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制度体系.doc

上传人:音乐台 文档编号:1990827 上传时间:2019-01-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制度体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制度体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制度体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制度体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制度体系.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三分技术,七分管理,这是信息化工作的基本特点。2007年来,伴随着新一轮信息化建设进程,宁波市工商局加大投入,深化应用,一手抓基础建设,一手抓制度规范,着力推进工商信息化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取得了丰硕成果。最近,该局认真梳理了三年来18项信息化管理制度,编印成了宁波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信息化管理制度汇编,为信息化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抓好工作职能规范,强化组织管理。 以人为本,着力推进工商业务与信息化技术的融合。一是建立了信息化工作整体架构。2007年,该局出台了信息化管理若干规定,对系统内信息化规划、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业务软件开发和应用、数据开发和利用、网络

2、安全、信息化队伍建设等作出了框架性规范。二是建立了信息化决策领导制度。宁波市局成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全系统信息化建设,研究决定系统信息化发展战略、总体规划和方针政策,协调处理信息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等。三是建立了信息化管理员制度。出台了信息化管理员管理办法,在市局各处室、直属单位,各分局基层工商所均确定一名干部担任信息化管理员,目前,全系统共有104名信息化管理员,形成了信息化管理专职技术人员为主体,兼职信息化管理员为基础的信息化队伍配置;形成了以信息化管理专职技术力量和兼职信息化管理员相互配合共同建设系统信息化的新格局。四是建立了信息化能手评定制度。出台了“信息化能手”考评细则,着

3、力打造一支既懂业务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队伍,提高全体干部信息化素质,首批共评定了40名信息化能手。五是建立了信息化采购项目评审制度。出台了信息化采购评审专家管理办法,在信息化采购流程中设立专家评审环节。全系统共聘任了37名信息化采购评审专家,为科学、专业、高效地实施信息化采购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抓好工作标准规范,强化细节管理。 按照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宁波市局出台了四方面的工作标准:一是建立了系统网络建设标准。根据总局金信工程和浙江省工商系统网络技术规范等要求,出台了网络建设规范,从专网基础传输线路建设、网络建设、安全体系建设、基础设施等4个方面统一对全大市工商网络建设技术标准,规范网络建设。

4、二是建立了三级计算机机房建设标准。计算机机房是工商信息化系统的基础,是承载硬件设备正常运行、业务软件高效应用和系统网络稳定畅通的核心。出台了计算机机房建设规范,从机房选址、环境、电源、给排水、空调等7个方面对市局、分局和工商所三级的机房建设提出了详细的规定。并从2010年开始,宁波市局对分局和工商所共85个计算机机房实行达标管理,已建的计算机机房不符合要求的,必须在三年内改造并达标。三是建立了信息化设备命名标准和信息化设备标签制作标准。出台了信息化设备命名规范和信息化设备标签制作规范,对网络、安全、服务器、终端和移动等五大类设备,建立了信息化设备命名和标签制作的标准化管理体系,改变以往设备放置

5、无序和命名混乱的状况,实现了信息化设备的科学分类和精细化管理。四是建立了信息化系统配置登记管理标准。出台了信息化系统配置登记管理规定,在设备命名和标签制作标准的基础上,对线路、安全和应用等信息化设备配置登记标准作出规范,对信息化设备配置的基本台账及电子文档的登记、更新、保存等作出规定,通过标准化规范有效地加强了对信息化系统配置的管理。 三、抓好工作流程规范,强化过程管理。 宁波市局按照信息化工作的内在规律,逐步积累形成了八方面流程管理制度:一是建立了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流程。出台了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加强对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和治理,统一部署防病毒软件,设立市局和分局两级管理体系,指定专人担任防

6、病毒管理员,规范了病毒防治应急处置。二是建立了业务数据库安全管理流程。出台了业务数据库安全管理规定,加强数据库服务器、应用中间件服务器、网络系统的管理与监控,加强对数据库管理员和数据库应用人员的技术培训、安全管理和履职风险教育,建立了五个层次的数据备份机制、恢复机制和数据审计机制,保障了系统业务数据库安全。三是建立了计算机机房管理流程。出台了计算机机房管理办法,加强计算机机房人员出入、行为、安全和环境卫生等流程环节的管理,建立人员出入机房审批制度,对不同类型人员出入机房提出相应要求,切实保障信息化系统“心脏”安全。四是建立了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管理流程。出台了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针对网络与信

7、息安全工作特点,成立了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领导小组,设立了应急办公室,建立了应急专家组,构筑了合理规范的组织体系;建立了监测与预警的预防流程和快速高效的反应流程体系,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组织指挥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了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危害。该规范出台以来,宁波市局每年定期组织一次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演练。五是建立了信息化采购管理流程。出台了信息化采购管理办法,设定了立项申请、专家论证、立项审批、项目采购、具体实施和事后评估六个流程,在采购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和第三方技术测评机制,并要求采购人员签订信息化采购廉政承诺书,规范了信息化项目采购流程,有效防范了采购过程中的廉政风险。六是

8、建立了信息化技术材料归档管理流程。出台了信息化技术材料归档管理办法,对信息化技术材料在项目验收审核、分类、整理、编目、归档和后期利用等各流程环节作出规范,确保了信息化技术材料的完整、准确和安全。七是建立了业务软件权限管理流程。出台了业务软件权限管理办法,建立了适用于全市工商业务软件操作权限的申请、审批、操作、管理环节的规范标准,将业务软件系统的用户分系统管理员、业务系统管理员和普通用户三类,用户账号实行申请、开通和注销审批制度,须符合权限审批备案管理流程。八是建立了信息化密码管理流程。出台了信息化密码管理办法,对工作人员使用工商专网内需要身份密码验证的信息化软件系统和硬件设备进行访问和操作建立了信息化密码管理流程,明确了密码设置基本规则,对全市工商专网内实行角色分类管理,并对各设备和人员类型的密码提出了相应的更换周期。宁波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海曙分局信息化管理若干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