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工作部署心得体会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知原义,坚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坚持联系思想实际、工作实际,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著作,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既注重从总体上系统把握,又分专题分领域深入领会,做到至信而深厚、融通而致用、执着而笃行。学之愈深,知之愈明,行之愈笃。组工干部作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具体领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要带头躬身力行学习党的历史,当好“三员大将”,增强党史学习吸引力、影响力、感染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心
2、里走、往实里走。当好“领学员”,用好“红色资源”,增强党史学习吸引力。“头雁”领航,群雁齐翔。组工干部作为管党员的党员、管干部的干部,如同一只“大雁”,应当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走在前、作表率,充分发挥应有的政治敏锐力和示范引领作用,通过组工讲堂、主题党日和读书沙龙等形式,全面学习、深刻领会党史学习教育的根本目的、基本要求和重大意义,持之以恒地在实践中强化科学理论,深入领会新时代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带动周边党员干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最大限度发挥党史对理论创新、经济发展乃至社会进步的积极推动作用,当好新时代的领学人、做好新时代的播种机,形成聚焦“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
3、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在组织工作中率先体现、在组织部门率先落实。当好“宣讲员”,用好“红色记忆”,增强党史学习影响力。党的百年光辉历程,留下薪火相传的红色精神,这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最直接、最鲜活、最形象的教材,我们要用活这部教材,当好“宣传员”,追寻红色记忆,讲好红色故事。通过面对面交流、报告会宣讲、群众院坝会宣传等形式,继续抓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推动党的历史、优良家风故事等进机关、学校、工厂、社区和家庭。此外,革新宣讲方式,注重把“互联网”等新载体、新理念、新手段运用到宣讲工作中,用新媒体、互联网创设教学情境,将课堂搬到基层,在街头巷尾、基层社区、田间地头开展
4、互动交流式宣讲,让“聆听者”转变为“参与者”,提升党史学习教育的吸引力,让党史学习教育“飞入寻常百姓家”。当好“服务员”,用好“红色传统”,增强党史学习感染力。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拥护,是中国共产党披荆斩棘、无往不胜的宝贵秘诀。组工干部要赓续这种精神血脉,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积极回应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发挥岗位职责优势,结合干部驻村、结对帮扶、党员“三包”、党委班子联系支部等工作,搭好“连心桥”,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把人民群众最急最忧最怨的事作
5、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突破口、切入点,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将“为民”理念融入到阵地建设、党员发展、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等重点任务,贯穿到想问题、做决策、抓落实的全过程,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践行初心使命的实际行动。2022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工作部署心得体会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广大党员干部当以“现在进行时”的姿态学好百年“党史”,从中不断汲取干事创业、攻坚克难的智慧力量,从而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
6、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汲取“理论”滋养,筑牢思想根基,努力创造“无愧于党”的新业绩。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终身课题,做到常修常炼,信一辈子、守一辈子,以此筑牢思想根基、补足精神之“钙”。要时常对照党章党规的标准要求进行政治体检,对标对表先进典型的样子进行画像评分,常掸思想之“尘”、常除作风之“弊”、常清德行之“垢”,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站稳政治立场、坚守政治信仰、把牢政治方向,以“风雨不动安如山”的高尚品德和“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政治定力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经受住
7、各种艰难险阻的考验,不断锤炼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要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止、行有所戒,以“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政治自觉和“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砥砺对党和人民的一片赤诚之心。深悟“初心”宗旨,走好群众路线,努力创造“无愧于人民”的新业绩。我们党从成立之时起就把为民初心写在自己的旗帜上,虽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虽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广大党员干部要深悟“初心”宗旨、心怀“国之大者”,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终身奋斗目标,不断涵养“念兹在兹”的为民情怀,永葆初心不褪色、不打烊、不断档。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学会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作风上融入群众、在
8、工作上依靠群众、在生活上关心群众。常怀爱民忧民之心、常思利民惠民之策,切实把解决群众身边的揪心事、烦心事和操心事作为首要任务落到实处,及时消除群众的痛点、难点、堵点和盲点,不断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归属感和幸福感。要树牢群众观念、站稳群众立场、走好群众路线,时常同群众坐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以“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之态全心全意为老百姓做实事、办好事,努力创造“无愧于人民”的新业绩。加强“实践”历练,增强斗争本领,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广大党员干部要加强“实践”历练,提高业务技能,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和“越是艰难越向前”的拼劲,让“身至”与“
9、心至”并重,让“思想”与“行动”同行,让“说到”和“做到”同步,让“理想”和“现实”齐飞。要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把准斗争方向、明确斗争任务、掌握斗争规律,发扬斗争精神、锤炼斗争意志、增强斗争本领,在斗争中学会斗争、在斗争中成长提高。要主动跳出“舒适圈”,甘当“苦行僧”,努力克服怕吃苦受累、怕担责受罚的畏惧心理,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战斗姿态主动到基层一线摔打,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淬炼,到条件艰苦的地方扎根,到吃劲负重的岗位墩苗。要争做“实干家”、不做“梦想家”,学会在不断地摸爬滚打中锻造成为独当一面的行家里手,在层层历练中淬炼成为勇挑重担的时代新人,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
10、的新业绩。2022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工作部署心得体会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是党员干部明智担责、鉴今资政、砥砺奋进的“必修课”“必答题”“必选项”。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对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开展作出了系统、全面部署,党员干部要深学细悟、实干笃行,在悠悠“和鸣声”中让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走深走实、见行见效。以“拓深度”为弦,奏响“热度不减”前奏曲。述往思来,向史而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让广大党员干部从党的百年峥嵘岁月、百年奋斗历史中汲取力量。学习只有“进行时”,也只有“进行时”才能学到“真本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学
11、习如同“断了线的风筝”,学习内容零零碎碎,学习成效可见微乎其微。常态化长效化推动党史学习就需要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打破“学过”“看过”“懂过”的错误认识,通过不断拓展学习深度、学习广度,将党百年来总结积淀的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同新时代发展要求相结合,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想几下“是什么”,不怕“反复学”,做到“深入学”,在党史学习常态长效一开始就筑牢理想信念,夯实思想之基。以“延内涵”为谱,奏响“内外结合”进行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党史阶段性成果不是一劳永逸,必须久久为功,蓄点滴之力,累涓滴之功。一则,于内,党员干部要通过学习延伸理论
12、内涵。思想上清醒政治上坚定,党史正如“清新剂”,时刻指引党员干部什么能、什么对、什么好,时刻告诫党员干部不能做、有所畏。通过党史学习教育,领会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反贫困、建小康,稳经济、促发展,战疫情、斗洪峰,化危机、应变局的伟大壮举,从而提高认识、武装头脑。二则,于外,党员干部要通过实践,延伸实干内涵。通过党史学习教育,不断深化对历史进程的认识、历史规律的把握、历史智慧的运用,摈弃“经验主义”“虚无主义”,用正确的思想指引正确的实践,增强干事创业的志气、骨气、底气。以“显成效”为音,奏响“常态长效”和鸣曲。“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促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长效化的落脚点、根本点就是体现在“民
13、本理念”。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党员干部通过以史为镜,学懂弄通党百年来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的“民生法宝”。从“彝海结盟”到“半条被子”,这些感人至深、洞人肺腑的佳话就是党员干部新时代做群众工作的方式。所谓“不为物诱,则如明镜止水,可以鉴照万物”,通过以史明鉴、以史明理、以史明己,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树立正确的群众观、金钱观、权力观、事业观,做群众工作不搞“面子工程”,做“绣花功夫”,干事业不搞“盆景建设”,做“民生工程”在不断的理论实践相融互促中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阔步新时代,潮平两岸阔,唯有击鼓催征、奋楫扬帆,才能担当重任、堪当大才。党史学习教育没有“完成时”,必须在与时俱进中学习历史、领会历史,在“弦”“谱”“音”中奏响党史学习教育“长效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