用药量最佳。故答案为:(1)茶树茶尺蠖食虫鸟(或茶树茶尺蠖蜘蛛食虫鸟)。(2)成形的细胞核。(3)短稳杆菌悬浮剂。(4)控制单一变量。短稳杆菌悬浮剂的用药量。(5)833.3毫升/公顷-1071.4毫升/公顷。1、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食物链。2、细菌与真菌在细胞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3、对照试验要求遵循变量唯一的原则。理解掌握

24、对照试验的设计要求及细菌的结构特点。17.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两位同学利用盛有无菌培养基的培养装置,分别设计了“洗手能否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的探究实验方案,请分析回答: (1)两位同学作出的假设为 _ (2)你认为 _ 同学设计合理,理由是 _ (3)该实验中,细菌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 _ (4)将培养装置放在28环境中,其原因是 _ (5)当实验培养48小时后,发现洗手前按指印的培养装置中有大量细菌繁殖,洗手后按指印的培养装置中有较少细菌繁殖据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_ 【答案】洗手能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乙;设置了对照实验,而且实验变量惟一;无菌培养基中的有机物;细菌的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

25、;洗手能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解析】解:(1)假设是对提出问题作出的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假设:洗手能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 (2)在科学实验中,往往只选择一个变量为研究变量对研究对象的影响,需要设计对照实验,这样可以增强实验结论的说服力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已选择的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应完全相同在上述实验中,甲同学没有设计对照实验,而乙同学设计了对照实验,更具有说服力 提出问题:描述已知科学知识与所发现问题的冲突所在提出问题:洗手前后,手上的细菌和真菌一样多吗?:() (3)细菌的生长和繁殖的条件是适宜的温度、水分、空气和充足的营养物质,由于细菌细胞中没

26、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细菌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无菌培养基中的有机物(或培养基,或有机物) (4)细菌和真菌的生活必需的基本条件是:水、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因此实验中应该给细菌提供适宜的温度环境 (5)培养48小时后,发现洗手前按指印的培养装置中有大量细菌繁殖,洗手后按指印的培养装置中有较少细菌繁殖,得出的结论是为什么要将培养装置放在28环境中需要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 故答案为:(1)洗手能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 (2)乙;设置了对照实验,而且实验变量惟一; (3)无菌培养基中的有机物 (4)细菌的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 (5)洗手能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 科学探究过程通常涉及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等,科学探究中要设置对照实验是科学探究中必需具备的 设置对照实验是科学探究中必需具备的,因为实验中如果没有对照组,实验结果就没有说服力,缺乏可信度第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