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1.3中国的人口同步测试题-精选文档.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52565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1.3中国的人口同步测试题-精选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1.3中国的人口同步测试题-精选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1.3中国的人口同步测试题-精选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1.3中国的人口同步测试题-精选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1.3中国的人口同步测试题-精选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1.3中国的人口同步测试题-精选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1.3中国的人口同步测试题-精选文档.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1.3中国的人口同步测试题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

2、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一、 选择题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

3、席、讲席”等。 1. 读“中国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对形成我国人口如图所示分布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 ) A.东部、东南部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B.西北部气候干旱 C.东南部经济发达 D.西北部面积太大,约占全国面积的90%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

4、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2. 读“中国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我国人口密度小于10人/平方千米的省级行政区是( ) A.福建、台湾 B.北京、上海 C.湖北、湖南 D.西藏、青海 3. 中国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多西部少,大致有一条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分界线是() A.漠河腾冲线 B.黑河昆明线 C.黑河腾冲线 D.漠河昆明线 4. “单独二孩”生育政策,即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我国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现行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但是没有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说明我国人口( ) A.基数大 B.分布不均 C.人口老龄化

5、D.人口总数下降 5. 中国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多西部少,大致有一条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分界线是() A.漠河腾冲线 B.黑河昆明线 C.黑河腾冲线 D.漠河昆明线 6. 我国人口数量居世界第几位( )。 A.一 B.二 C.三 D.四 7. 我国各地人口增长速度并不均衡,自1990年以来,人口增长较快的是( )。 A.东部地区 B.西部地区 C.北方地区 D.南方地区 8. 在世界各国中,城镇人口最多的是( )。 A.美国 B.俄罗斯 C.中国 D.印度 9. 下列地形中人口密度较大的是( )。 A.平原 B.山地 C.高原 D.丘陵 10.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矛盾是( )。 A.人口老龄化带来

6、的社会问题 B.人口基数大,资源环境压力大 C.人口过多带来的城市化问题 D.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 11. 我国13亿人口日的到来比预计的时间整整推迟了4年,其主要原因是( )。 A.实施了人才强国战略 B.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C.坚持实行了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D.人口增长超过了经济和环境的承受能力 12. 四个直辖市中,人口最多的是( )。 A.北京 B.天津 C.上海 D.重庆 13. 我国的人口分界线是( )。 A.秦岭淮河 B.黑河腾冲 C.漠河腾冲 D.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14. 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国每年仍约增加1500万人,其主要原因是( )。 A.人口死亡率小 B.人口出生率大

7、 C.人口基数大 D.自然增长率高 15. 我国人口最少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 A.西藏自治区 B.青海省 C.宁夏回族自治区 D.澳门特别行政区 16. 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的原因( )。 A.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 B.农村人口多,城市人口少 C.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D.人口增长过快,同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17. 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表现在( )。 A.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B.人口数量多,素质高 C.人口地区分面不均衡 D.人口基数大,增长慢 18. 下列省级行政区域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 ) A.西藏自治区 B.青海省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广东省 19.

8、现阶段我国人口的基本国策是 ( ) A.鼓励人口增长B.大力向海外移民 C.实行计划生育 D.降低结婚和生育年龄 20. “如果全中国人手拉手站在赤道上,能环绕地球赤道40多圈。”这句话说明 ( ) A.我国人口增长过快B.我国人口分布不均C我国人口基数大D我国经济发达 二、 问答题 21. 简述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22. 我国现阶段出现的许多社会问题、经济发展问题等都是人口太多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因此,应该大力减少我国的人口,越少越好,你认为这种说法全面吗?谈谈你的认识。 23. 我国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4. 我国人口13亿,占世界人口1/5以上,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由于我

9、国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人口1200万左右,比葡萄牙一个国家的总人口还多请回答:我国人口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25. 我国的人口分布特征是什么? 第 1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 2、D3、C4、A5、C6、A7、A8、C9、A10、A11、C12、D13、B14、C15、D16、D17、A18、D19、C20、C 二、问答题21、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龙江省的黑河云南省的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稠密),西部地区人口少(稀疏);此线以东人口稠密,面积仅占 全国总面积的43%,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94%,此线以西人口稀疏,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7%,人口只占总人口的6% 22、不全面,人口不是越少越好,人口太少了,也会出现劳动力不足、国防兵力不足等问题,人口必须与资源、环境等相协调。 23、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24、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过快 25、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