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北京高考化学07-12高考真题解析.doc

上传人:音乐台 文档编号:1994842 上传时间:2019-01-29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2.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北京高考化学07-12高考真题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高考]北京高考化学07-12高考真题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高考]北京高考化学07-12高考真题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北京高考化学07-12高考真题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北京高考化学07-12高考真题解析.doc(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华夏教育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I35.5 Br80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山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6.下列用品的有效成分及用途对应错误的是7.下列结合实验现象的反映方程式正确的是A切开的金属Na暴露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逐渐变暗2Na+O2=Na2O2B向AgC1悬浊液中滴加Na2S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黑色2AgC1+S2-=Ag2S+2C1-CNa2O2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变成白色粘稠物2Na2O2 +2CO2=2Na

2、2CO3+O2D向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2HCO3-+Ca2+2OH-=CaCO3+CO32-+2H2O8.下列试验中,所选装置不合理的是A 分离Na2CO3溶液和CH3COOC2H5,选B 用CC14提取碘水中的碘,选C 用FeC12,溶液吸收C12选D 粗盐提纯,选和9已知33As、35Br位于同一周期,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AsC1P B.热稳定性:HC1AsH3HBrC还原性:As3-S2-C1- D.酸性:H3AsO4H2SO4H3PO410.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不一致的是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植物油常温下一般

3、呈液态,难溶于水.有恒定的熔点、沸点 B.麦芽糖与蔗糖的水解产物均含葡萄糖,故二者均为还原型二糖 C.若两种二肽互为同分异构体,则二者的水解产物不一致D.乙醛、氮乙烯和乙二醇均可作为合成聚合物的单体12人工光合作用能够借助太阳能,用co2,和H2O制备化学原料.下图是通过人工光合作用制备HCOOH的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B.催化剂a表面发生氧化反应,有O2产生C.催化剂a附近酸性减弱,催化剂b附近酸性增强D.催化剂b表面的反应是CO2 +2H+2e一=HCOOH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18分)本部分共11小题.共180分。25.(13分) 直接排

4、放含So2,的烟气会形成胶雨,危害环境。利用钠碱循环法可脱除烟气中的So2,.(1)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So2:形成硫酸型胶雨的反应:(2) 在钠碱循环法中,Na2SO3,溶液作为吸收液,可由NaOH溶液吸收SO2:制得,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 吸收液吸收SO2的过程中,pH随n SO2):,n(HSO3)变化关系如下表:n(SO 2):,n(HSO )91:91:11:91PH.7.26.2上表判断Na SO 溶液显性,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当吸收液呈中性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选填字母):(4) 当吸收液的pH降至约为6时,满送至电解槽再生。再生示意图如下:HSO3在阳极放电的电

5、极反应式是。当阴极室中溶液升至8以上时,吸收液再生并掀环利用。简述再生原理:26. (12分)用生产某些含氯有机物时会产生副产物HC1。利用反应A,可实现氯的循环利用。反应A: (1) 已知:反应A中, 4mol HCI被氧化,放出115.6kJ的热量。 的电子式是_.反应A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断开1 mol HO 键与断开 1 mol HCl 键所需能量相差约为_KJ,中HO 键比HCl中HCl键(填“强”或“若”)_。(2)对于反应A,下图是4种投料比n(HCl):,分别为1:1、2:1、4:1、6:1、下,反应温度对HCl平衡转化率影响的曲线。曲线b对应的投料比是_.当曲线b, c, d

6、对应的投料比达到相同的HCI平衡转化率时,对应的反应温度与投 料比的关系是_.投料比为2:1、温度为400时,平衡混合气中的物质的量分数是_.27.(15分)有文献记载:在强碱条件下,加热银氨溶液可能析出银镜。某同学进行如下验证和对比实验。装置实验序号试管中的药品现象 实验2mL银氨溶液和数滴较浓NaOH溶液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溶液逐渐变黑:试管壁附着银镜实验2mL银氮溶液和数滴浓氨水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溶液无明显变化该同学欲分析实验和实验的差异,查阅资料:abAgOH不稳定,极易分解为黑色Ag2O(I)配制银氨溶液所需的药品是 。(2)经检验,实验的气体中有NH3,黑色物质中有Ag2

7、O.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NH3产生的现象是 。产生Ag2O的原因是 。(3)该同学对产生银镜的原因提出瑕设:可能是NaOH还原Ag2O。实验及现象:向AgNO3 溶液中加入 ,出现黑色沉淀;水浴加热,未出现银镜。(4)重新假设:在NaOH存在下.可能是NH3, 还原Ag2O。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现象:出现银镜。在虚线框内画出用生石灰和浓氨水制取NH3的装置简图(夹持仪器略)。(5)该同学认为在(4)的实验中会有Ag(NH3)2OH生成.由此又提出假设:在NaOH存在下,可能是Ag(NH3)2OH也参与了NH3,还原Ag2O的反应.进行如下实验: 有部分Ag2O溶解在氨水中,该反应的化学

8、方程式是 。 验结果证实假设成立,依据的现象是 。 用HNO3,消洗试管壁上的Ag,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8. (17分) 优良的有机溶剂对孟烷、耐热型特种高分子功能材料PMnMA的合成路线如下:己知芳吞化合物苯环上的氢原子可被卤代烷中的烷基取代。如:(1) B为芳香烃。由B生成对孟烷的反应类型是 (CH3 ), CHCI与A生成B的化学方程武是 A的同系物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展是 (2) 1.08g的C与饱和溴水完全反应生成3.45 g白色沉淀。E不能使Br2的CC14溶液褪色.F的官能团是 C的结构简式是 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是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填字母) a B可使酸性高锰放

9、钾溶液褪色 b. C不存在醛类同分异构体 c D的酸性比 E弱 d. E的沸点高于对孟烷 (4) G的核磁共振氢谱有3种峰,其峰面积之比为3:2:1 .G与NaHCO3反应放出CO2。反应II的化学方程式是 客观题答案;BBACADC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Cl 35.5 6.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回收利用。下列垃圾归类不合理的是ABCD垃圾废易拉罐废塑料瓶废荧光灯管不可再生废纸垃圾分类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麦芽糖及其水解产物均能发生银镜反应B.用溴水即可鉴别苯酚溶液、2,4-己二

10、烯和甲苯C.在酸性条件下,CH3CO18OC2H5的水解产物是CH3CO18OH和C2H5OHD.用甘氨酸()和丙氨酸()缩合最多可形成4种二肽8.结合右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I和II中正极均被保护B. I和II中负极反应均是Fe-2e-=Fe2C. I和II中正极反应均是O2+2H2O+4e-=4OHD. I和II中分别加入少量K3Fe(CN)6溶液,均有蓝色沉淀9.下列与处理方法对应的反应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用Na2S去除废水中的Hg2+:Hg2+S2=HgSB.用催化法处理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CO+NOC+NO2C.向污水中投放明矾,生成能凝聚悬浮物的胶体:Al3+3H2OAl

11、(OH)3(胶体)+3HD.用高温催化氧化法去除烃类废气(CxHy):CxHy+(x+)O2xCO2+H2O10.25、101kPa下:2Na(s)+O2(g)=Na2O(s) H= -414kJmol-12Na(s)+O2(g)=Na2O2(s) H= -511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和产物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不相等B.和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转移电子数不同C.常温下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随温度升高生成Na2O的速率逐渐加快D. 25、101kPa下:Na2O2(s)+2Na(s)=2Na2O(s) H= -317kJmol-111.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2CO3和Na

12、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A.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克B.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C.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D.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克固体12.已知反应:2CH3COCH3(l) CH3COCH2COH(CH3)2(l)。取等量CH3COCH3,分别在0和20下,测得其转化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Y-t)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代表0下CH3COCH3的Y-t 曲线B.反应进行到20min末,CH3COCH3的C.升高温度可缩短反应达平衡的

13、时间并能提高平衡转化率D.从Y=0到Y=0.113,CH3COCH2COH(CH3)2的25.(12分)在温度t1和t2下,X2(g)和H2反应生成HX的平衡常数如下表:化学方程式K(t1)K(t2)F2+H22HF1.810361.91032Cl2+H22HCl9.710124.21011Br2+H22HBr5.61079.3106I2+H22HI4334已知t2t1,HX的生成反应是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HX的电子式是 。共价键的极性随共用电子对偏移程度的增大而增强,HX共价键的极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X2都能与H2反应生成HX,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 。K的变化体现出X2化学性质

14、的递变性,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 ,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仅依据K的变化,可以推断出:随着卤素原子核电荷数的增加, (选填字母)。a.在相同条件下,平衡时X2的转化率逐渐降低b. X2与H2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减弱c.HX的还原性逐渐减弱d.HX的稳定性逐渐减弱26.(14分)氯碱工业中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原理示意图如右图所示。溶液A的溶质是 。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离子方程式是 。电解时用盐酸控制阳极区溶液的pH在23。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盐酸的作用: 。电解所用的盐水需精制,去除有影响的Ca2、Mg2、NH4、SO42c(SO42)c(Ca2)。精制流程如下(淡盐水和溶液A来自电解池)

15、:盐泥a除泥沙外,还含有的物质是 。过程I中将NH4转化为N2的离子方程式是 。BaSO4的溶解度比BaCO3的小。过程II中除去的离子有 。经过程III处理,要求盐水c中剩余Na2SO3的含量小于5mg/L。若盐水b中NaClO的含量是7.45mg/L,则处理10m3盐水b,至多添加10% Na2SO3溶液 kg(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27.(15分)甲、乙两同学为探究SO2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能否反应生成白色BaSO3沉淀,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实验操作和现象:操作现象关闭弹簧夹,滴加一定量浓硫酸,加热A中有白雾生成,铜片表面产生气泡B中有气泡

16、冒出,产生大量白色沉淀C中产生白色沉淀,液面上方略显浅棕色并逐渐消失打开弹簧夹,通入N2,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后关闭 从B、C中分别取少量白色沉淀,加稀盐酸均未发现白色沉淀溶解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中白色沉淀是 ,该沉淀的生成表明SO2具有 性。C中液面上方生成浅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分析B中不溶于稀盐酸的沉淀产生的原因,甲认为是空气参与反应,乙认为是白雾参与反应。为证实各自的观点,在原实验基础上:甲在原有操作之前增加一步操作,该操作是 ;乙在A、B间增加洗气瓶D,D中盛放的试剂是 。甲大量白色沉淀乙少量白色沉淀进行实验,B中现象:检验白色沉淀,发现均不溶于稀盐酸。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实

17、验现象异同的原因: 。合并中两同学的方案进行实验。B中无沉淀生成,而C中产生白色沉淀,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28.(17分)常用作风信子等香精的定香剂D以及可用作安全玻璃夹层的高分子化合物PVB的合成路线如下:已知:I.RCHO+RCH2CHO+H2O(R、R表示烃基或氢)II.醛与二元醇(如:乙二醇)可生成环状缩醛:A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两种峰。A的名称是 。A与合成B的化学方程式是 。C为反式结构,由B还原得到。C的结构式是 。E能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N由A经反应合成。a.的反应试剂和条件是 。b.的反应类型是 。c.的化学方程式是 。PVAc由一种单体经加聚反应得到,该单体的结构简式是

18、 。碱性条件下,PVAc完全水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理科综合化学试题6.B 解析:废易拉罐、废塑料瓶都属于可回收物,废荧光灯管中含有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属于有害垃圾,废纸属于可燃垃圾,选B。7.C 解析:麦芽糖能发生银镜反应,其水解产物葡萄糖也能发生银镜反应,A正确;溴水与苯酚溶液反应生成三溴苯酚白色沉淀,与己二烯发生加成反应而褪色,甲苯可萃取溴水中的溴,B正确;在酸性条件下,CH3CO18OC2H5的水解产物是CH3COOH和C2H518OH,C错;甘氨酸和丙氨酸缩合形成二肽时可能有如下四种情况:二个甘氨酸之间;二个丙氨酸之间;甘氨酸中的氨基与丙氨

19、酸中的羧基之间;甘氨酸中的羧基与丙氨酸中的氨基之间。D正确;选C。8.A 解析:题给装置I、II都是原电池,活泼金属作负极,首先被腐蚀,不活泼金属作正极,被保护;A对;I中负极反应式为:Zn-2e-=Zn2,B错;II中正极反应式为:2H+-2e-=H2,C错;I中没有Fe2,D错;选A。9.B 解析:HgS溶解度极小,A对;B中产物为N2和CO2,B错;明矾净水是Al3+水解生成了吸附性较强的Al(OH)3胶体,C正确;烃完全氧化生成CO2和H2O,D正确;选B。10.D 解析:在Na2O和Na2O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都是1:2,A错;由钠守恒可知,和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时,转移的电子数

20、相同,B错;Na与足量O2反应的产物是Na2O2,C错;热化学方程式2-可得Na2O2(s)+2Na(s)=2Na2O(s) H= -317kJmol-1,D正确;选D。11.C 解析:在Na2CO3和NaHCO3中,加热能分解的只有NaHCO3,A项成立;B项得到的固体产物是NaCl,Na2CO3和NaHCO3转化为NaCl时的固体质量变化不同,B项成立;同理,Na2CO3和NaHCO3转化为BaCO3时的固体质量变化也不同,D项成立;C项中碱石灰可以同时吸收CO2和水蒸气,C项明显错误;选C。12.D 解析:b曲线的起始斜率明显大于a曲线,说明b对应的反应速率较大,温度较高,A、B错;温度

21、升高,平衡转化率降低,C错;等量的CH3COCH3,转化率相同时,产物CH3COCH2COH(CH3)2的物质的量相同,D正确;选D。25.放热 H:X: HF、HCl、HBr、HI 卤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 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依次增多 ad 解析: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减小,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F、Cl、Br、I的得电子能力依次减小,故HX共价键的极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F、HCl、HBr、HI;X2都能与H2反应生成HX的原因是卤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得一个电子或形成一个共用电子对时,即可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平衡常数越大,说明反应越易进行,F、

22、Cl、Br、I的得电子能力依次减小的主要原因是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依次减弱造成的。26.NaOH 2Cl+2H2OH2+Cl2+2OH Cl2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增大HCl的浓度使平衡逆向移动。减少Cl2在水中的溶解,有利于Cl2的逸出 Mg(OH)2 2NH4+3Cl2+8OHN2+6Cl+8H2O SO42、Ca2 1.76解析: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阴极产物为NaOH和H2,阳极产物是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Cl+2H2OH2+Cl2+2OH,据此可以确定溶液A的溶质是NaOH;电解时用盐酸控制阳极区溶液的pH在23的作

23、用是促使化学平衡Cl2+H2OHCl+HClO向左移动,减少Cl2在水中的溶解,有利于Cl2的逸出;根据粗盐水和淡盐水的化学成分,代入题给精制盐水的流程进行分析,可知过程I是将Mg2转化为Mg(OH)2沉淀除去,即盐泥a除泥沙外,还含有的物质是Mg(OH)2;将NH4转化为N2的氧化剂是Cl2,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NH4+3Cl2+8OHN2+6Cl+8H2O;过程II是利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将溶液中的Ca2和SO42分别转化为CaCO3和BaSO4沉淀除去;NaClO与Na2S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O+Na2SO3NaCl+Na2SO4,若盐水b中NaClO的含量是7.45mg

24、/L,则处理10m3盐水b时至少需要10% Na2SO3溶液,若盐水c中剩余Na2SO3的含量为5mg/L,则还需添加10% Na2SO3溶液50g10%=0.5kg,因此至多添加10% Na2SO3溶液的质量为1.26kg+0.5kg=1.76kg。27.Cu+2H2SO4CuSO4+SO2+2H2O H2SO4 还原 2NO+O22NO2 通N2一段时间,排除装置中的空气 饱和NaHSO3溶液 甲:SO42+Ba2BaSO4,乙:2Ba2+2SO2+O2+2H2O2BaSO4+4H 白雾的量远多于装置中O2的量 SO2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不能反应生成BaSO3沉淀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SO2

25、的制取、性质及BaSO3、BaSO4的性质知识等,同时考查了学生的实验设计、分析、检验、推断等基本技能,充分考查了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等。由题给实验目的和实验可知,A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Cu+2H2SO4CuSO4+SO2+2H2O;A中白雾可能含有SO3或H2SO4,因B中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盐酸,说明该白色沉淀为BaSO4,不是BaSO3;同理,C中的白色沉淀也是BaSO4,并因此说明SO2具有还原性;C中液面上方生成浅棕色气体则是硝酸还原生成的NO遇O2生成了红棕色的NO2之故,化学方程式是2NO+O22NO2;甲同学为排除装置内空气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在Cu与浓硫酸反应前,可先通一会儿N2;

26、乙同学为除去白雾或SO2中的SO3,可在A、B间增加一个盛放浓硫酸或饱和NaHSO3溶液的洗气瓶;在甲、乙两同学的实验中,B中均出现了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说明该白色沉淀都是BaSO4,由于甲同学没有排除白雾的干扰,故生成BaSO4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SO42+Ba2BaSO4;乙同学没有排除空气的干扰,其生成BaSO4的离子方程式为2Ba2+2SO2+O2+2H2O2BaSO4+4H;合并甲、乙两同学的方案进行实验时,B中无沉淀生成,C中产生白色沉淀,说明SO2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不能反应生成BaSO3沉淀。28.乙醛 +CH3CHO+H2O a.稀NaOH 加热 b.加成(还原)反应c.2C

27、H3(CH2)3OH+O22CH3(CH2)2CHO+2H2O CH3COOCH=CH2 +nNaOH+nCH3COONa解析:根据A的分子式和A转化为B的反应条件,结合题给信息I和A的核磁共振氢谱,可以确定A为乙醛,B为;由C为反式结构,由B还原得到,可以确定C中仍具有C=C,被还原的基团应是CHO,由此即可确定C的结构式(见答案);根据D的分子式C11H12O2,可以确定其不饱和度为6,结合生成D的反应条件,可确定D为,进而确定M为乙酸;由PVB的结构简式和题给信息II可确定其单体之一是CH3(CH2)2CHO,即N为CH3(CH2)2CHO;另一高分子化合物PVA为,进而推出PVAc的单

28、体为CH3COOCH=CH2;由A和N的结构简式,结合题给信息I即可推出E为,CH3CH=CHCHO,F为CH3(CH2)3OH。由此即可按题设要求回答有关问题了,具体见答案。2010年北京高考理综化学试题答题技巧分析首先整体分析:一卷: 2010年化学一卷难度不是很大,正确与错误的选项都比较明显,所涉及的考点及题型都没有偏、难、怪的题目出现,分别有金属腐蚀,原理配方程的正误判断,SO2的性质,电离水解的拼盘题目,化学平衡等,稍有有点新的题目可能就要属危险品类型的判断这道题目了,难度也不是很大。二卷:二卷题目难度也不是很大。有一道题是抗酸药物单一成分元素的判断,结合了沉淀pH的信息点,旨在考查

29、铝元素的性质;一道以工业生产为背景的题目这种题目一向是高起点,低落点,这道题目主要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根据能量图吸放热的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等基本原理的内容。这道题目中出现了针对原理的设问,要求学生真正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一道探究性试验的题目,这道题目选择了一个很简单的原理:探究卤素的氧化性规律。题目设问依然针对原理,缺少的步骤,要求学生对整个实验的原理,步骤,结论,甚至对照实验的设计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以上这两道题目很好的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最后题,有机推断:由苯甲醛引发的合成题目,考查了酯的合成,酯的碱性水解,信息方程式涉及到了酚醛树脂的考点,最后的押题,是最有区分度的一题。接下来试题及解

30、析:6下列有关钢铁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A钢管与电源正极连接,钢管可被保护B铁遇冷浓硝酸表面钝化,可保护内部不被腐蚀C钢管与铜管露天堆放在一起,钢管不易被腐蚀D钢铁发生析氢腐蚀时,负极反应是解析:本题相对简单,A项错,金属腐蚀的防护的措施之一,即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因此钢管被保护必须接在电源的负极上。B项,正确。C项错,钢管是铁与碳的合金,而铁与铜构成原电池时,铁做负极被腐蚀。D项错,钢铁发生析氢腐蚀时,负极反应是Fe -2e-=Fe2+,本题技巧在于:要熟练掌握以下规律:电解池中,阴极金属被保护(即与电源负极相连),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被腐蚀,且铁失电子变成2价铁离子。7下列物质与常用

31、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对应的是A、腐蚀品 B易燃液体C遇湿易燃物品D氧化剂解析:本题考查危险品的分类,属于记忆内容。技巧在于碳原子小于4的烃为气态,因此B项容易选出。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的结构中含有酯基 B顺2丁烯和反2丁烯的加氢产物不同 C1葡萄糖可水解生成2乳酸() D油脂和蛋白质都是能发生水解反应的高分子化合物解析:本题在于学生对于葡萄糖、油质和蛋白质的了解。首先: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D项错,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再水解,C项错。顺2丁烯和反2丁烯加氢后都是正丁烷,B项错。正确答案为A,虽然在的结构中,并没有直接给出酯基,但我们知道这是由一种单体缩聚得到的高分子化合物,假如学生直接从酯基的写

32、法来判断,容易造成错选。因此,此题最好用排除法来解。9用右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A上下移动中铜丝可控制的量 B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的生成C中选用溶液吸收多余的D为确认生成,向中加水,观察颜色解析:首先制取气体的实验一般包括四个环节:气体制备、除杂净化、验证性质或干燥收集、尾气处理,显然是气体制备,为验证性质,为尾气处理,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常用品红溶液检验SO2的存在,而处理SO2通常用碱液吸收,因此B项、C项正确。答案则从AD中选择,由于上下移动中铜丝可控制,A项正确,D为不合理选项,确认生成只需看溶液是否变蓝,“向中加水,观察颜色

33、”实为多此一举。10下列解释实验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0.1L溶液的p1:CHCOO-+H+B“球”浸泡在冷水中,颜色变浅2(g) (红棕色) N2O4 (g) (无色),H1的原因。B项,降温,化学平衡向放热的方向进行,生成无色的N2O4,正确。C项,铁溶于稀硝酸,溶液若变黄,则生成Fe3而非Fe2,D项正确,考查的是CO32的水解,注意细节:水解反应用“”连接。11自然界地表层原生铜的硫化物经氧化、淋滤作用后变成CuSO4溶液,向地下层渗透,遇到难溶的ZnS或PbS,慢慢转变为铜蓝(CuS)。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CuS的溶解度大于PbS的溶解度B原生铜的硫化物具有还原性,而铜蓝没有还原性C

34、CuSO4与Zn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CuSD整个过程涉及的反应类型有氧化还原反应和复分解反应解析:根据沉淀最终能转化为铜蓝,可以判断CuS比PbS的溶解度更小,A项错;根据CuS中硫元素的价态为-2价可得知其有还原性,可以被氧化;C项错误,原因ZnS是难容物质,不能用S2-表示,CuSO4与ZnS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D项正确。12某温度下,H2(g)+CO2(g) H2O(g)+CO(g)的平衡常数该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H2(g)和CO2(g),其起始浓度如右表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平衡时,乙中CO2的转化率大于60%B平衡时,甲中和丙中H2的转化率均是60C平衡时

35、,丙中c(CO2)是甲中的2倍,是0.012mol/LD反应开始时,丙中的反应速率最快,甲中的反应速率最慢解析:一般说来,如果选择题中涉及到计算,这样的选项可以最后考虑。 首先看D选项,因为丙中反应物的起始浓度是甲中反应物起始浓度的2倍,因此反应速率丙大于甲,乙居中,但甲和丙的转化率是相等的,且丙中反应的H2和CO2是甲中的2倍;乙可以看作是在甲的基础上多加了H2,平衡向右移动了,因此乙中CO2的转化率大于甲中CO2的转化率,这样初断定ABD项正确,C错误。再通过平衡常数来计算转化率和平衡时c(CO2),进一步确认。 总之,选择题是考试得分的关键,做好选择题有利于提高整个卷面的分数。下面我们分

36、析非选择题。25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X是某抗酸药的有效成分。甲同学欲探究X的组成。查阅资料: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抗酸药的有效成分有碳酸氢钠、碳酸镁、氢氧化铝、硅酸镁铝、磷酸铝、碱式碳酸镁铝。Al3+在pH5.0时沉淀完全;Mg2+在pH8.8时开始沉淀,在pH11.4时沉淀完全。实验过程:向化合物X粉末中加入过量盐酸,产生气体A,得到无色溶液。用铂丝蘸取少量中所得的溶液,在火焰上灼烧,无黄色火焰。向中所得的溶液中滴加氨水,调节pH至56,产生白色沉淀B,过滤。向沉淀B中加过量NaOH溶液,沉淀全部溶解。向中得到的滤液中滴加NaOH溶液,调节pH至12,得到白色沉淀C。(1) 中气体A可使澄清

37、石灰水变浑浊,A的化学式是_。由、判断X一定不含有的元素是磷、_。(2) 中生成B的离子方程式是_。(3) 中B溶解的离子方程式是_。(4) 沉淀C的化学式是_。(5) 若上述n(A):n(B):n(C)=1:1:3,则X的化学式是_。解析:本题的关键词X是化合物,再根据关键的信息:X加入过量盐酸,产生气体A,得到无色溶液,且焰色反应无黄色,排除了X为碳酸氢钠、氢氧化铝、硅酸镁铝和磷酸铝的可能,化合物X一定是碱式碳酸镁铝,这样(1)(4)题迎刃而解,答题细节在于离子方程式和化学式的书写要规范。比较难的是确定X的化学式,这需要借助于计算来完成。根据化学物X中n(C):n(Al):n(Mg)=1:

38、1:3,结合元素化合价即可得出答案。26.某氮肥厂氨氮废水中的氮元素多以NH4+和的形式存在,该废水的处理流程如下:(1) 过程:加NaOH溶液,调节pH至9后,升温至30,通空气将氨赶出并回收。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加NaOH溶液的作用: 。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通空气的目的: 。(2) 过程:在微生物作用的条件下,NH4+经过两步反应被氧化成。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第一步反应是 反应(选题“放热”或“吸热”),判断依据是 。1mol NH4+(aq)全部氧化成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3) 过程:一定条件下,向废水中加入CH3OH,将HNO3还原成N2。若该反应消耗转移6mol电子,则参加反应

39、的还原剂和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解析;此题中(2)的的难度最低,不做详解,考查盖斯定律的应用,可以将图1和图2的热化学方程式直接相加即可。(3)问可以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来解题,(相当于1mol甲醇)作还原剂,失去6mol电子,这样得到6mol电子需要1.2mol硝酸做氧化剂(注:1mol硝酸变成N2需要得到5mol电子),因此参加反应的还原剂和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5:6。比较难的是(1)问,难在学生的表述可能不准确或者找不对答题的角度。过程的目的是将氨氮废水转化为低浓度氨氮废水,然后将氨赶出,因此加NaOH溶液应该发生如下反应:。所以答对问的关键词在“将氨赶出”,因此判断是生成。假如学生判

40、断加NaOH溶液后,影响了的电离,那么就南辕北辙了。问主要是应用平衡移动的原理来解题。废水中的NH3被空气带走,使NH3 + H2O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利于除氨。27.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试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试验过程:.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色时,关闭活塞a。(1)A中产生黄绿色气体,其电子式是 。(2)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 。(3)B中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的操作和现象是 。(5)过程实验的目的是

41、。(6)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的原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 ,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解析:本题相对简单的是(1)(3)和(6)问,属于基础知识的直接考查。学生只要判断出黄绿色气体是氯气,前三个问自然顺理成章得出答案。比较难的事(4)(5)两问。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需要在装置D中完成,此时C中有溴生成。完成该反应必须打开活塞b,将少量C中溶液滴入D中,然后关闭活塞b,取下D振荡。静止后CCl4层溶液变为紫红色,通过有碘生成来证明溴的氧化性强于碘。此问学生应该失分在表述不准确不到位或者缺少操作步骤,如打开活塞或关闭活塞。(5)问需要学生明确实验步骤、的作用,其实在于确认C的黄色溶液中无Cl2,排除Cl2对溴置换碘实验的干扰。 28. 镇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