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辽宋夏金元时期-文档资料.docx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62910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7.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5章辽宋夏金元时期-文档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5章辽宋夏金元时期-文档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5章辽宋夏金元时期-文档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5章辽宋夏金元时期-文档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章辽宋夏金元时期-文档资料.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5讲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2019预测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考向考查主干知识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2、。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高频点:宋元加强统治的措施、宋元科技、经济重心的南移;民族政权的并立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

3、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1“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材料中宋太祖这一举措(D)造成重武轻文的局面增强了军队作战能力导致官僚机构的膨胀有利于士人受到尊重A B C D2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下列史实和此表述不相符的是(B)A制瓷业发达,景德镇成为著名的瓷都B北宋中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C南宋时流传着“苏湖熟,天

4、下足”的谚语D宋初,南方人口仅100多万户,而北方人口有230多万户,是南方的两倍多3邓小平同志说:“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对西藏的主权不容否定,西藏独立不行,半独立不行,变相独立也不行。”下列史实中能证明西藏正式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的是(C)A西汉时设置西域都护B唐朝时文成公主入吐蕃C元朝时加强对西藏的管辖D清朝时设置驻藏大臣考向考查知识运用能力和历史素养时代特点把握、信息综合分析4综合运用小明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搜集了“契丹的兴起”“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岳飞抗金”的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探究的主题是(C)A中华文明的起源 B统一国家的建立C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D繁荣与开放的唐朝

5、5史料实证下图是北宋纸币铜版拓片,其上文字为:“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流转行使。”这一铜版拓片(D)证实了宋代纸币的发行反映了宋代的印刷技术是研究纸币交子的文物材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见证A BC D考向综合分析与流行语结合判断历史信息、材料的综合归纳6现在网上颇为流行历史穿越小说。假如小明同学成功穿越,到了古代一个都城,这里人烟稠密、商业繁荣,读书人在茶楼酒肆高歌明月几时有,把洒问青天,几个商人用纸币交易大宗丝绸生意,索取岁币的契丹和西夏使者纵马狂奔,全不顾在瓦子游玩的百姓的安全,路人脸上显出愤愤之色。据此可推断,小明应该是穿越到了(B)A唐都长安 B北宋东京C南宋临安 D元朝大都7有人

6、称,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新文化”。这种“新文化”开始出现于(D)A西汉时期 B隋朝时期C唐朝时期 D两宋时期考向专题化设计材料解析题宋代社会的发展8两宋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时期,是中华民族共同进步、发展与繁荣的重要时期。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政治篇】材料一在中国历史上,北宋的灭亡与其说是被金国从军事上打败的,还不如说是北宋王朝统治集团无穷无尽的挥霍与奢靡耗尽了社会财富,最后由富宋、强宋变成了弱宋,“内不安邦,外不抵金”,从而走向灭亡。(1)材料一中,“北宋被金国从军事上打败”而最终灭亡是在哪一年?根据材

7、料一中北宋由强变弱的史实,写出你的感悟。1127年。腐败奢侈必亡,廉政勤俭兴邦。(言之有理即可)【经济篇】材料二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开明最光辉的朝代,经济繁荣发展,取得光辉的成就。(2)请简要概括宋代经济发展的特点。(写出两点即可)经济重心南移;农业、手工业生产水平超过前代;商品经济繁荣。(两点即可)【生活篇】材料三正当下最流行的是穿越。真可谓“世界真奇妙,穿越才知道”。这学期的宋朝历史让我颇感兴趣,于是我通过时光隧道来到了偏居一隅的南宋临安城(3)请续写这段文字,把“你”在南宋都城临安一天的见闻写一下。(写出两点即可)在瓦子中听了关于岳飞抗金的故事;在街道上看到很多人玩蹴鞠等。(言之有理即可)【民族篇】材料四宋元时期,各民族之间频繁的冲突与战争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使不同民族在斗争中走向融合。各民族政权之间既有战争又有议和,但“和”是主流。(4)请举例说明材料四中“和”是主流的论断。澶渊之盟,维护了宋金边疆百余年的和平友好关系。(言之有理即可)【感悟篇】(5)我们应该为宋朝对世界文明的贡献而自豪;我们应该为我们是宋人的后代感到骄傲。请简要总结两宋时期的主要社会特征。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言之有理即可)第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