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影响和未来趋势.ppt

上传人:音乐台 文档编号:1999492 上传时间:2019-01-30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1.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文社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影响和未来趋势.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人文社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影响和未来趋势.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人文社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影响和未来趋势.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亲,该文档总共6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文社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影响和未来趋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文社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影响和未来趋势.ppt(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靳晓霞,专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影响和未来趋势“中国模式”研究,主讲:马克思主义学院 靳晓霞,世界关注的“中国模式” 中国模式的内涵和特征 中国模式的世界意义 中国模式的未来,媒体关注的中国,英国金融时报:“中国模式背后的真相” 英国人雅克斯:当中国统治世界 英国卫报将2008年称为“中国模式年” 纽约时报:“俄罗斯领导人视中国为执政楷模” 俄罗斯观点报:“我们有需要向中国学习的东西” 越南社会科学院中国研究所杜进森所长:“中国做对了,我们就对了” 日本和韩国在政治上采纳了西方的模式,但学术圈有人在做“中国模式”的课题研究 中非通讯社:中

2、国模式对中非具有相当重要的借鉴意义,近年来,“中国模式”成为国际上倍受关注且颇具争议的一个话题,作为一种概念从被提出之日起,便不断受到西方学者的质疑,却挡不住一些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心驰神往。而且,始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让“中国模式”的优越性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 “中国模式”也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和民众的接受。,“中国模式”是什么,它是一条可以被很多国家效仿的发展道路吗? 中国政府从未有人触碰这个话题,但从西方到东方,它却被大量学者及媒体以不同态度和口吻谈论、争辩。 “中国模式”话题在世界范围内出现大约始于2000年,随着中国经济数字的攀升几乎同比例增长, 2008年以来,北京奥运会、世

3、界金融危机加上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使这个话题达到关注沸点。 一些西方人怀着“狼来了”的心态谈“中国模式”,担心这种模式的吸引力增长可能导致世界权力转移,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则希望从中国获得社会转型的经验。,一、世界关注的“中国模式”,西方对中国改革开放的话语变迁 “北京共识”的提出(兼论华盛顿共识) 海外“中国模式”的解读(兼论世界发展模式) 海外关注“中国模式”的原因 思考:如何看待国外中国模式的解读,一、世界关注的“中国模式”,1、西方对中国改革开放的话语变迁 20世纪80年代初,认为改革开放会使中国演变为另一个西方国家。 90年代掀起“中国威胁论”,从“中国军事威胁”到“中国经济威胁

4、”再到“中国主张不确定论”。应对策略有“围堵”“遏制”“抗衡”“接触”。意识到中国崛起不可遏制,有了“大国责任论”“利益相关者论” 21世纪世界热议的“北京共识”和“中国模式”,Theories about China (关于中国的理论 ),1)中国肯定就要崩溃 2)中国绝对是个威胁 3)中国真是一个奇迹 4)中国不过是我们的想象 5)中国原来是发展的另一种模式,代表着对美国霸主地位的挑战,2、“北京共识”的提出,2004年5月以来,国际主流媒体对中国发展道路和未来命运给予了充分的关注。 2004年5月11日,英国著名思想库伦敦外交政策中心发表乔舒亚库珀拉莫(也被译为雷默)(美国时代周刊高级编

5、辑、美国著名投资银行高盛公司资深顾问)的一篇论文,题为北京共识:提供新模式,对中国20多年的经济改革成就作了全面理性的思考与分析,指出中国通过艰苦努力、主动创新和大胆实践,摸索出一个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他把这一模式称之为“北京共识”。他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不仅适合中国,也是适于追求经济增长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发展中国家效仿的榜样。,3、国外有关“中国模式”的解读,西方的解读: 在国际上颇有代表性的看法是美国右翼智库企业研究所2007年底出版的美国人发表署名文章说,“中国模式”有两个组成部分。 “第一部分是效仿自由经济政策的成功要素,通过使本国经济的很大部分对国内外的投资开放,又允许实现劳动

6、方面的灵活性,减轻税收和监管方面的负担,并把私营部门和国家的开支相结合,从而创建一流的基础设施。 第二部分就是允许执政党保持对政府、法院、军队、国内安全机构以及信息自由流动的牢牢控制。 描述这一模式的一个较为简捷的方式是:经济自由加上政治压制。,德国前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2005年5月出版了一本题为未来列强明日世界的赢家与输家的书,他在书中写道:“如果西方的一些政治家和知识分子,觉得自己在道义上有权就如何处理民主和人权问题指责中国人,那么,大多是因为对中国在三千年历史进程中发展起来的文化缺乏知识和尊重。中国的市场经济将进一步发展,其政治文明也会进一步发展。谁只要大体上了解这个国家的历史,他就会明

7、白:中国不需要任何监护。而我们的美国朋友尤其应当理解这点,对中国进行任何方式的监护都是不现实的。”他还写道,他反对在德国实行中国的政治制度,但“中国现行体制所保障的政治稳定是必要的,对中国人民及其邻国来说都是有益的”,“如今中国人在自己国家里享有的自由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多”。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2005年5月与北京大学学生座谈时说:“我总是告诉我的美国朋友们,那就是让中国自主地发挥自己的作用。”他说,美国的一些政治家顽固地认为共产主义就是苏联模式,“一提到共产主义,他们头脑中便出现了根深蒂固的消极形象,而且从不允许这种形象向好的方面转变。但是我不能同意”。,“软实力”概念的提出者、美国学者约瑟

8、夫奈2008年2月对记者说:“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仅让发展中国家获益巨大,中国特殊的发展模式和道路也被一些国家视为可效仿的榜样更重要的是将来,中国倡导的政治价值观、社会发展模式和对外政策做法,会进一步在世界公众中产生共鸣和影响力。” 世界银行前行长、美国金融家沃尔芬森在回答记者关于民主与扶贫的关系时说:“有证据表明,透明度和民主也是有作用的。但是,也许这不是唯一行之有效的制度。如果拥有一个像中国那样有效的政府结构,就会有一个较好的结果。必须考虑到地方文化和历史。”,非西方国家对“中国模式”的解读,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在2007年11月29日的一次集会上,向印度政要热情推荐温家宝总理几天前在新加坡强调

9、中国继续改革开放的一次演讲,同时说:“我真诚地祈祷并希望印度能维持良好的民主机制,但民主也有缺陷人们不珍惜时间,不管是处理政府公文还是商业申请。一会儿做这,一会儿做那,手续繁多不珍惜时间,这是印度体制中一个让我很担心的毛病。”辛格总理还颇有感触地回忆他的一位英国老师50年前访华后说的一句话:“严格地讲,不能说哪一种制度一定比另一种制度好,好与不好取决于国家主要决策者的心态,也就是取决于政界人士、企业家和媒体巨头的心态,取决于工会的心态。” 印度学者认为,无论从人口、发展水平还是历史情况看,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与印度如此相似。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哈佛大学著名印度裔经济学家阿马提亚森认

10、为:“中印两国刚开始现代化之时,贫困程度都差不多,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两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极为相近。但自此以后,印度被中国远远抛在后面。” 从种种迹象来看,印度的确正在仔细琢磨“中国模式”,探索一条“印度特色”的发展之路。,2009年,普京的俄罗斯统一党决定在北京设立一个研究室,近距离的研究中国模式。 俄罗斯共产党主席久加诺夫说:“中国成功的公式是:社会主义+中国民族传统+国家调控的市场+现代化技术和管理。” 俄罗斯经济学院教授弗拉基米尔波波夫2006年9月25日发表的一篇文章说:“中国的发展模式,或者说东亚的发展模式,对所有发展中国家具有无法抗拒的诱惑力,因为这种模式引发了世界经济史上

11、前所未有的一轮增长这种模式与美国开出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处方可谓背道而驰。”,久加诺夫: 中国成功的公式是 社会主义+ 中国民族传统+ 国家调控的市场+ 现代化技术和管理,路透社2006年11月27日的报道说:“中国有可能成为中东地区用来取代美国民主体制的试金石。”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2004年5月26日的文章说:“这种在上层指导下逐步推行政治改革的观点引起了许多亚洲国家领导人的共鸣,他们认为,西方的民主模式并不总是行之有效。” 俄罗斯经济学院教授弗拉基米尔波波夫2006年9月25日发表的一篇文章说:“中国的发展模式,或者说东亚的发展模式,对所有发展中国家具有无法抗拒的诱惑力,因为这种模式引发了

12、世界经济史上前所未有的一轮增长这种模式与美国开出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处方可谓背道而驰。” 塞内加尔总统阿卜杜拉耶瓦德说:“虽然西方国家抱怨中国推进民主改革方面步履缓慢,却无法掩盖中国人比批评者更具竞争力、更有效率、更能适应非洲商业环境的事实不仅是非洲需要向中国学习,西方也有很多需要向中国学习的地方。”,4、海外关注中国模式研究的原因,其一,20世纪晚期,拉美的经济危机、东亚的金融危机和俄罗斯休克疗法的失败,都与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直接相关,而新自由主义正是“华盛顿共识”的基础,它们表明了建立在“华盛顿共识”基础上的“拉美模式”、“东亚模式”的局限。 其二,与此形成鲜明的对照,中国奉行自己独特的现代

13、化战略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一直在9.5%以上,创造了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中国成功的发展战略必然会引起人们的关注,也必然会有人从理论上加以概括和总结。 其三,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现代化,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其实是一个新课题,它们都在努力探索新的发展模式。而所谓的“东亚模式”和“拉美模式”在近年的失效,使它们加倍关注中国的成功经验,希望从中找到适合它们自己的东西。 其四,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其强大和崛起,势必会对全球的政治经济格局甚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深刻的影响,因而中国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也必然会引起西方发达国家的深切关注。,结论: 中国的

14、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 “北京共识”、“中国模式”,是国外媒体和学者关注和研究中国问题提出的概念。 “北京共识”和“中国模式”谈的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等问题,这一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必须关注的问题,也是中国未来发展必须高度关注的问题。,如何理解北京共识,世界共识之路的探索:从莫斯科共识、华盛顿共识到后华盛顿共识 1957年莫斯科共识(莫斯科宣言):国有化,集体化,计划化; 1990年代华盛顿共识:私有化,自由化,民主化; 21世纪初期:后华盛顿共识,综合发展观,国际社会“千年发展目标”; 北京共识: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之路;,“北

15、京共识”与华盛顿共识,相同点:两者关注政策工具的选择;主观因素; “北京共识”是相对于“华盛顿共识”而言的。 1989年,由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出面,在华盛顿召开了一个讨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拉美经济调整与改革的研讨会。在会议的最后阶段,经过讨论,与会者在拉美国家已经采用和将要采用的十个政策方面达成了初步共识。这一共识被称作“华盛顿共识”。(约翰威廉姆斯),Washington Consensus (1989) (华盛顿共识),Less regulation of the marketplace (减少对市场的管制) Less control of investment(减少对投资的控制)

16、 Privatization(私有制) Currency exchange rate determined by the market(汇率市场决定制) Eradication of export subsidies(取消出口补偿制),Democratic pluralism and free market; Happiness comes from democracy and wealth generated by market;liberal politics and capitalist economy (政治上的民主多元化和市场的自由;幸福来自民主,财富来自市场;自由主义政治,资本主义

17、市场) SAP (Structural Adjustment Program ) conditional or policy lending(结构调整,有条件贷款或政策贷款):,“华盛顿共识”的十条政策主张,1、强调财政纪律,压缩财政赤字,降低通货膨胀率,稳定达观经济形势; 2、重新安排公共支出优先序列,加强基本的健康和教育项目、基础设施建设; 3、税制改革,建立税基大、边际税率低的税收体系; 4、利率自由化; 5、采取竞争性的汇率制度; 6、实施贸易自由化,开放市场; 7、引进外资的自由化; 8、对国有企业实施私有化; 9、放松政府的规制; 10、保护产权。 其核心是市场化和私有化和透明化。

18、,知识链接,华盛顿共识的实践效果,20世纪90年代,“华盛顿共识”曾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实行,而且在一段时期内确实很有成效,尤其对外资颇具吸引力。但阿根廷等国的实践结果表明,它也存在严重问题。近十年来,“华盛顿共识”破坏了十几个国家的经济,尤其是拉美国家,以至于有人称其为“毒药”。前苏联东欧国家也深受其害。中国和印度没有遵循“华盛顿共识”,它们按照各自的模式进行发展。其中“北京共识” 提供了一种从全新视角来分析问题的方法。,如何理解中国模式?,“中国模式”是国际上对中国发展的解读。它探讨的是像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到底是如何组织的,以及中国经验对世界上其他国家的适用性问题。 国际社会的

19、中国模式更多的关注于中国的经济领域。,经济学家解释的世界发展模式,“中国模式”是相对于其他几种发展模式而言的。按照经济学家们的解释,目前世界上主要发展模式有四种,即美国模式、德国模式、日本模式和亚洲四小龙模式。 美国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公司依赖庞大、多变的股票市场生存。由于股东对公司管理层施压,竭力追求利润最大化,因而也有人称之为“股东资本主义”。 德国模式又叫“莱茵模式”或“社会市场经济模式”。这种模式追求创造高利润、利益分配平衡和较高的收入水平三大目标。西欧的多数国家,与德国模式相近。 日本模式侧重企业的利益,它的主要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占有市场份额和获取尽可能多的利润。 新加坡、韩国、中国的香港

20、和台湾的发展模式称之为“四小龙模式”,其特点是国家或地区政府有权威、重视高科技、重视教育等等。,发展模式的世界影响回顾,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日本经济陷入衰退,德国经济增长乏力,而美国经济却一枝独秀。俄罗斯、东欧各国以及拉美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倾向于将美国模式作为样板,进行了各种激进的经济改革,但效果并不明显。进入新世纪,美国模式也开始式微,于是人们开始总结经验,力求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中国持续30多年的发展经验就被称之为“中国模式”。,国外学者概括“中国模式”的特点,关于“中国模式”,西方学者并未达成共识。 乔舒亚认为,中国模式是一种适合中国国情和社会需要、寻求公正与高质增长的发展途径。他把“

21、中国模式”的特点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艰苦努力、主动创新和大胆实验;(2)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利益;(3)循序渐进,积聚能量。他认为,“中国模式”的灵魂是创新和实验,准则是既务实又理想,灵活应对问题,因事而异,不强求划一。乔舒亚认为,“北京共识”还涉及政治、生活质量和全球力量平衡等问题。“北京共识”正在取代“华盛顿共识”。平等、和平与高质量的发展愿望取代了指手画脚和盛气凌人。,印度的中国问题专家认为,“中国模式”体现在国内政策上有这样几个特点: 经济上,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对外开放政策,趋利避害,与全球化潮流齐头并进;外交上,与邻为善、稳固周边; 政治上,稳步推进适合国情的民主改革; 军事上,

22、在实现国防现代化的同时,将大量原本投入到军事领域的宝贵资源转为民用,极大地减轻了国家的负担。,总之,国外学者所讨论的“中国模式”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一个国家的发展模式应该由一个主权国家独立自主地进行探索,任何由外部强加的发展模式都注定是要失败的; 第二,强调发展的包容性、兼容性,努力把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经济高速增长与社会全面发展协调起来,把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微观运行结合起来,把效率与公正协调起来; 第三,强调发展的人民性而不是特权阶层性,“华盛顿共识”的目的是帮助银行家、金融家,而“北京共识”的目标是帮助普通人们,强调以人为本; 第四,强调本民族的文化和文明传统,并努力使传

23、统优秀文化与现代发展相结合; 第五,强调发展的积累性、渐进性,通过累积效应发展自己等。,二、中国模式的内涵与特质,(一)什么是“中国模式” “中国发展模式”,“中国发展道路”:即对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经验及其原因的描述和总结。是中国人民对世界现代化以及人类认识发展的贡献。,两种观点,“体制论”,以公有经济为主导的混合所有制,政府调节和干预资源配置,不搞多党制和议会政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发展经验论”,以经济发展为核心,以满足人民不断提高的物质精 神生活的需要作为发展的目标,积极处理稳定、改革和发展三者关系,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的两个积极性,确定比较合理的优先顺序,“体制

24、论”: “中国模式” 是中国政治经济社会体制特征的总结。 表现为 在所有制方面,中国不实行全面私有化,而实行以公有经济为主导的混合所有制; 在资源配置上,中国虽引入了市场经济制度,但政府调节和干预的力度比西方国家强大得多; 在政治制度上,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与依法治国,没有推行多党制和议会政治,不搞立法、行政、司法的“三权分立”; 在意识形态上,中国虽然允许不通顺些流派的存在,但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不少学者认为,“中国模式”的实质是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为实现社会现代化所做出的一系列自主选择的集中体现。,“发展经验论”:是改革开放过程中取得成功的发展战略、政

25、策、措施等的概括。 概括为以下内容 以经济发展为核心,追求社会和自然的协调发展、统筹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以满足人民不断提高的物质精神生活的需要作为发展的目标; 积极处理稳定、改革和发展三者关系; 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 充分利用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条件; 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的两个积极性; 确定了比较合理的优先顺序,避免了“休克疗法”式改革的后果,实现了改革发展的稳步进行。 改革、开放、发展、渐进、试验和稳定也是最常用来描述“中国模式”的词语。,热点透析,(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 “中国模式”,如果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可以称作“中国道路”、“中国经验”或“中国模式”,是

26、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系列战略策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既是一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当代化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主义中国化和当代化的过程。它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也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是一个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 十七大报告最重要的精神是三个“一”: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体系,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中国模式”同苏联模式的重大区别 首先,在对待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和如何构建新社会的问题上存在重大区别。 苏联:布哈林主义、斯大林主义 中国建国初期:阶级斗争 、“

27、文革” 改革开放后: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其次,在对待商品市场和资本主义 的问题上存在重大区别。 斯大林:“向资本主义全面进攻” 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第三,在发展观上是坚持“民本”思想还是坚持 “国家至上” 存在重大区别。 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且达到了某种畸形 工业化“大跃进”、“赶超战略” 中国:强调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出发, 从民生需要出发,“中国模式”是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具体情况紧密相结合、具有时代赋予的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三)中国模式的特质,独立自主,改革创新,自己的事情自己办; 坚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 在开放社会中认识自己、发

28、展自己,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 因地制宜,鼓励创新; 稳字当头,循序渐进,实践本位,以人为本,实践第一; 坚持让实践说话; “摸着石头过河”,尊重人民首创精神; 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和而不同,刚柔相济,多元一体,相得益彰; 求同存异,凝聚共识; 和平发展,互利共赢,执两用中的哲学智慧, 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总结: 中国模式的体制特点:,“中国模式”与西方社会发展模式的区别也是极其明显的。 在所有制方面:中国不实行全面私有化,而实行以公有经济为主导的混合所有制,公有经济仍然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而且土地和森林、矿山等资源也不实行私有化。 在资源配置

29、上:虽然我们采用了市场经济,但政府调节和干预的程度比西方国家要强大得多。在政治上的区别就更明显:中国不搞多党制和议会政治,不搞立法、行政、司法的“三权分立”。 在政治制度上: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与依法治国,没有推行多党制和议会政治,不搞立法、行政、司法的“三权分立”; 在意识形态上:中国已经允许不同思想流派的存在,但仍然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政治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主导地位。 这些都是与西方发展模式的基本区别。 但这并不是说在社会发展战略方面,中国与其他国家没有任何共同之处。 “中国模式”的成功之处,恰恰就在于它是立足于中国的具体国情,充分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份的结果。,中国模式的基本要素

30、:,以经济发展为核心,追求社会和自然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坚持市场导向的经济改革,同时辅之以强有力的政府调控; 把效率和公平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追求人与人、地区与地区、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平衡发展; 将对国内的改革与对外部世界的开放有机地结合; 根据自己的国情,主动积极地参与全球化进程,同时始终保持自己的特色和自主性;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推行增量的经济与政治改革,以渐进改革为主要的发展策略,同时进行必要的突破性改革; 在全面推行经济改革和社会改革的同时,适时进行以民主治理和善政为目标的政府自身改革和治理改革。,“中国模式” 并没有完全定型。,虽然它的一些典型特征开始显现出来,但

31、我们的现代化任务还没有完成,我们对“中国模式”仍然处于探索之中,可能探索的路途还很长。 思考:中国模式是否具有全球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的特点,第一,它是切合中国实际的一种发展道路。 第二,它是与时代潮流相随、与世界文明相伴的道路,是一条与全球化相联系而又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第三,这是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 第四,它是一条渐进发展之路。,三、中国模式的世界意义,1、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推动 2、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 3、对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启示 4、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回应 5、对中国发展的意义,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意味着是对西方价值的挑战和竞争。原因:发展中国家的对中国经验的兴趣;西

32、方人对中国模式的看重。 对于发展中国家能否成为有别于其他模式的替代模式,更多的是发展经验。 对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是一种新的思路。 对中国发展的意义,在于对国家发展道路包括经济、社会和政治道路的探索。利益资本主义实行发展社会主义的目的。 对于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规律的探索,世界现代化的多样性。,四、中国模式的未来,未来趋势 面临的挑战 如何走下去,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视角下中国模式的未来趋势,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轨道的形成与两次转型 A、历史上中国道路的第一次转轨:告别传统、追求理想、走向对抗 1、对抗的表现: (1)中国与西方的全面对抗 (2)中国人之间的政治对抗 (3)现实与历史的文化对抗

33、2、对抗正当性的构建 (1)中国与西方的对抗“主义”之争 (2)中国人之间的对抗“革命”之争 (3)现实与历史的冲突“文明”之争,B、历史上中国道路的第二次转轨: 化解对抗、走向和解、政治让位于经济 1、和解的表现及举措 (1)化解中国与西方的对抗 (2)化解中国内部的对抗 (3)化解现实与历史的对抗 2、和解正当性的构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使中国从浪漫主义、理想主义走向现实主义、经验主义。从毛泽东的“九天揽月”到邓小平的“摸石头过河”。“猫论” “发展是硬道理”已成为共识。,2005年2月胡锦涛:目前中国的社会是“发展的黄金期”和“矛盾的凸显期”。 2009年11月胡锦涛:三

34、大变化:世情、国情、党情。四大考验: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四大考验将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通向民主的四个阶段: 1、国家独立 2、经济建设 3、社会建设 4、民主建设 前三个阶段是实现民主政治的条件。 西方的经验表明:民主不是国家富强的原因,而是结果。 四个阶段不是孤立的,在每个阶段都存在四项建设,但重点是一个。,1949年以来的发展道路 1、50-70年代-毛泽东时代:解决了国家独立问题,但经济太落后 独立自主 2、80-90年代-邓、江时代:着重推动经济发展,初步解决了温饱问题 效率优先 3、2000-2020年:着重推动社会建设,目标是和谐社会,即一个

35、相对匀质化、均衡化的社会,并使共产党完成由集权型政党向民主型政党的转型 公平公正 4、2020-2040年:着重推动民主制度的建设 民主自由,中国面临的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社会的需要;要坚持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 必须解决几个带根本性的矛盾: 中国的社会主义同其资本主义世界环境的矛盾; 社会主义的特殊性同其普遍性的矛盾;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内部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中国寻求加入资本主义的世界秩序以实现自己的民族目标,资本主义世界则要求以自己的形象改造中国社会作为代价。 中国利益资本主义,但必须有利于维护中国的民族独立和坚持社会主义中国,

36、资本主义不能搞颠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 社会主义的普遍性与中国的特殊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人类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目标的关系,中国未来挑战的体现,第一,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尚未根本消除。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 第三,资源问题越来越严重。 第四,环境保护问题。 第五,收入差距问题。 第六,腐败问题。 第七, “三农”问题。 第八,外部环境还存在着许多不利因素,中国道路如何走下去?,第一,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大胆进行理论创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的实践。在当前主要应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第二,毫不动

37、摇地推进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基本内涵的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以形成实现和平发展的制度保证。 第三,大胆借鉴吸收人类文明成果而又坚持传承中华文明,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民族精神,以形成实现和平发展的精神支柱。 第四,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要处理的几个核心问题,政党与政权的关系 民主建设与政治秩序 中央与地方关系 集权与分权 改革的动力与阻力,参考书目:,郑永年: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 丁学良:辩论“中国模式” 徐崇温:关于如何理解中国模式的若干问题,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第2期。 秦宣:国际视野中的中国模式,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美】马丁哈特-兰兹伯格等:解读中国模式,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年第2期。 徐崇温.中国模式的形成、内涵和特征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