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化生]强烈推荐2013高考生物二轮突破:细胞代谢专题.doc

上传人:音乐台 文档编号:1986311 上传时间:2019-01-28 格式:DOC 页数:149 大小:7.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化生]强烈推荐2013高考生物二轮突破:细胞代谢专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9页
[理化生]强烈推荐2013高考生物二轮突破:细胞代谢专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9页
[理化生]强烈推荐2013高考生物二轮突破:细胞代谢专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9页
亲,该文档总共1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理化生]强烈推荐2013高考生物二轮突破:细胞代谢专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化生]强烈推荐2013高考生物二轮突破:细胞代谢专题.doc(1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强烈推荐)2013高考生物二轮突破:细胞代谢专题经学科资料库整理所得目录第一节:酶与ATP知识点整合2整合一:物质跨膜运输2整合二:酶4整合三:ATP的结构及其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8第二节:酶和ATP考点透视与解析15第三节: 细胞呼吸知识点整合24整合一:细胞呼吸的实质24整合二: 细胞呼吸的分类25整合三:细胞呼吸的三个阶段25整合四:无氧呼吸两种情况26整合五:有氧呼吸三个阶段26细胞呼吸知识点巩固练习一27细胞呼吸知识点巩固练习二34第四节:光合作用41整合一:光合作用的过程41整合二:光合作用反应式43整合三:光合作用的意义44第五节: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重点突破45突破一:光合作用过

2、程45突破二:细胞呼吸的原理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51突破三: 巧判细胞呼吸类型53突破四:探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关系54光合作用之高考链接59附录:2007-2012年高考生物试题之光合作用65细胞代谢专题之练习题94附录:2007-2012高考生物试题之细胞代谢专题103第一节:酶与ATP知识点整合整合一:物质跨膜运输1物质运输方式的比较离子和小分子物质大分子和颗粒物质自由扩散协助扩散来源:状元源主动运输胞吞(内吞)胞吐(外排)运输方向高浓度低浓度高浓度低浓度低浓度高浓度细胞外内细胞内外运输动力浓度差浓度差能量(ATP)能量(ATP)能量(ATP)载体不需要需要需要不需要不需要实例水、C

3、O2、O2、甘油、乙醇红细胞吸收葡萄糖K、Ca2、Mg2,小肠吸收氨基酸、葡萄糖白细胞吞噬病菌、变形虫吞食食物颗粒胰腺细胞分泌胰岛素2.影响物质运输速率的因素(1)物质浓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2)O2浓度特别提示:乙图中,当物质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受运载物质载体数量的限制,细胞运输物质的速率不再增加。丁图中,当O2浓度为0时,细胞通过无氧呼吸供能,细胞也可吸收物质。(3)温度温度可影响生物膜的流动性和有关酶的活性,因而影响物质运输速率。低温会使物质跨膜运输速率下降。【例1】 (2010广东卷,1)下图是植物根从土壤中吸收某矿质离子示意图。据图判断,该离子跨膜进入根毛细胞的方式为A自由扩散 B

4、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 D被动运输 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的跨膜运输的方式,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分析能力。分析图示可知,矿质离子的运输方向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需要载体协助,还消耗能量,故为主动运输。答案 C 知识总结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快速确认技巧:(1)是否消耗能量:只要运输耗能就为主动运输,即使是由高浓度到低浓度的运输;(2)可否逆浓度梯度:只要从低浓度到高浓度运输,就是主动运输;(3)是否需要载体:不需要载体就是自由扩散,需要载体则通过浓度、能量进一步作出判断。【互动探究1】 (2010成都质检)在水池中沉水生活的丽藻,其细胞里的K浓度比池水里的K浓度高1065倍。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随着池

5、水中富营养化程度的提高,K进入丽藻加快B池水中好氧细菌大量繁殖时,K难以进入丽藻C池水中厌氧细菌大量繁殖时,K难以进入丽藻D池水中鱼虾较多时,K难以进入丽藻解析 根据题中的信息可以判断,K进入丽藻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协助,需要消耗能量,而能量来自于呼吸作用(主要是有氧呼吸)。大量厌氧细菌能在池中繁殖,说明池中缺少氧气,丽藻的呼吸作用受到抑制,所以K难以进入丽藻。答案 C整合二:酶1酶催化活性的表示方法:单位时间内底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生成量。2影响酶催化效率的因素的研究方法(1)自变量:要研究的因素。(2)因变量:酶的催化效率。(3)无关变量:除自变量外其他影响酶催化活性的因素都为无关

6、变量,在实验设计过程中,除自变量外应严格控制无关变量,实验研究要做到科学和严谨。3影响酶催化活性的因素(1)酶浓度在有足够多的底物而又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下,酶促反应速率与酶的浓度成正比,如图所示。(2)底物浓度当酶浓度、温度、pH等恒定时,在底物浓度很低的范围内,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成正比;当底物浓度达到一定限度时,所有的酶全部参与催化,反应速率达到最大,此时即使再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率也不会增加了,如图所示。 (3)pH每种酶只能在一定限度的pH范围内表现出活性,其中酶的活性最强时的pH即为该酶的最适pH。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分子结构遭到破坏而失活,且该种变性是不可逆的,如图所示。(4)温度在

7、一定温度范围内,酶促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其中反应速率最快时的温度即为该种酶的最适温度。温度偏高或偏低,都会使酶的活性降低,温度过高甚至会使酶失去活性,如图所示。特别提示:高温使酶失活是由于破坏了酶的分子结构,即使恢复到最适温度,该酶的活性也不会恢复,而低温条件不会破坏酶的分子结构,在恢复至适宜温度时,酶的活性可以恢复。4教材中常见的酶及其作用 酶的名称 酶的作用 唾液淀粉酶、胰淀粉酶、肠淀粉酶 催化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胃蛋白酶、胰蛋白酶 催化蛋白质分解为多肽 DNA酶 催化DNA水解为脱氧核苷酸 纤维素酶 催化分解纤维素 果胶酶 催化分解果胶 酪氨酸酶 催化利用酪氨酸合成黑色素 解旋酶

8、催化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开 逆转录酶 催化以RNA为模板合成DNA RNA聚合酶 催化DNA分子转录RNA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切割DNA形成黏性末端 DNA连接酶 将DNA分子黏性末端连接起来 【例2】 (2009宁夏理综、辽宁理综)如图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当反应温度由t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下降B当反应温度由t1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上升C酶活性在t2时比t1高,故t2时更适合酶的保存D酶活性在t1时比t2低,表明t1时酶的空间结构破坏更严重解析 在最适宜的温度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偏高或偏低,酶活性都会明显降低。当反应温度由t1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上升,故B正确

9、。当反应温度由t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也逐渐上升,故A错误。当温度超过最适温度后,随温度的升高酶逐渐变性失活,而在温度低于最适温度时,随温度的降低酶的活性减弱,但酶的分子结构并没有被破坏,因此酶适于在低温下保存,故CD两项均错误。答案 B 知识总结 与酶相关的常见误区明示项目 正确说法 来源:状,元,源错误说法 化学本质 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酶的本质是蛋白质 来源:产生细胞 一般来说,凡是活细胞都能产生酶(不考虑成熟红细胞) 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才能产生 合成原料 来源:状元源zyy100K氨基酸,核糖核苷酸 氨基酸 合成场所 核糖体,细胞核 核糖体 生理功能 生物催化剂,只起催化

10、作用 酶具有调节、催化等多种功能 来源 生物体内合成 有的来源于食物 来源状元源zyy100K作用场所 既可在细胞内,也可在细胞外发挥作用 只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 温度影响 低温影响酶的活性,不破坏酶的结构,但高温使酶失活 低温引起酶的变性失活 【互动探究2】 (2010合肥质检)下图1表示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示意图,图2的实线表示在温度为a的情况下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图,则当温度增加一倍时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是A曲线1 B曲线2C曲线3 D曲线4解析 最大生成物的量与温度无关。从图1中可以看到,温度为2a时的酶促反应速率比a时要高,所以在温度为2a时,生成物量达到最大值所需的时间要比a时短

11、,根据图2可以看出只有曲线2符合。答案 B整合三:ATP的结构及其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1ATP的结构简式结构简式可以写为APPP,其中A代表的是腺嘌呤与核糖结合形成的腺苷,代表高能磷酸键。另外,要注意将ATP的结构简式和与遗传相关的DNARNA的结构简式中的不同部位的“A”进行区分,如下图中圆圈部分所代表的分别是:腺苷、腺嘌呤、腺嘌呤脱氧核苷酸、腺嘌呤核糖核苷酸。2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图解分析3生物与能量归纳(1)光能是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根本来源,植物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2)光能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以有机物为载体通过食物链而流动。(3

12、)生物不能直接利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只有当有机物氧化分解后将能量转移到ATP中,才可用于生命活动。(4)能量一经利用,即从生物界中消失。(5)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物质是能量的载体。(6)ATP的分解是一种水解反应,催化该反应的酶属于水解酶;生成ATP的反应是一种合成反应,催化该反应的酶属于合成酶。(7)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是储存于高能磷酸键中的化学能,可直接用于各项生命活动(光反应阶段合成的ATP只用于暗反应);而ATP所需的能量则主要来自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化学能或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光能。(8)病毒等少数种类的微生物不能独立进行代谢活动,其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来自宿主细胞的代谢。 【例3

13、】 (2010海淀区质检)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氧条件下,植物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中ATP的惟一来源B有氧状态下,谷氨酸棒状杆菌在线粒体内合成ATPCATP分子由1个腺苷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D有氧条件下,植物根毛细胞的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都能产生AT 解析 植物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可以产生ATP,在无氧条件下,细胞通过无氧呼吸也可产生ATP,故A错误。谷氨酸棒状杆菌属于原核生物,不含线粒体,故B错误。根毛细胞中不含叶绿体,故D错误。答案 C 知识总结 ATP与ADP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并不是可逆反应,两过程反应的场所、条件、反应式中的“能量”均不同,具体如下:项目 ATP合

14、成 ATP水解 反应式 来源状*元*源网场所 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 细胞内所有需要能量进行生命活动的结构 条件 由ATP合成酶催化 由ATP水解酶催化 能量来源 合成ATP的能量主要来自光能(光合作用)和化学能(细胞呼吸) 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是储存在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中的能量 能量去路 储存在ATP中 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互动探究3】 (2010临沂模拟)如图为ATP的结构和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1中的A代表的是腺嘌呤,b、c为高能磷酸键BATP生成ADP时图1中的c键断裂并释放能量CATP与ADP相互转化过程中物质是可逆的,能量不可逆D酶1、酶2具有催

15、化作用,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解析 ATP是由腺苷和三个磷酸基团组成的,腺苷由一分子的腺嘌呤和一分子的核糖组成;酶具有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同时作用的条件要温和,所以要受到温度,酸碱度等其他因素的影响。答案 D高考链接 1.(2010天津卷,4)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主动运输过程中,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和ATP提供能量B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不再进行葡萄糖的跨膜运输C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外流导致细胞内渗透压升高D抗体分泌过程中,囊泡膜经融合成为细胞膜的一部分解析:本题考查与物质运输相关的生理过程及各自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主动运输消耗能量且需要载体,故需要载体蛋

16、白协助和ATP供能;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内仍进行新陈代谢,需要吸收葡萄糖将其分解供能;质壁分离时,细胞失水,从而导致细胞液浓度升高,细胞内渗透压升高;抗体的本质为蛋白质,通过胞吐方式运输到细胞外,该过程中由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膜与细胞膜融合将抗体释放到细胞外。答案:B2(2010山东卷,3)下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解析:本题考查物质跨(穿)膜运输的方式,意在考查考生对物质跨(穿)膜运输方式的理解、

17、运用和识图的能力。由图可知,曲线a表示物质的转运速度与被转运分子的浓度成正比,因此曲线a表示的是自由扩散的跨膜运输方式;曲线b表示在一定范围内物质的转运速率与被转运分子的浓度成正比,而超过一定的范围,物质的转运速率与被转运分子的浓度无关,这时候主要受细胞膜上载体数量的限制,因此曲线b表示的是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的跨膜运输方式。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因此A选项错误;方式a表示的是自由扩散,如果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那么与之有关的载体蛋白应贯穿于细胞膜中构成蛋白质通道,所以B选项错误;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b的转运速率有影响,而对方式a的转运速率无影响,因此D选项不正确。答案:C3(2

18、010山东卷,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C细胞质基质中的H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耗能量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构无分解作用解析:本题考查溶酶体的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溶酶体内的水解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是由核糖体合成的,因此A选项正确。大分子物质通过胞吞进入溶酶体,有的通过膜融合形式进入,改变溶酶体的膜组分,所以B选项正确;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溶酶体内的水解酶的最适pH在5.0左右,因而细胞质基质中的H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被转运到溶酶体内

19、需消耗能量,因而C选项正确。正常生理状态下机体的衰老细胞、破损细胞等,通过溶酶体的作用被分解,所以D选项错误。答案:D4(2010上海卷,5)下图表示生物体内的某化学反应,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需要解旋酶 B属于水解反应C会有能量变化 D反应速度与温度有关解析:本题考查蛋白质的水解过程,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分析能力。分析图形可知,该图可表示肽酶催化肽键断裂的水解过程,水解需要肽酶的催化作用,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故反应速度与温度有关;水解过程中肽键断裂,会引起能量的变化。解旋酶用于DNA分子中氢键的断裂。故A错误。答案:A5(2010上海卷,17)下列有关人体中酶和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

20、酶和激素都是蛋白质B酶和激素都与物质和能量代谢有关C酶和激素都由内分泌细胞分泌D酶和激素都要释放到血液中才能发挥作用解析:本题考查酶与激素的异同,意在考查考生的辨别比较能力。A项中少数酶是RNA,只有部分激素如胰岛素、生长激素等是蛋白质;B项中酶能催化物质和能量代谢,而激素对物质和能量代谢的相关反应起调节作用;C项中人体的酶并非由内分泌细胞分泌;D项中酶不一定需释放到血液中,有的酶在细胞内发挥作用。答案:B6(2010上海卷,20)右图为显微镜下某植物细胞在30%蔗糖溶液中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若将细胞置于清水中,A仍保持不变B若该细胞处于40%蔗糖溶液中,B/A值将变小CB/A值能表

21、示细胞失水的程度DAB分别表示细胞和液泡的长度解析:本题考查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过程,意在考查考生对实验现象的理解分析能力。图示为处于质壁分离状态的植物细胞。因细胞壁的伸缩性很小,故若将该细胞置于清水中,A仍将保持不变。若在40%的蔗糖溶液中,与图示相比,A不变,但因失水更多而B变小,所以B/A将变小,可见B/A值能表示细胞失水的程度。图中A表示的是细胞长度,但B表示的并不是液泡的长度,而是失水后的原生质体的长度。答案:D7(2010上海卷,22)如图表示细胞中某条生化反应链,图中E1E5代表不同的酶,AE代表不同的化合物。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若E1催化的反应被抑制,则A的消耗速度加快B

22、若E5催化的反应被抑制,则B积累到较高水平C若E3的催化速度比E4快,则D的产量比E多D若E1的催化速度比E5快,则B的产量比A多解析:本题考查一系列酶促反应相互之间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A项,若E1催化的反应被抑制,则A的消耗速度变慢;B项,因E2催化的反应并没有被抑制,所以B不一定会积累到较高水平;D项,因B还会被E2催化反应,故E1的催化速度比E5快时,B的产量也不一定比A多。答案:C第二节:酶和ATP考点透视与解析 【考纲要求】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考纲要求(1)酶在代谢中的作用(2)ATP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3)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4)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5)细胞呼吸

23、(6)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7)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8)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与探究能力(2)实验与探究能力(1)实验与探究能力(2)【考点预测】 本节是高考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在学习过程中比较难于理解的内容,其中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还是高考中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常以选择题和大题图表的形式出现。【知识梳理】一、 酶在代谢中的作用1、 酶的本质2、 酶的特性3、 酶在代谢中的作用4、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二、 ATP在代谢中的作用1、 ATP的化学组成2、 ATP的结构简式3、 ATP的来源【重点解析】.影响酶活性的因素酶促反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既包括酶的浓度等内部因素,也包括温度、

24、pH等外部因素。1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酶促反应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反应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但当温度超过一定限度时,酶的活性会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高温可能使酶的活性丧失,低温只是使酶的活性降低)。在一定条件下,每一种酶在某一定温度时活性最大这个温度就称为这种酶的最适温度。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可以如右图所示。 2pH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每一种酶只能在一定限度的pH范围内才表现活性,超过这个范围,酶就会失去活性(过酸或过碱会使酶的分子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在一定条件下,每种酶在某一是pH的活性最大,这个pH称为这种酶的最适pH。 pH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如右图所示。 3酶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在底物充

25、足,其他条件固定的条件下且系统中不含有抑制酶活性的物质及其他不利于酶发挥作用的因素时,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酶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如右图所示。4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在底物浓度较低时,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增加而加快,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近乎成正比;在底物浓度较高时,底物浓度增加,反应速率也随之加快,但不显著;当底物浓度很大且达到一定限度时,反应速率达到一个最大值,此时即使再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率也几乎不再改变。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如右图所示。例1在唾液水解淀粉的实验中,将唾液稀释10倍与用唾液原液实验效果相同,这表明酶具有A专一性B稳定性C高效性D多样性解析:由题意知,考查的是酶的特

26、性,稀释后仍具有原来的试验效果,说明酶具有高效性。答案:C例2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下列关于酶的论述错误的是 A有些酶是核酸B酶的数量因参与化学反应而减少C酶的活性与pH有关 D酶的催化效率很高解析:考查的是酶的特性、影响酶活性的因素、酶的作用。酶是一类具有催化作用的生物大分子,酶是生物催化剂,那么酶就不会因为化学反应而减少。答案:B例3在测定胃蛋白酶活性时,将溶液中pH由10降到2的过程中,胃蛋白酶的活性将A不断上升 B先升后降C先降后升D没有变化解析:考查的是影响酶活性的PH,胃蛋白酶最适PH是1.9,但是过酸或者强碱都会使酶失活,那么当把PH由10到2,在PH为10的时候酶就已经失去活性了,

27、所以不改变。答案:D例4.某生物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加酶洗衣粉最适温度的测定”实验。下表是他们记录的不同温度除去不同污渍所需时间对照表,请依据表中数据作答。水温/冷水20304050607080植物油4839302017111220蓝墨水93868072686781105奶渍48432812641217(1)要达到最佳洗涤效果,使用加酶洗衣粉的最适宜温度范围是。(2)在适宜温度范围内,加酶洗衣粉对衣物上的的洗涤效果最佳,对蓝墨水的洗涤效果最差,其原因是。(3)羊毛、蚕丝等织物(填“能”或“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涤,因为。解析:考察的是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有很多,最主要就是温度和酸碱

28、度,本题考查的是温度可以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温度过高和过低都可以影响酶的活性,从图中可以看出,60是酶催化活性的最适温度。答案:(1)50-70(2)奶渍蓝墨水不是有机物,酶对其作用很弱(3)不能酶能够破坏羊毛、蚕丝的蛋白质结构【实战训练】(09重庆卷)1.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高温和低温均能破坏酶的结构使其失去活性B.酶是活细胞产生并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C.细胞质基质中的催化葡萄糖分析的酶D.细胞质中没有作用于DNA的解旋酶答案:C解析:只有在高温下酶的结构被破坏失去活性不可恢复,而在低温下酶只是活性降低;根据酶的概念,酶可以是蛋白质,也可以是RNA质基质中可完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共有

29、的第一阶段,即有分解葡萄糖为丙酮酸的酶;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有DNA,DNA复制和转录的时候DNA的解旋酶。此题为容易题,识记类。(09广东卷)2.水稻细胞内合成的某物质,能够在常温下高效分解淀粉,该物质A. 在4条件下易变性 B只含有C、HC也能催化淀粉合成 D含有羧基答案:D 解析:能在常温下分解淀粉的,是酶。酶在高温下才会变性失活,A项不对;淀粉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一定含有C、H、O、N, 所以B项不对;酶具有专一性特异性,能催化分解的不能催化合成,C项不对。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为氨基酸,氨基酸含有羧基,D 项对。(09江苏卷)3加工橘子罐头,采用酸碱处理脱去中果皮(橘络),会

30、产生严重污染。目前使用酶解法去除橘络,可减少污染。下列生长在特定环境中的4类微生物,可以大量产生所用酶的有A生长在麦麸上的黑曲霉 B生长在酸奶中的乳酸菌C生长在棉籽壳上的平菇 D生长在木屑上的木霉答案:ACD解析:本题考查酶的专一性。橘络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要将其分解需要纤维素酶,麦麸、棉籽壳、木屑的主要成分也是纤维素,所以生长在上述三种成分的黑曲霉,平菇、木酶肯定能产生纤维素酶,所以可以利用。而乳酸菌的培养基为酸奶,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不含纤维素,所以乳酸菌不能产生纤维素酶。(09辽宁、宁夏卷)4. 右图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反应温度由t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下降

31、B当反应温度由t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上升 C酶活性在t2时比t1高,故t2时更适合酶的保存 D酶活性在t1时比t2低,表明t1时酶的空间结构破坏更严重 答案:B解析:在最适宜的温度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偏高或偏低,酶活性都会明显降低。当反应温度t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上升。温度过高,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0左右的低温虽然使酶的活性明显降低,但能使酶的空间结构保持稳定,在适宜的温度下酶的活性可以恢复,酶适于在低温下保存,故C,D错误。(09上海卷)5.将刚采摘的乱玉米立即放入沸水中片刻,可保持其甜味。这是因为加热会A. 提高淀粉酶活性B. 改变可溶性糖分子结构C. 防止

32、玉米粒发芽D. 破坏将可溶性糖转化为淀粉的酶答案:D解析:刚采摘的甜玉米内含有大量将可溶性糖转化为淀粉的酶,这些酶可将可溶性糖转化为淀粉使其失去甜味,经沸水高温处理使酶失活来保持甜味。(09海南卷)6.能使植物细胞壁和细胞膜结构均破坏的一组酶是A.淀粉酶、纤维素、溶菌酶B.纤维素酶、果胶酶、蛋白酶C.果胶酶、溶菌酶、纤维素酶D.磷脂酶、淀粉酶、蛋白酶答案:B(09全国卷)7(10分)桃果实成熟后,如果软化快,耐贮运性就会差。下图表示常温下A、B两个品种桃果实成熟后硬度等变化的试验结果。据图回答:(1)该实验结果显示桃果实成熟后硬度降低,其硬度降低与细胞壁中的_降解由关,该物质的降解与_的活性变

33、化有关:也与细胞壁中的_降解有关,该物质的降解与_的活性变化有关。(2)A、B品种中耐贮运的品种是_。(3)依据该实验结果推测,桃果实采摘后减缓变软的保存办法应该是_,因为_。(4)采摘后若要促使果实提前成熟,科选用的方法由_和_。(5)一般来说,果实成熟过程中还伴随着绿色变浅,其原因是_。答案:(1)纤维素 纤维素酶 果胶质 果胶酶(2)A(3)适当降低温度低温可降低有关酶的活性,延缓果实软化(4)用乙烯进行处理 适当提高贮存温度(5)叶绿素含量低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果实成熟后硬度的变化与细胞壁中纤维素的含量变化一致与果胶质水解产物变化相反,可见,其硬度的降低与纤维素和果胶的降解有关

34、,而纤维素的降解与纤维素酶的活性有关,果胶的降解与果胶酶的活性有关。(2)A品种在成熟后,其硬度变化比较小,应耐贮运。(3)从(1)的分析可以看出:果实成熟采摘后要减缓变软就是要降低酶的活性,而要降低酶的活性,就要适当降低温度,从而延缓果实软化。(4)采摘后要使果实提前成熟,可以根据以上分析,适当提高贮存的温度或用乙烯处理。(5)果实成熟过程中绿色变浅是因为叶绿素转变成了其他色素,从而含量降低。(09全国卷)8(11分)已知,可以通过观察反应过程中的生成速度(即气泡从溶液中释放的速度)来判断H2O2分解反应的速度。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使其能同时验证过氧化氢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

35、要求写出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回答问题。 实验材料与用具:适宜浓度的H2O2溶液,蒸馏水,3.5%溶液,0.01%牛过氧化氢酶溶液,恒温水浴锅,试管。(1)实验步骤:(2)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整个实验中不同处理的试管中O2的释放速度从快到慢依次是:_。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3)如果仅将实验中的恒温水浴改为80,重做上述实验,O2释放的速度最快的是_,原因是_。答案:(1)取3支试管,各加入等量且适量的H2O2溶液,放入37恒温水浴锅中保温适当时间。 分别向上述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且适量的蒸馏水、FeCl3溶液和过氧化氢酶溶液。 观察各管中释放气泡产生的快慢。(2)加酶溶液的试管、

36、加FeCl3的溶液的试管、加蒸馏水的试管 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3)加FeCl3溶液的试管 在此温度下,FeCl3催化作用加快,而过氧化氢酶因高温变性而失去了活性解析:该题要同时验证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因此应遵循对照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1)实验步骤:取3支试管,编号,各加入等量且适量的H2O2溶液,放入37恒温水浴锅中保温适当时间。分别向上述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且适量的蒸馏水、FeCl3溶液和过氧化氢酶溶液。观察现象:3 支试管中气泡产生的快慢。(2)整个实验中,不同处理的试管中O2释放最快的是加酶溶液的试管,其次是加FeCl3溶液的试管,再次是加蒸馏水的试管,由此可得出的

37、结论是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3)将恒温水浴改为80,重做上述实验,由于过氧化氢酶因高温变性而失去了活性,因此释放O2最快的是加FeCl3溶液的试管。(09全国卷)9. (14分)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来验证哺乳动物的蔗糖酶和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要求完成实验设计、补充实验步骤、预测试验结果、得出结论,并回答问题。实验材料与用具:适宜浓度的蔗糖酶、唾液淀粉酶、蔗糖、淀粉4种溶液,斐林试剂、37恒温水浴锅、沸水浴锅。(1)若“+”代表加入适量的溶液,“-”代表不加溶液,甲、乙等代表试管标号,请用这些符号完成下表实验设计(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上相应的表格中)。溶液试管蔗糖溶液淀粉溶

38、液蔗糖酶溶液唾液淀粉酶溶液甲+(2)实验步骤:按照上表中的设计,取试管、加溶液。(3)结果预测:(4)结论:(5)在上述实验中,如果仅将37恒温水浴锅的温度调到20,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重做上述实验,出现砖红色试管中的颜色会比37时浅,其原因是。32(14分)答案:(1)溶液试管蔗糖溶液淀粉溶液蔗糖酶溶液唾液淀粉酶溶液甲+乙+丙+丁+(2)混匀,37恒温水浴一段时间取出试管,分别加入适量的斐林试剂,混匀,沸水水浴一段时间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3)含有蔗糖和蔗糖酶溶液的试管,以及含淀粉和淀粉酶溶液的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其他试管中不出现砖红色沉淀(4)酶的催化作用有专一性(5)20低于

39、酶的最适温度,酶活性低,水解产生的还原糖少解析:该题是要验证蔗糖酶和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因此应遵循对照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1)因此表格中所填内容如下溶液试管蔗糖溶液淀粉溶液蔗糖酶溶液淀粉酶溶液甲+乙+丙+丁+(2)实验步骤按照上表中的设计,取试管、加溶液。将上述溶液混合均匀,在37恒温水浴锅中保温适当时间。取出试管,分别加入适量的斐林试剂,混合均匀,再在沸水浴中保温一定时间。观察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3)应该在只有含蔗糖和蔗糖酶溶液的甲试管以及含淀粉和淀粉酶溶液的乙试管出现砖红色沉淀,其他试管不应该出现砖红色沉淀。(4)结论: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5)如果将37

40、恒温水浴锅的温度调到20,由于20低于酶的最适温度,酶的活性会下降,水解产生的还原糖少,所以出现砖红色试管中的颜色会比37时的浅。【名师点拨】 影响酶活性因素小技巧:温度和PH都可以影响酶的活性,但是二者又是有区别的,温度过高可以使酶失去活性,不能恢复活性,但是过低可以恢复活性,但是PH过高和过低都可以失去活性而且不能恢复。第三节: 细胞呼吸知识点整合整合一:细胞呼吸的实质实质 指物质在细胞内的氧化分解,具体表现为氧的消耗和二氧化碳、水及三磷酸腺苷(ATP)的生成,又称细胞呼吸。其根本意义在于给机体提供可利用的能量。细胞呼吸(cellular respiration)是指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从食物

41、分子(主要指葡萄糖)中取得能量的过程。 糖类,脂质和蛋白质有机物在活细胞内氧化分解为CO2和水或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且伴随着能量的释放。 特点 有机物在酶的催化下,在温和的条件下氧化分解,能量逐步释放出来,没有出现剧烈的发光,发热现象。 本质 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意义 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为体内的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整合二:细胞呼吸的分类 细胞呼吸分为发酵、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三种(根据最终电子受体不同的分类方式):有氧呼吸 以分子氧(O2)为最终电子受体,无氧呼吸 以无机氧化物为最终电子受体,发酵 以有机物为最终电子受体。酵母酿酒、同型乳酸发酵、异型乳酸发酵等都是属于

42、发酵的范畴,而不是无氧呼吸。无氧呼吸指的是,依然进行三羧酸循环,还原辅酶依然经过氧化呼吸链,只不过最终的电子受体不是氧气,而是无机氧化物罢了,其它过程几乎和有氧呼吸一样,并且最后产能较有氧呼吸少。简单的说,并不是没有利用分子氧的氧化就是无氧呼吸。 整合三:细胞呼吸的三个阶段在第1阶段中,各种能源物质循不同的分解代谢途径转变成乙酰辅酶A。 在第2阶段中,乙酰辅酶A(乙酰CoA)的二碳乙酰基,通过三羧酸循环转变为CO2和氢原子。 在第3阶段中,氢原子进入电子传递链(呼吸链),最后传递给氧,与之生成水;同时通过电子传递过程伴随发生的氧化磷酸化作用产生ATP分子。 生物体主要通过脱羧反应产生CO2,即

43、代谢物先转变成含有羧基(-COOH)的羧酸,然后在专一的脱羧酶催化下,从羧基中脱去CO2。细胞中的氧化反应可以“脱氢”、“加氧”或“失电子”等多种方式进行,而以脱氢方式最为普遍,也最重要。 在细胞呼吸的第1阶段中包括一些脱羧和氧化反应,但在三羧酸循环中更为集中。三羧酸循环是在需氧生物中普遍存在的环状反应序列。循环由连续的酶促反应组成,反应中间物质都是含有3个羧基的三羧酸或含有2个羧基的二羧酸,故称三羧酸循环。因柠檬酸是环上物质,又称柠檬酸循环。也可用发现者的名字命名为克雷布斯循环。 整合四: 无氧呼吸两种情况无氧呼吸 概念:没氧气参与的反应,则称为无氧呼吸。同样多的有机化合物,进行无氧呼吸时,其产生的能量,比进行有氧呼吸时要少。 途径:某些生物(某些细菌)以包括硝酸根或硫酸根之类的无机物代替氧原子作为电子受体,最后仍生成水,实质与有氧呼吸是一样的。 无氧发酵 这是较常见的一般意义上的无氧呼吸,基本有下面两种。上述有氧呼吸过程中的第一个过程是不需要氧气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