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史地]论文王英.doc

上传人:音乐台 文档编号:1993057 上传时间:2019-01-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政史地]论文王英.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一政史地]论文王英.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一政史地]论文王英.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政史地]论文王英.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政史地]论文王英.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学校代码 10126 学号 分 类 号 密级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浅析北望长城外之语言特色学院、系 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专业名称 汉语言文学 年 级 2009级 学生姓名 王英 指导教师 2011年 5 月 25 日浅析北望长城外之语言特色摘要:北望长城外与张承志其它“草原系列”题材的小说,如黑骏马、阿勒克足球、绿夜等,呈现出明显不同的美学风格。在语言上,不是抒情散文式的风格,整体上也显现不出音乐、画面、诗歌的美文性,更多的是一种写实的风格,语言上具体地体现为平实的讲述化风格、口语化因素的融入、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关键词:张承志 北望长城外 语言特色张承志说过,他曾经相当偏爱抒情散文式

2、小说,这与他个人性情及草原生活经历相关。评论家季红真在张承志:寻找精神的伊甸园一文中这样评价张承志:“我找到他的所有作品,仔细研读之后,发现他从本性上说是一个诗人,激情充沛且旋律感强”。这样的特点在他前期“草原系列”小说中体现得较为明显,尤其是黑骏马,充分体现了张承志作为一个抒情小说家的特点。大多数研究张承志及其这一时期的作品的,都会以黑骏马、绿夜等为例,来着重分析他的抒情的浪漫主义特色,而对他其中一部同时期的作品关注不够,这就是北望长城外。从风格上的雄放不羁、气象恢宏来说,张承志所有的小说都有恢宏博大的气势,所有小说中的主人公都有雄放不羁、刚劲豪迈的英姿,北望长城外也不例外,与同类背景和题材

3、的小说具有一致性。然而,北望长城外又呈现出明显不同的美学风格。1981年9月写的北望长城外,张承志把阳原丁二这个人物彻底写活了,一个活生生的农村单身汉的经历。阳原丁二存在于每一个朴实的村庄。我们必须经过这段门槛,才能抵达西海固人的本质,我们必须穿越一些大众的典型和个性,才能触摸到每个人最本真原始的心跳。1991年回顾自己十年来的创作,他曾说:“我本人若没有写过西省暗杀考和北望长城外两个篇什,我将长久自卑而不能自拔,尽管我有过不少铅字。”北望长城外其实是张承志创作水平提升的一个标志。对不少读者来说,北方的河最能打动和吸引他们的是其中那种饱含深情的执着。它几乎不像是一部小说,倒像是用无数充满张力的

4、主观抒情短句凝结成的长诗,密实得几乎让人喘不过气来。它初次展现了一种新的文学语言力量用王安忆的话说,“张承志的语言像在刀锋上走”。但是,在北望长城外这部作品中,几乎不具有任何浪漫主义的特色,整体上也显示不出音乐性、画面感、诗歌化的美文特点,而是表现出一种很强的写实风格,体现在语言上,就是不再具有诗意的情韵,而是总体上的讲述化风格、口语因素的融入、个性化的人物语言。下面,首先就这些方面,试作具体的分析。一、总体上的讲述化风格张承志在作品中采用的叙述角度为第一人称,作为故事的亲闻亲历者,自然会增强故事的真实感。但是,张承志又时常从中跳出来,把“我”和丁二同时作为被观察的客体,采用局外人的眼光,好像

5、是处处都在和读者进行交流,在交流中把故事发展和推进下去。这样,就营造了一种讲述性的氛围。“若说起闯关东这三个字,好像没人不知道。”张承志这一开头句便具有明显的讲故事的风格。我们不妨拿其它一些作品的开头句作一下比较:“也许应当归咎于那些流传太广的牧歌吧。我常发现人们有着一种误解。”黑骏马“从邮电局的绿漆窗口里伸出一只手臂,朝他拼命地挥舞着。”大阪“前方一片黑暗。”雪路可以看出张承志在北望长城外中没有采用抒情,直入故事,绘景等手法,体现的是一种不紧不慢、娓娓道来的特点。“人们为什么敢对这么一位名人放肆呢?”这一句可以明显地告诉我们,张承志是在与读者进行对话,采用设问得方式,就像传统说书人似的,意在

6、引起听众的兴趣一样,张承志这时已不是作品中的“我”,转变成了一个独立的讲述者,接着他给出这一问题的答案,自问自答,故事继续发展下去。再如,“人们兴奋起来了:老徐头这手够厉害!你丁二再能,可别想娶个囫囵老婆;哑巴再次,可是清白人家黄花闺女”张承志此时又完全是站在听众的角度来看待故事,而不是讲述者的身份,让听众,或者说读者也参加进来,共同作为故事的推进者与构建者。这种多重视角,多重身份的转换,体现出了明显的讲故事的风格。总体上的讲述化风格,还体现在作品中写景语言和抒情语言的高度省略。在作品中,张承志专一于故事的讲述,不像黑骏马等作品中满眼皆是的景语、情语,这是典型的写实化。在黑骏马中,张承志是在用

7、写诗的手法写小说,小说的语言具有内在的韵律之美、节奏之美。同时,借助情景交融来绘画心灵,表现为一种画面美。如“高亢悲怆的长调响起来了,它叩击着大地的胸膛,冲撞着低巡的流云。在强烈扭曲的、疾飞向上和低哑呻吟的节拍上,新的一句赶着前一句的回声。草原如同注入了血液,万物都有了新的内容。那歌儿激越起来了,它尽情尽意地向遥远的天际传去。”在北望长城外中,张承志所关注的是阳原丁二这样一个人物,意在表现他的性格,关心他的命运,讲述他的经历,张承志是用叙事来统一完成的。如果说黑骏马顶峰等作品是一幅幅美丽斑斓的油彩画,那北望长城外就无疑是一幅平实的素描画。二、口语因素的融入在作品中,口语化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大量日

8、常生活感叹词的使用:“唉,小地方不出英雄文豪”“嗬,整个基建队停工,还得一天五十块钱供着他们。”“嘿,较上心劲儿啦。”“汉不汉,蒙不蒙,哈,真是一幅阳原人的骑姿。”“嗬,丁二格回来了。”“唉,看他那神态。”“哼,吃没吃”“哦,就这样走了。”“哈,原来他还留意这一件事。”感叹词作为虚词,通常不同其它实词发生特定的关系,也不充当一般的句法成分,是比较独立的。因此,感叹词在语法、语义层面上的作用可有可无。然而,在语用层面,用于不用却能产生不同的效果。张承志对这些感叹词的运用,使得作品的叙事风格呈现出质朴的、平易近人的风格。同时,口语化的因素还体现在张承志时常使用简短的句子结构的方面。比如这样的句子:

9、 “黑夜。” “饭熟了,小米肉粥。” “第二天,秋高气爽。” “又到了秋天。”张承志似乎是在用丁二那干脆的性格来协调其句子的结构,使其显得干净、利落,体现出口语交际简洁、便利的特点,是一种经济化的美感。这部作品中口语化的特点,使其整体的色调呈现出平白、单调的风格,与诗性语言的美相比,体现出一种自然的情趣性。三、个性化的人物语言阳原丁二是张承志倾注了极大同情的人物,作者不只肯定他善良的道德情感,也深刻揭示出这个富于传奇色彩,受着传统制约的男子汉可悲的生活处境。阳原丁二是一个精通各种活计,待人豪侠义气的能人硬汉,却因富农子弟的一根白布条,处处受人欺侮、轻视。他外表的义气直爽与内心的悲苦孤独,都融合

10、在渗透着传统意识的民间风格中。阳原丁二的性格是豪放、爽直的,他为人正直,但又有着暴躁的脾气。在他身上充分张扬着北方大男人的阳刚之气。他是一个奋力拼搏者,具有轩昂不羁的气质,体现为具有生命质感和力度的人格。因此,针对这样一个个性十分鲜明的人物,张承志采用了与黑骏马、顶峰、绿夜等作品中完全不同的塑造手法。他不再是凭借着深厚的情感挥洒与壮美的景色描绘来写人物的行动,刻画人物的心灵,而是用十分个性化的语言来塑造丁二这样一个人物形象,丁二的人物特色完全是通过语言的特色表现出来。应当说,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是形成这部作品特色风格的一个重要因素,统领着讲述化风格与口语因素的融入两方面。具体来说,张承志塑造丁二这

11、样一个人物,在语言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粗话的大量运用。我们不妨先看一些作品中的例子:“他把馍一摔:我他妈本来只想劝他们压压价,妈的,小子出口伤人。”“丁二粗声说:会啥?娘的,除了生孩子,啥都会。”“他扯开嗓子,梆梆拍着胸脯喊:老子搭理她?!姥姥的,老子要正眼瞧那些老娘们家一瞧,就不叫阳原丁二!”“丁二哥笑骂道:老子管那些老娘们干的活儿?放屁!”“突然,他瞪着醉眼,朝我吼起来:他奶奶的!说什么这辈子不能打了光棍!”“她丁二哥两眼血红地指着西屋吼,他奶奶的连脸也不要,趁着老子干活不在家,就在这大门口和韩家那老婊子对着骂!丢我的人!”在一般文学作品中,粗话常常要得到一定量地避免,但是,有时,不使用粗话

12、不足以反映出一个人物的真实性格。在黑骏马、绿夜、顶峰中,张承志是不可能使用这么大量粗话的,因为在那些作品里的人物没有与之相符的性格。张承志在北望长城外中大量粗话的运用非但不会给人肮脏、污秽之感,反而令读者觉得用得十分贴切,感觉十分痛快。丁二的粗话是常挂嘴边的,他气愤时骂,高兴时骂,对自己骂,对别人也骂。他经常使用的口头粗话,通过以上举的例子我们可以发现主要有“妈的”、“他妈的”、“老子”、“奶奶的”、“娘的”,这样的粗话其实都不具有实指意义。当然,丁二也会直接用话语骂人,如“放屁”,更有对他人的不尊重用语,如“老娘们”、“老婊子”。骂,能充分体现出丁二豪放、爽直的性格,压反映出他火暴的脾气,确

13、实是一个质朴的粗人。但是,丁二又不完全是一个无知、愚蠢的粗人,他说话还是分场合,看对象的,甚至有时是礼貌的。如丁二去和编笆匠人协商时的用语。他开始说:“喂,请问老兄,您们几位几天编一张笆?”后来,黑胡子出口不逊,丁二哥站起来,他已经有些生气了,他说:“老兄,八成您是看准了我们这儿没笆卖吧?”而黑胡子继续硬,丁二实在忍不住了,大吼起来:“好小子,就凭你这一句话!”说着自己就干了起来。丁二最初使用“喂”、“请”、“您”等礼貌交际用语,即使有些生气了,他还坚持使用“您”字,直到最后忍无可忍,才用了“好小子”、“你”,感情变化得很明显,也能充分体现出丁二的性格。还有就是丁二给李莹送去白布、黄花布被面,

14、棉花时说的一段话:“趁有人在这听着,我丑话说在前头:我丁二一不想图你点什么,二不放你的印子钱。别费唾沫,不值得。丁二和块泥,动动手,就能扒拉出点这点东西。别扫我的脸,让我再搬回来。不要,你痛快说,我这就扔公社马圈。”丁二这段话说得很是得体。首先,对一位女同志当然不能再用“老子”自称,同时,用“你”而不用“您”,又显得不做作,不忸怩;其次,话说得很有技巧,比较“圆”,各方面都顾及到了,这使得李莹也说不出话来。于此,我们可以看出丁二还是粗重有细的,有一定心计。同时,丁二的语言中常常混杂着幽默,如“会啥?娘的,除了生孩子,啥都会”,“上去,做饭为脑袋”等。有时候,也有亲昵地一面,如“是个小子。我这个

15、小子可行啦,从来不兴尿炕。撒尿也不许人看他小鸡子”,这话使“我”都觉得新鲜。总之,张承志充分利用了个性化的语言,成功塑造了丁二这样一个具有鲜明性格的典型形象。四、语言特色的背后审视小说是语言艺术。大体上讲,小说的语言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叙述为特色,另一类以描写为特色。以叙述为特色的小说,追求整篇作品的味道,以描写为特色的小说,追求形象的鲜明性。以叙述为特色的小说读起来舒畅,它以语感为先导,吸引读者进入它的艺术世界,这种语感贯穿于作品的始终,处处可以感到这种语感的存在,它往往给读者的第一感觉就是好读、畅快。以描写为特色的小说,它往往以一个接着一个的细节抓读者,它给读者的感觉就是形象,就是一个又一

16、个鲜明具体的细节,作品就是以细节与细节的内在联系,吸引读者不断地看下去,这里不说读下去;以叙述为特色的小说可以说读下去,不说看下去。但是我们不能把以叙述为特色的艺术手法和以描写为特色的艺术手法对立起来,实际上两种手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不能断然分开的,在同一部作品中,这两种手法都要采用,只是浓淡不同,只是叙述的特色浓些,我们更多感到的是味道;描写的特色浓些,我们更多感到的是形象化。 北望长城外是一部以叙述特色语言为主、描写特色语言为辅的作品。对于语言来说,并非是一种叙述的材料,它是叙述的魂魄。语言行进的方式就是小说的风格。语言风格不是自己所能认识到的,而是别人。从内蒙古的草原到新疆的山水,到

17、他深爱的神示的民族,他表达的是对人民,对土地的爱。张承志的文章深入地、平静地表达着,他的目光似乎只在关注着底层人民的生活和思想。实质上,张承志在一点点地关注着人内心无法表达的正义与良心。他关注的是每个人,只是他借助了底层人的符号。显然,丁二正是这样一位符号代表。在众多的当代作家中,张承志可以说是最孤傲、最坚韧、最具男子汉气概的一个。在多年的文学写作活动中,他一直保持着高标独行,不媚时流的创作姿态,从而形成自己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黑格尔说:“人物是理想艺术表现的真正中心。”张承志通过高原、草原等独特背景下行动的人物来展现他所崇敬的那种血性汉子精神。张承志曾经说过:“我的小说是我的憧憬和理想,我的

18、小说中的男主人公是我盼望成为的形象。”他还强调,“别人创造的是一些作品,我创造的是一个作家。”通过验证张承志的小说世界,通过对其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解读的挖掘,我们发现,这种自我陈述基本上是成立的。作家在作品中努力刻画的那个渴望成为真正男子汉的形象,确实寄托了创作主体满腔的热情和无限的憧憬。另一方面,回族的血统、现实的生活经历又让张承志在伊斯兰教和儒家两种强有力文化(同属父权文化)的熏陶下滋生了较为浓厚的性别意识,因而使他的作品浸透了一种男权主义观念。 参考文献:1 张承志 .牧人张承志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4年2 张承志 .辉煌的波马M江苏: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3年3 张承志 .生命如流M,绿风土M, 作家出版社 1994年4 白草 .张承志的小说理论N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5 武晓兰 .张承志小说的豪放派美学风格N宁夏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