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华师一附中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课题3燃料的条件达标训练-精选文档.docx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50794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6.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武汉市华师一附中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课题3燃料的条件达标训练-精选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湖北省武汉市华师一附中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课题3燃料的条件达标训练-精选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湖北省武汉市华师一附中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课题3燃料的条件达标训练-精选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湖北省武汉市华师一附中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课题3燃料的条件达标训练-精选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湖北省武汉市华师一附中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课题3燃料的条件达标训练-精选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省武汉市华师一附中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课题3燃料的条件达标训练-精选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武汉市华师一附中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课题3燃料的条件达标训练-精选文档.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武汉市华师一附中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

2、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第七单元课题3燃料的条件达标训练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

3、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1.如图所示的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能得出燃烧需要的条件是(D)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

4、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A.可燃物B.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C.可燃物和氧气D.氧气(或空气)2.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C)A.对比实验中a、c处的现象可说明燃烧需要氧气参与B.对比实验中a、b处的现象可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C.a处白磷燃着后很快熄灭,原因是管内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D.管口小气球的使用体现了实验的“绿色化”3.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解释,不合理的是(B)A.粮库失火用水浇灭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B.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清除和隔离了可燃物C.用扇子扇煤炉,炉火越扇越旺提供充足的氧气D.图书档案起火,用液态二氧化碳扑灭隔

5、绝氧气和降低温度4.氢氧化铝作为阻燃剂受热分解时吸收热量,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铝和大量水蒸气,从而起到防火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反应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B.生成氧化铝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氧气C.生成大量水蒸气,降低可燃物周围氧气的浓度D.反应能降低温度,可燃物达不到着火点5.我国有在元宵节燃放孔明灯(如图)祈福的风俗,孔明灯燃气的火焰温度可达300 ,但纸质(着火点约170 )灯罩却未被点燃的原因是(D)A.灯罩的材料不是可燃物B.灯罩没有与氧气充分接触C.风将热量吹散后纸质灯罩的着火点降低了D.风将热量吹散使纸质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6.如图是有关探究燃烧条件实验的改进装

6、置(部分夹持仪器省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此实验不能说明滤纸和乒乓球是可燃物B.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平衡气压和防止生成的气体污染空气C.此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D.如果可燃物没有完全燃烧,说明玻璃管中氧气量不足7.(威海中考)2019年我国海域可燃冰开采取得重大突破。下列有关可燃冰的叙述正确的是(B)A.可燃冰是一种纯净物B.可燃冰在常温常压下不易长久保存C.可燃冰的成功开发利用使“水变油”成为可能D.可燃冰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对环境没有任何危害8.如图是某实验小组同学设计的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

7、22H2O+O2,MnO2在反应中的作用是催化剂。(2)向锥形瓶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后,水中的白磷突然燃烧起来,原因是温度达到了着火点,且与氧气接触。(3)薄铜片上的白磷能够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必须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9.如图所示装置从左到右依次为小真、小善、小美三位同学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已知当人体吸入或接触五氧化二磷粉末时,其能与黏膜表层、眼、皮肤中的水反应,对局部有强烈的腐蚀、刺激作用,严重者可引起中毒性肺炎、肺水肿。五氧化二磷和冷水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和热水反应生成无毒的正磷酸)。根据图中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防止空气污染,应选择小美同学的实验装

8、置,不选择其他实验装置的理由是小真、小善设计的实验装置不够密闭,白烟会逸散出来。(2)铜片上的白磷能燃烧,而浸在热水中的白磷却不能燃烧,说明了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3)铜片上的红磷不能燃烧的原因是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4)小美进行的实验中,较大烧杯里的现象为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较大烧杯内液面上升。10.能源和环保已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1)石油是化石燃料之一,它属于混合物(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我国正在推广家庭中用天然气逐步代替煤作燃料,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填化学式)。含硫煤燃烧会造成大气污染,其中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会导致酸雨。为减少大气污染,某发

9、电厂向煤中掺入生石灰(CaO)来吸收二氧化硫,已知该反应过程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未发生改变,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SO2CaSO3。(3)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C2H5OH)作为汽车燃料是一种节能减排的措施,乙醇是可再生(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乙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乙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4)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为缓解能源危机,人们正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请写出一种新能源:太阳能(或风能,合理即可)。11.某实验活动中,老师给同学们表演了一个魔术:大烧杯中放有一只燃着的蜡烛和一团包有过氧化钠(

10、Na2O2)的棉球,将一瓶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蜡烛慢慢熄灭,然后棉球突然剧烈燃烧起来了。这出乎意料的现象引起了同学们极大的兴趣,请你参与同学们的讨论和探究。(1)蜡烛熄灭的原因是与氧气隔绝。【提出问题】棉球为什么会燃烧呢?【猜想与假设】猜想:可能是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氧气;猜想:可能是蜡烛燃烧引燃了棉球;(2)猜想:可能是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放出热量,引燃了棉球。【实验探究】(3)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探究:验证内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猜想向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撒入足量的过氧化钠粉末,充分振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猜想成立猜想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点燃蜡烛,放置足够长的时

11、间(比魔术所用时间更长)无明显现象猜想不成立猜想向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撒入适量过氧化钠,并用手触摸瓶壁瓶壁发热猜想成立【反思与交流】(4)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和碳酸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O2+2CO22Na2CO3+O2。(5)通常CO2可作灭火剂,但由过氧化钠引起的火灾不能(填“能”或“不能”)用CO2灭火。12.“页岩气”是从页岩层中开采出来的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天然气资源,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2)页岩气爆炸有两个必要条件:页岩气含量在爆炸极限范围内;温度达到着火点。(3)下表是常见的三种气体的爆炸极限,请你据此判断最容易发生爆炸的气体是H2。可燃气体爆炸极限(体积分数)H24.0%74.2%CH45%15%CO12.5%74.2%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