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实验二小二年级语文第一、二单元集体备课.doc

上传人:音乐台 文档编号:1968876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 页数:64 大小:3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语文]实验二小二年级语文第一、二单元集体备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二年级语文]实验二小二年级语文第一、二单元集体备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二年级语文]实验二小二年级语文第一、二单元集体备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年级语文]实验二小二年级语文第一、二单元集体备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语文]实验二小二年级语文第一、二单元集体备课.doc(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二年级语文学科集体备课记主持人:时间参加人员实验二小二年级语文教师地点主备人黄敏 课题1、春天在哪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写8个生字,掌握“里字旁”;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微微、新衣、竹笋、蚕豆、探出头”等词语。2.过程与方法: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根据问题学习“(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怎么样”的句式;发挥想象尝试仿写句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感知春天的自然特征和美丽景色。重、难点即考点分析重点:会写8个生字,掌握“里字旁”;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微微、新衣、竹笋、蚕豆、探出头”等词语。难点:能根据问题学习“(什么时候),什么(从什么)地方怎么样”的

2、句式;理解“薄薄细细、瓢飘洒洒”等词语的意思。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具使用春天的图片、儿歌春天在哪里和生字卡片教 学 环 节 安 排 (第一课时)一、指导学生了解新学期的学习内容、目标和学习要求:本学期的课文类型、生字掌握要求、学习方法(如何课前预习、课堂做笔记和课后复习)生字、部首、查字义。二、谈话,揭示课题1、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是春天呢?你们喜欢春天吗?一年之中有四个季节,三四五月是春天。现在春天来了,春光明媚,百花齐放。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春天的诗歌。2、出示课题、齐读3、检查预习情况:“大家在昨天预习中都做了哪些学习准备呢?”展示学生搜集的代表春天的事物。(有

3、树叶、小花朵、柳条) 4、进入新课“春天在哪里”是一句完整的句子,后面可加什么标点符号? 5、练读,注意语调往上扬。 6、这个句子在课文中出现四次,都表示提问,句末语调都要上扬。不过,在课题中,并没有标点,也不表示提问,就不必把语调往上扬。(再读课题)三、范读,了解大意1、那么,春天到底在哪里呢?一边看课文,一边听录音,把说春天在哪里的句子划出来。听课文录音后,学生回答。板书:枝头、草地、竹林、田野2、看插图,理解词语“枝头、草地、竹林、田野”3、学说话:春天在枝头,在草地,在竹林,在田野里。四、自读,学习生字。春天的枝头、草地、竹林、田野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自己来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 ,不

4、加字漏字。1、多种形式拼读“会认字”:雾 薄 换 笋 探 蚕注意两个平舌音:笋 蚕注意一个多音字:薄 2、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这首诗有几节?你是怎么看出来的?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边评议边正音。4、自读课文五、读短文,理解词句春天的枝头、草地、竹林、田野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一)学习第一节1、女生读。思考:春天的枝头是怎样的?哪两行诗回答了这个问题?出示:柳条儿跳舞,桃花儿脸红2、“柳条儿跳舞”是什么意思?(动作演示柳条来回摆动,好象在跳舞。)点拨“拟人句”3、朗读指导,语气中有欢快的感觉。4、“桃花儿脸红”是什么意思?(桃花开出粉红色的花朵,像涨红了脸。)5、表情朗读。6、柳条

5、儿为什么会跳舞?桃花儿为什么会脸红?(春天的风微微吹动)7、理解“微微”(动作)8、春天的风轻轻的,暖暖的,非常柔和,像母亲的手轻轻抚摩着我们的脸。9、小结:这节主要说了春天的风吹绿了柳树,吹红了桃花,是用一问一答两句话写的。我们也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来读。(二)学习第二、三节课文。春天在草地上和竹林里又是怎样的?让我们按“读读课文,找找句子,理解词句”意思的顺序来学习课文。1、自读课文。思考:文中哪几行诗告诉我们春天的草地和竹林是怎样的?男女分别读草地和竹林的内容2、看插图,理解“草儿醒过来,换上了新衣”。(春天来了,小草重新长出嫩叶,像刚睡过一觉刚刚醒来,换上了绿色的新衣。)3、师述:理解“薄

6、薄细细”雾是由小水滴组成的。这些小水滴很轻很轻,很细很细,漂浮在空中,形成了雾。4、指导朗读,注意声音稍轻。5、指导动作演示,理解“探出头”。探还可以用哪些词代替(钻、露、长)6、句式训练:竹笋探出头来竹笋从哪里探出头来?(从地下)什么时候,竹笋从哪里探出头来?(春天)小草也是从地下长出来的,用这个句式怎么说?用小草和竹笋合起来,一起说行吗?读句:一阵春雨过后,小草和竹笋从地下探出头来。7、用问答的形式朗读第二、三节课文。8、小结:让我们来做春天的使者,把春天的气息带进教室,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堂小练习:给生字组词:雾( ) 薄( ) 换( ) 探( ) 蚕( ) 笋( ) 第二课时一、复

7、习巩固1、复习字词 拼读词语: 草原 竹林 田野 薄薄细 麦苗 菜花 飘飘洒洒2、回顾课文:“春天的枝头、草地、竹林是怎么样的?”学生读文中相关句子。3、读句:一阵春雨过后,小草和竹笋从地下探出头来。 二、读短文学词句 1、春天的田野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色?让我们用上节课学习的方法自己学习第四节。2、教学中展示图片,理解“麦青、菜花黄、蚕豆花儿香”3、男女生分角色朗读体会第四小节。4、配上动作,朗读全文。5、春天里,柳条儿、桃花儿、小草儿,许许多多的景物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自然现象同春天的自然现象有很大的关系。书上怎么写春天的自然现象?读有关的四句话。6、读句:春天来了,微风轻轻地吹着,温暖的阳光

8、照耀大地。三、句式训练。(课后练习3)四、总结朗读全文五、学习“会写字”,掌握字形。1、自己先拼读生字,观察字形。2、重点学习“里字旁”、“厂字头”分析“野”字和“原”字3、给“暖”、“换”、“探”字分别找形近字区别记忆并组词。 4,指导书写备 注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练习 2、仿照课文的写法,说说春天还在哪里?(用一问一答式进行练习如: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小河里:小河里的鱼儿们在欢快的做游戏呢重难点及考点巩固性练习一、组词 : 洒( ) 暖( ) 换( ) 探( )酒( ) 爱( ) 唤( ) 二、注音:雾( ) 薄( ) 换( ) 笋( ) 探( ) 蚕( )三、填空:春天的风( )春天的雾

9、()春天的雨() 春天的太阳()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二年级语文学科集体备课记主持人:时间参加人员实验二小二年级语文教师地点主备人黄敏课题2、笋芽儿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认13个生字,会写7个字。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笋芽儿从害怕到勇敢的生长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不怕困难, 奋发向上的精神。重、难点即考点分析重难点:了解笋芽儿的特征;教育学生不怕困难, 奋发向上的精神。课时排二课时教具使用插图、小黑板、实物:笋芽教 学 环 节 安 排 第一课时一、观察实物、插图,激发兴趣。师:(出示实物)这是什么?(板书课题)说说“笋芽儿”是什么样的?(生观

10、察后说)(投影插图)笋芽儿是怎样长成竹子的,想知道吗?二、初读课文,认记生字。1、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大家在家是怎样预习课文的呢?谁来说一说?” 师点评学生预习的方法,并提出表扬。抽几名学生读会认字并试组词。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想办法记住生字。2、小组合作学习:由组长带领大家学习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读准字音,认记字形)3、检查小组学习情况:(小组汇报:开火车读生字和词,说说认记了哪些字)弹奏 呼唤 轰隆隆 敲响 呜呜地大鼓 缩着 灰心 直痒痒 斜着 重点提醒:读准平舌音的字和翘舌音的字。4、把生字带进课文里读一读,尽量把课文读通读顺。三、朗读感悟。1、教师范读。思考:笋芽儿的生长过程是怎样

11、的?(找出文中相应段落)2、感情朗读,角色表演。(1)第一、二自然段要读出柔和、轻声呼唤的语气,感觉“润物细无声”;“谁当春雨姑娘呼唤笋芽儿?低声的。”/ 点拨:笋芽儿现在在哪儿啊?(个别读演男女分段读)(2)第三自然段声音稍大、急促、粗重,读出个性;“雷公公怎么呼唤笋芽儿的,谁来试试?”点拨:笋芽儿怎么做?(3)最后两个自然段要读得响亮、自豪,表现笋芽长成竹子的欣喜。自读,试试怎么读好?(读出笋芽儿纷纷钻出地面的意境。)指名先说想怎么读再试读。(轮读、齐读两个自然段)课堂练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美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认读词语、句子弹奏 呼唤 轰隆隆 敲响 呜呜地大鼓 缩着 灰心

12、直痒痒 斜着2、抽生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二、拓展思维:1、议议:你从笋芽的生长过程中体会到什么? 2、再读感悟,启迪思维。你喜欢笋芽儿吗?为什么? 3、启发学生由竹子的成长联想到自己的成长:你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到哪些关心和爱护呢?三、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生词认读。2、重点指导:“沉”字的右边是一个“秃宝盖”和“几”。“芽”字的第五笔不能挨着横。师范写,生描红仿写。四、写话练习。 你想对笋芽说些什么呢?写写你的感受。备 注作业布置采集本:摘抄课文、课外读物中描写美好春光的词语和句子,并熟读成诵。重难点及考点巩固性练习一、加标点符号:啊多么明亮多么美丽的世界呀哈石头被挤到一边去了二、试着通过形近

13、字区别识字,并组词。挡( ) 悄( ) 换( ) 顶( )当( ) 消( ) 唤( ) 领(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二年级语文学科集体备课记主持人:时间参加人员实验二小二年级语文教师地点主备人黄敏课题3、有趣的作业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11个生字,会写7个字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重、难点即考点分析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难点:理解作业为什么有趣。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具使用挂图、生字卡片等。教 学 环 节 安 排 第一课时一、设疑激趣,引入新课1板书课题。2设疑:同学们平时做过什么有趣的作业吗?今天这个课

14、题“有趣的作业”到底是指什么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向老师或同学请教。2画出生字,多拼读几次。3小组长带领组员认读生字。4开火车认读生字,检查字音。5指名分段朗读课文。6想一想,说一说: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三、合作探究,感悟内容1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课文里老师布置的作业是什么。2小组合作探究:小朋友都是怎样完成作业的?你喜欢谁的作业,为什么?(1)小组长带领朗读课文。(2)小组内交流。3全班交流汇报,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趣:老师布置的作业有趣;同学们找到的作业各式各样,形式各异,也很有趣。4讨论:老师看到同学们带来的作业,为什么满意地笑了?5小结:老师对同

15、学们能到大自然中去找春天感到很满意,对同学带来的作业很满意,对小丽、小龙爱护动植物,保护环境的行为感到更满意。6分角色朗读课文,加深理解。四、实践活动,拓展思维课后开展一次找春天活动,把你找到的春天写下来。第二课一、复习引入1认读要求会认的生字。2朗读课文。二、识记生字1认读“我会写”中的字。2找出你认为最难写的字,请教老师或同学:如何才能写得端正美观。3教师重点指导学生书写“龙、课、桌、查”这几个字。4学生练习书写生字,教师巡视,及时纠正写字姿势。5比一比,评一评,看谁的字写得三、积累词语把课文中喜欢的词语采集到你的词语花篮里。备 注作业布置1, 你觉得小丽和小龙的作业有意思吗?跟同学交流一

16、下自己的看法。 2, 用有有还有说话。重难点及考点巩固性练习组词:业()昨()查()龙( )照样子写词语:嫩嫩的 ( ) ( )干干净净( ) ( )火红火红( ) ( )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二年级语文学科集体备课记主持人:时间参加人员实验二小二年级语文教师地点主备人张海英课题4古诗两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地朗读咏柳,背诵咏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重、难点即考点分析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咏柳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具使用古诗录音、柳树图片教 学 环 节 安

17、 排 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1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布置了一样特殊的作业给你们,你们完成了吗?(学生出示收集的柳叶及有关的柳树图片)(这里最好让学生说说自己所看到的柳叶、柳树形象。)2知道老师为什么要你们完成这样的作业吗?因为,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赞美柳树的古诗。板书课题,解题。3全班齐读课题。4(出示课文中的图)你们在图中看到了什么?(诗人正看着柳树,赞美柳树)5这首诗的作者是:贺知章。(板书:贺知章)备 注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1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大家先自己去读一遍古诗,边读边把本课的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音。2学生自由读,认读生字。3检查自读生字情况。(1)指名读。读得好的当老

18、师带读。(2)开火车读。(3)全班读。4从读“咏、妆、绦”三个字。要求学生会读,读准确。5学生再自由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每个字音。6指名读,请其他学生正音。7全班齐读。三、指导朗读,了解诗意1指导第一、二句。(1)(放远看柳树的图片)(2)你看到了什么?(柳树)从远处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学生自由发挥)(3)诗人从远处看到柳树,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出示该句)他觉得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的一样。碧玉可是翠绿晶莹的,美极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万条丝带。你们看诗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来读这两句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4)指名读

19、。老师相机指导: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一”字读第二声,可读重些。“绿”字也可读重点。(5)全班看着图片吟诵这两句。2自读第三、四句。(1)接下来,诗人又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同学们和同桌去读三四句。多读几遍,读出感情。(2)学生自读。(3)指名读,相机提问: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哪里读得好?你为什么这样读。(4)读到第三句的时候,让全班看着采集的柳叶说说柳叶的样子。(5)读到第四句的时候,引导学生理解“诗人通过赞美柳树,也赞美了春的创造力”。四、想象意境,美读成诵1.学生闭上眼睛,一边听老师的朗诵,一边想象诗人描绘的画面。2.直到有感情的朗读,能背诵的自己被一遍。五、指导说句,写句

20、1诗人用古诗赞美了柳树。你们能用自己的话来赞美柳树吗?大家下去和小伙伴们互相说说柳树的样子。2指名说。3和同桌说。4把你说的写下来,只要求两三句即可。作业布置生字5音5字1词,古诗抄写两遍,背会。重难点及考点巩固性练习1、 填空,组词语。碧( ) ()春()()柳( ) ()知()()剪( ) ()丝()()、猜一猜稀奇稀奇真稀奇,全身辫子长又细,秋天落叶春发芽,春风为她变剪刀。 谜底(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二年级语文学科集体备课记主持人:时间参加人员实验二小二年级语文教师地点主备人张海英课题4、古诗两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

21、思。2.过程与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和默写课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感受诗中描写的情景,进行美的教育,培养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重、难点即考点分析1、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感情。2、根据诗意,体会意境是难点。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具使用电脑制作小池作景、小荷、蜻蜓、词库等软件。教 学 环 节 安 排 一、激趣引入。同学们学过很多古诗,你还记得哪首,请你给大家背一背。这些古诗韵律优美,语言简洁,好读又好记,大家都喜欢读古诗,今天我们要再学习一首古诗,题目叫小池,板书题目。先听老师把课文读一遍。二、现在请同学们按照学习要求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出

22、示学习要求:1、了解诗人生平。2、理解题目意思。3、学会生字新词。演示课件诗人介绍、全诗图文、字义词库。备 注三、检查自学情况。1、小池的作者是谁?他是什么朝代的人?2、题目你是怎样理解的?你知道小池的意思吗?这首诗写了小荷花池什么季节的景色?3、诗中有几个生字?示柔字,这个字读作什么?(1)柔是什么结构?怎样拆分,编码是什么?(2)柔可以组哪些词?在诗中组的什么词?(3)柔有四种意思,晴柔的柔选哪种字义比较合适?(4)把柔字打三遍,再用柔字组两个词。4、再读古诗。看还有没有不懂的词。四、同学们前面三个要求学得不错,请大家继续按下面的要求学生。 出示:4、理解诗句意思。抽读要求。1、请一个同学

23、朗读全诗,其他同学边听边看图,想想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演示课件。2、写泉眼诗人是怎样写的?演示课件。泉眼的水是怎样流的?惜是什么意思?谁舍不得谁?谁能说说这行诗的意思?指导读出舍不得的语气。3、作者又是怎样写树阴的呢?读第二行,演示课件。树阴照水怎样理解?晴柔刚才同学们学生字已经理解了,爱晴柔又怎样理解?谁喜欢晴天里柔和的风光呢?这行诗是什么意思?指导读出喜欢的语气。4、小结:这两行诗写了小池周围的景物-泉眼和树阴。作者把泉眼和树阴写得像人一样懂得感情,其实是融进了作者自己的感情,知不知道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喜爱)请同学们把两行诗连起来读一读,读出舍不得和喜爱的语气。5、写小荷和蜻蜓作者又是

24、怎样写的呢? 读三、四行,演示课件。这两行诗写的是小池里的景物。小荷指什么?才在这儿是什么意思?嫩和荷叶刚露出什么?蜻蜓就怎样?早和才诗人用得非常准确、生动。有了这两个字我们读起来这两行诗眼前仿佛看见了什么?把这两行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怎样读才能表达出生动、有趣的情景呢?指导朗读。6、把四行诗的意思连贯起来说一说,注意诗句中内容之间的联系。(自己说,互相说,当众说)7、总结:是啊,清清的泉水,茂密的大树,娇嫩的荷叶,可爱的蜻蜓够成了小池优美的风景。难怪诗人要把这小池写下来,这里真是太美啦!五、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理解了诗句的意思,下面我们再通过感情朗读和背诵这首古诗来进一步体会诗人的感情。出

25、示第五个学习要求:体会诗人感情。1、认真听范读,注意哪些地方有停顿,哪些地方有重音?课件演示。2、下面请同学们利用计算机里的导读要求练读。3、抽读评价。4、背诵全诗。七、小结学法。今天我们按照这五个学习要求一步一步的学习理解了全诗,体会了诗中所表达的感情。今后同学们学习古诗都可以用这种学习方法作业布置生字5音5字1词,古诗抄写两遍,背会。重难点及考点巩固性练习1、填空,再组词。惜( ) ()照()()泉( ) ()阴()()荷( ) () 柔( ) ( )2、 背诵古诗,填空。 小池的作者是( ), 他是( )个朝代的。最后两句是(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二年级语文学科集体备课记主持

26、人:时间参加人员实验二小二年级语文教师地点主备人李京霞课题语文百花园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进行多音字、偏旁变形、积累词语和看图写话的练习。2.过程与方法:多练习,培养仔细看图、想象、写话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保护环境,热爱家乡。重难点即考点分析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使用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教 学 环 节 安 排 一、语海畅游连一连,读一读1、 读题目,看看练习中让我们连什么?2、认真读练习内容和插图中同学说的话,再想一想。学生1、练习中加点的字是多音字学生2、练习让我们把多音字和正确读音连起来。 学生3、多音字组成的词语意思不同,读音就不同。汉字真有趣1、自

27、由读词语和词义。2、想一想,方和张在每个词里的意思相同吗?3、集体交流前方:方向方队:四边形方法:办法张口:分开开张:开业张望:望,看4、总结: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词中,它的意思也不同。5、想一想。你还能想出方和张的其它意思吗二读一读1、读诗歌2、想一想,说一说你喜欢诗中的爷爷吗?为什么? 3、有感情的朗读,读出爷爷的敬佩之情。三、我的采集本1、读词语 2、你从这些词语中发现了什么?3、师引导四、语文大课堂我爱家乡展示会备 注作业布置写我的家乡重难点及考点巩固性练习给下列词语注音弹奏 弹弓乐曲 快乐 成长 长短 感觉 睡觉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二年级语文学科集体备课记主持人:时间参加人员实验

28、二小二年级语文教师地点主备人王春红课题5 程门立雪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能照样子写词语、造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课文的故事讲给别人听。2.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视象”,引导学生入境入情,欣赏美景,品读课文,丰富孩子内心体验以达到体会画中之情,文中之意的目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杨时和他的同学尊敬老师的好品质。重、难点即考点分析1、学会本课生字,能照样子写词语、造句。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课文的故事讲给别人听。课时安排2课时教具使用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教 学 环 节 安 排 (第一课时)一、读课题要求念得好。二、简介“成语”、简介“成语”,举例,

29、如:自相矛盾。、你知道有哪些成语。再读课题。三、听成语故事录音,学习生字。、听录音。、学习词语。()读生字:杨尊论尽冒敲等默久疼(师:这个字奶奶常用)慈祥容()不看拼音,再齐读上面的生字。按顺序齐读;打乱顺序齐读;自由读;指名读。()给“杨、容”组词。()了解“黑”部首。教师示范写“黑”字部首和“冒”字。提醒学生注意哪些地方。()学生书写生字(表扬写字认真,写得好的学生)三、朗读课文。、学生自由读课文。(表扬姿势正确,读得快,读得响的学生)、给小节加序号。、指名学生自由选读课文某一小节,教师给评点指导。、教师示范读第三自然段。(要求学生学着读)、指名读课文某一小节。第二课时一、学习课文。、齐读

30、第一自然段。教师评点,要求学生读得好。指名学生背诵。、练习()杨时()要求学生说一句话。()杨时是宋朝()大学问家。要求用上既又、齐读第二至五小节。、指名学生分别读小节。、理解“程门立雪”的意思。()“程”是什么意思?(师简介“程颐”)()“门”是什么意思?“立”是什么意思?()成语中还缺什么?(谁和谁)、说话练习。()程门(谁)和(谁)立雪。()要求把“程门立雪”的意思说具体。程门(谁)和(谁)立雪(),(),()。()学生自由说。“程门立雪”指的是()。()指名说“程门立雪”指的是什么?()把“准备请教”、“谁和谁”、“站在”部分放在前面怎么说?在这句话前用上“为了”该怎么说?()在上面的

31、话后加上“说明杨时是()的大学问家”怎么说?、读、背末一小节,完成练习。()指名读最后一小节。(教师评议)()教师示范读最后一小节。()学生齐读这一小节。老师问了三位小朋友,一个小朋友说“久久没有说话”是程老师一直没有说话;另一位小朋友说程老师没有话说;还有一位小朋友说程老师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你们说哪一种说法对?()练习:程老师听了,两眼望着门外飞舞的大雪,久久没有说话,心里激动地说:“()。”a、学生自由说后写下来。b、指名学生说上面的话。()用“心疼”说一句话。二、小结。备 注作业布置1、抄写生字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积累课文中的好词好句,记录在摘抄本中。重难点及考点巩固性练习

32、1、 组词 惊( ) 醒( ) 容( ) 尽( ) 息( ) 题( )2、加偏旁成新字,再组词。京 -( )自-( )是-(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二年级语文学科集体备课记主持人:时间参加人员实验二小二年级语文教师地点主备人王春红课题曹冲称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称、象”等13个生字,会写“再、象”等6个字。能用“一边一边”说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对话表达的意思。2.过程与方法:字词卡片,演示曹冲称象过程的投影片或实验材料。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喜爱曹冲这位爱动脑筋的想办法的小朋友,能从他称象的故事中受到启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愿意主动给家人讲称象的故事。重

33、、难点即考点分析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句子所表达的意思。课时安排2课时教具使用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教 学 环 节 安 排 (第一课时)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那你们见过称大象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古时候称象的故事。(板书:称象)适时认识生字“称、象”2、板题质疑:板书课题,读课题,认识生字“称、象”围绕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谁称象?为什么称象?怎么称的?)(由课题的出示,引发学生思考质疑,。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对话平台初读(自由读文,画出生字,了解内容。)1、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要求画出生字,读准字音,不丢字,不掉字。2、指名读课文。强调重点字的读音:如“称、造、秤、得

34、、倒”等字的读音。3、利用生字卡片,同桌之间互相指认生字,适当用生字练习组词或说话,共同识记。4、小组同学合作,帮助认字有差距的同学学会生字。(引导学生充分自学,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促进不家务事共同提高,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自学习惯。)讨论(交流读书体会,整体感知课文。)1、思考:通过自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师生、生生交流互动的过程,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教师应善于在这种交流中捕捉信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朗读(在理解中感悟读文,提高学生朗读水平。)1、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段指读课文,组织

35、学生评价朗读,相互促进,教师适时范读指导。2、抓住“一边一边”的句子,认真体会,练习说话。3、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组内的同学听。写字(针对学生实际,激发写字兴趣。)1、出示“我会写”中的“再、象、像、做”四个字,组织学生认读观察,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字,先描红,再书写。2、针对学生实际,对典型字进行重点指导。如“象”等。3、学生自由练写,组织展示评价。 第二课时导入(复述故事,引入新课。)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2、谁能把这个故事简单地给大家讲一讲。(实现新旧过渡,促进学生表达。)讨论(读书讨论,比较称象方法,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1、引导学生读1-3自然段。思考:曹操听了大臣们称

36、象的方法为什么“直摇头”?2、小组讨论,交流意见,陈述理由。3、分角色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加上适当的动作和表情,体会当时的情景。(围绕核心问题,读书讨论,避免了繁琐的分析理解,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语文思维,促进学生合作及表达能力的发展。)演示(演示称象过程,体会曹冲的聪慧。)1、引导学生读4、5自然段,体会曹冲称象的过程。2、师生或生生合作,边叙述边利用投影片进行演示,曹冲称象的全过程,进而体会曹冲的聪慧。可以多组进行,进行比赛。从语言表达,操作等方面进行评价。3、指导朗读课文,抓住表示称象顺序的词语体会用词的准确。(充分利用学生爱动手、爱观察、爱表现的特点,将演示与读文结合

37、,培养合作能力,实践操作,语言表达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巩固学生的认识,从中受到启发,激起对曹冲的喜爱。)扩展(引发思考,拓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1、引导学生思考课后问题: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称象呢?(可以启发他们从当时的情况和现代社会两个方面进行思考。)2、组织学生讨论,发表各自见解,进行互相评价。(这样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大胆想像,鼓励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写字(加强写字指导,培养写字习惯。)1、出示“我会写”中的“点、照”,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字的特点。2、指导书写,强调“四点底”书写时的注意事项。3、自由练写,展示评价。备 注作业布置1、抄写生字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难点及考点巩固性练习1、 加偏旁再组词 中-( ) 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