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教案:第5课 三大改造-word文档资料.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66646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教案:第5课 三大改造-word文档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教案:第5课 三大改造-word文档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教案:第5课 三大改造-word文档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教案:第5课 三大改造-word文档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教案:第5课 三大改造-word文档资料.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5课三大改造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

2、”,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教材分析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

3、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

4、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三大改造主要是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这一课讲述了三大改造的基本过程。在教学中,重点应放在对农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上。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最先开始的,它是基础,推动了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5年夏季起,到1956年底,我国加快了三大改造的步伐,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全民所有制和劳动

5、群众集体所有制这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已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伴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建立,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也逐步健全起来。我国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

6、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

7、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学情分析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讲,是不容易讲清楚的。教师需要用通俗的语言,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解释给学生。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掌握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创造性政策能力训练过程方法阅读资料联系理解三大改造在当时推

8、动了我国的社会发展,迅速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过渡,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归纳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和必要性情感态度价值观爱党情感在过渡时期,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唯物史观土改消灭了地主阶级,公私合营后的资产阶级也多已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中国几千年来的剥削历史已经基本结束教学重难点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农业、手工业走合作化道路,建立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实行赎买政策,全行业公私合营。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教法学法教法:1.通过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了解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必要;同

9、时通过对比,说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特殊性。2.利用实例说明公私合营的定义以及操作方法,教师进行适当地分析、讲解。学法:课前自主搜集资料;自主阅读,勾画重点;小组合作。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提问:1.要求学生根据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回答:“一五”计划完成时,我国工农业生产之间有什么差别?(工业发展迅速,农业发展相对缓慢)2.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别?(工业的发展起点高,一开始就能采用先进的科技和设备,所以发展速度快;而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所以发展缓慢)二、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农业生产可以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料和生活物质保障,如何改造落后的小农经济,建立先进的社会主义农业经济,就成为我国社会主义

10、建设事业成败的关键。三、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1.学生自主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2.根据教材第一目“农业、手工业合作化”,学生回答:(1)为什么要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小农生产方式,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2)采用什么方式进行改造?(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农民入社时,把私人的土地、耕牛等主要生产资料集中到合作社里统一经营或使用,提高了效率和产量)(3)教材第23页的插图反映了什么样的历史现象?(农民看到合作化的优越性,踊跃参加合作社,全国掀起了农业合作

11、化高潮)教师过渡讲解:与农业相似的手工业,在农业合作化的推动下,也形成了合作化高潮。到1956年,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主要生产资料从私人所有变成集体所有。(要求学生完成填图册相关问题,并在教材上作好读书标记,然后通过提问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及时予以鼓励)3.根据教材第二目“公私合营”,学生回答:(1)“公私合营”中的“公”指什么?(国家)“私”指什么?(资本主义工商业中的资本家)(2)怎样实行“公私合营”?(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按当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实现了和平过渡)(3)根据第26页“问题思考”和“课后活动”第2题,组织学生讨论并回答:三大改造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有什么

12、作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使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到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1956年底,我国就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师总结:我们学习了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社会主义革命取得历史性胜利的重要标志。随着三大改造任务的完成,农民已经由个体农民转变为合作化的农民,资产阶级已经处在消灭的过程中,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已经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几千年来阶级剥削的历史已经基本结束,新中国的美好前景正在拉开帷幕。四、课堂活动教师指出:要以历

13、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历史事物。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三大改造也有缺点。展示材料: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有关材料:“在1955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工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以致长期遗留了一些问题,1956年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对一部分原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处理也很不适当。”根据材料回答:三大改造的缺点是什么?(后期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产生了一些后遗症)五、练习与检测利用同步训练进行检测反馈。六、作业布置1.完成填充图册相关内容。2.预习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板书设计三大改造一、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原因:分散的个体农业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形式:农业合作化(农业生产合作社)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形式:手工业合作化(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三、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形式:公私合营政策:赎买政策四、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五、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课本问题探究】问题思考(第26页)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课后活动1.C 2.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为发展工农业生产创造了条件。第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