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江苏蚕桑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建议.doc

上传人:音乐台 文档编号:1972186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江苏蚕桑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建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农业]江苏蚕桑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建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农业]江苏蚕桑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建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业]江苏蚕桑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建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江苏蚕桑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建议.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江苏蚕桑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建议 蚕桑生产是种养结合的特殊产业,也是蚕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我国的茧丝绸产量占世界八成,外贸量占七成,2008年江苏桑园面积、蚕茧产量分别居全国第4、2位。江苏虽是我国蚕桑主产强省,但也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问题,为总结经验消弭不利,本文对江苏近年蚕桑业发展的现状、特点与问题作如下分析,以期能对江苏的蚕桑业发展有所补益。 现状与特点 蚕茧总量全国第二。2008年江苏蚕茧产量9.85万吨,占全国15%,次于广西;桑园面积106.1万亩,占全国9.5%,列桂、川、渝之后,居全国第4;茧丝绸加工能力占全国五分之一,2008年出口创汇12亿美元,占全国20%,次于浙江。 单

2、产高、品质优。2008年江苏以不足全国一成的桑园产出了一成半的蚕茧,平均亩桑产茧87.3公斤,高出全国58%,居各产茧省(区、市)前列;全省优良桑超过60%,家蚕良种覆盖80%以上,高品位茧丝生产达80%,均列全国第一。 区域集聚效益明显。随着“良种化、区域化、省力化、规模化、产业化”工程的实施,江苏蚕桑生产逐步向优势地区集中。目前全省有近60个县(市、区)半数以上的乡镇生产蚕桑,2008年南通、盐城两市桑园面积占全省66%,茧产量占70%;海安、东台、如皋、射阳等13个县(市、区)茧产量占全省75%以上;重点县、乡和专业村亩桑产茧超百公斤,高出全省四分之一。 “龙头”带动农民增收。目前全省有

3、茧丝绸龙头企业300余家,多数龙头企业对当地蚕桑生产发挥了带动作用,部分龙头企业对蚕农实行订单生产、技术服务和盈余返还、二次分配等惠农措施。为提高原料质量,有的龙头企业还支持蚕农建设标准化蚕桑示范园,帮助茧站改造收烘设施。多数蚕桑主产区已形成相关产业群,海安、东台、射阳等县(市)蚕农收入的六成以上源于蚕桑。 存在问题 劳动生产率落后国际先进水平。江苏蚕农户均桑园1.5亩,生产规模小,劳均日产鲜茧2公斤,虽高于全国,但与日本、巴西的5公斤相比,差距显然,且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越来越受到土地紧缺和经营规模小的制约,苏北部分地区养殖设施的落后也影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生产环境污染。江苏农村工业发达,不

4、少桑园比邻厂房,易遭污染,许多蚕区又是粮桑混作,粮田喷洒农药极易污染桑蚕。2007年省环保部门的调查表明,2006年全省因工业和农药污染损失蚕茧1.29万吨,占当年茧产量的9.5%。 科技人才不足。江苏蚕桑人才培养萎缩,现有队伍还面临人才流失之虞。相当部分县、市的蚕桑技术服务机构,依靠“自收自支”,即便是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海安鑫缘丝绸公司,技术力量也显薄弱,100多员工中大专以上只4人,致使先进设备作用打折,对茧站和蚕农的技术指导也因此受限。鑫源的情况在全省茧丝绸行业具有代表性。苏州大学蚕桑专业已不招收本科生,丝绸系某毕业班的60多人,现从事蚕桑丝绸行业的不到1/6。留不住人才的主要原因是茧丝绸

5、业经营风险大效益不稳,其次与政策和财政对蚕桑业的支持少有关。 省级投入过少。2001年以来,江苏蚕桑科教部门每年从省科技厅获得的科研资金仅200万元,省财政的专项投入更是寥寥,全省蚕桑生产技术推广经费主要依赖出售蚕种,与浙江相比就更知江苏投入的乏力。“十五”时期,浙江省科技厅年均安排蚕桑科研创新经费450万元,“十一五”又增至每年800万元;2003-2008年浙江省财政共安排蚕桑基地建改资金2000万元,省财政专项资金每年还安排省属原种场、三级原种管理、原种场基地建设、蚕种风险储备等600多万元;“十一五”对蚕种研究及产业化专项支持1000万元。浙江对蚕桑业的资金支持相当于江苏的10倍。 桑

6、蚕良种更新乏力。为全国和江苏桑树良种化作出过重大贡献的我国唯一国家级的“国家种质镇江桑树圃”,建圃20年来一直无稳定经费来源,平时只能依靠出售桑叶及课题经费勉力维持,圃内种质老化严重,想更新却没钱。家蚕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不足,三级原种基地萎缩,长期依赖销售一代杂交蚕种的价差收费支撑,入不敷出。江苏桑蚕科研投入长期严重不足造成两个后果:一是良种培育滞后,蚕种性能改良多年未有重大突破;二是茧质赶不上国际先进水平,日本的原料茧上车茧率、解舒率和鲜茧出丝率分别达98%、70-75%和18%以上,江苏为85-90%、65-70%和14-16%。 市场竞争加剧。国家实施“东桑西移”工程后,西部地区蚕桑生产增

7、势很猛,茧产量2002年还列全国第6的广西到2006年便跃居第一。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把资金、技术投向印度、巴西和东南亚、中亚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茧丝绸业,印度已成为仅次于我国的世界第二大蚕茧生产国。纯蚕丝制品因易皱、易黄变、色牢度差、难保养,国内外消费增长缓慢,生产增长快于消费,江苏茧丝绸业的国内外竞争加剧。 蚕桑生产波动大。2008年10月起受国际金融危机和人民币升值等影响,丝绸出口萎缩,国内厂丝价两个月就下跌35%,江苏丝绸产品七成以上依赖出口,外贸下降内销不振,引发生产萎缩、茧价下跌,当年秋茧比春茧价降37.7%,同比降24.6%,全省蚕农秋茧收入同比也减两成多。秋茧价与粮价之比也跌为7:1

8、,远过10:1的临界点,农民失望之余毁桑弃管,当年秋冬全省毁桑21.3%,毁桑比重高出全国13个百分点,毁桑量为1996年以来最大,有的地方成片成带的高产桑园被刨,到年底全省桑园只剩106.1万亩,仅及1995年的31%,为1982年以来之最少。2008年毁桑殃及2009年,2009年春茧全国减产过两成,江苏减产32%。 茧源外流。2009年7月起国际丝绸行情回暖加快,国内厂丝吨价很快从13万元回升到20万元,加工企业的茧需求增加。一方面茧需求增加,另一方面春茧减产。需求增生产减,外省来江苏抢购难免了。2009年春茧收购时节,仅海安县及其周边就密布外省(主要是浙江)设立的100多个收购点,结果

9、海安各茧站收到的春茧只及往年一半。启东市今年春茧收购量大降的原因除春蚕养殖减少外,也与茧源外流有关。与江苏相比,浙江茧产量小而丝绸加工能力大,2009年自然感觉“茧”渴,浙江茧贩的争购实际是把本应为江苏的丝绸加工利润“劫”去了浙省。 对策建议 稳定面积提高产出。蚕桑生产具有市场风险大、劳动密集的特点,多数年份的收益高于粮食,且具良好生态效应,因此要因地制宜发展。对全省现有蚕区,应大体稳定面积,并积极鼓励“特色乡镇、专业村组”的发展,通过优化布局、改良品种改进种养技术提高产出。在苏北、沿海劳力较裕、土地较多的地区适度扩桑养蚕,鼓励苏南、苏中的优势龙头企业到苏北建立蚕茧基地和收购加工企业,实现产加

10、销三方互利共赢,进而促成壮大一批优势产业群(带)。 落实收购指导价。2008年9月江苏省经贸、工商、物价三部门联合规定,秋茧收购价维持春茧水平,即中准收购价19.6元/公斤,视茧质可上下浮动15%。指导价出台后适逢丝绸业不景气,按指导价收购企业亏,不按指导价收购农民亏,一纸文件终究拗不过市场之手,茧站茧贩子的压级压价使政府指导价落了空。据对海门、灌南、宿迁、金湖、启东5市县(市)的调查,秋茧实际收购价1013元/公斤,只及政府中准指导价的五至七成,全省的情况可想而知。压级压价每每发生于茧市低落时,仿佛已成惯例,形成了当季工厂压茧站、茧站压蚕农、蚕农压(缩)桑园和后季茧少、价涨、扩桑、茧多再到压

11、级压价的怪圈,怪圈数年一轮,不知伊于胡底。因此,政府部门不能只顾出台指导价而不问落实,在茧丝绸行情低迷时,出台指导价应配套补贴措施,贸、工、农总得补一方。同时,应积极扶持和引导发展蚕农专业经济合作组织,进一步改革蚕茧收购流通体制,促进蚕桑的产业化经营,否则怪圈打不破最终受损的还是农民,政府指导价也难免成轻诺。 建立蚕桑补贴基金。2008年春后,丝绸业暖象渐显茧需求增大,求多供少茧价迅速回升,春茧的收购价高出去年秋茧1倍。由于感觉价格理想,不少蚕农想方设法扩桑和增加亩桑茧产量,但因去年砍桑过度,桑叶供给受限,春茧总产同比仍减25%。蚕桑生产的这种波动过去多年反复出现。据对全省过去15年29季茧价

12、波动的观察,每次大规模毁桑之后茧产量就大跌,茧产量大跌过后快则下季慢则两三季就会需求增加价格回暖,价格回暖之后农民又复桑,复原桑田又要重新投入机具、化肥和人工,有时还要刨去栽种的其它作物。2008年秋为阻止蚕桑生产过快下滑,部分地区出台了财政扶持措施。海安县明确新栽桑连片1亩以上的补助50元/亩,里下河生态区老桑更新和新扩的补100元/亩,对两个连片的万亩示范基地,由龙头企业再助100元/亩。如皋市把恢复发展桑园列入小康考核,以扩桑推进生态农业建设,除对连片百亩以上的给200元/亩补贴外,还对2009年购买蚕种的农户补贴10元/张。补贴蚕桑的根本目的在于增收农民扩大就业净化生态涵养税源,放眼量

13、是舍小得大,所以,江苏应建立蚕桑补贴基金,在茧市低落时扶持蚕农,以免大面积毁桑再现。 加快建基地普及新技术。一是加快建设优质高效示范基地,规模种植可以减少和杜绝粮桑混种时粮田喷药殃及桑田的现象,利于提高桑叶的质量;二是普及栽桑养蚕新技术,特别是小蚕饲育环境智能控制、大蚕条桑斜面育等高效技术,以利蚕茧提质增量;三是养蚕避开污染,不在桑园、蚕舍附近建造污染项目。 推广成功经验。2009年海安县除了财政和龙头企业的补贴外,还建起了蚕桑良种供应和病虫害防治体系、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管理体系,保护蚕农积极性的政策和服务体系为全省最完善,比较完善的服务体系增强了海安蚕桑生产的抗跌能力,2008

14、年秋冬全县桑园面积只减10%,减幅不到全省一半。射阳县特庸镇坚持10多年来不断调整桑园布局,围绕蚕桑发展专业化生产,桑苗、桑园、蚕茧、加工、流通“人丁兴旺、物业兴隆”,蚕农的收入增长不止于“养蚕”,当地农民日益富裕,2009年蚕桑产业还将保持新的发展。这些成功经验应加大推广,主动借鉴。 提倡套种和综合利用。犹如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在桑园套种其实是多了增收点。睢宁县苏河村4组2008年套种榨菜,亩均纯收入1734.6元,多出单一桑田758.3元、77.7%,且榨菜皮、叶茎埋青后还能增肥地力、减少次年化肥施用,增收节本稳桑一举多得。睢宁部分乡镇发展综合生产,今春利用桑枝屑栽培木耳,收益明显提高。

15、桑园套种、综合利用前景光明值得提倡,各地土质、墒情不同,不可机械搬套,要因地制宜选择套种品种和综合利用项目。 喻情晓理不使农民轻易砍桑。看去年茧价养今年蚕是农民的普遍做法,表面是价格指导生产,实则与“昨天下雨,今天打伞”无异,体现的是滞后与盲目。2008年冬至2009年春的挖桑风中,启东市南塘村1组20多户蚕农不仅不跟风,有的还反其道扩种,2009年终于从春茧价的回暖中得到回报,这个组蚕农的理性选择具有示范意义。政府部门有责任使农民晓理喻情,让农民不仅依赖市场种桑,更要看懂市场种桑。 加快科技进步。要提高江苏茧丝绸业竞争力,就必须加快蚕桑业科技进步。江苏蚕桑科研队伍后继乏人不利于蚕桑业的科技进步,要充实补壮科研队伍,就得提高认识增加投入;蚕桑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稳定也需国家政策扶持,唯此方能促科研成果转化,达品种更新、技术创新和提高蚕桑业劳动生产率之目的。 加快相关法规建设。1998年12月份颁布的江苏省蚕种管理办法有效期到2005年7月止,但新的管理办法迄今未出台,蚕种的法制化管理出现真空,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现象时有发生。因此要借鉴浙江等省的做法,加快制定出台蚕种管理条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