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拓展阅读:第3课《“飞天”凌空》-精选文档.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61932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拓展阅读:第3课《“飞天”凌空》-精选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拓展阅读:第3课《“飞天”凌空》-精选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拓展阅读:第3课《“飞天”凌空》-精选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拓展阅读:第3课《“飞天”凌空》-精选文档.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下文中的朱光亚,一生就做了一件事搞中国的核武器。阅读全文,说说文章主要写了朱光亚的什么特点,分别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的。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

2、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一生就做一件事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

3、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

4、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一生就做一件事”,这句话的原创者,不是别人,正是朱光亚自己。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他的原话是:“我这一辈子主要做的就这一件事搞中国的核武器。”朱光亚,是中国首枚原子弹研制的技术总负责人,是中国核武器研究领域公认的“众帅之帅”。大音希声

5、。一辈子少言寡语的朱光亚,一生也喊过惊天动地的“两嗓子” 一嗓子喊在大洋彼岸。1950年3月18日,52名中国留美学生发表致全美中国留学生的一封公开信。这封信的主要牵头人,便是朱光亚。“同学们,听吧!祖国在向我们召唤,四万万五千万的父老兄弟在向我们召唤,五千年的光辉在向我们召唤!”“我们中国要出头的,我们的民族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回去吧,赶快回去吧!”朱光亚的另“一嗓子”,不是喊出来的,而是“炸”出来的!1964年10月16日15时,大西北戈壁滩一道强光闪过,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史称“东方巨响”。那天,在撤离试验现场时,司机驾车走错了路。当朱光亚转过身来,正好

6、看到半空中升腾的蘑菇云,顿时潸然泪下。当晚,朱光亚在庆功宴上喝得大醉,这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醉酒。大有大无。事业重如门前山,名利淡似杯中水。“两弹一星”元勋的传记很丰富,但唯独没有朱光亚传。不是没人写,而是到他那里不是被扣下来,就是因不同意发表而被退回。他总说:“先写别人吧,我的以后再说。”父亲是干什么的?就连他的长子朱明远也是猜出来的。他回忆道:1967年的一天,院子里一群孩子聊天。有人突然问:我们的爸爸妈妈是做什么的?没有人能答出来。有人说,咱们回忆一下,是不是每次报纸上公布核试验,我们的爸爸妈妈都不在北京?大伙一想,果然如此。顿时,我们感到非常神圣,静静地坐了好长一段时间朱光亚85岁生日

7、的时候,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主编出版了战略科学家朱光亚。后记里有这样充满遗憾的话:朱光亚做的工作,至今还有许多不能对外公布探寻朱光亚的内心世界,他不愿多说自己,并不完全出于保密考虑。奥本海默被称为美国的“原子弹之父”,朱明远也问过父亲,中国的“奥本海默”是谁?朱光亚的回答是:“应该是一群人,应该是整个集体。”2019年12月,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朱光亚星”。命名仪式上,朱光亚说:“我很不敢当”2011年2月26日,朱光亚在北京溘然长逝,享年87岁。那天,北京白雪皑皑,天地缟素。含泪望长空,很多人动容地说:“钱学森钱老走的那天也下雪,真巧!”回望钱学森还有一次,是在中科院

8、一位朋友的办公室。我去时,朋友在欣赏一卷钱学森手稿。我说是欣赏,他眼中流露的正是这样的目光。这一套手稿,分两卷,五百多页,是从钱学森早期的手稿中遴选出来的。笔者拿过来翻了翻,与其说是手稿,不如说是艺术品。无论中文、英文,大字、小字,计算、图表,都工工整整,一丝不苟,连一个小小的等号,也长短有度,中规中矩。钱学森的手稿令我想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进而想到他唯美的人格。如是我闻:在美国期间,钱学森仅仅为了解决一道薄壳变形的难题,研究的手稿就累积了厚厚一大摞,在工作进展到五百多页时,他的自我感觉是:“不满意!”直到八百多页时,才长舒一口气。他把手稿装进牛皮纸信封,在外面标明“最后定

9、稿”,继而觉得不妥,又在旁边添上一句:“在科学上没有最后!” 回顾学生时代,钱学森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我在北京师大附中读书时算是好学生,但每次考试也就八十多分;我考取上海交大,并不是第一名,而是第三名;在美国的博士口试成绩也不是第一等,而是第二等。”八十多分,第三名,第二等,这哪里像公众心目中的天才?然而,事实就是事实,钱学森没有避讳,倒是轮到世人惊讶,因为他们已习惯了把大师的从前和卓越、优异画等号。钱学森的这份自供,同时也纠正了一个误区:一个人的成才与否,跟考试成绩并不绝对成正比。 天才绝对来自于勤奋。钱学森在加州理工的一位犹太籍的校友回忆:“有天一大早是个假日,感恩节或圣诞节我在学校赶功

10、课,以为全幢建筑物里只有我一个人,所以把留声机开得特别响,还记得我听的是有个特别响亮的高潮的时辰之舞。乐曲高潮到一半时,有人猛力敲我的墙壁原来我打扰到钱学森了。我这才知道中国学生比犹太学生更用功。”钱学森在麻省理工的一位学生麦克则回忆:钱学森教学很认真,全心全意放在课程上,他希望学生也付出相同的热忱学习,如果他们表现不如预期,他就会大发雷霆。有一次,他要求麦克做一些有关扇叶涡轮引擎的计算,麦克说:“我算了好一阵子,但到了午餐时间,我就吃饭去了。回来的时候,他就在发脾气。他说:你这是什么样的科学家,算到一半竟敢跑出去吃中饭!” (文章有删节)【且读且思】1.读完选文,你认为钱学森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文章为什么要写钱学森的读书成绩? 答案一生就做一件事大音稀声。主要是从语言和成就方面来写,赞美了他的少言寡语与成就的惊天动地;大有大无。主要是从事业和名利方面来写,赞美了他先人后己的奉献精神和淡泊名利的高尚品格。回望钱学森1.他是一个严谨的人,这一点可从他的手稿像艺术品看出来;他是一个勤奋认真的人,这要从他在中国的学习成绩和他在美国的学习、工作情况来看。 2.写他的读书成绩,是为了与他后来的成就作比较,说明他是靠自己的勤奋刻苦而成功的。 第 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