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课标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学案(无答案)-word.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57457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中化学课标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学案(无答案)-word.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课标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学案(无答案)-word.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课标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学案(无答案)-word.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化学课标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学案(无答案)-word.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化学课标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学案(无答案)-word.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

2、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

3、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一、教学目标“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

4、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1、知识与技能:“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5、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1) 了解化学实验对探究的重要性及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2) 认识化学实验的目的和意义,了解实验的注意事项。(3) 了解常用仪器的名称、使用范围。(4)能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了解操作要求。2、过程与方法:(1)通过参观化学实验室,了解实验室规则、仪器名称。(2)通过实验探究,学习

6、并学会一些实验基本操作技能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注重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2)通过对化学家们研究过程的了解产生探究的欲望。(3)通过本节的动手实验、实践获得乐趣,真正体会严谨的科学态度、合理的实验步骤和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二、重点:仪器的识记。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滴管的使用、加热试管里的液体药品。难点:滴管的使用。三、课前准备学生教师预习教材内容,课余时间分组参观实验室、仪器室、药品室,了解实验室实验规则、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药品的贮存准备实验所用仪器、药品及多媒体课件附:实验仪器及药品试管、镊子、药匙、量筒、酒精灯、试管夹、试管刷、大理石、

7、碳酸钠、稀盐酸、硝酸银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四、教学设计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走进化学实验室展示化学家的实验室图片,介绍科学家取得的成功与无数的实验是分不开,让学生知道实验的重要性。观看、思考。你已经知道什么?播放违规实验造成的实验事故的课件或实物表演,使学生认识安全实验的重要性。观看课件、演示实验。(交流与讨论):参观实验室后,对实验室的实验规则、仪器、药品的认识,形成认识。内容1、固体药品的取用(展示药品):大理石、碳酸钠 (提出问题):1、 要将大理石放入试管内而不打破试管底,应如何操作?应用什么仪器取用?2、如何将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内而不沾在试管壁上?应使用什么仪器?注意指

8、导学生,注重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让学生互教互学,鼓励学生大胆动手实验,学会分析实验成与败的原因。观察药品,关注药品的性质阅读教材P14-15,交流、讨论,得出正确的操作方法。(实验探究)1、用镊子夹取一块大理石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2、用药匙取少量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交流与讨论)对实验成败进行总结。内容2、液体药品的取用展示药品:稀盐酸(提出问题):1、 回忆日常生活中,我们怎样将一种饮料从瓶子倒到杯子中而不滴洒?2、 如何将稀盐酸倒入试管内?(练习与实践):1、 细口瓶的瓶塞为什么要倒放在桌子上?2、 倾倒液体时,瓶口为什么要紧挨着试管口?应快速倒

9、还是缓慢地倒?3、 拿细口瓶倾倒时,为什么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朝向手心?4、 倾倒液体后,为什么要立即盖紧瓶塞,并把瓶子放回原处?观察药品(联想与启示):回忆日常生活经验,交流与讨论,结合教材P15液体的倾倒,得出液体取用的方法。(实验探究)1、 取少量稀盐酸于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交流与讨论)对实验成败进行总结。完成练习,交流、讨论,形成认识。内容3、量筒的使用(提出问题):1、 回忆初二物理学过的知识,如何使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体积?2、 量筒量取液体时,为什么要使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采用仰视或俯视,将会对读数产生什么影响?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并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

10、行讨论,(实验探究):1、 用10毫升的量筒量取2毫升的稀盐酸。2、 量筒量取液体时,仰视或俯视,对读数产生影响。3、 将量好的稀盐酸倒入放有大理石的试管中,观察并记录发生的现象。交流实验结果。内容4、滴管的使用(提出问题)1、 取少量的液体应使用什么仪器?2、 使用胶头滴管应注意什么事项?注意指导学生实验规范。阅读教材P16滴管的使用,思考、讨论。(实验探究)1、 用滴管向盛有碳酸钠粉末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观察并记录发生的现象。2、 用滴管向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并记录发生的现象。交流、总结。内容5、物质的加热(1)酒精灯的使用(2)给物质加热(提出问题)1、 正确使用酒精灯

11、应注意实验事项是什么?2、 酒精灯的火焰各部分颜色为什么不同?3、 怎样熄灭酒精灯?(提出问题)1、 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能否将试管口对着人,为什么?2、 如果试管外壁有水的话,能否直接加热,为什么?3、 将液体加热到沸腾的试管,能否立即用冷水冲?为什么?4、 如何给试管里的液体进行预热?阅读教材P16-17酒精灯的使用,思考、回答。(实验探究)点燃酒精灯,观察火焰的分层,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1-2秒后取出,观察发生的变化,记录现象,分析原因。学生联想生活中见到的现象:1、 烧开水时,水装得过多,沸腾时水会溢出。2、 装过热开水的玻璃杯马上放入冷水中,杯子很容易破裂。思考、交

12、流、讨论、归纳给物质加热的方法。(实验探究)1、 取三支试管,各加入3毫升的水,分别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方3厘米、灯芯、外焰上加热,记录加热的水沸腾分别所需的时间。2、 用量筒取2毫升的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用滴管滴入硫酸铜溶液,观察、记录现象,再加热试管里的液体,观察现象。内容6、洗涤仪器(提出问题)做过实验的仪器为什么要洗涤?如何洗涤试管?阅读教材P1819后,交流、总结。(实验探究)将实验中所用的试管、量筒等洗干净,并整理实验桌和实验室。学完本节你应该知道什么?指导学生总结,对学生的总结给予引导和鼓励。思考、总结。布置作业1、 书面作业:素质教育学案:P6-122、家庭小实验:利用家中的杯子、瓶子、筷子、匙、食盐、冰糖、水、吸管、盆子等,进行固体取用、液体倾倒、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操作练习。学生完成作业。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